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195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195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右调整航向,片刻之后,“共和国”号右舷前部突然发生爆炸,这一次,爆炸‘激’起的水柱冲到了战舰桅杆的两倍高,并将两名猝不及防的英国舰员卷入海中,而猛烈的震‘荡’还把舰长德瓦尔上校从通往舰桥观测台的舷梯震落下来,当场摔折了左‘腿’。

    这一次,“共和国”号的爆炸与“纳塔尔”号招致厄运前后相隔只有五六分钟,由此可以排除偶然意外的一切可能,正常思维的推理结果顿时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绝望的惊恐:舰队闯入了德国人布设的水雷阵!

    “这……怎么可能?”

    坐镇新旗舰的贝利爵士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但事实摆在眼前,敌人将水雷这种典型的防御‘性’武器投入舰队作战,而且获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那么,德国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布设了多少枚水雷?这些问题的答案贝利爵士此刻无从知晓。旧式战列舰“共和国”号吨位只比装甲巡洋舰“纳塔尔”号多出3000吨,防护能力远不及无畏舰和超无畏舰,它虽没有像“纳塔尔”号那样发生弹‘药’殉爆而在短时间内殒灭,但情况也绝不乐观,更要命的是,余下的11艘战列舰和4艘装甲巡洋舰还在朝着足以毁灭大英帝国胜利希望的方向前进。想到这支舰队将在水雷阵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可怕场面,贝利爵士背后顿时涌起深深的寒意,他急忙下令“主力舰停止前进”。

    不多会儿,“爱尔兰”号的信号上升起了与这一命令相符的信号旗。除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可以保持航速,15艘大型舰艇立即执行了这一指令。为了让这些由成上千个设备组成的庞然大物顺从于‘操’纵者的意志,更为了挽救它们岌岌可危的命运,舰上负责动力设施的军官和水兵们全力以赴——他们必须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螺旋桨从顺转变为倒转,从而减小舰船的停车急停距离,这一流程不仅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给轮机系统带来严重的技术损伤。

    从下令的那一刻起,肩负重任的贝利爵士便一动不动地站在“雷电”号的舰桥观测台上。在他的注视下,15艘万吨战舰笨拙而又艰难地减慢航速,舰体‘荡’开的‘浪’‘花’逐渐减少,旗帜飘动的幅也在悄然减弱,到了最后,所有的大型战舰都停了下来,为降低锅炉压力而释放出的白‘色’蒸汽弥漫在舰队上空,恍惚之间,人们仿佛置身幻境……

    环视周围,除了缓慢倾斜的“共和国”号,其余大型舰艇还都安然无恙,贝利爵士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他向通讯官吩咐道:“快给舰队司令部发报,我们在斯卡帕湾东南方约30海里处进入了敌方布设的水雷阵,请尽速派遣扫雷艇前来解困。”

    从战争爆发开始,英国海军就在斯卡帕湾周围部署了各种警戒舰艇,轻巡洋舰、驱逐舰、炮舰、鱼雷艇、武装拖船以及扫雷艇分层次展开作战巡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一个多星期以来,尤其是在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潜艇造成的威胁骤增,它们在周边海域潜伏、窥探、袭击,使得往来于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的英国舰船不得不小心提防,但这些危险的猎手只有两种武器——鱼雷和甲板炮,潜艇布设水雷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如今的问题在于多数潜艇吨位较小,只搭载少量水雷不仅无济于事,还增加了自身的安全隐患。

    由于在斯卡帕湾附近从未发现德国人布设的水雷或者布雷尝试,英国方面很快调整了防御部署,一部分扫雷艇被派往泰晤士河口附近清扫德国舰艇布设的水雷——英国对德宣战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德国海军的布雷舰艇便出现在英国近岸海域,尽管没能逃脱英国巡逻舰艇的追击,但它布设的水雷却在第二天炸沉了一艘英国防护巡洋舰,这也成为英国海军在开战之后损失的第一艘现役舰艇;一部分扫雷艇投入到寻德国潜艇的行列,试图利用扫雷网具逮住水下的“偷猎者”。于是,仅有不足分之一的扫雷舰艇还在敬职敬业地执行着扫雷任务,它们也从未对距离主要水道这么远的区域进行过警戒巡弋。

    在这片为人造烟雾所缭绕的海面,英国舰队的大型战船停止了前进。为了确保这些重要舰艇的安全,贝利爵士没让它们以倒车的方式撤出这片水雷区,而是令各舰测定水深并放下主锚,以等待己方扫雷艇抵达之后再行撤退。

    一支失去动力的舰队,作战能力基本减损大半。担心德国舰队或者潜艇趁机来袭,贝利爵士遂令艘水上飞机母舰派出更多飞机实施警戒,并将巡航范围扩大到航程限,但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护航舰艇在附近海面发现德国潜艇踪迹的警报差点让贝利爵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紧接着,东南方向的云端高忽然飘出一艘浅灰‘色’的硬式飞艇,这种续航力强的飞行器可以挂载几公斤的炸弹,用于执行侦察任务时则搭载大功率的无线电台,以便将空中侦察情报及时汇报给己方指挥部,而且这一时期任何飞机的升限都无法达到德国齐柏林飞艇的最大飞行高,尚处初始阶段的防空武器‘射’高有效,亦不具备将高空飞行物击落的能力。。。

    。。。

    。。。

第73章 民间冒险家

    在北方的奥克尼群岛海域,出击的英国舰队遭遇了意外困境,而差不多同一时间,泰恩河畔纽卡斯尔迎来了当天的第二批飞机。。。它们一共架,机身机翼上涂刷的并不是德国铁十字,而是‘色’彩鲜‘艳’的米字旗,也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旗。

    这架普维斯…d型水上飞机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它们很快降落在了泰恩河面,然后凭借自身动力驶抵纽卡斯尔码头。面容俊朗、衣饰帅气的飞行员们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捧,一有所消沉的士气顿时得到了恢复。根据海军部的指令,驻扎于此的海军部队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给这些从格里姆斯比飞来的飞机加注汽油,为飞行员提供冰饮和巧克力,并为他们指明德国飞机飞走的准确方向——这时候距离德国飞机光临纽卡斯尔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

    和肖特兄弟公司一样,普维斯飞机公司也是英国本土企业,这是它们得到英国皇家飞行队和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订单的重要原因。不过,至大战爆发时,飞机的诞生仅有11年时间,设计思和机械技术都还处于最初的探阶段,几乎每一年的飞行赛事都会有惊‘艳’的机型出现,所以各队购买的飞机也是五‘花’八‘门’,英队装备的近60架飞机就有十余种型号,分别来自六个飞机制造公司,这不仅给航空部队的后勤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作战使用也颇让指挥官们头疼。

    在鲜‘花’的簇拥下,六名英国飞行员信心饱满地坐上了各自的飞机,但看它们很是费力地离开水面,摇摇摆摆地循着德国人的踪迹飞去,不少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就凭这只笨拙的大鹅,能找到德国舰队然后全身而退?

    绝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想法只能是干着急,但也有人注定不是凡物。架普维斯水上飞机离开之后不久,又一架飞机带着彻耳的轰鸣声从纽卡斯尔上空飞过,一些眼尖的人顿时惊叫起来:那不是约翰森的“小蜻蜓”么?

    飞机诞生的头几年,各国政fu和军方对它们兴趣寥寥,真正热衷并支持飞机发展的其实是那些民间人士,他们将飞行视为一项新兴运动,为追求更快的速和更远的航程而投入资金,所以在这场大战赋予航空部队全新的军事地位之前,最新最好的飞机通常是由那些民间的飞行运动爱好者所持有。在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福斯…约翰森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特殊志向”的年轻富翁,他偏好法国人的飞行器,每年在法国举行的航空展览和比赛从未缺席,他的新玩具——令其引以为傲的“小蜻蜓”,便是法国制造的德佩迪桑b型飞机。这款飞机采用单翼设计,外观轻盈小巧,是典型的陆上竞赛飞机,曾在1913年创造过173公里每小时的非正式飞行纪录,比那些双座的普维斯水上飞机快了几乎一倍。

    在没有任何航空管制的情况下,约翰森和他的“小蜻蜓”很快越过了英格兰的海岸线,毫不费力地赶上了那只笨鹅。就大战爆发时的航空技术而言,普维斯…d型水上飞机倒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它们拥有3个半小时的最大滞空时间,能够在较为恶劣的海况下降落和起飞,在有两名飞行员并装满燃料的情况下还能额外搭载两公斤的负重,使得配载无线电设备或安装作战武器成为可能,若此时的英国航空部队拥有的是60架而不是6架普维斯…d,英国海军主力的厄运完全有机会扭转。

    简单地同那些穿制服的飞行员们打了个招呼,富人约翰森开着他无比拉风的‘私’人飞机扬长而去。视线前方只剩蓝天、白云、碧海,心中虽然不很踏实,他却还是满怀豪情地笔直往前飞。

    30分钟很快过去了,回头已经看不到那只笨鹅,而机翼下方的海面空空‘荡’‘荡’,只偶尔闪过一个微小的船影。约翰森有意不去关注油料计上不断减少的读数,他努力朝远处天际张望,又过了一会儿,视线尽头出现了几个不同于云朵的飞行物。它们有可能是飞得高的海鸟,但强烈的直觉告诉约翰森,那一定是德国人的飞机!

    油料计的读数终于降到了一半位置,为了国家的胜利,约翰森已经做好了牺牲这架飞机的准备。他轻踩油‘门’,平稳地拉高飞机。尽管是在盛夏时节,寒意却不断袭来,穿透衣物、沁入骨髓。牙齿打颤的约翰森将脑袋向右探出机舱,那些飞行物已处于机翼下方,看起来只有苍蝇般大小。约翰森拿出望远镜,飞机的震动使得他经过好一番努力才辨清那是几架带有铁十字徽标的德国飞机。

    可是,这些德国飞机下方的海面并没有德国舰队的踪影,约翰森很快意识到它们仍在持续地向东飞行,这个时候,他干脆将这架飞机的油料计弃之不理,循着德国飞机的线继续朝着远离英格兰的方向飞去,仅仅几分钟之后,前方就出现了黑‘色’的烟云,然后是汇成烟云的一条条烟柱,望远镜中的海面上霍然出现了成群的舰艇!

    约翰森掏出怀表看了看,以这一的平均速,估算自己离岸已有150公里,德国舰队的位置还在20公里之外,也就是说,德国人距离泰恩河口不足一海里,对于新式主力舰而言,这仅仅是四个多小时的航程。

    身为一介平民,约翰森并不清楚这个距离对‘交’战双方有着什么样的军事意义,但他知道,德国舰队的方位一定是英国海军迫切需要的情报。

    尽管十二分的不情愿,约翰森还是瞧了瞧自己的油料计,油箱里所剩的燃料已不足满额的五分之一,即便算上他额外携带的10升汽油,这次也铁定无法将这架价值2。6万英镑的“小蜻蜓”带回陆地去。

    约翰森轻吁了一口气,正准备数数德国人的舰艇数量,却看见有两只“苍蝇”飞到了跟自己差不多的高,而且气势汹汹地从右侧‘逼’了过来。

    在英德两国关系较为紧张的时期,大小报刊总是热衷于将德国人描述成冷血的战争机器,约翰森亲身游历了欧洲各国,对德国人的勤劳、守时以及一流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