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124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124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船坞的“普鲁士”号分别只用了天和天就完成了预定改装。在随后进行的海上试航中,它们如同下山猛虎,分别跑出了。节和。节的最高航速,几乎达到了新建服役时的水平,要知道经过多年的海上航行,舰艇航速通常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布伦瑞克级战列舰原本就在战斗桅杆上设置了火力指挥室,此次加装了火控系统,升级了光学观瞄设备,其英寸舰炮的理论准度应有明显提高。

    按照原定的改装安排,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应在月中旬之前进入船坞,而由于“俾斯麦”号计划的启动,原定在p号船坞接受改装施工的“波默恩”号只好转往隔壁的硕效船厂进行改装。

    原版历史上相当“长寿”的德意志级,是德国海军迈入无畏时代前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得益于机械技术的改进,在未增加吨位的情况下,其综合性能较布伦瑞克级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最高航速也突破了节。在夏树为它们制定的现代化改装方案中,动力的修复和提升仍被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新的火控观瞄技术,包括已在无畏舰上使用、造价高昂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

    ……

    随着时间的流逝,p号船坞里的功勋老舰很快变得面目全非。在一台台气焊切割设备和大型吊机的作用下,它的舰桥、桅杆、烟囱、主炮塔逐一消失,舰体以上空空荡荡,几乎回到了当初刚下水时的状态。接着,工人们切开它的舯部甲板和内部隔舱,像是清理鱼腹一样将里面的锅炉、轮机、管路、转轴一一吊出,在船体内部安装新的支座,把崭新的、体型相对小巧轻便的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吊装进去,并将分列式排烟管路置于舰体右侧,然后逐个复原内部隔舱,并在舯部加装了两台直通下层舱室的升降机。施工面返回甲板之后,工人们用铆机、焊机在甲板上层搭建奇怪的钢架结构,并在右舷安装排烟口——不同于将原有烟囱简单放倒,新的排烟管路斜向下伸出舷侧,总的排烟容积也较原来使用燃煤锅炉时的大烟囱小了很多。

    进入施工工期的最后两周,工人们开始在钢架结构上方铺设双层柚木板,而直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船工都无法理解这种怪异改装的用意所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归于泛泛之辈。从舰上安置升降机、布局下层甲板开始,胡伯特航空的工程师们每天都要登舰察看技术施工标准,一些技术人员从中瞧出了“端倪”,平坦开阔的上层甲板显然不是为赛车或球赛准备的。

    另外一边,遵从海军总参谋部的作训安排,德国海军第航空大队的小伙子们正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特殊的起降训练——场地从开阔的大草坪变成了长米、宽米,由木板条铺成的区域。若是遇上侧风,就算最好的飞行员也很难保证起降的距离和位置,而且除了少数军官,大部分人都对这种怪异的训练方式感到十分的疑惑。要给舰艇配上飞机的话,弹射起飞、水上降落、吊装归舰的既有模式既简单又方便,更可以像英国人一样装备专门的水上飞机母舰,何必要用这好似走钢丝的方式?

    由于艘旧战列舰的现代化改装和“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的技术性改装总耗费接近亿马克,自预算案强行通过以来,一些国会议员和海军官员不断发出质疑,而且这种质疑不同于以往的技术性争论。在年初,夏树不得不在国会会议和海军高层会议上为自己的方案进行辩解,甚至拿出了弗里德里希船厂的内部数据,以证明艘旧舰的改装仅为船厂赚得非常微薄的利润。

    之所以如此,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体结构有关,更重要的是,德国海军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已悄然改变了海军内部原有的权力格局:前公海舰队司令赫尔岑多夫上将退役,冯…英格诺尔从总参谋部调任公海舰队,接替舰队指挥官职务。推崇“舰队存在学说”的海军上将冯…波尔成为德国海军总参谋部的领导者,负责海军作战计划的拟定和各个海区兵力的分配,而海军内阁长官、海军上将穆勒也是“舰队存在学说”的支持者,他掌握着海军内部军官任命和人事调动的大权,而提尔皮茨的海军理论属于“海军战斗学说”,舰艇建造、舰队训练和人事任免都是为战而备。海军理论存在根本性的分歧,近几年又是战争危机频发的高风险期,波尔、穆勒以及海军高层为数众多的舰队存在学说派有意将德国海军的缔造者架空在海军国务秘书的位置上,将他的实际权力局限在海军组织和物质保障领域。

    在众人眼里,夏树同提尔皮茨的师生关系十分密切,而他所发表的策略见解、所攥写的理论文章皆是典型的海军战斗学说派,即便他是德国皇室的直系成员,又深得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任,仍受到了这种权力争斗和排挤的影响。而夏树和提尔皮茨,这对有分歧也有合作的师徒,对这种局面虽有清醒的认识。无奈威廉二世十分看重海军舰队,同时又对英国海军心存畏惧,主观上更愿意接受海军存在学说理论,他们只好在沉默和退让中等待一个证明自我的机会。

    “俾斯麦”号的改装结束后,夏树面见德皇,呈请他免去自己在海军办公厅的造舰总监和在海军参谋部的技术处主管职务,以海军少校的身份调任公海舰队,成为一名专职的战斗人员。威廉二世显然清楚海军内部的派别之争,他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夏树的要求,并亲自签署命令,晋升其为海军上校,调任公海舰队司令部。

    年月日,经公海舰队司令冯…英格诺尔上将推荐,夏树获任舰队作战参谋长,并在这个岗位上倾听日益临近的战争脚步。

第130章 铸铁为剑

    月中旬的一天,初夏的朗阳照耀浪涛澎湃的北海,庞大的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列队驶过斯克格拉克海峡。更新最快队列中,艨艟巨舰巍峨高大、霸气十足,轻盈快舰劈波斩浪、威风凛凛,每一列纵队仿佛由无形标尺作了定位,齐整之态正符合德意志严谨认真的民族性格。偶经此处的渡船乘客和货轮船员,无不为这浩荡场面所震撼。

    春意已尽,德国海军人员皆换夏装。水兵们白帽白衣白裤搭配深蓝色的帽带和海军领,军官们仍穿深蓝色的上衣外套,白衬衫搭配白裤白鞋,清新整洁的衣装衬托出良好的军人素质和精神面貌。与之相应,一艘艘浅灰色涂装的战舰外观简洁、气势雄壮,工业大革命使它们摆脱了帆布索具的束缚,并在手持长剑、身披重甲的同时拥有者空前的机动能力;偌大的螺旋桨在海面下飞转,推动数百乃至几万吨的舰体以趋近等同的巡航速度平稳前行,将一条条深深的水痕留在了身后……

    在这磅礴舰群当中,悬挂舰队司令旗的“腓特烈大帝”号是整个舰队的标杆所在。它属于德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第三级无畏舰,作为公海舰队总旗舰而特别追加建造。除与同级舰别无二致的武器、防御和动力标准,还增设了一系列指挥、通讯设施,会议室、司令舱及军官餐厅也都按照舰队总旗舰的规格进行配置。

    待位于舰队后部的舰只悉数从斯卡格拉克海峡的汹涌怒涛中驶出,“腓特烈大帝”号前后舰桥上的多盏信号灯以相同的节奏闪动起来,这些指令由各分舰队和分队旗舰接收,再以相同的通讯方式转发给相应的舰队成员,各舰随之开始实施机动。约莫一刻钟之后,舰队的阵型调整基本完成:

    原本位于舰队前列的侦察分队前出至左前方海域,这支由“塞德利茨”号领衔的快速纵队由艘战列巡洋舰、艘装甲巡洋舰和艘轻巡洋舰组成,艘舰艇列成双纵队形,以超过节的航速遥遥领先于余下的大群舰艇;

    原本分作三列的战列舰群归为单纵队形,在前导舰“凯撒”号的引领下,艘无畏舰和艘前无畏舰以节航速向左转向,形成了一条长达公里的圆弧线,这段弧线好似一张无弦之弓,列于其中的战舰够同时对弧线离心方向上的目标进行射击,仅以各舰主炮算,门毫米炮、门毫米炮及门毫米炮就足以形成极其骇人的火力风暴;

    在战列舰主力纵队两侧,分属十个分队,归列十余个级别,建造服役年代跨越二十年的艘巡洋舰和艘大型鱼雷艇,踏实敬业地扮演着辅助作战的角色。它们有的三两编队,游离余舰队周边担负战斗警戒任务,有的六七成群,错落有致地警戒着战列舰纵队的近旁水域,等到舰队进入交战状态,它们又将调整部署,随时执行诸如释放烟幕、高速雷击、与敌炮战等任务。

    舰队总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上,为便于观测和指挥,舰桥司令塔顶部设有大型的露天观测指挥台,舰队司令、本舰舰长以及参谋幕僚人员常在此统筹全局。目睹这规模庞大、舰型繁杂的舰队井然有序并准确到位地完成了阵型调整,矗立于此的海军军官们多半面露悦色,而行将度过自己岁生日的舰队司令冯…英格诺尔上将,带着平静的表情向身旁的同僚们发问道:“若是强敌在前、炮弹呼啸,我们能否以这样的速度和精度进行变阵?”

    和以往一样,舰队司令部的元勋级人物,在战术策略、航海编队等领域颇有造诣的霍费尔特上校行使了他的优先发言权:

    “以德意志军人的精神素质,只要在战前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临战之时定能够有效发挥训练水平,在危机感的刺激下,超水平发挥也是有可能的。”

    以德**官这一群体的惯有思维,当权威者的论述符合多数人的观点,便不会有人画蛇添足地多说什么。

    从神态上看,冯…英格诺尔对于这一回答不甚满意,他遂又问道:“其他人还有不同的看法么?”

    这照例是那些有意引起上级注意的青年军官们的机会。

    在“腓特烈大帝”号的观测指挥台上,十数名军官当中,干练沉稳的中年军官占了多数,岁以下的仅有寥寥几人。

    “司令长官阁下,我个人以为,就算平日的训练操演再严格、再逼真,也没办法完全代替实战经验。像我这样出生在德意志统一之后的人,绝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战火锤炼的。以人们的正常心理,第一次作战时难免因为紧张过头而导致反应迟缓甚至出现非主观的失误。”

    舰队司令转头看了看这位年轻的发言者,眼中似有赞许之意,然后,他转向在场的另一位年轻人,一位军阶、名望、地位都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年轻人,德国皇室成员,普鲁士王子约阿希姆…弗兰茨…胡伯特。

    “殿下怎么看?”

    从冯…英格诺尔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夏树就一直低头看着甲板上的人员,操演期间,他们各尽其职,不见半点懒散之态,但也没有真正面临战斗时的那种紧张肃穆。月,距离大战爆发的历史时点仅有一步之遥,寻常之人却对悄然迫近的灾难完全没有察觉。

    “我相信,在这支令德意志民族无比骄傲的舰队,绝大部分军官和水兵都能够从容应对真正的战斗,而戈德上尉刚刚所说的情况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规避这种风险,而只能让官兵们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锤炼自己的意志,最终成为无懈可击的合格军人。”

    夏树的回答显然不是敷衍,而围绕同一个话题所作出的不同剖析,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