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苍狼与白鹿 >

第152章

苍狼与白鹿-第152章

小说: 苍狼与白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有约一百年的历史。还有一个叙利亚人清真寺。外城周围也有城墙,十一个城门。市内主要的街道都是石板铺路,这在伊斯兰教土地上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内城和外城渠道四通八达,渠水引自泽拉夫香河。干渠名日";输金河";,这个渠名在这个干旱的地区是意味深长的。不花刺城拥有的这个水渠网,布局十分巧妙,有水闸,也有蓄水池,足以保证全市用水的分配和供应。郊区有灌溉网,灌溉着无数的公园。公园里亭台楼阁,处处可见,充分显示出这个绿洲的富庶和繁荣的景象。这种富庶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繁荣的工业,特别是应当归功于著名的";不花剌地毯业";。在城堡和内城之间星期五清真寺附近,有一个巨大的纺织,其产品远销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不花刺的商店集市上,铜制品遐尔闻名,特别是美观精致的灯具更是蜚声世界。
当成吉思汗的大军还在红砂区时,前线接二连三传来的凶报以及玉龙杰赤方面的冷漠,终于令摩诃末算端的精神线完全崩环,陷入一种全面崩溃状态。他失去了与成吉思汗正面对决的勇气,采纳了阿默德临行前的建议,弃城向西逃入撒麻儿罕。留下了以大总管怯失力汗(8)为首,由哈迷的不儿(9)、舍云治汗(10)、阔克汗(11)等人为副将,统率两万突厥士兵镇守此城。
连日来,年近六旬的怯失力汗每天都要在外城的城壁上观望许久,他看到象永不枯竭的阿姆河水般源源而至的蒙古军各队逐次扎营,有条不紊的将整个城市从三个方向严密地包围起来,摆出长期困城的态势。对于这支行动如风,军纪森严的部队,他除了赞佩之外,还有着深深的无力之感。对方这种围师必缺的战法故然令人称道,但比之其战略,他又不得不承认对方更加高明。不花剌地处旧都玉龙杰赤之南,新都撒麻儿罕之北,一旦被攻占,那无异于将花剌子模拦腰斩断。新旧领地辙底分隔,整个国家的崩溃也就指日可待了。
久经沙场的他特别注意蒙古军的装备情况。早在蒙古军展开侵攻之初,他便请前线的城主们仔细收集这方面的情报。不久,他就收到了几套前线送来的从战死的蒙古士兵身上剥下的全副装备。看过实物,他发现这些传说中的野蛮人与通常武士不同,不喜穿着沉重的链甲与锁甲,而是以经过加固处理的皮甲为主,同时在外面罩上一层生丝织就,质地密实的袍子。如此轻便的装备自然是为了减轻战马的负重,最大限度的提升部队的机动性。很快,他通过一些试验,发现这种配置对防御弓箭最为有效。只要不是一箭毙命,就只会连箭带丝布一同插入伤口,那么救治时只需将丝布拉出,箭也就随之脱出伤口,不会增大创面,造成更多的失血。
至于武器方面,他们则明显表现出具备高超战技的职业军人素养。每一名蒙古军随身至少携带六种兵器:
镔铁点钢的长枪枪头形似剑体,中有脊棱,棱上铸一列倒钩,脊旁开有血槽,两侧为刃,首部锋锐;枪杆长约一丈六、七尺,圆形的断面利于手的持握挥舞。战斗中既可直线突刺,又可横向切割,抽出伤口时,脊棱上的倒钩撕掳血肉,扩大伤口,难以通过包扎而弥合。
短弯刀是近战武器,其型式完全借鉴了阿剌伯半月刀的特性,只是在长度与重量方面进行了消减,更便于在马上近身肉搏时施展灵巧的武艺。呈现出一定弧度的锐得刀锋切入肉体,就会加深伤口,造成严重的出血,且难以缝合。
狼牙棒长约二尺半,以硬木削成锥形,粗大的头部上覆有一层厚厚的、带有狼牙倒刺的铁叶;圆型的握柄上有铁制护手,以为防护之用。这是短兵器中最具威力的一种,挥动起来的巨大贯性足以敲碎任何一颗用金属头盔保护的脑袋;而轻于战斧的份量,又使得它十分便携。
套索的长度约在五丈右左,为浸过油的牛筋所制,强韧而柔软,不畏刀剑砍削;在这些惯于套马的游牧人手中挥舞抛出,擒敌易如反掌。
标枪长约三尺,型似短矛;当骑兵冲锋时,于即将接触敌人之前一齐投出,可造成有力的杀伤。以上近战兵器随身携带,或置于马上。
弓箭是蒙古军最主要的做战兵器。漠北不产竹,因此均使用木质弓脊的强弓,其张力可达三石(合七十五公斤),有效射程可及百步之外。箭分两种,一种较轻,箭簇小而尖利,适于远射;另一种则较重,箭簇宽大,利于近战。精于骑射的蒙古军无论是在前冲还是在后退中,都可进行有效的攻击来杀伤敌人。
从行商们的口中,怯失力汗早已听说,蒙古人的一生都是在马背上渡过,几岁的顽童就能拥有百步穿杨的骑射绝技。尤其是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这些天生的战士被严格的纪律、无比的勇气和旺盛的战意所维系,形成了一支无艰不摧的钢铁雄师。一想到将与这样的敌手作战,怯失力汗的全身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出无力之感。
今天,他又看到许多本国俘虏们在士兵的严密保护与监视下,卸下驼马背上的各种大小不等,金属或木质的零件。接下来,由工匠们对其进行安装拼合之后,一具具型式各异,凛凛有威的攻城器具。有一些他识得,有一些他也是只闻其名,今日初次得见。
被汉人称为";回回炮";的大型投石机他是识得的。这种穆斯林的发明如今又将被使用在发明者的头上,除了讽刺的意味之外,怯失力汗还感到全身阵阵发冷。当那些巨大的石头在机械的发动下,夹着势不可当的劲风袭来时,这座城壁能抵挡多久呢?他的心中着实无数。
其它如轒轀车、带有掩护木幔的云梯、烧毁城门用的火车和猛油火柜、打击城壁的冲车与钩车、发射粗如长矛的巨型弩炮等等来自东方桃花石的犀利武器,每一件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以屠戮同类的绝妙讽刺。有知有识的人却要被无知无识的工具所凌虐、贯穿、撕裂的闹剧每天都在上演,这不谛于另类的悲怆辞章。
倏的,怯失力汗瞳孔收缩,全身汗毛竖起。他看到一辆辆黑色的车子被驼马牵引着,滚滚而来。车上,那些圆形筒子披着死亡的黑衣,将同样如死亡般深不可测的黑色洞口转向了城壁的方向。
";火炮!";
怯失力汗心中最为畏惧的未知魔鬼终于出现了。这种可以发射出霹雳雷火的神奇武器现在已经成为了花剌子模人的梦魇。在石破天惊的巨想中,人的肉体瞬间被分解成横飞的残片,繁华的城市被化为齑粉,没有人能抵挡,只能乞求真主保佑自己免遭击中。
";这是魔鬼的发明,是从安拉手中窃来的圣火或是引自炼狱的魔火!是用以屠杀正教徒的罪恶工具!真主啊,请你发发慈悲吧!难道哈里发的诅咒真的生效了吗?";
所谓哈里发的诅咒,源于数年前摩诃末算端向巴格达的一次炫耀武威。当年,阿拔斯朝第三十四代哈里发为了摆脱塞儿柱克(12)算端的挟制,与正在迅速膨胀的花剌子模联合行动,瓦解了塞儿柱克在伊朗的势力。然而,合作的双方在伊剌克…阿只迷⒁地区的归属问题上发生冲突,摩诃末遂以武力一举夺取该地,召至了哈里发的怨恨,并宣布花剌子模为真主的敌人,必将受到";愤怒之风";的惩罚。如今,蒙古人的到来,仿佛在预示着这诅咒即将得到应验。

(1)按《涅维塞书》(霍达斯译本)载,成吉思汗是于攻占讹答剌后才进军不花剌的。伊本额梯儿和朱思札尼则认为抵达不花剌是在二月,《志费尼书》记为三月,但巴尔托德在《突厥斯坦》一书中认为志费尼的记述有误。
(2)马合木。牙老瓦赤(Mahmud Yalavach)在蒙古征服河中后成为该地的最高行政长官,窝阔台即位后被调往中国北部总管行政。原职由其子麻速忽必(Mas‘ud Beg)接任。志费尼说,";因他们公正的治理,恢复了该地的损毁";。
(3)匝儿讷黑(Zarnūq),巴儿托德《突厥斯坦》一书中说,";在帖木儿最后一次远征的记载中,提到它是从撒麻儿罕,经吉剌奴塔(Jilanuta)峡道,至兀提剌儿(Utrār或Otrar),锡儿河岸前最后一站。";(《突厥斯坦》,407)
(4)塔剌卜(Tarab),这个村名是在《志费尼书》中寻找到的,隶属于不花剌管辖范围之内。在此后的回历636年(纪元1238…1239年),村中的人造反,被牙老瓦赤。马合木以和平手段安抚了下来。此当成吉思汗归天后11年的事情了。
(5)此事非杜撰,见邱处机(K‘iou Ch‘u…ki)著《长春真人西游记》(A。韦利译,93页)。
(6)不迷只客忒(Bumich…Kath),这是古粟特(Sogdien)语,其意为";陆地城";、";都城";。参见马迦特,《妫娜与阿朗》。
(7)不花儿(Bukhar),波斯语,意为";学术中心";。又类同于佛教梵文的";vihāra";,佛寺。
(8)怯失力,全名为奕赫抵雅儿丁。怯失力(Ikhtiyār…ad…Din Keshli)或屈失律(Kü;shlü;),此时官拜大总管(amīr…ākhur)之位。见《拉施特书》(斯米儿诺娃译本,191,205页),同见巴尔托德著《突厥斯坦》一书,409页。
(9)哈迷的不儿(Khamid…Bur),疑为哈迷的普儿(Hamīd…Pūr),哈剌契丹人,屈出律之乱时逃入花剌子模。
(10)舍云治汗(Sevinch…Khan),具体不明。
(11)阔克汗(K?k…Khan),这个人比较有意思。根据巴尔托德在《突厥史》一书中的论点,此人很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老对手,大名鼎鼎札木合,诸位读者们所认识的一位已经故去的老朋友。巴氏的根据应该是来自《志费尼书》的C抄本上将阔克汗写成了";菊儿罕";(KWR XAN)。当然,名位都知道,札木合大人已经在第二十六章中归天了。这真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了,有些英雄史诗的味道。不过,所有的《志费尼书》的抄本里都有这样一句话,";据说阔克汗是蒙古人,从成吉思汗那里投奔算端(这话得由说的人证明),从此他的事业大大兴旺。";可见,志费尼本人也是在哈剌和林时听来的,或许来自某个草原游吟诗人的发明创造吧。也许就此挥动想象的羽翼,会有令人期待的新英雄史诗堂堂登场吧。
(12)塞儿柱克(Seljuk或Saljuk),突厥之一支,以其族著名英雄塞儿柱克而命名。在皈依于伊期兰教(他们原先可能信奉聂斯托利安教派)后,由于帮助伊朗的萨曼王朝(Samanids)抵抗河中的哈剌汗朝(Qarakhanides、Karakhandis或其自称?l…i…Afrasiyab,即";额佛剌昔亚卜王族";)而扩大了领地。在萨曼王朝灭亡以后,乘哈拉汗朝和伽色尼王朝之间正在为继承萨曼王朝的遗产而争吵之时,塞尔柱克人稳步发展,乱中获利,扎营于河中腹地。纪元985年,他们的帐篷遍及布哈拉地区(Bukharia),族长始称叶护(yabghu'as title',这个称号始见于西突厥,似乎是古贵霜国'Kuei…shuang'的印度…塞人'Indo…Scythians'在中亚的遗产,贵霜王卡德菲斯一世'KadphisesⅠ'时代的铸币上可见此称号'参见富歇《健陀罗的希腊佛教艺术》、马迦特《伊兰考》')。至1038年抢占你沙不儿后其势大张,于是1040年丹丹坎战役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