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93章

苏联英雄-第93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长距离的远航,所有人都已经非常疲劳。林俊谢绝了当地苏联驻军司令员的宴会邀请,而是直接前往休息的房间,随便吃了点东西倒头就睡。当地的苏联军官当然不敢对林俊的态度有所不满,而且明天接林俊前往远东的远程运输机就等在机场上——现在安德烈同志需要的就是休息,而不是什么宴会。虽然当地的苏军指挥官非常希望和这位克里姆林宫的红人‘交’流一下感情,但既然安德烈同志累了,也就只能按着林俊的意思办。

    不是盖的,别说是林俊,就是他的机要秘书费科奇诺夫少校的话在这里也不敢有人有一丝违抗——克里姆林宫的人的权利不是这里的人能够较劲的。

    吃过晚餐后林俊让费科奇诺夫去了趟当地驻军司令部,虽然很累,但想到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了解一下远东的局势——自己急赶慢赶的跑到那,结果连为什么会发生冲突都不知道,那就真成了个笑话。

    今天林俊已经做了件蠢事,要是再稀里糊涂的出丑就不是他林俊——自己不是圣人,错误不可避免,但决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

    很可惜,费科奇诺夫把当地的驻军司令都请到了林俊的房间,可连那位司令员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更不用说为什么打起来——一切都是保密的。这边的苏军只接到准备飞机送一位重要人员前往远东的命令,而到了今天中午才通知他们要接的人到底是谁。

    “看来情况不是那么简单。”送走了客人后林俊独自在想。

    第二天一早,林俊四人告别了张志强和送他们来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坐上早就准备好的一架进过改装的db…3往下一个目的地: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一般的进过改装作为运输机的db…3以乘坐11名乘客,但这架db…3显和一般的运输机有所不同,设施甚至可以用豪华来形容——只有5座位,还是三个位置是面朝机头的软靠背,另外两个面朝最宽敞的那个座位,中间隔着一个小型写字台;不是一般运输机的那种两边贴机身固定的折叠帆布椅,更为夸张的是机身内部还用薄木板装饰,这根本就是架专‘门’为特殊人物准备的高级公务机。

    还好,就是再怎么装饰,这架db…3保持着自己一贯的优良‘性’能——今天的飞行距离将超过昨天,足足有3500里,这也只有db…3能够胜任此项任务。

    很巧,今天的机长也叫安德烈,只不过年纪已40来岁称呼上的‘混’淆,林俊在机上称呼他为“老安德烈中校”。飞机上有三名机组成员,除了那位中校机长,就是机长身边位置的副驾驶兼领航员库科维奇上尉和机头位置的勤务兵卡劳其。

    从老安德烈那得知,他们是在前天接到通知飞往乌兰巴托的,当时飞机还在距离这里1000公里以外的赤塔执行委员会的专机,原来是把加里宁同志万里迢迢从莫斯科送到赤塔而准备的。结果飞机刚到赤塔两天就被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的一封电文征用,飞往乌兰巴托执行特殊任务,等完成任务再飞回赤塔供加里宁同志使用。

    “不知道加里宁同志会不会有意见?!”林俊想,要是因为自己而让加里宁乘坐四面透风的运输机回莫斯科,那林俊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老安德烈中校同志,加里宁同志这么远到赤塔干嘛?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

    “安德烈同志,您可能不知道,我们要建立新的赤塔州,时间就在明天。加里宁同志是代表中央前往赤塔市。”

    林俊都快忙的忘了,苏联的赤塔州成立于1937年9月26日,那看来加里宁同志还要在那呆几天,不会误了他的行程。

    。。。

第一百一十章 全颠倒了

    这次斯大林将加里宁的专机临时调给自己,也应该和加里宁一贯的“好爷爷”作风分不开:如果这次到赤塔的是伏罗希洛夫元帅,那林俊也只能再次窝在运输机简陋地帆布座位上去远东。

    这次“截”了加里宁的专机,虽然误不了他的行程,但林俊还是过意不去。

    “斯诺尔尼克,上次那个中国的军事委员长送我的茶叶你有没有带上?”

    这段时间林俊身边的三个随从分工明确:费科奇诺夫负责一切机密文件地调动和整理,一个全职的机要秘书;兰德斯科奇就负责他的贴身警卫工作;而斯诺尔尼克暂时将自己司机的职责放在一边。当起了***的生活秘书。

    “都带了,安德烈同志。”这是林俊对部下的要求:不要叫自己***,还是安德烈同志听着舒服。

    “把那罐还没开封的拿出来。”

    “是,安德烈同志。”

    斯诺尔尼克走到机舱后部,从小型的行李舱里取出林俊的其中一个行李箱,拿出一个锡罐‘交’给林俊。

    这是个没有任何‘花’纹装饰的罐子。看着一点也不起眼,乍一看还会以为是个大号地发烟罐,只有行家才知道这是存放茶叶最好、也是最高档的容器。()

    叫过机长:“老安德烈同志,请你把这罐子带给加里宁同志,并请你转达我对加里宁同志借用专机地谢意。”

    “安德烈同志,您能不能告诉我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要不加里宁同志问起来我不好回答。”

    可怜地老安德烈中校问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提心吊胆:万一眼前的这位安德烈以为自己话里有话就糟了,但他又不得不问——眼前的这玩样怎么看都像个大号的手雷。

    “呵呵,罐子里装的是最好的中国茶叶,中国的军事委员长送给我地。你可以先把它‘交’给加里宁同志的生活秘书,只要把我地问候直接带到就可以了。”

    林俊不是傻子。一个俄罗斯人是实在看不明白这个锡罐子的用途的,他也能理解机长为什么会这么问。当然。林俊不会去计较机长的这句话——人家也是不得以。

    这次这架高级公务机将先直飞莫戈恰,然后在调整航向飞往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前一段航程接近1700公里,而第二段航程足足有1900里。这一路就是一切顺利,林俊也要在入夜后才能抵达共青城。一般公务机不会采取这种超长距离的持续飞行,但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机组成员也相对熟悉这条航线,最重要的是乘客也不反对这么飞,航线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边境冲突可打不了几天。要是到的太晚就没自己什么鸟事了——这可不是林俊的脾气:淞沪战场上自己被各种原因‘弄’的束手束脚,还等着到远东好好出出这口闷气!

    在和日军的几次边境冲突中。苏联红军就没客气过,一贯就是全线出击,而这也是林俊最喜欢的。自从1931年九一八日军占领东三省后苏军已经和日军在边境上摩擦了20多次,但每次都是真正的

    “虽然是边境冲突,也要把这边境冲突打得风生水起!”林俊在想。他为什么要这么想:因为边境冲突就是边境冲突,虽然规模最大的边境冲突双方都能投入超过六位数的兵员,但它还是边境冲突,成不了全面开展。林俊来了,那这次冲突就不会以双方伤亡几十人的结果不了了之,要来就来个大的,怎么着也要把边境附近的关东军和日本的朝鲜军打得哭爹含娘!

    、、、、、、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简称共青城,位于苏联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州阿穆尔河(它的上游就是黑龙江)中游,因为紧挨着阿穆尔河,所以被称为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它原来不过就是一个小镇,是在在1932年由苏联产主义青年团于按照工业中心的规划建造起来的,到了1937年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不得不佩服***主义制度下的建设能力,当接到中央的指示,来自全苏联各地的年轻建设者集聚到这篇人烟稀少的地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在阿穆尔河畔出现

    兴的工业城市。

    林俊乘坐的上空,他对于下面的城市应该说是非常熟悉——当然是还在前世的时候。

    几十年后,共青城有一个世界著名大型企业——“加加林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企业”,因为在林俊的前世时它制造的是苏-27系列军用飞机。前世的林俊还是中学生时就随父亲几次到过共青城,而且他飞行学员生涯的最后半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可以说对它非常熟悉。

    又是一座“熟悉“的城市,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物非人也非。

    “共青城,我又来了。”

    在机场迎接林俊一行人的是三级***政委留希科夫,林俊还是第一次和这位留希科夫打‘交’道,以前在莫斯科没有见过面。

    留希科夫向林俊通报了前线的情况,而时间爆发的原因让林俊大吃一惊:这时间都被自己快‘弄’的‘乱’套了!但这个惊奇和林俊下面想到的一件事带来“震惊”相比,那实在是小意思了:在听完留希科夫的情况介绍后,林俊在整理张鼓峰事件的记忆时,感觉眼前的这个留希科夫的名字是忽隐忽现。经过几分钟绞尽脑汁的记忆挖掘后,林俊终于得到了他所需要的答案——眼前的这个留希科夫在苏联的历史上可是排的上号的叛国者!

    历史上张鼓峰时间地爆发原因是1938苏联三级***政委留希科夫(三级***政委相当于中将。用西方国家的习惯称呼就是政治中将;但有些资料里称留希科夫为政治大将,这里面有争议,但能够确定的是这个留希科夫掌握了大量苏联的核心机密。)叛逃(叛逃原因有多种说法:有逃避大清洗说,但就是要被清洗,一个忠诚的***主义战士也是不会背叛祖国的,所以个人认为他绝对是个伪***主义者。),从苏联第五十九国境警备队管辖的正面逃越国境进入满洲(为了阅读方便,在有些章节将使用“满洲”的字样。外加一句: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先不去讨论留希科夫叛逃带来地恶劣影响和后果,在38年7月7日,关东军特种情报机关获悉苏联新任的第五十九国境警备队队长向哈巴罗夫斯克的上司发了一封电报,建议:务必向香山‘洞’西侧高地部署兵力。(香山‘洞’:张鼓峰东北约十二公里西侧高地,据我们分析是指位于边境线上的前楼山。)

    这边的关东军认为,在电报中提出的上述意见。是留希科夫逃亡后苏方重新调整部署地一个前兆。于是关东军把上述电报通报给朝鲜军、珲‘春’驻军以及珲‘春’特务机关,由这几个部‘门’共同监视张鼓峰地区的苏军活动。

    到了7月9日这天,在张鼓峰山顶出现了十几名苏联兵,西侧即满洲国一侧的山坡上开始构筑阵地。到7月11日下午,人数已达四十名左右。

    715,日本驻苏代办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提出照会,要求苏军从张鼓峰迅速撤回。苏联方面答复说:苏军的上述活动是在苏联领土内(对于这一地区的归属,日苏两方各有个的依据,都认为是自己的)进行的,因而拒绝了日方的要求。接着。7月20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再次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提出要求恢复原状,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概由苏方负责。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地回答是:任何威胁都吓不倒莫斯科。

    大本营陆军部认为。苏联占领张鼓峰是属于非法越境,于7月16日命令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根据形势需要。可在边境附近集中朝鲜军所属部队,但行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