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舅子 >

第403章

唐朝好舅子-第403章

小说: 唐朝好舅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姓七望事实上已经商量过了,他们愿意把土地拿出来就是看到了倭岛那边的变化,倭筑紫岛上的唐人百姓用的就是亩税法,其中问题不少,需要调整与改进之处也不少,但却实实在在有着不同。

    七家相信大唐的朝堂也看到了这种好处。

    仅说人口,这才多长时间,倭岛那边怀孕待产的妇人比起长安周边富足的村子里,数量竟然高出一倍。

    就是因为丁无税,不担心人口增加会多交钱,养不起孩子。

    趋势。

    大趋势所至,五姓七望这些大族之中能人无数,他们一但发现挡不住某种趋势的时候,就一定会顺势而为,并且在这个变化之中尽快的调整家族战略。

    千年的世家,都是千年的狐狸。

    再说工坊,收益巨大,朝廷怎么可能放弃这一块的税收,与其各族等,不如主动出击参与到这个新的税项讨论之中。

    “请贤侄继续。”李延寿示意柳木再讲下去。

    “然后第二个税,工匠们没有田地,他们靠作工来生活。拿长安来说,一户人每年需要多少花销才能保证温和。低于这个收入,不交税。高出来的部分,若是每年高十贯,交五百文,高二十贯那就是,头十贯的五百文,再加上后十贯的八百文。”

第0732节 豪族狠人

    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柳木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规矩依然还要商量的。”

    众人纷纷点头,这事估计能争论很久,同样是免人丁,那么就是人丁按户收入算,事实上还是田亩税的一个变种。

    好事,但规矩难定。

    “这第三种,商税要改,怎么改依然是要议的,但商税之外最最重要,也是最难定的,就是出海,船贸。”

    大半的人都听懂了,柳木的想法绝对有可能真正被大唐朝堂采用。柳木等同于废除秦以来国库收入的最主要一个税种算赋,就是人丁税。

    大汉朝将这个税种定下的详尽的规矩。

    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无论男女每人年一百二十钱。事实上大唐也沿用了这个规矩,只是更加的严格。其中商婢之子倍算,也就商人与奴婢的私生子,加倍收。通婢,三算。也是没有妾契约的情况下,私生子三倍。

    然后还有,男子不娶五倍税率等等……

    甚至于前隋还有对未成年人也收人丁税的例子,只是减少了些。

    说的简单点就是,寻常穷人家里那敢生孩子,就那几亩薄田光交人丁税就穷死了。

    柳木看到这些老狐狸人点头,知道他们明白自己了意思了,当下继续说道:“而后医术、匠艺的保障。长安已经开始执行妇婴规,夭折率比起前隋差不多减少了七倍。而匠艺,我相信铁牛可以创造奇迹。”

    “赞!”

    柳木这一条说的没有一个人能挑出毛病来。

    出生率增加、夭折率大幅度降低,医圣馆眼下有十三位女道潜心研究妇婴保障相关的医术,国库更是不遗余力的拿出大量资金以支持。

    而铁牛,真正能够用于耕种的时候,再加上长安北四县、并州屯田的肥丹。

    田地产量必会大增,而照顾同样数量的田地的人数会猛减。

    “那接下,就是增加人口基数。突厥、室韦、契丹等,已经在慢慢的融入大唐。燕州各族通婚的案例已经过万例,这些都是大唐的人口。”

    这时,突然有人笑道:“倭人不算,他们那个头……”

    众人大笑。

    “戏言、戏言。”崔源赶紧制止了这个无聊的话题,示意回归正题。

    柳木也跟着笑了会,然后说道:“这最后一条有点难,但却有用。就是增加人口流动性,背井离乡固然不好,但换个地方有更好的生活,谁说不能呢。”

    “相必各位已经知道,更高一级的火龙我相信十年内肯定会出现。那么从长安到洛阳一天时间就可到,那么会不会有人去长安作工,而后年节之时回乡过年呢?”

    “这个……”

    柳木此时的话还不能让这些人理解,因为他们根本想像不出来后世的现代,过年前的火车站有多少人。

    崔源也站了起来:“木,就算没有最后一条,前数条已经足见其贤才,大势所趋。也不让你猜了,圣人承诺只要我们以及三十六名门联名上书,请求推行摊丁入亩,那么未来的官有大工坊以及你所看重的重大投资,都会有不低于两成,最高三成半,允许各家参与其中。”

    柳木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会是什么可怕的条件,原来是这个。

    放在后世讲就是国有企业允许民间参股,或是国家控股合资企业等等。

    既然这些老狐狸们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经达到了协议,连田契都送到了,那么自己没一点表示怕是不合适。

    当下,柳木示意关门。

    “东港舶司之下有一个独立核算的,名为华亭县第一糖坊的案子。以及未来三年内或可能执行的,千万亩超级白绒田基地。还有就是,未来五年内的每年百万石成品麻的生意。以及需要打仗的,为期三十年计划的中南半岛五千万亩超超级稻田案。”

    柳木说到糖坊,七世家的许多年轻人脸上都表示不解。

    一个糖坊有什么值得投资的。

    那一家没有几个糖坊,随便扔出一点钱为就能建一个。

    可再听后面的三个,这些人嘴巴都张圆了,能与这些相比的糖坊,想像不出。

    “先说糖坊。”崔源代表大伙问柳木。

    柳木拿出一副地图,让众人传阅之后说道:“这里,人口多,但却是天然的甘蔗产地之一。这里不种粮,所有的土地全部种成甘蔗,然后用于取糖。但我为难的是,我原本计划让福冈那里多余的人口去种糖,可隼人不断的在要求,他们多余的人口要出去作事。”

    说到人口,倭人很让大唐人动心。

    大和国四百万人口,巴掌大一点地方。

    有唐官员研究过,倭大和国人口多,事实上他们的税也是摊丁入亩的一个变种,他们也不按人丁收税,所以唐朝廷已经对摊丁入亩的新法令开始进行细化,随时都有可能全国推行。

    隼人也不少,差不多也有大几十万人。

    “我有一策。”郑家的郑元突然开口说道:“将那块地方咱们投资,让苏我虾夷伸手,再让你的小妾苏我凌派人,同时给隼人一个机会。”

    “这会乱的。”柳木原本就是担心这种事。

    郑元冷冷一笑:“不会乱,只要安排可靠能干的人在那边负责,我相信五年内不会乱,五年之后有可能是苏我虾夷找机会,找借口,杀掉隼人贵族。就算他不杀,这个锅也要让他背,隼人以为他们是谁?有些人竟然敢来讨价还价,想要我大唐高爵。”

    柳木听懂了,这位郑老爷子是一个狠人。

    这等同于是把自己借苏我虾夷之手杀光倭王室的法子再重演一次。

    郑元看到柳木懂了,站了起来看了所有人一眼后说道:“你们是五姓嫡子,出去之后要记得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

    “尊长者言!”所有的晚辈齐齐施礼。

    郑元这才继续说道:“苏我虾夷也要死,他一定是死在苏我凌之手。苏我凌也会死,当她死掉的时候,倭人不会再有贵族,只有我大唐倭族。不对……”

第0733节 千岛三宝

    郑元突然大笑几声:“不对,不对。老朽听闻,倭岛有一个新的民族,有些人开始自称桑族,咱们叫他们扶桑族,这个称呼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正式公文之中所用的之词,扶桑族,好名字。”

    郑元说的这些柳木知道,

    这是一个从倭人之中分裂出来的人群,他们自称扶桑人,也就是拿到铜牌的这一批,因为他们是种植桑林的人。

    崔源也说道:“南齐书中有记载,东夷海外,碣石、扶桑。梁书中也有,大汉东二万里。但我不认为这书中记载就是倭岛,因为倭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有邪马台之名,还有汉赐倭奴王之印。”

    扶桑是那里柳木也不知道,有人说是墨西哥,也有人说是倭国。

    不管怎么说,这种巧合挺有趣。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是,种甘蔗谁会?”崔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不会,但越国公那边有人会,越国公安排人查证了相关的典籍,整理甘蔗种植的许多技巧,并且找到了僮族合作,僮族已经有差不多两百年的种植的历史,还有人会。除此之外,因为前隋大量要求存粮,所以甘蔗种植大量减少。”

    郑元这时接口说道:“僮人已经唐人一族,可信。老朽记得史册有记载,三国之时荆州、徽州就有甘蔗种植的记载。在晋末,漳州有过关于甘蔗的记载。”

    郑元一开口,读过类似书籍的人纷纷发言。

    甘蔗的种植历史确实可以追到史前,但前隋的大官仓屯粮只顾着粮食,让许多经济作物大量减少。

    安排人去找,肯定能找到懂甘蔗种植的技术人才。

    前隋灭亡也才十年,那些蔗农应该还有活着的。

    王君愕这时问道:“前隋曾经派过二千四百户移民流求,那里土地肥沃、雨水多,河多流急,千年古树占岛半数之多,柳驸马为何从来没有选择过流求。”

    琉球、流求。音节相似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一个是后世的冲绳,一个是湾岛。

    “流求是我大唐海外不可分割的一处宝岛,没有一个完备计划之前,那里暂时保持原样。根据闻月阁派人的调查,那里有三类人。第一类是在咱们中原五帝这时就有的人,他们刀耕火种,比野人好不到那里去,这类人极少,怕不过数千人。”

    在座的没人真正了解流求,只凭一些记载听到过。

    只知道那里有大岛,很大的岛。

    柳木继续说道:“第二类是自秦开始,许多山越人去那边的。”

    山越是一个统称,主要指江南一带许多少数民族,这个名词源自汉末。

    “第三类人,战乱逃过去的汉人,以及两次官方大移民。一次是在晋,一次在隋。人口数量不少,有近万户人口。除此之外,当年隋征流求之时,抓获了许多土人,眼下这些人就在泉州一带居住。”

    “解决流求问题,看朝廷,这里绝对不允许倭人与猴子染指。”

    柳木的语气从来没有如此坚定过,仅听这语气便无人再开口提及流求,似乎流求对于柳木来说有莫种特殊的意义。

    一个没多少人的大岛罢了,此时无人在意。

    事实上流求柳木已经有所染指,流求北鸡笼山那边建造了一个海港,而后还派人去探路,找到了流求东四岛,也就是后世的宫古、石恒等小岛。

    这四个岛,柳木有计划建码头,至少选两个岛建补给与转运码头。

    这个计划柳木没给李世民之外的任何人提及,李世民听了也和没听一样,在李世民眼中,几个巴掌大小的海岛罢了,柳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不过,流求岛南码头,柳木打算让这些世家出钱了。

    “各位长辈,这流求岛虽然不允许倭人与猴子靠近,但咱们还是要派点人过去,岛南建一个码头,用于补给和转运。”

    “好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