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毒妻不下堂 >

第364章

毒妻不下堂-第364章

小说: 毒妻不下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谁?”严清歌一激动,问道。

    “是个不认识的婆婆抱我上去的。她说能上去就是跟娘您一起走!”炎婉儿说道。

    “那婆婆长什么样子?”严清歌激动的问道。

    炎婉儿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摇头道:“不记得了。”

    严清歌又仔细问了好半天,旁敲侧击的帮炎婉儿回忆,但是炎婉儿到底年纪太小,已经完全不记得当时的种种细节了。

    但已经可以确定的是,当初炎婉儿跟上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是有人在后面筹谋的结果。甚至连炎婉儿铺在桶里的那条小毯子,都是那个抱她上车的婆婆准备的。

    眼看炎婉儿再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严清歌才话题一转,抱住她肋下,将她放在绣墩上,道:“若是你去的地方没有矮凳子,只能坐这样高的地方,你就叫丫鬟、奶娘把你抱上去,自己爬是很没礼貌的,人家会笑话你。”

    “哦!谢谢娘亲教我!”炎婉儿点头,小脸上恍然大悟,拍着小手道。以前在炎王府的时候,她和炎灵儿以及阿满屋里用的家具都是专门打造的,刚好可以给小孩儿用,所以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严清歌顺带又指教了炎婉儿一些别的规矩,炎婉儿表示自己都记住了,这才被严清歌放出门。

    下午严清歌睡了一会儿,起床梳洗打扮过,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前面顾氏和乐毅住的院子。

    乐毅前天骑马跟人一起去了青州的一个县里。马上要冬天了,那个县的位置不好,历年都很容易被蛮人从草原上冲过来打草谷,虽然这几年青州防范的严,这种事情已经不多见了,可还是要提前做好民防。

    算算时间,加上有人已经去迎他,若乐毅没有在当地拖延行程,今晚上恰恰能到家。

    乐轩婚事临近,顾氏忙得很,正坐在屋里对账,旁边地上还有一个个打开的大箱子,里头放了各种将来婚礼要用的东西。

    见了严清歌进来,顾氏赶紧招手叫她到跟前:“你来的刚刚好,快快给我看下这笔账,弄进弄出,我都糊涂了。”

    顾氏不是个擅管家的人,尤其在算账上很不行,见了算筹就跟要她命一样。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严清歌住在乐家时,偶尔会帮她看看账。

    严清歌凑过去一看,是一宗采买瓷器的单子,旁边账本上写了账单,各种大大小小的碗、碟、盅、壶、甑、瓶、盆、瓮、罐、盘……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写了长长一卷纸,别说是顾氏,就是严清歌看到了头也一大。

    她坐到桌前,要了纸笔,又将算筹重新摆一遍,慢慢的加起来,用了半个多时辰才把这笔账给算好了。

    算账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些瓷器的价格都不便宜,若那卖瓷器的人不是奸商的话,这些瓷器的品质应该非常好,这些东西应该是给乐轩成婚后用的,可见顾氏真的是对未来的儿媳妇很满意。

    顾氏见帐算出来了,长舒一口气:“亏得你来了!都说一孕傻三年,我本来生梁儿的时候年纪就大了,这下脑子更糊涂了!”

    “舅妈,还有什么要做的,只管交给我。”严清歌笑道。

    她刚拿上账本的时候,天色还发亮,现在灯都点上了。

    “不做了!这都晚上了,咱们娘俩去前面,看看饭菜做好没有。你舅舅没回来就不等他了。许是什么事儿耽搁了,不然早叫人给他留位子了。”

    严清歌看顾氏习以为常,好奇问道:“舅舅很忙么?”

    “忙!我本想着打完仗,天下平定啦,他能歇一歇,没想到这几年比前几年打仗的时候还事儿多。今年到现在,你舅舅一天没休过,在家吃饭的时候也少得很,时常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回到家累得话都不多说,躺床就睡。我都担心啊,过段时候轩哥儿成亲那天他能不能空出时间来。”顾氏微微叹息道。

    严清歌吃惊:“怎么会这样!青州难道就没别的做事儿的人了么,偏要让舅舅这么跑来跑去的。”

    一般来说,官位越大,其实手头上的活越少,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只要交给手下做就好。事事亲为将自己累得团团转的,反倒不是好官,而是庸官。

    乐毅的本领放在那里,也很得人心,愿意为他效劳的人如过江之鲫,怎么都不该是这样的。

    “谁知道呢!男人的事情,我也管不到,只要你舅舅自己觉得开心就好。”顾氏一笑,捉住严清歌的手,拉她朝前面走去。

    晚上吃过家宴,顾氏对严清歌道:“明儿我带你去见见徐家姑娘,她是个极好的女孩子,你必定喜欢的。”

    严清歌一愣:“我算是婆家的人,现在这时候上门,人家肯让咱们见么?”

    “不怕的!青州现在民风和别处不一样,女人很多都在街上自由走动,还有不少出门开店铺做生意的,不少连婆家都是自己找的,别人都还夸赞她们能干呢。”顾氏笑的眉眼弯弯。

    严清歌想起来前几年兵乱的时候,很多女人们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事后不少女子都被称为巾帼英雄,加上民风开放的北蛮人也被大量迁入青州,乐毅这个州牧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种种原因下,青州的女子地位竟然大大升高。

    “真好!”严清歌不由得真心赞叹。若是全天下都这样才好呢,可惜在京城,大部分女人还是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实在是憋屈的紧。

    回了屋子,严清歌打开自己带来的行礼,仔细的挑选了半天,才找出来一份自认为合适的礼物。

    青州的民风跟别处不同,而且那徐家姑娘应该是个大方坚强的,她今年二十二岁,也不是小孩子了,所以,严清歌没有选那些普通的金银首饰,而是选一套非常漂亮的马鞍,马鞍用了千金难求的雪豹皮,由京城名匠所制,非常适合在青州这样马匹众多,且天气一直都不热的地方使用。

    !!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审问

    第二日早上,严清歌和顾氏去见了徐氏女。

    和顾氏形容的一样,徐家这女孩儿落落大方,身上自有一种沉稳,看得出是个外柔内刚的好姑娘,交谈间不卑不亢,见识也是极广的,眼界并不放在家门中。

    而且她生的雪肤桃腮,杏眼樱口,身材纤长,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儿。

    这样的好姑娘,怪不得乐家说什么都要娶进门。

    出来门后,顾氏还要回去忙活,严清歌要同她一并回家帮忙,却被顾氏拦下了。

    “你合该好好逛逛,玉湖城和以往大不一样了,街上像你这样的妇人很多,只管玩儿。”顾氏笑道。

    严清歌难以拒绝她一片好意,便答应留下来。但两个孩子还小,便被奶娘一并带回去了。

    走在青石板的路上,严清歌果然发现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玉湖城塞满了逃来的难民,到处都是满满当当的,挤得不得了,甚至连巷子过道都被摆的满满的,甚至搭了帐篷住人。

    现在的玉湖城,一片清爽,路宽房高,大部分都是用青石砌成,辅助以结实的木料,瞧着别有一番风味,乃是玉湖城才有的独特风景。

    而且之前来逃难的那些难民,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生活,这儿的人倒是不少,哪个地方的都有,一路行来,可以听见各地的方言俚语,别有一番风味。

    街上的女人果然不少,几乎每十个里有三个都是女人,其中未出嫁的女孩儿也不在少数。

    她们就这么落落大方毫不遮掩的走在街上,既没有人对她们加以冷眼,也没有人对她们额外相看,这在别的地方简直难以想象。

    严清歌心里有些激动,带着两个丫鬟随意走进一间从外面看装饰的很不错的店铺。

    进门后她才发现,这是一间经营布匹的店铺,上面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布匹,甚至有的在京城都是贵族们才能买得起的货色。

    这倒让她觉得惊奇了,因为有些好布料是某地的特产,出产并不是太多,这掌柜的倒是有本事,能够搜罗这么些。

    严清歌指着一匹织工细密,还带着漂亮蔓莲提花的银绿纱问道:“这匹布怎么卖?”

    “夫人您真是识货!真是我们才进的布料,掌柜的给人留了三匹,只剩下一匹,才摆出来呢!这一匹布只要六十两银子,够做三身衣裳了,您来一匹吧。”

    严清歌听这价钱倒是不离谱,而且也是真的喜欢这布料,便点头叫伙计拿到一边儿,再去挑另外的。

    看着看着,店里又走进来几个蛮人女人,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大周话,一会儿便利索的拿走了三百多两银子的高档布料。

    严清歌这才理解到底为什么这地方会进那么多好料子了。

    蛮人不缺金银,稍微有点儿地位的蛮人,在迁入青州以后,身上从草原带来的金银,就够他们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而且乐毅在青州推行保马法,民户能替官家养马,根据出马的质量和数量,以市价收买。

    这些牧民们侍弄牲口的本事是一等一的,青州又大片是草原,自然做的风生水起,就是以前的一些穷苦蛮人,也因为这个发了财。

    表面上看不显,但青州还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

    又逛了一会儿,严清歌的感触越来越深,这玉湖城果然是深藏不露。

    就在她兴致勃勃的逛着一家首饰铺,看着里面带有异域风情的漂亮金银首饰,想要买上一些时,一个小二低眉顺眼的过来,对严清歌轻声道:“这位夫人,敢问您可是宁王妃娘娘。”

    严清歌一愣,她今天出门因为是访客,打扮的稍微正式一些,但是她没想到自己的身份能够被认出来。

    “我是!”严清歌忘了这小二一眼。

    这小二看看屋里,对着严清歌轻声道:“我们主人是府里另一位娘娘,还请您进屋里说话。”

    严清歌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店铺还是柔福长公主的产业,也怪不得这些人一看她的服装品级,就知道她是谁了。

    跟着小二到了里头屋子,一个精壮身材的掌柜正等着。严清歌核对过他身份和炎王府的信物,才真正相信他,挥手叫寻霜和问雪下去。

    这掌柜的姓汪,对严清歌磕过头,毕恭毕敬站在她旁边,道:“奴婢拜见宁王妃娘娘,您来之前,炎王妃娘娘就叫人快马加鞭和小的说过,没想到娘娘您才到,就找来了这里。也是巧的很,那陈小姐这几天刚好在玉湖城里,您有什么话要问她,即刻便能抓来。”

    严清歌愣了一下,才回想起来,陈小姐说的就是丹鹤,丹鹤原名陈清荷。

    她问道:“丹鹤在玉湖城做什么,她不是在草原上跟着她爹么?”

    “她来玉湖城,就是为了她爹。男子进出玉湖城,盘查的严,不但户籍路引要对,还会搜查身子。但女人进城容易的多,陈小姐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玉湖城住一段时间,帮她爹做探子。而且陈小姐好像看上了一位玉湖城的男子,瞧着似乎快要成亲了。”

    此地民风开放,丹鹤看上了某个男人并不奇怪。严清歌回想起今天舅妈顾氏说的乐毅的情况,知道怕是有什么也从乐毅那么问不出来。

    她点头道:“我在这里等着,现在能找她来么?”

    “能得!娘娘只稍等半个时辰。”这男人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