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毒妻不下堂 >

第358章

毒妻不下堂-第358章

小说: 毒妻不下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眨眼间,就到了七月中旬,尽管断断续续的有下雨,天气也不像此前六月那么热的厉害,可是暑气还是很重。

    严清歌坐在家中,满脸都是汗水,顺着额头向下流。

    她正认真的照着桌上摆的一双小鞋子的模样,做着另一双跟它差不多的鞋。

    这双鞋是秋鞋,鞋底更厚,还浆过,硬挺挺的,鞋面用了黑色的绒布,绣着简单的图案,是宫中线人从宫里的针线局中偷拿的,再过上半个月,大概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就要给元晟送去了。

    从宫中拿来的这双鞋,严清歌一摸就知道不和元晟的脚,所以才这么赶工做鞋。

    元晟身为皇六孙,还是颇受宠爱的,他每季的鞋子常穿差不多有二十双左右,加上备用的,和年节见人时的漂亮小鞋子,一年要消耗百来双鞋子。

    现在他屋里夏天的鞋子,已经被严清歌偷偷的叫人替换成她亲手做的了。可是秋天的,才刚刚开始弄。

    纵然严清歌手快,做针线活做的速度不差,但是这些天也是没空下来,几乎日日夜夜都在做鞋子。

    家里的丫鬟们看在眼里,背地里已经有人在猜测严清歌到底在干什么了。

    她流水一样的做小男孩儿的鞋,不叫任何人插手,那些做好的鞋隔天就消失了,不知道去了哪儿,大家明面上不说,暗地里却猜来猜去的。

    黄昏时候,两个粗使丫头一边扫地,一边儿小声聊着天。

    “会不会是给皇长孙殿下做的?”一人道。

    “我看不像!皇长孙殿下跟小大人似的,他每三日回来报一次账,穿的可都是皂靴。”

    “也是这个理儿,娘娘她做的鞋子看着像是给小孩儿穿的。只是脚型有点儿大,才叫我想歪了。”

    这两个丫鬟还要讨论,听见后面一声咳嗽,回身一看,见是寻霜拿帕子捂着嘴走过去,吓了她们一跳。

    寻霜和问雪虽然平时里为人和善,比先前如意对她们要温柔的多,但她们就是怕寻霜和问雪两个。

    如意管她们,还算是名正言顺,毕竟如意是严清歌身边大丫鬟,但她们可是听说,寻霜和问雪的卖身契还在严府呢,她们两个这么巴结着严清歌伺候,不过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跟如意一样脱离奴籍。

    所以,寻霜和问雪这两个“带着目的”来到炎王府的人,对她们肯定比如意要功利的多,没看她们平时总是笑眯眯的么,肚子里一定都是坏水儿。

    两个粗使丫鬟以为寻霜听见她们的话,一定会训斥什么,没想到寻霜却是走了,好像真的刚才只是嗓子不舒服了一样。

    寻霜也注意到了严清歌这段时间的不一样表现,她有些担心的一路到了自己和问雪住的地方。

    这会儿严清歌才吃过饭,轮换她们两个到自己屋里吃东西,问雪才洗过手,已经帮她摆好了碗筷。

    寻霜也不关门,看着门口那片空地,瞧没人来,轻声道:“问雪,你听说什么了没?”

    打探消息的本事,即便是到了炎王府,问雪还是没有耽搁。

    她知道寻霜问的是什么,摇头道:“不清楚。”

    “要不要咱们和娘娘说上一下,外面现在谣言太多了。”

    “娘娘……算了,娘娘因为未必能听进去。”问雪低头敲敲碗边儿:“快吃你的吧。”

    院子里的人底下乱说,也跟严清歌脱不开关系。一是她的确行事诡异,二是她一心埋头做鞋子,完全不管旁的了,所以那些下人们慢慢的开始脱出控制。

    炎王府家大业大,相对而言,也不好管理,忠仆当然是有的,可是不是忠仆的人也不少。

    人多了,水就容易浑,维持人心反倒不像严家那种小地方简单。寻霜和问雪也是忐忑的很,毕竟光是严清歌这院子就有百来口人,她们想管也无处下手。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柔福长公主的耳朵里。

    别人不知道严清歌做鞋子干什么,柔福长公主是知道的。

    她蹙眉想想,叫人抱着炎灵儿,来到了严清歌屋里。

    今日恰好严清歌才做好一双秋鞋,新的鞋样还没被送过来,便闲着,见了炎灵儿,她脸上挂笑,道:“灵儿来了,我唤婉儿妹妹和阿满弟弟来和你玩儿。”

    炎灵儿说话说得很利索,开心拍手道:“好!”一扭身就抓着奶娘手指,去找炎婉儿和阿满了。

    柔福长公主叫屋里人都退下,才对严清歌道:“清歌,你就准备将他一年四季的鞋子全都换成你做的么?”

    “嫂嫂,我是这么想的。晟儿不在我身边儿,连双合心意的鞋子都没有,我这做娘的,想到就难过。”严清歌大大方方承认。

    柔福长公主摇头:“放手吧!今天你想要做一双鞋子,明天就会想要将他穿的衣服也替换了,后天还会想把他身边的人也换成自己能掌控的。”

    “嫂嫂,我还没有想那么多。”严清歌低头道。

    “暂时没有而已!我也是女人,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这种事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做得多了,早晚会被人发现,到时候我们再要回晟儿就难了。你是想一辈子默默的人后给他做衣服,还是忍上几年,将他要回来,想怎么宠他就怎么宠他。”柔福长公主问道。

    “我想让他回到我身边……可是,我也不想让他现在在宫里吃苦。”严清歌涩着声音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道理,严清歌一直都清楚。若只是关于她自己,她的确能忍,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能忍,不过一想到吃苦的是自己的孩子,她的方寸便大乱了,什么道理都不能好好执行。

    说话间,炎灵儿牵着炎婉儿手进门,后面奶娘抱了阿满。

    阿满看见严清歌,就伸手要抱抱,炎婉儿却是跟炎灵儿挨着头,两小不知道在叽叽咕咕说什么悄悄话。

    炎婉儿学话慢,说的颠三倒四,口齿不清,炎灵儿听了半天,听不明白,拉着她到了严清歌跟前,拉着严清歌裙边儿,奶声奶气道:“婶婶,婉儿说什么呀?”

    严清歌虽然没有日夜看顾炎婉儿的奶娘那般对她了解,但比炎灵儿还是强得多,翻译道:“婉儿说厨房做了青团,还有薄荷茶,叫你喝。”

    “好棒!我们吃团子喝茶啦。”炎灵儿拍手笑道。

    柔福长公主看着严清歌,眼中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光芒。

    明明那个孩子不是她生的,但是她却能随意一听,就能听懂她的嘟囔,还叫人给她做好吃好喝的,丝毫不见嫌弃。

    将来等两边真的换回来了,恐怕她得了一个,还舍不得另一个吧!

    柔福长公主觉得,她真的要找个办法,好好的劝一劝严清歌,就算要不回来元晟,也就算了吧。元晟那样被太子看重,将来的前程不会差。

    况且,只是一双鞋子不合脚,算什么吃苦。她以前在宫中过得日子,可是比元晟现在要差得多了,但还不是顺顺利利的长大了。

    !!

    。。。

第四百四十五章 见面

    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给夏日里带来了难得的清爽之感,严清歌早上略微多贪睡一刻钟,睁眼后,本想再赖一会儿床,但是实在躺不下去,便起来了。

    嫁人以后和做在家做姑娘时候的心态,实在是太不一样了。以前捧上这种情况,她绝对会不起床,穿了中衣坐在床上,支开窗户听雨声潺潺,看雨丝绵绵的。现在却是再也没了那种心境。

    今日是元堇过来送账目的日子。

    每三日他会来炎王府庄子上给严清歌看他的帐。

    不知道是因为元堇这间铺子是京城现在数得着正常买卖的绣品铺子,还是有心人的巴结,总之元堇的生意做得非常不错,红红火火,单看账目来讲,仅仅开门一个多月,账面上只是赚的银子,就有了三千多两。

    虽然说元堇不用掏铺面的钱,但是他要雇佣绣娘,还要支付掌柜和小二的薪酬,卖的货品定价也不高,每件都是暴利,即便放在以前商业没有被打压的京城,价格都不算贵。这么一来,元堇经营的严记绣庄的绣品销售量可想而知。

    “嫂嫂,现在咱们店里的东西供不应求,尤其是盖头和嫁衣,早就卖脱销了。”元堇笑眯眯的汇报:“现在店里的绣娘们手上的活都赶不完,我便叫人送出去信儿,店里也收购绣品,但凡是谁家有会这手艺的,做出的绣品能上得了一点台面,就可以拿来让我帮着出售,我只抽所卖钱财百分之一的佣金。”

    严清歌好奇问他:“你为什么不亲自买下来?低买高卖赚得才多。”

    “嫂嫂,低买高卖我也试过,但是明显不如抽佣金生意做成的快。我自己想了想,有好几个原因在。”元堇一本正经说道。

    “哦?你倒是给我说说看,到底有哪几个原因。”严清歌看着元堇小大人一样的模样,好奇问道。

    “一来,送绣品帮着卖的那些绣娘们,手艺到底如何,不好评判。有的好些,有的坏些,可是若我们都收来再统一卖,一个大范围质量内的绣品,必然会标上同一个价格,这样很快里面相对较好的就会被挑走,不好的就会被留下,最后只能降档处理,吃亏的还是我们。”

    严清歌点点头,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这些私家所做的绣品,花样样式乃至刺绣方法以及所用的材料,都不一而足,虽说丰富多彩,可是质量和定价上的确不好把关。

    “二来,自己定价的话,若她们定的低了,必然会有人觉得我们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定的高了,卖不出去,最后她们也只能降价处理,或是将绣品带回去。东西没卖出去时,我们并不收她们的佣金,所以她们也怪不得我们。”

    “会不会有人将定价定的特别高,想要借着严记绣庄的名头卖出去呢?”严清歌忽然来了兴趣。

    “不会!店里专门整理出一个柜台卖收来的绣品,和我们自己绣庄卖的分开来,小二招呼的时候说的很明白。”

    严清歌这才点点头,元堇这么做倒是不错。

    “第三个原因,说起来也怪得很,有些妇人、小姐,就是喜欢逛那些自己标价的绣品区。我听小二说,她们是想捡漏,用低价买下更好的绣品。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她们买的东西反倒都是比较贵的,有的甚至看完了那边儿,心思定不下来,干脆买了咱们严记绣庄自己绣娘做的东西。”

    严清歌听完这个,忍不住眯眼笑起来。

    元堇还小,不懂女人们的心思,她们就是喜欢挑来拣去,挑着挑着就花了眼,反倒忘了本来买东西的目的。

    虽说元堇想出来的这个新主意才实行了没有几天,但是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就是严清歌都有些好奇,他收上来的那些绣品到底怎么样。

    有一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兴许那些被收上来的绣品里,还真有一些明珠蒙尘的好手艺呢。

    严清歌亦有些蠢蠢欲动,左右今天没事儿,便跟着元堇去了店里。

    严记绣庄原本选的地址本来就是外城的坊市里,现在一条街只有这一家店开着门,门内门外进进出出都是人,热闹非凡,你进我出,摩踵擦肩,几乎要把门槛都踩破了,声势沸腾下,像是一间菜市场,反倒不像是绣庄。

    见了这场面,严清歌终于理解,为什么元堇把绣品的价格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