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80章

我要做皇帝-第88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本和财富,在如今,根本找不到任何保障。

    他们就像是贵族权贵的垫脚石,需要的时候就踩一踩,不需要了,随时可以丢到一边。

    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或许不好找。

    但是,想给权贵们当狗的地主商贾,却是如过江之鲫。

    当年,关中豪强杜氏和张氏,自以为自己的靠山是窦氏外戚,于是,就想着跟储君掰掰腕子。

    然后呢?

    他们被窦家像丢废物一样的丢掉。

    两位家主就像狗一样的被杀死在东市,尸体丢弃在乱葬岗,被野狗啃噬。

    更何况,现在,列侯和权贵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他们这些地头蛇了。

    现在,随着天子新政的实施。

    擅权们成为了香饽饽,被各个权贵家族拉拢。

    基层的蔷夫和游徼等职位也落到了考举出生的士子手里。

    他们对权贵们的作用,已经从狗腿子和黑手套,沦落为钱袋子了。

    需要的时候,就找他们打秋风。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田广和师旦,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至于刚刚被迁徙到关中的邴氏,因为是新来的。

    所以,也是最着急的。

    邴氏是鲁国的大商贾,而且是整个齐鲁地区最大的铁器商人。

    他们家从战国开始,就在齐鲁地区冶铁,制造铁器。

    而且,与历代的奉祀君家族关系匪浅。

    靠着孔家的庇护,邴氏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迁徙危机。

    然而,随着孔家也要被命令迁徙至朝鲜,整个齐鲁的旧有势力被一扫而光。

    邴氏,靠着过去谨小慎微和夹起尾巴做人的策略,因为没有太多苦主,而被免于牵连。

    但,这强制迁徙却是免不了了。

    邴家看到了这个事实。

    于是,干脆主动提前来到关中布局。

    一到关中,就一掷千金,购下一栋甲宅。

    这跟过去邴家的行为是一脉相乘的。

    通过金钱,他们家族与学界和思想界建立联系,然后依靠那些有名望的大人物的庇护,避免官府的干扰。

    可那曾想,这关中的游戏贵族,与鲁地的游戏规则完全不一样。

    在鲁地,地方名流和名士,可以凭借声望,让官府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在关中。

    管你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阀还是弟子门人数以千计的大名士。

    统统要在强权面前唱征服。

    在这里,儒法黄老,相互牵制,彼此平衡。

    学阀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也与鲁地完全不同。

    他们压根就看不上邴氏的钱。

    或者说,比起钱,他们更看重自己学派的发展和在皇室面前的印象。

    你送钱给他,他自然欣然接受,可以收你的子侄为弟子。

    但,想要他们帮忙声援或者游说?

    想都别想!

    哪怕是太学里的鲁儒博士,也不敢再像在鲁地一样,拿他们家的钱,帮他们家说话。

    面对这个陌生的游戏规则,邴氏完全没有主意。

    现在,又要即将面对那位,将在曲阜生存繁衍数百年的孔氏家族强迁朝鲜,同时将齐鲁官僚地主,洗了一遍的天子。

    邴氏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可想而知。

    邴家的家主邴寄,更是如同一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找人攀谈,希望能打听到点什么消息,或者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释放自己心里的压力和恐惧。

    可惜,关中的家族,跟过去一样倨傲而轻慢。

    并不将邴氏放在眼里。

    在他们的眼里,邴氏就是一个关东来的土财主。

    除了钱,邴氏一无所有。

    对这种人,关中人向来是表示:哥并不想与你有什么关系……

    在渡过了仿佛漫长的时间后,偏厅的门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

    一位宦官模样的男子推开房门,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房中的情况,然后道:“诸位,陛下召见,请随我来吧!”

    众人于是纷纷站起身来,就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见到了严厉的家长一般,乖乖的恭身道:“诺!”

    离的门口较近的一个家族的家主,甚至悄悄拿出了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企图塞过去。

    但,被那个宦官无情拒绝。

    “别介!”那宦官说道:“贵人可千万别害了奴婢……”

    天子最信任的大宦官王道,可刚刚被撸。

    在这风尖浪口,没有宦官再敢受贿了。

    或者说,就算是拿钱,也得悄悄的。

    像这样光明正大的拿好处。

    他可不想去先帝帝陵去伺候先帝衣冠!

    而众人则像看到了新大陆一般的看着那个宦官,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多少年了!

    终于出现了清廉的宦官了吗?

    或者说,北宫伯子后继有人了?

    但,这宦官不肯拿好处的态度,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许多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等到他们被带着,来到馆陶家的正厅前时,这种惶恐与不安,终于郁积到极点。

    许多人看着那灯火通明的大厅,瞧着周围走廊和道路两侧林立的军人。

    牙齿咯咯咯的响个不停。

    甚至有人想起了当初杜氏和张氏等六家被拖着在菜市场腰斩的情景。

    事实证明,在强权面前,在枪杆子面前。

    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是!

    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若此番能侥幸过关,吾一定严厉监督和督促家中子侄读书或者入伍……”有人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这世道,钱再多,也不如官身和兵权靠谱!”

    …………………………………………

    在大厅门口,诸家族的家主,在经过了一道严密的身体检查,以确认没有携带任何违禁品后,才在一位侍从官的带领下,走近大厅。

    厅中,烛光明亮。

    众人都认得,这是鲸油灯在燃烧。

    也唯有鲸油灯,能有如此效果。

    而当朝天子,则端坐于大厅上首。

    穆穆天子,冠琉垂垂,神圣而伟大。

    众人连忙跪下来,顿首而拜:“粗鄙野人某某,顿首恭问吾皇圣安!”

    …………

    刘彻静静的看着跪在大厅中的这十几个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现在关中最有钱的地方豪强和商贾。

    基本上,身家都在千万以上。

    甚至,不乏有万万家产的巨富。

    这些人名下的土地,也是繁多。

    仅仅一个田氏和无盐氏,就占有了超过二十万亩的土地,拥有佃户和奴仆数千人!

    “朕,今天微服来此,召见诸位,是有两个事情,要跟诸位证实!”刘彻拍拍手掌,立刻就有几个绣衣卫的官员,将一叠叠的奏报,倾倒在他们面前。

    “这第一件事情……”刘彻站起身来,严厉的问道:“朕记得,朕皇祖与朕皇父,都曾经明令天下:不得擅脱籍!”

    “诸位,却全都无视了太宗皇帝与先帝的诏命,擅自勾结官府,更改市籍!”

    “诸位有什么想要跟朕说的吗?”

    众人听了,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有一个人敢接这个话。

    谁敢接这个话呢?

    擅自脱籍,按照律法,是重罪,起码要完为城旦春。

    但,那是国初的老黄历了。

    自太宗开始,户籍管理就渐渐松弛。

    有钱的人商贾花钱换个户口本的,大有人在。

    至少,当今天下百分九十以上的商人,发达以后都会选择这么干。

    道理很简单。

    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跟自己一样要被官府勒令在规定的地点居住,在规定的地点经商,还要备受歧视和冷眼。

    刘彻冷笑着扫了一眼。

    “过去的事情,朕不想再追究了…………”刘彻说道。

    法不责众,而且,市籍的方式确实有些过于严苛了。

    但是……

    刘彻看向还在侥幸的欣喜的这些人,说道:“自即日起,诸位只能选择:或者依旧为商贾,或者转为耕读!”

    又想当地主,又想做买卖。

    哪来这么好的事情?

    而且,刘彻从来就不希望,商人们赚了钱,就去囤地。

    那样除了扩大社会矛盾外,没有任何好处。

    “朕已经命令执金吾和内史衙门联手,将全面的彻底清查关中田亩,凡家中有经商及从事工坊生产者,其田税皆按市律计算!”刘彻将这个决定告诉他们,一点也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这让各个家族,都是心如刀割。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有法度——商人的土地,与地主的土地,实行的是两套税率。

    但他们却不敢反驳,甚至只能恭身顿首拜道:“圣明无过陛下!”

    因为他们的抗议和反对,在这个问题上,毫无意义。

    天下的士大夫和舆论界,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支持。

    只会四肢举起来,大喊:陛下圣明,干的漂亮!(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六节 朕来教你们剥削(2)

    当今天下,无论诸子百家。

    对于商贾的态度都是——贱民!

    祸国殃民!

    残害百姓!

    尤以法家和儒家的态度最坚决!

    儒法两派,简直就是**裸的告诉天下:哥要掌权了,一定将那些该死的商人统统杀光,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也就只有黄老派能稍微容纳和容忍他们的存在。

    但容忍度也很有限。

    黄老派只是表示:不犯法的话,我就不管你们。

    但要是你们犯法……

    呵呵!

    在律法的执行上,黄老派与法家一样,都是秉持‘刑无等级’的。

    连列侯犯法,都要按照律法规定执行。

    区区商贾,杀了就杀了。

    跟宰一只狗,没有区别!

    当然,更重要的是,商贾的力量,太弱太弱了。

    哪怕是他们变成地主,变成豪强,还与官府勾结在一起,也是如此。

    一个酷吏就能将一郡的豪强,吊起来打。

    更别提,现在,在他们面前的是皇帝。

    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若在四年以前,让他们选择当商贾还是地主。

    众人起码有九成肯定会选择当地主。

    地主多爽啊!

    坐在家里就能等着泥腿子上门送钱送粮。

    但现在?

    关中的地主,可不是人当的!

    泥腿子们的脾气大的很!

    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嚷嚷着要去上林苑了。

    而且,因为关中工商业的兴盛和发达,在实际上,使得大量人口,已经从纯农业转向了半农业半工坊。

    老百姓们,农忙时就耕作。

    等到农闲时,就将地里的工作丢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自己去工坊里做工。

    工坊虽然辛苦。

    但胜在给钱痛快!

    一个月下来,少则三五百,多则六七百。

    老板还要包食宿!

    若是舍得卖力气,也舍得吃苦和冒风险。

    甚至还可以去褒斜道那边或者昆明池做工。

    得到的钱更多!

    两三月,就能抵过去辛辛苦苦大半年的所得!

    而工商业的利润,又远远大于农业。

    一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