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5章

我要做皇帝-第6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大限将至,命小臣即刻回国!”

    刘德一听,眼中却闪现过一丝杀机。

    “老狐狸!”刘德在心中骂了一句。

    别人不知道,刘德却是很清楚,南越王赵佗最终一直活到建元年间,足足活了一百多岁,以至于在赵佗死时,他年纪最小的儿子都早死了二十几年了,所以,王位才传给赵胡。

    这就说明赵佗现在急急忙忙的要把赵胡召回国内,根本就是见到风声不对,又起了二心。

    刘德就记得很清楚,吴王刘濞叛乱,三越都出兵混杂在吴王濞叛军之中打了次酱油,不过等吴王濞一战败,第一个跳出来反水的也是三越的军队,吴王刘濞甚至就是被闽越人所杀。

    这赵佗毫无疑问,现在应该跟吴王濞勾搭了起来了!

    “真是个反复小人!”不知为何,刘德心里将赵佗跟后世4v岛上的岩里政男联系了起来。

    赵佗的权力继承自任嚣,岩里政男,继承的是蒋公子的地位。

    两人都相同的反复小人。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岩里政男给给自己找了个矮子爹,而赵佗没爹可找。

    这么一想,刘德心里就有些火气了。

    “平定吴楚之乱后,想个办法让这赵佗早死早超生吧!”但却只能在心里想想,南越国远离中原,就算是天子,也有鞭长莫及的顾虑。

    好在赵胡的谦顺让刘德心里多少舒服了一些。

    只要赵佗一蹬腿,以赵胡现在的心态,徐徐渗透,多则二十年,少则十年,南越还是能回来的。

    如此一想,刘德的眉头才多少舒展开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卿此去归国,路途遥远,一路之上还请多多保重!”

    刘德回过头,对王道吩咐道:“去取五百金来,给南越王子作为盘缠!”

    刘德握住赵胡的手,深情的道:“区区薄礼,卿万勿推辞!卿在中国的家族亲人,我也会时常派人去看望照顾的!”

    “殿下厚遇,小臣感激不尽!”赵胡听了,立即就是感动的叩首。

    赵佗老家在真定,其祖坟至今受到汉家天子的保护,当年为了笼络南越,刘德祖父甚至还给赵佗的从弟封官,现在,赵佗同族的亲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长安,赵胡在长安的日子里,也常常跟这些亲人走动,来往,因此多少有些感情。

    刘德拍拍他的肩膀,扶起他问道:“卿何时归国?可定下日子了?”

    “回禀殿下,小臣业已收拾好行李,三日后动身归国!”赵胡低着头答道。

    “卿此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有相见之日……”刘德想了想,从自己身后的书架之上找出一卷竹简,递给赵胡,嘱咐他道:“这本《论语》卿带着回国,就算是身处南越蛮荒之地,卿也不可忘了学习!”

    “诺!”赵胡非常感动的点点头,拿着那卷论语,爱不释手的抚摸着。

    他早就想要一卷完整的论语了,可惜,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刘德送他这卷论语,比送他五百金更让他高兴。

    因此,感动之下,赵胡脱口而出,郑重的道:“殿下,小臣保证,会有相见之时的,等小臣回国之后,若有幸蒙祖父不弃,天子恩德,立为越王,小臣必定来朝长安,届时,再与殿下不醉不休!”

    “善!”刘德抚掌赞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就等着卿再来长安了!”

    只要赵胡做了南越王后来长安朝觐,那么,南越国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届时的南越,就将脱离如今的割据独立状态,成为一个类似之前长沙王吴苪一般的汉室异姓诸侯王。

    过个三五十年之后,南越国就会变得跟如今的齐楚赵一样,成为汉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赵胡点点头,也很高兴的道:“小臣必不敢忘今日对殿下的承诺!”

    他的思维与想法,跟他的祖父完全不同,来到长安,深入中原,见识了中国的强大跟富庶之后,他心里的那点子割据跟独立的想法,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且,如今的事实是,汉家天子都不需要动手,吴王刘濞强盛的吴国,就足够碾平南越、闽越、东瓯三国了。

    更何况在长安这两年来,他被儒家里里外外的洗了脑,如今满脑子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效忠天子……

    所以,朝觐长安,是他如今心里真实的愿望。

    看着赵胡恭顺的模样,刘德心里也是很爽的。

    连带着,刘德对儒家也多了许多好感!

    “谁说儒家没用的,儒家在给蛮夷洗脑这方面还是很有用的嘛……”刘德想着,刘德就记得很清楚,七年之后,儒家将再立新功,他们居然策反了匈奴的五个部落的首领,让这五个部落在他们的首领带领下,归顺汉室,内迁到长城脚下。

    而正是这五个匈奴部落,为汉家天子带来了大量优秀的**跟牧马人,从此之后,汉家的马场就开始兴盛,短短十年时间,汉室的养马场规模扩大了五倍,马匹数量增加了七倍。

    所以说,这世界上没有没用的学问,只有把学问用错了地方的统治者。

    想到这里,刘德就觉得要趁热打铁,于是,对赵胡邀请道:“明日田叔将在长安开讲黄老学之道,卿可愿与我一同前去旁听?”

    考虑到赵胡可能不知道田叔是谁,刘德于是就补充介绍道:“田叔乃是闻名天下的忠义大臣,高皇帝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先帝之时也备受尊重,是当世之长者!”

    “既是长者授课,小臣愿陪殿下前去旁听……”赵胡乖巧的答应道。

    虽然讲的是黄老学,但倘若是天下都有名的长者讲课,那么,借着这个机会去见识一下中国英才,回国之后好像其他兄弟姐妹吹牛逼,也是不错的!

    “善!”刘德笑了一声,道:“明日一早,我便派人去接卿!”

    …………………………………………

    昨天晚上从网吧回来后,跟老婆吵了一架,所以没有更新,抱歉~

    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老婆嫌我没早去充宽带费,搞的半夜三更要出门~

    我脾气也比较大就回了一句嘴,然后,她就不理我了………………

    我勒个去~~~~~

    今天哄了一天才哄好~~~~

    话说,女人的心眼真是小!

第九十八节 暗流

    翌日,长安城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了起来,来自三辅之地,甚至关东关西的士子、贵族子弟甚至是商人的子嗣,都纷纷的骚动起来。

    刚刚天亮,未央宫北阙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忽然多起来的人流,让一直宅在皇宫之中的卫兵颇为紧张。

    “陛下可有事要在这北阙公布?”一个穿着南军都尉甲胄的武将,登上未央宫的城楼,探出头,看了看下面有些汹涌的人流,问了问周围的士兵。

    “王都尉,陛下并未有旨说要在这北阙公布什么事情……”负责记录和传递宫廷命令的一个军官回答道。

    “加强戒备!”这都尉立即下令。

    北阙是汉家天子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之一,其地位仅次于高皇帝的高庙跟太宗皇帝的太庙。

    但凡天子驾崩、新君登基、大赦天下、宣布讨伐叛逆、发动战争等等军国大事的诏书,都是首先在北阙公布。

    除此之外,汉家天子还会在北阙接见来朝觐的诸侯,前来诉冤的百姓。

    譬如先帝时,缇萦救父的故事的发源地,就是在北阙,缇萦就是在这里敲响登闻鼓,向天子鸣冤。

    如今既然天子无旨说要在这里公布某事,那么,这些人十之**是来诉冤的。

    王都尉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心想:“这得多大的冤屈,竟然让如此多的人来北阙……看来有人要倒大霉了!”

    这样想着,他立即按照先帝规定的程序,命令左右:“你们下去一个人,问问,城楼下的诸位来我北阙要做什么?倘若是来敲击登闻鼓的,便告诉他们,只许一人靠近登闻鼓,登闻鼓一旦敲响,立即就会惊动天子,倘若不是什么重大的冤屈,登闻鼓不可轻响,否则就要治他们无故惊扰天驾之罪……”

    于是,就有一个军校拱手领命,然后,走下城楼。

    不多时,那军校就回来复命:“回禀都尉,城楼下的人并非是来鸣冤的,他们是去公车署听讲的!”

    “公车署?”王都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提着的心放回原地,不是来鸣冤的就好。

    公车署就在北阙附近,跟这王都尉值班的北阙城楼也就两三百步的距离,每日他率领士兵巡逻,都要经过那里,因此,王都尉是知道公车署是个什么样的衙门的。

    那纯粹就是长安城里最冷清,最无所事事的一个地方。

    一般两三年那里都不见得会有什么热闹,平日里公车署就只有三两个奴仆在那里打扫一下卫士,清洗一下门庭。

    一般只有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接受天子征辟来到长安后,那里才会热闹起来。

    “难道说,我这几日在宫门之中没有外出,竟有什么大名士入朝了?”这王都尉猜测着,然后,他就对左右道:“召集一队卫士,与我前去维持秩序!”

    “诺!”左右的军官也是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在宫门之中,他们都快憋出毛病来了,能有这么个光明正大的外出放风,同时见识一下名满天下的大人物的机会,自然没人肯错过。

    很快,一队士兵受命集合了起来。

    王都尉领着手底下的军官们,带着那队士兵,大摇大摆的走下城楼,朝着公车署走去。

    还没走到公车署的门口,前方的道路就被堵住了。

    王都尉看了看,好家伙,大大小小上百辆马车将原本宽敞的道路给堵住了。

    因为公车署之旁就是御道,只有天子能走,所以,这些马车基本是一辆挨一辆,密密麻麻的停在一起的。

    王都尉见了这情景,立即下令:“来人,立即给我上前去让这些马车都给我停到该停的地方去!”

    马车堵道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万一要是那个不开眼的不小心把车停到旁边的御道上去,那就不止那个傻瓜要掉脑袋,就是他这都尉也讨不了好!

    一边带人指挥着马车的车主们讲马车赶到公车署旁边的几个小巷子里去,王都尉也抽空,问了几个马车上的人,这一问,他也被吓了一跳。

    竟然是名满天下的田叔要在公车署讲黄老学的学问,还会有一位殿下到场。

    田叔,自然是王都尉敬仰已久的人物。

    更别说,还会有一位皇子到场旁听!

    这种能接近皇室成员的好事,一年也就那么几个,王都尉立即就干劲十足,觉得浑身都是劲了!

    南军可不比北军,作为宫门卫队,实际上,南军就是一潭死水,想升官,只能靠熬资历。

    他这个都尉,或许在郡国是个高级军官,但在南军之中也不过是管着三百来号人,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

    只有更进一步成为某个宫门的卫尉,那才会有些前途。

    可是,从都尉变成卫尉,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宫门卫尉,那起码也要熬上十年!

    但倘若能得到皇室成员的看重,那么,成为对方的亲信,那么,从都尉变卫尉,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更别说,要来的那位殿下,还是很有可能成为将来储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