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51章

我要做皇帝-第55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但即使如此,这已经是非常激进的法家言论了。

    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毫无疑问,需要漫长的舆论准备和造势。

    这个周期,起码也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

    所以,刘彻只能无奈的将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

    不过,在现有的商业税收基础上,做些文章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擅权的操作空间很大。

    “大不了,逼急了朕,朕丢掉节操去学刘彭祖,把擅权都换成朕的人!”这样一想,刘彻的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些。

    但这也只是最终逼不得已的下策。

    中国毕竟不是西方欧陆那样的贵族领主的分散式王国制度。

    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

    所谓船小好调头,所以,很多西方人能玩的把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任何的改变,都将影响几千万人的生计未来。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么个道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节 庙算(3)

    思来想去,刘彻觉得,这车船税和矿税,还真的是必须收。

    不开辟这个财源的话,未来,战争一起,国库立刻就要跑耗子了,那还打毛?

    但具体怎么收,还是要讲究策略的。

    打仗要讲师出有名,杀人要论法而罪,收税自然也要有个依据。

    跟打仗一样,征税这种事情,只要统治者想征,那永远能想到借口。

    刘彻只是微微一想,立刻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借口——“朕皇祖高皇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这个借口真是高大上的不行!

    虽然现在民间,几乎没有人鸟这个命令了。

    就是在长安城里,也多的是排场比拟列侯的商贾,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官差的面,穿着上等蜀锦,乘着黄金珠玉装饰的豪华马车,堂而皇之的出入市坊的商贾。

    关东那边就更夸张了。

    有商贾出行,居然以前驱开路,呼啸仆从数百,让人几乎以为是某位诸侯王在巡视国土……

    但,刘邦的命令,就是祖宗制度,坚持祖宗制度,永远是没错的。

    所以以此借口,加征车船税和矿税,是可行的。

    在朝议上也很容易通过。

    但问题是,刘彻担心,下面的人乱来,乱加征,乱摊派。

    虽然说,汉律有规定:擅赋敛者,罚金四两,责所赋敛偿主!

    但天朝九十年代还三令五申,不得加重农民负担呢!

    收税这种事情。在信息化时代没来之前,民众和国家无法借助快速便捷的互联网监督官僚之前。人家爱怎么玩,怎么玩。

    就算偶尔有几个倒霉蛋撞到上面的巡视者手里。区区罚金四两,毛毛雨。

    更何况,去干这种事情的,永远都是小猫小狗,真正的指使者,都是衣冠楚楚的坐在雅室之中,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模样的道德君子。

    所以,必须防止这个政策最终变成了害民之策。

    刘彻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上一个起征点。

    就像后世的个人所得税。某个级别之下,一律免收税赋。

    譬如说,只有五辆马车或者牛车之下,两艘商船以下的商贾,就可以不用交税了。

    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进行调查一下,确定起征点的。

    但这样做是不会错的。

    限制大商人、大地主,扶持中小商人和中小地主,这永远是刘彻不变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类似起征点。将中小商人排除在外,而将矛头直指大商贾,这样子做,还能有利于社会稳定、河蟹。

    刘彻确信。借下面的渣渣一百个胆子,他们也绝对不敢对大商贾横征暴敛。

    其实,若是有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商贾下手,那也用不着刘彻出手。那些大商贾自然会教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做人。

    “朕得感谢小猪啊……”刘彻看向自己的十弟所居住的方向,笑了笑。

    说起来。刘彻的这个想法,是建立在小猪在历史上的失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

    历史上,小猪为了筹措军费,真是什么节操都丢掉了。

    在历史上,小猪曾经下诏,加征车船税和商税(也就是緍钱)——车马以一算计,商贾两算,船五丈以上一算;财产两千钱以上为一緍,征一算,租佃及放贷所得,以四千钱为一算。

    这就是著名的告緍令政策中的税收征收部分。

    但这个加税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三老,官宦贵族和边军的骑士外,其余所有人一律被要求按此政策交税。

    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商贾、大地主们固然死伤惨重,但作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却也同样被波及。

    史书记载,卜式在齐国担任齐王相时,亲眼所见,昔日繁华热闹的临淄市场,几乎一夜之间萧条,临淄城中,中产阶级几乎绝迹,到处都是流离失所,无所事事的流民。

    刘彻可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派谁去办这个事情呢?

    刘彻又陷入了苦恼了。

    很显然,目前的朝臣里,有能力办好这个事情的人很少,而愿意丢掉节操,不顾名声去做这个事情的,就几乎为零了。

    爱惜羽毛的士大夫阶级,还有高冷的列侯阶级,是绝对不愿意去做此事的。

    “只能用新人……”刘彻脑海中猛然浮现一个名字。

    “公孙弘……”

    再没有比公孙弘更适合去做这个事情的人了!

    此人能力与手腕,哪怕是在如今的汉家政坛上,也是鲜有人能比的上的。

    刘彻自度,便是张汤、颜异跟汲黯绑在一起,估计也就能跟公孙弘五五开。

    看看这货在历史上干的那些事情和两面三刀的行为,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小人。

    真小人,自然比伪君子要好。

    且,公孙弘还是小猪朝最有名的廉吏。

    他虽然以无节操和两面三刀著称,但其的清廉与能干,也是有目共睹,哪怕是他的敌人(汲黯、卜式)也不能在这个方面指责他。

    公孙弘为丞相六年,衣食简朴,身无余财,他甚至没有用自己手里的权力给自己的亲朋师友谋求过任何福利。

    在刘彻看来,公孙弘大抵跟明代的严嵩,相差无几。

    但他比严嵩更厉害。

    你可以攻击他的私德,但公孙弘公德无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对统治者来说,私德什么的,算个屁。

    尤其是老刘家。

    老刘家往上数四代,当年开国皇帝刘邦,还是沛县的流氓头子呢。

    刘彻从来就不会因道德什么的就否决一个人。

    能干,才是重点。

    而公孙弘的能干,在汉代的文臣之中,都是稳居前十的。

    其实,本来,刘彻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桑弘羊。

    桑弘羊在历史上,曾经干过命令属下去市集公开叫卖的事情……

    只是桑弘羊现在还没出生,所以,只好让公孙弘,勉为其难,顶上来。

    刘彻觉得,公孙弘肯定不会拒绝这个任命,而且也肯定能把事情干好。

    堂堂平津候,开启了汉室第一位非列侯以布衣为丞相,且寿终正寝,抵挡和击溃了所有针对他的各种明枪暗箭的人,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这样想着,刘彻就扭头对身旁的王道,吩咐道:“去给朕查查看,去岁考举士子公孙弘,如今何在,命内史即可命其入宫见朕!”

    “诺!”王道点头离开,没一会,又回来了:“陛下,丞相与卫尉、执金吾在殿外求见!”

    “居然来的这么快?!”刘彻也颇为惊讶:“立刻请三位爱卿入殿!”(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二节 庙算(4)

    “臣亚夫等拜见陛下!”

    周亚夫带着郅都与李广,走到殿中,屈身一拜,说道。

    “给丞相、执金吾、卫尉赐座!”刘彻对着身旁的王道吩咐一声,然后对三人笑道:“诸卿应该已经知道了吧,乌孙在胭脂山被伏,基本已经灭亡,匈奴人的气焰,恐怕又要高涨起来了,朕请卿等入宫,就是商议这应对之策!”

    这是几乎不用想的。

    匈奴人上一次灭了月氏后,就立刻迫不及待的跑来长安炫耀武力,讹诈汉君臣。

    正是那一次讹诈后的和亲,让汉室把中行说这个家伙送给了匈奴。

    此事,至今让汉家上下咬牙切齿,引以为耻。

    如今,军臣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

    以其骚包的性格和内心中想要超越其父祖的心理。

    他要是不跑过来讹诈一番汉室,那是不可能的。

    面对匈奴人必然会来的讹诈,汉室要不要挨这一刀,就值得思虑了。

    从结果上来说,汉匈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场战争距离爆发,已经不远,迟则五六年,快则两三年,完成战争准备的汉军必然出塞。

    那么,现在挨上一刀,以进行战略欺骗,似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在战争之前,国家还低三下四的给人低头,屈辱性的用钱帛女子卖平安。

    但凡有点骨气的人,都会念头不通达。

    这还只是其一。

    另外,匈奴人素来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太容易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可能会让这帮家伙以为汉室好欺负。进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大规模入侵。

    这也是不可不防。

    刘彻可不相信。匈奴没有入侵汉室的预案。

    对于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柿子捡软的捏,永远是没错的。

    丞相周亚夫入座后,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匈奴素来色厉内荏,若陛下示之以弱,臣恐彼辈得寸进尺。擅起边畔!且兵法曰:强则示之以弱,弱则示之以强,今匈奴气焰嚣张,陛下当示之以强,以绝彼辈贪婪之心,无有擅动之意!”

    李广更是迫不及待的随后道:“臣请外放为一边郡之守,为陛下守御边墙,匈奴但敢挑衅,臣必取其首级。以报陛下!”

    郅都也道:“夷狄禽兽,素来无信,且战国教训,殷鉴不远。臣亦认为,不当屈服!”

    好吧,刘彻其实早就知道。问这三个家伙等于白问。

    作为目前汉室军方鹰派在朝廷里的代表人物,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哪怕周亚夫等人自己愿意妥协,他们也不会说出来的。

    更别说。底下的将军和列侯们,早就觉得自己的大斧已经**难耐,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人,数不胜数。

    在这个思潮影响下,指望军方来主持和平,就好比波音公司去呼吁和平一样,绝对是妄想啊!

    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军队这几年,在刘彻明里暗里的鼓动和跳动下,早就成了一台暴躁不堪的机器。

    刘彻笑了笑道:“既然丞相等都以为朕当以强硬对待,那朕便以强硬对待,自高皇帝以来,我汉家饰女子财帛以贿单于,这样的屈辱日子,朕也不想再受了!”

    “请丞相代朕传旨诸军,诸校尉、都尉,诸部曲司马: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帅之过也;宣明教化,不能尽力,士卒之罪也!将军、列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