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27章

我要做皇帝-第42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初,天朝在三峡建立前,长江时不时的就来一次大洪灾。

    三峡建立以后,长江就驯服了。

    虽然,现在,汉室是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建设三峡那样属于人类与科技结合的伟大工程。

    甚至就连黄河也是奈何不了。

    但。借助地利和人力,改变类似沣涝一类的渭河支流,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人定胜天!

    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是为了改变大自然而存在的物种。

    只是……

    刘彻心里也叹口气,一个昆明池,是远远不够的。

    昆明池能改变的,撑死了也就方圆七八个县,外带半个上林苑的自然。

    与整个天下,整个世界相比。无疑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微尘而已。

    但根据少府的初步计算,昆明池工程,起码要需要两三万民夫。三年的劳作,才能完成,至少需要耗费数千万钱——前提还是这些民夫都是免费的徭役丁男。

    倘若花钱雇工。采取类似龙首渠一类的运作方法,这钱就花的海去了。

    想着这个事情。刘彻就不由得问道:“真番王与马韩王等什么时候到?”

    作为汉室如今在东北方向的广大‘荒服’地区的忠实狗腿子,真番、马韩等东方小国。算是汉室目前廉价劳动力主要供应商。

    今年至今为止,包括濊人在内的东方部族,向汉室提供了三千左右的奴隶,作为贡品。

    嗯,你没看错,是贡品,近乎免费的贡品。

    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向来就是藩国、诸侯向天子贡献土特产和国内税赋。

    向宋明那样玩脱了的亏本的朝贡体系,其实是唐朝以后的畸形产物。

    真番、马韩也好,濊人也罢,他们国内除了人参、黄金、皮毛外,还真没有什么汉室需要的特产。

    而且最近,东方特产的人参、貂皮以及虎皮、熊皮在关中非常走俏。

    各国各部族都赚的满嘴流油,自然不愿意将这些东西免费送给皇室。

    刘彻于是‘善解人意’的提出了,可以用奴隶,尤其是女性奴隶充作贡品,而且,还拿出了一匹丝绸换一个成年男性或者两个童子,半个女人这样优惠的条件。

    这下子,大家都满意了。

    对真番、马韩这样的部族制小国来说。

    他们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怎么抱上汉朝爸爸的金大腿,让自己的江山地位万万年,子子孙孙永远作威作福,二是,怎么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跟长安城里的汉朝爸爸的贵族一样奢靡。

    至于其他的,真心不想考虑太多。

    反正,奴隶这东西,在这些小国君王的意识中,真是无穷无尽。

    不够了,派人去东边抓就是了。

    东方的沃沮人和那些连文字、制度都没有的野人,只要找准机会,总能抓到不少。

    况且,现在,汉朝爸爸已经同意了,将派遣王师,协助各国剿灭那些躲在山林里的野人。

    对东方长期处于奴隶制和原始制之间的部族王国来说,汉朝王师,真是跟天使一样纯洁!

    许多贵族,都热衷于将女儿、侄女嫁给汉朝的军官甚至士兵。

    义纵和徐悍上次带队征讨卫满朝鲜。

    徐悍的部队刘彻还不大清楚,但义纵的羽林卫,出发时是一千五百个男人,回来后,变成了一千四百多个男子跟两倍于此的姬妾。

    这其中,虽然不乏胜利者必然获得的战利品,譬如,卫氏政权贵族的女眷以及王险城王宫中的宫女、姬妾什么的。

    但也有不少,是一些崇拜汉军‘威武大丈夫’的爱慕少女。

    毕竟,比起朝鲜国内,那些普遍身材矮小,粗鲁不堪,不修仪表的男子。

    羽林卫的士卒,哪怕只是个士兵,那也是汉室的中坚,地主家庭出身的良家子,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丰富的营养,每一个身高都超过七尺,体格健硕,而且甲胄鲜明,威武不凡,而且,谈吐、见识、前途,都比朝鲜的土鳖强了太多。

    再加上征服者的光环和胜利者的头衔。

    那些朝鲜国内的小贵族女儿,部族中的头人妻妾,看到这样的英雄,大丈夫,自然是满眼金星,不由自主的就坠入爱河。

    爱情这玩意的魔力,可是跨越种族和国界的。

    刘彻提出引进真番等国奴隶的计划,也是因为看到了羽林卫士卒们的后宫后才有的想法。

    毕竟,比起北方匈奴和西域等部族,东方的东夷,其实在人种上更接近中国人种,甚至几乎没有差别。

    弄些东夷奴隶回国,既可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又没有未来尾大不掉的后患。

    首批三千奴隶,如今都已经被少府安排在各处的皇庄。

    女性被分配给那些为少府努力工作的工匠,为妻为妾,男的则在庄园、作坊里努力工作,为汉室的gdp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尝到了甜头以后,刘彻自然想要把这个买卖做大做强了。

    濊人有二十五万人,真番大抵有个二十万,马韩多一些,大概在四十万左右,其他部族小国加起来,大概也能有个二三十万的人口,这就是百万级了。

    刘彻觉得,每年从这些部族王国那里获得一万左右的男女奴隶,应该是可行的。

    另外,即将开始的东北野人围剿计划,大概也能提供个几千或者一万左右的战俘。

    这些,都可以投入到昆明池的开凿工程中。

    省去汉室征调民夫的工作,大大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然了,这些奴隶,可不能随便死了,相关的保护工作也还是要加强的。

    未来,在挖完昆明池后,刘彻觉得不妨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去东北开垦。

    所谓民族融合,岂非就是睡他的女人,把他们的孩子洗脑,让他们的男人去卖命?

    “陛下,前时,大鸿胪那边传信说,沧海君与真番、马韩等国主,都已从公车署启程了,大概快到了吧?”王道禀报着:“另外,江都王王驾也已经启程,对了,建陵侯家的两位公子,已经在门外候旨,陛下是否召见?”

    刘彻闻言,微微一笑。

    两位公子?

    他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但,女人什么的,刘彻现在还不急。

    他微微沉思片刻,然后吩咐:“让他们先去给夏姬问安,朕随后就到,对了,两位国舅要是到了,也一并带去夏姬那边……”

    师家的人,刘彻也有着很大的兴趣。

    但具体这个家族能不能用,刘彻觉得,还是得先见过这个家族得族长和成员之后再决定。(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节 盘算

    “尔等此去面圣,随性即可,陛下乃圣人,既然开口要见尔等,必不会与尔等为难……”师旦心中想着临行前,馆陶大长公主的话语,深深吸了口气,随着堂邑候家的两位公子下了马车。

    举目四望,旌旗林立,一排排的高大卫士,静立道路两侧,原野之中,两队相错而过的骑兵,正在巡逻。

    镐池之边,黑龙旗飘扬。

    旗上的应龙张牙舞爪,好似欲择人而噬。

    即使师旦也算见多识广,但心下还是难免疙瘩一声,感觉背脊有些发凉。

    仿佛好似走到了地狱门口一般,进了那个门口,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师家的几个随行子弟,就更加不堪了。

    他们连走路,几乎都有些颤抖。

    反倒是带着他们来的陈须与陈蟜兄弟步履如飞,一边走还一边笑着交谈。

    看着陈须兄弟的模样,师旦稳住阵脚,对自己身后的子侄们低声道:“都打起精神来,不用害怕,天子乃是圣天子,施仁政,广教化,泽被苍生,岂会与我等为难?”

    跟着师旦的师家子侄,这才稍微轻松了一些。

    师旦无奈的叹了口气,望着那镐池边上飘扬的黑龙旗,神情极为凝重。

    因为师旦已经明白了。

    他与他的家人,方才的表现,与其说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以及面圣前的紧张。

    倒不如说是,刘氏过去六十年积威的体现。

    过去六十年,多少天下豪强。英雄人物,纷纷倒在了刘氏黑龙旗之下。

    对如他家这样的地方豪强来说。刘氏天子,就等若是天敌一样可怕的存在。

    他来到天子面前。就跟官员看到了廷尉大牢的牢门一般,岂能不害怕?岂能不畏惧?岂能不紧张?

    过去六十年,断头台上的斑斑血迹,迁徙路上的生离死别,铸就了汉家天子的赫赫威名。

    “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师旦不由得就想起了当初冯唐对太宗皇帝的劝谏之语,在心中默念几声。真心是觉得冯公所言真是大善!

    这治理天下,岂能不照顾像他们家这样的地方良绅?

    然而,如今的刘氏,正如冯唐当年之言,法太明,什么都规定好了,什么都想管一把,甚至就连他们这样的生意人的事情,都要搀和一把。定下种种律法,稍微违背,立刻就有官吏查办!

    真是‘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真是苛政啊!

    在此苛政之下,似他家这样延绵数十载,财富累积以万万计的大贾。就跟浮萍一样脆弱,蝼蚁一样渺小。

    即使世代谨慎。上下打点,一遭来了个不讲道理和情面的郅都。六十载经营,顿成一场空!

    而与之相反的却是,刘氏四代天子,包括吕后在内,对那些泥腿子、破落户,甚至是奴婢都比他们这样的豪强好。

    今上即位以来,更是如此。

    对泥腿子们大把撒钱,广施仁政,却不肯分润半点好处给豪强大贾,相反,种种限制,层层叠加。

    直让师旦感觉这个世界简直错乱了。

    但偏偏,师旦却无法对此说出半个不字,更不敢有所议论。

    只能将这一切深深埋在心底。

    过去六十年,刘氏政权,用死亡与鲜血,教育了所有敢于反抗的人。

    天子的权柄,立于尸山血海之上。

    前年吴王刘濞的叛乱结果,更是提醒了所有人,不要跟长安作对,不然,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想着这些,师旦就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面对刘氏,整个天下的商贾豪强官宦世家,都是无可奈何的。

    正是这样的情势下,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谷梁派,才会在关东大地重新活跃,几与公羊派争锋。

    原因何在?

    还不是大家发现,倘若推动谷梁派上台,大家都有好处可拿。

    若让谷梁派执政,那就等若世家大族的理想世界,三代可期了。

    可惜的是,至今为止,别说谷梁派了,就是公羊派,面对关中这个黄老派和法家的大本营,也是一筹莫展,只能潜心经营,以待时日。

    一边想着这些事情,师旦一边跟着陈家的两位公子,走进天子行营之中。

    一进门,师旦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辆辆豪华的马车,一字并开,停在了辕门口。

    这种马车,师旦一眼就认出来了。

    正是所谓的安车驷马。

    所谓安车驷马,当此之时,除了致仕两千石以上大臣,天下闻名的大贤者,可得天子旨意后乘坐外,就只有诸侯王、万户侯够资格乘坐了。

    换句话说,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