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79章

我要做皇帝-第27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可以安心的打造,那个他梦想中的天朝上国,中央帝国!

    只是这样想想,刘彻都觉得自己浑身上下的肌肉都在兴奋的尖叫,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天下,告诉世人——孤的大枪,已经饥渴难耐了!

    ………………………………………………

    回到太子宫之中,刚进门,还没来的及坐下来。

    张汤就带着一个年轻的舍人前来报到。

    对那个舍人,刘彻还有些印象,可不就是前不久,他在馆陶的压力下,派出去虚应故事,公款旅游和考察关东地方郡国基层农民生活状况的那个小官吗?

    这人选,是张汤举荐的。

    好像是叫杨丰,关中弋阳人,老爹是做典吏的,他祖父还曾当过曹参的佐吏,可谓是官宦世家。

    只是……

    刘彻看着张汤郑重其事的带着这杨丰进来,他心中,隐约有些不详的预感:“难道,这货在地方上捅了个马蜂窝?”

    地方上的事情,猫腻和潜规则,多如牛毛。

    刘彻自己前世就当河间王时,常常去地方上,也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在文景盛世的表面下,流动着种种肮脏与黑暗。

    错非是,刘家天子一直在用陵邑制度,不断的割地方豪强大族的韭菜,从根源上切断了门阀世家的生存土壤,以目前黄老派当政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策略来看,汉室江山,早就是地主豪强世家门阀说了算的江山,政令不出长安,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上,元帝那个二货在儒家的怂恿下,废除了陵邑制度,不过二十年,刘氏江山就摇摇欲坠,王莽因此得到了篡汉的机会。

    不然,就以前中期那帮战斗力只有五的地主豪强渣渣,怎么可能扶得起王莽篡汉?

    只是,这个杨丰,究竟捅了谁家的马蜂窝?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挥挥手,让人赐座,然后,就静等杨丰的汇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节 太子之怒!(1)

    刘彻微微横趟着,听着杨丰的汇报。

    在杨丰的描述中,一副汉初郡国底层农民的生活画卷,缓缓在刘彻眼前展开。

    杨丰此次奉命出行,从函谷关出关,一路向东,跨越了数个郡国,行程数百里,按照刘彻的吩咐他真正的深入了基层,深入到了最偏远最穷苦的农村中去,向刘彻带回了许多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并且此人还特别的细心,一路所见所闻,都被其一笔一笔记录了下来。

    单单是这些文档,就足足写满了整整一箱子的白纸,差不多十几万字。

    刘彻站起身来,接过杨丰呈递上来的那些记录着这个时代,最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生产情况以及社会结构形态的纸张。

    这些纸张上,还沾着斑斑血迹。

    褐色的血液,刺痛了刘彻的眼眸。

    杨丰却已经是泣不成声,他匍匐在地上,报告道:“臣奉家上谕令东行,行至河南郡时,夜宿新成县东乡七里亭一户农家,臣等谨奉家上谕令,过府县不入,假作商贾,夜宿该户农家时,忽遇县中催要算赋,其吏如狼似虎,入乡横行无忌,强令农家纳赋,旦有不从,拳脚相加,更有甚者,直接锁拿,臣等看不过眼,说了两句闲话,竟被恶吏以盗匪之名污之……甚至臣等亮明身份,反而招致杀身之祸……”

    说着,杨丰就哭的更厉害了,他抽泣着道:“离京之时。家上遣派三位壮士,保护臣,结果……俱死于恶吏之手……臣脱身之后。前往河南郡郡守衙门告状,结果,竟被乱棍打出……”

    刘彻听着,也是眉头紧锁。

    河南郡!

    真是好大的狗胆!

    “河南郡郡守是谁?”刘彻轻声问道。

    旁边的张汤低头禀报道:“回禀家上,河南郡郡守姓窦名全,太后子侄,大将军堂兄……”

    刘彻的眼角抽搐了两下。

    看来。这马蜂窝,捅得可真不小!

    “卿且先起来!”刘彻扶起杨丰,好生安慰了两句。

    历朝历代。最难处置的人,莫过于皇亲国戚了!

    先帝逼死了薄昭,至今为人诟病。

    是以,从那以后。刘氏对于太后的家人。都是能不动,尽量不动,最严重的处罚,也顶多是罚俸,再未有过什么刑罚。

    当然,这也与薄窦两代后族外戚谨小慎微,不兴风作浪有关。

    只是,林子大了什么都鸟都可能有!

    更何况是皇亲国戚?

    窦家出几个败类人渣。也不是想象不到的事情。

    但,刘彻现在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他也还没胆小到,听到窦家的名字,就浑身发抖,不敢动手的地步!

    杀了他的人,打了他的臣子,这事情,想要就这么算了,哪里可能?

    只是,看着纸张上记录的文字,听完杨丰的描述,刘彻敏锐的嗅觉,让他闻到了味道。

    一股熟悉的味道!

    刘彻看着哭哭啼啼的杨丰,问道:“卿说,河南郡在正月派吏员下乡催要算赋?”

    刘彻回头看着张汤问道:“算赋难道不是十月征缴的吗?河南郡的官员怎么回事?”

    张汤恭身匍匐在地,不敢回答。

    张汤的沉默,让刘彻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笑的有些发颤,让人看了,仿佛就如同站在火山口上一般。无比的恐惧和害怕!

    这才是关键!

    这才是为什么河南郡的地方官吏居然敢杀人的原因!

    刘彻停下笑声,看着张汤,问道:“卿知道是什么情况对吧?”

    他又看向杨丰,问道:“卿不知道那是什么情况,所以站出来了阻挠官吏,对吧?”

    杨丰却是叩首,道:“臣愚钝!”

    “嘿嘿!”刘彻干笑几声。

    他拿着杨丰记录着他一路上见闻的白纸,狠狠的将之紧紧抓在手上。

    到底为什么,他已经心知肚明了!

    一切的缘由,刘彻此刻心中如同镜子一般清澈。

    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包括后世的天朝,都曾经发生过。

    刘彻的记忆深处,甚至依然清晰无比的记得,他在天朝童年时的所见所闻。

    呜鸣不已的警笛,如狼似虎的干部们,还有鬼子进村时一样,全村都动员起来的抗税的乡亲们。

    摊派、摊派,层层摊派!

    统筹款,提留款、农业税,新时代的三座大山,将那时候的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

    直到新千年,天朝中央废除了一切农业税收后,这样的情况才不再发生。

    刘彻的眼睛在白纸上还沾着血迹的文字上掠过,两千年后,尚且都是那样,何况如今?

    刘彻在天朝上学时,曾听说过一个民国时期的笑话,说是某地的官员,把税都收到了几十年后了!

    而在这西元前的汉室,这不是笑话,是某些地区,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

    只是,官僚们向来欺上瞒下,胥吏横行无忌,百姓愚昧,没有文化,只能逆来顺受。

    这个杨丰,是个愣头青,刚入官场不久,加之生在关中,耳闻目濡的,都是关中的官员做事方法。

    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的黑暗。

    年轻人嘛,正义感总是很强的!

    但张汤呢?

    嘿嘿,堂堂廷尉的刑曹令吏,之前又是久在基层。

    这些猫腻,他肯定清楚。

    他为什么不说,不禀报?

    现在却又带着杨丰来觐见,来给杨丰出头?

    这里边的东西,很值得玩味丫!

    但刘彻懒得去考虑张汤的心理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刘彻知道,他必须立刻马上迅速做出反应!

    不然,这刘家的脸,就丢光了。

    “去请廷尉、御史大夫、中郎将,立即来见孤!”刘彻淡淡的吩咐着,同时,对王道吩咐:“去,拿孤的印信,去章武候候府,拜见章武候,就说,孤今夜将会过府拜会,同时,让人通知馆陶长公主府,出了章武候府,孤就去馆陶长公主府邸!”

    要杀窦家的人,必须跟章武候以及窦太后报备。

    章武候窦广国这一关,刘彻好过,窦广国不是那种会护犊子到蛮不讲理的人,跟他讲道理,是能讲清楚的。

    当年,这位君侯,可是连到手的丞相大位,都自己放弃了!

    但窦太后,却不是一个会讲道理的人!

    想要说服窦太后,讲道理**律没有用!

    只能跟她讲人情讲世故,撒娇卖萌,求得她的许可!

    将这些事情吩咐完,刘彻就坐下来,仔细的看着杨丰记载在那些纸上的文字。(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节 太子之怒(2)

    大概半个时辰后,御史大夫晁错率领着中郎将郅都以及新任廷尉赵禹来到刘彻面前。

    刘彻这才放下手中杨丰记录的报告,站起身来迎接。

    “臣等拜见家上!”晁错带着郅都与赵禹对刘彻微微恭身行礼。

    刘彻连忙让人赐座。

    安坐下来,晁错立刻就问道:“未知家上急召臣等前来,有何谕令?”

    刘彻却并未回答,而是看向新任廷尉赵禹,问道:“赵卿,孤问卿,依律污杀太子属臣,该当何罪?”

    赵禹闻言,心中大惊!谁敢杀太子臣属,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别说是杀一个与太子有关的人了!

    便是弄碎了太子宫里一个花瓶,都是死罪!

    然而,他到底年轻,反应快,立刻就出列拜道:“回禀家上,依照汉律,杀人者死,杀官等同造反,污杀储君属臣更是罪加一等,首犯当磔,从犯按参与程度不同处以腰斩、弃市、斩首、绞刑、死刑、流刑,谋划者族!”

    刘彻闻言,哈哈一笑,道:“善!”

    这就是他要传召廷尉的缘故了!

    他这才回答晁错的问题,道:“孤这次急招卿等前来,乃是因为孤的臣子杨丰在奉孤命微服巡查关东郡国时,在河南郡为恶吏污为盗匪,杨丰随行护卫将士三人尽皆死于恶吏围攻,杨丰前往郡守衙门告状,反被乱棍打出,卿等说说看。此事,当以何论处?”

    赵禹心中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样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

    喜的则是。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正所谓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他几乎是立刻就拜道:“倘若果真如此,臣请家上下令,臣即刻就带人前往河南郡彻查此事!”

    对这时候的赵禹来说,再没有比一个这样的大案要案,更合他心意的了。

    去岁,前任廷尉张欧以黑马姿态逆袭上位。在晁错的支持下,坐上了丞相的大位。

    廷尉的位子,立刻就空了出来。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赵禹能够以四十岁不到的年纪,就成为廷尉,只能用幸运两个字来形容!

    即使赵禹,自己也是觉得仿佛像做梦。

    要知道。一年前。他还不过是一千石的刑曹令吏而已。

    按照传统,像他这样的中层官员,起码还得熬个十年八年的,才有希望,获得一个外放地方的机会,进而将自己提升到两千石的级别。

    如赵禹这样,火箭式提拔的官员,即使翻开汉室史书也不多见!

    是以。上任之后,赵禹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出了岔子。

    但另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