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44章

我要做皇帝-第1344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列侯串联,因为他跳得太高,被刘彻一巴掌按在地上,不断摩擦。

    最后还是窦太后求情,才得以免死。

    但这个渣渣却不思悔改,一直在家里琢磨着要搞事。

    元德五年开始,薛欧就跟长安的几个豪商开始接近,尤其是无盐氏,薛欧与之走的一度旁若无人。

    在无盐氏的引领下,薛欧开始涉足子钱生意。

    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无盐氏垮台后,薛欧趁乱而起,用自己的家臣和门客做马甲,间接性的开始控制和掌握无盐氏的遗产。

    大批无盐氏的走狗和打手纷纷被他收拢。

    在此番长安改造过程里,薛欧就是做的最激进的一个。

    他手上沾着的人命,从绣衣卫调查的情况来看,至少十几个!

    所以,在薛泽的问题上,刘彻是不会再给窦太后面子了。

    此番,整肃长安,必定要有列侯流血!

    薛泽,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窦太后,却还是念及旧情,道:“哀家当年曾得广平敬候薛欧之助,又曾与康候薛靖有旧,实在不忍敬候与康候无嗣!还请皇帝体谅哀家人老念旧之心……”

    窦太后向来如此。

    谁对她好,她能记一辈子。

    像袁盎、薛泽,都是因为有窦太后做靠山,才能一直呼风唤雨。

    还有馆陶、梁王,也是因为她的缘故,才有那么显赫的地位和权势。

    她并不在乎,这些人究竟做过什么事情,有过什么罪过。

    这让刘彻很头疼。

    讲道理的话,老祖母求情,作为孙子,再怎么样也得给面子。

    但问题是薛泽已经不是第一次犯法被窦太后求情了。

    甚至都不是第二次,第三次了!

    这特么都是第四次了!

    自元德二年至今,他四次犯罪,几乎要掉脑袋。

    每次,都因为他父亲和祖父在窦太后面前的香火情而得以免罪。

    都说事不过三。

    到了第四次,刘彻再宽恕他,那他下次恐怕,会把长安都炸了!

    所以,刘彻坚决的摇头,道:“回禀皇祖母,朕意已决,广平侯泽必由法而治之!”

    这已经关乎到汉律的威严和神圣了。

    倘若薛泽一赦再赦,你让满朝文武,如何看待汉律?如何看待廷尉?

    刘彻毫不怀疑,这次薛泽再不正法,那么,廷尉赵禹恐怕就要撂挑子了。

    法家更会集体不满了!

    说好的刑无等级呢?

    感情,讨好你刘家就可以特殊了?

    那还要法家做咩?

    大家不如回家种田来的轻松!

    当然了,窦太后的面子,也不能不顾,不然的话,东宫与未央宫之间闹掰了,影响很不好啊!

    传出去,天下人会议论说皇帝不孝,竟使老祖母终日忧伤,不复相见!

    而窦太后的性格,确实做得出这样的事情出来!

    所以,刘彻放下身段,柔声细语的解释道:“皇祖母,薛泽之罪,关乎社稷安危,如不能致法薛泽,则汉律将沦为无物,天下人也将对汉律失去畏惧……”

    “不若这样……”刘彻拉住窦太后的手,道:“孙儿听说,当初敬候欧有四子,长子靖即位,余子则四散,朕从敬候他子子孙之中,挑选数人,呈递皇祖母面前,请皇祖母择其贤者,继敬候之祀……不过,这广平侯国却是不能留了,以追封敬候的名义更其封国……这样,如何?”

    若是这样,窦太后都还要犟,刘彻也没办法了,只能去找馆陶来劝。

    实在不行,宰了薛泽,自己再来一出负荆请罪。

    总不能说,窦太后觉得薛泽一个外人比自己的亲孙子还重要了吧?

    没这个道理!

    窦太后听了,却是犹豫不决。

    一方面,她觉得,薛泽虽然坏,但到底是薛欧和薛靖的子孙,就这么杀了,内心还是有些犹豫。

    但另外一方面,皇帝所言也是有道理的。

    这些年来,她给薛泽求情求了三次,这是第四次了。

    再怎么样,当年的情分也是还掉了。

    且皇帝还给了台阶下。

    这样想着,窦太后就道:“既然皇帝这么说,哀家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不过……”窦太后在心里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再给薛泽求一个情。

    既然救不了他,让他体面的去死,总该是可以的吧。

    于是窦太后说道:“太宗皇帝曾经立下了:将相不辱之制,皇帝可否给哀家一个面子,让薛泽免于刑讯,许其自杀?”

    这里的自杀,自然是被自杀。

    但问题是,刘彻为什么要给薛泽自杀的机会?

    要知道,这样的模板和榜样可是很难找的。

    广平侯食邑四千五百户,其与东宫关系亲密,将这样一个列侯,拉在东市腰斩弃市,所带来的震慑力和威慑力,远远超过其他人!

    刘彻摇头,道:“回禀皇祖母,不是朕不想给皇祖母这个面子,实在是国法难容,天下人难容啊!”

    将相不辱这个制度,虽然存在。

    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的触发是有前途的犯罪的贵族/大臣知罪,且在案发时立刻认罪。

    不然,皇帝为什么要给你这个面子?

    历史上,周勃功高德重,尚且不能得到这个待遇,可以体面的结束生命。

    薛泽何德何能,可以让刘彻为他网开一面?

    窦太后却是一楞,有些不解。

    在她看来,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恰在此时,殿外一个宦官急匆匆的跑进来,捧着一大堆的奏疏,拜道:“太皇太后、皇太后陛下,南北两军、虎贲卫、羽林卫、细柳营、棘门军、灞上军,司马以上军官将佐,皆递血书,奏于公车署!”

    “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前将军南武候张敝、卫将军郅都等五十八列侯,四十五封君,皆聚于北阙城楼,欲敲登闻鼓!”

    不止窦太后连薄太后听了,也都是吓了一大跳!

    自汉室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多的现役军官和列侯封君联名上奏,甚至发展到将军列侯们要敲登闻鼓鸣冤的地步!

    而没有人能忽视这些人的呼声和诉求。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整个大汉帝国的军功贵族系统以及所有军人的集体诉求。

    说句不客气的话,一个处理不好,就极有可能发生兵变。

    军队要是失控,这长安立刻就要硝烟四起了。

    窦太后闻言,惊呼出声:“诸将军列侯将佐所为何事?”

    薄太后也是连忙问道:“军队怎么样了?”

    哪怕是薄太后这样的不懂政治,也不懂军队的人,现在也明白,这些将军列侯们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何种地步了!

    唯有刘彻,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自从他放出了军功贵族这头怪兽后,他就一直在等待着将它介绍给世界的机会。

    如今,就是最好的机会。

    让天下人,特别是官僚们,睁大眼睛好好看清楚,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和统治阶级。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节 人心

    北阙城楼之下,一片肃穆。

    数十名或着朝服,或被甲胄的将军、列侯、封君,整齐的跪在地上。

    不仅仅有着新兴军功贵族,甚至连旧贵族也来十几位。

    站在城楼上,刘彻望着这些将军列侯,伸手接过那厚厚的血书与奏疏,感慨道:“民意不可欺,众怒不可犯啊!”

    窦太后与薄太后,则都被吓傻了。

    将军列侯封君,是汉室政权的绝对支柱。

    从来没有人能够无视他们的态度和意见。

    因为他们就是军队的化身,他们代表的是大汉帝国百万现役军人和遍布天下郡国的数以万计的亭长、里正。

    他们的脚下,踏着的累累外敌的尸骨,他们的手中,握着的是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窦太后和薄太后,终于不敢再为那些犯事的贵族官僚求情了。

    “既然已是国家社稷之事,哀家就不再过问了……”窦太后动了动嘴唇,终于说道。

    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个国家的权力与一切力量,早就已经属于自己的孙子了。

    从她宣布退政的那一刻,她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力量。

    而且这个世界也已经变得让她根本看不清楚了。

    今天,汉室的权力,早已经从旧贵族旧官僚手里,转移到了新兴军功贵族和新兴官僚集团之手。

    既是如此,她的想法,其实早就不重要了。

    只不过皇帝孙子给她面子,愿意尊重她而已。

    不然的话,皇帝根本不来东宫与她说话,她又能如何?

    她一个瞎眼老太婆,还能翻天不成?

    薄太后也醒悟了过来,她终于明白,这事情,其实根本不是她这个完全不谙政治的太后所能理解的。

    这是皇帝和新兴军功贵族以及新兴官僚集团,对老贵族和老官僚发动的政变!

    完全就是蓄谋已久的事情。

    甚至很可能,在很久以前,这个决定就已经做出来了。

    可笑,她与窦太后却还觉得这只是皇帝一时兴起的偶发事件……

    刘彻拿着那些血书与奏疏,回头看了看薄太后与窦太后。

    然后走过去,道:“皇祖母、母后……不是朕不愿意孝顺,实在是民意难违,军心难违啊……”

    ……………………………………

    军队的动作,立刻传遍了整个长安。

    哪怕,如今已经是晚上,哪怕现在,长安城已经实现了宵禁。

    但,这样的大事,却还是以光速,传播到了闾里和街坊之中。

    不仅仅戚里和尚冠里的达官贵人们知道了。

    就是章台街等贫民区的百姓,也都知道了此事。

    这一夜,无论是贵族还是外戚,官僚还是商人,都是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人人都知道,从今天开始,要变天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喝的醉意朦胧的魏其候窦婴趴在一个案几上,哈哈大笑着,然后再次举起酒樽,大呼:“诸君,我等再痛饮三千杯!忘却人间忧烦事,逍遥世间三百年!”

    对窦婴来说,他很清楚,这次的事件之后,未央宫将会彻底控制所有权力。

    再没有任何力量和势力可以制约他了。

    道理很简单,这一次,受到重创的,就是黄老派为代表的旧贵族、旧官僚系统。

    所谓打击贪官污吏,残民之贼,只不过是顺便搂草打兔子罢了。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一发作就如此迅猛而准确?

    几乎是在皇帝下令的同时,军队就开始抓人了。

    而且是目标准确、条理清晰的抓人。

    且抓的人,至少在列侯这个层面上,统统都是那些与未央宫不怎么对付,或者说不讨当今欢喜的人。

    看看那些落网的人,哪个不是曾经在列侯串联之中跳的很欢,事后却拒不认错,拒绝向未央宫跪舔的人?

    在窦婴看来,这才是皇帝的主要目标。

    其他的都只是顺便为之。

    只要清楚了这一点,窦婴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

    他不就是一个曾经跳的很欢,又拒不认错的列侯?

    至此,窦婴的雄心壮志,彻底熄灭,再无出世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