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06章

我要做皇帝-第1306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阙之战中俘获的汉奸们的尸体,现在都还吊在高阙城楼上呢!

    那些无头的尸首,吓坏了几乎整个汉奸群体。

    是以,今日,居然还有汉奸存在,而且这个汉奸居然敢来长安!?

    这真是有些出乎刘彻的意料之外。

    “斩了吧!”刘彻站起身来,对着左右吩咐。

    立刻,就有着在殿中执勤的武士走上前去,沉重的甲衣,抖动起来,寒光闪烁的利剑,被抽出刀鞘。

    “陛下,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那韩旭却似乎有些心理素质,没有慌乱,立刻就叫道:“陛下自诩圣王,难道连基本的礼仪也不遵守了?”

    “两国?”刘彻哈哈大笑,他把玩着自己手里的那封匈奴国书,然后忽然将之砸到地上:“哪里来的什么两国?”

    他站直了身体,张开双臂,十二旒垂在眼帘之前,殿外的阳光折射在他身上,使得他的影子投射到庄严肃穆的宣室殿之中,显得无比深邃而高大:“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为天下主,夫四海之中,**之内,八荒之中,皆为朕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鸿胪公孙昆邪也适时的站出来,一脸正色凛然:“宇内莫不为汉臣妾!匈奴归义单于亦敬而拜之,尊吾皇为‘天单于’!”

    将军们也都是站起身来,一个个高大的身影,围拢了过来,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那几个沉默的武士,更是毫不留情的将韩旭架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天子的意志就是天命!

    韩旭心里面,顿时就日了哈士奇了!

    但,饱读诗书的他,对这一幕并不陌生。

    战国时,强秦的君臣就是如此的霸道,如此的猖狂。

    只不过,现在的汉朝君臣,更加露骨,更加锋芒毕露而已。

    是以,韩旭并不慌乱,他高叫道:“陛下既要斩外臣,何不听完外臣的话,再斩不迟?”

    “放下他!”御座之中,刘彻挥手吩咐。

    啪的一声,韩旭掉在了坚硬冰冷的殿中石板上,牙齿都磕掉了一颗,嘴里面咸味和腥味都汇聚到一起。

    但他却不敢叫出声来,甚至,只能和血吞下那牙齿。

    乃至于,他连血丝都不敢外露。

    没办法,自古弱国无外交!

    他只能选择趴在地上,在汉朝的将军大臣以及无数的武士的注释下,爬回自己的位置,然后将长袖一挥,拜道:“陛下,外臣此来,乃是受吾主所托,与陛下谈和……”

    而在心里面,韩旭恨不得,自己就是荆轲,就是豫让。

    恨不得手里此刻能有一柄鱼肠剑。

    可惜,他既不是荆轲,也不是豫让,更没有一柄鱼肠剑。

    他只是一个儒生,一个鲁儒。

    “暴君!”韩旭抬头,看着那个容貌被天子琉所遮挡住的男子,尽管天下人都称唿这个男人为圣王,视为三王五帝一般的人物。

    但在韩旭眼里,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暴君。

    他本是齐鲁的官宦之家的孩子,自幼生活富足而幸福,有爱他的父母与兄弟。

    然而,数年前,一场风暴席卷齐鲁,四王谢幕,鲁儒的势力破灭。

    他父亲被指控:受贿、贪墨、渎职及鱼肉百姓……足足有数十条罪名,被廷尉在临淄城之中腰斩,尸首丢进了乱葬岗。

    而他与他的家人,则被赶出了曾经富丽堂皇的豪宅,被强制迁徙到了右北平,全家罚为刑徒。

    他的兄长,曾经是齐鲁有名的风流人物,被无数人赞誉的儒雅之士。

    却被人在额间刺了一个罪字,头发也被剃光。

    受此侮辱,心气高傲的长兄,没过多久就悬梁自尽。

    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母亲伤心欲绝,终日痛哭,不久也去了。

    至于他?

    在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荣誉、财富和地位以及亲人后,他更收到了与他家世代友好,互为姻亲家族的济南王家的退婚书。

    那时候,韩旭感觉,真的一切都破灭了,一切都没有了希望。

    他曾经甚至想过自杀。

    但他终究没有。

    因为他要复仇!

    于是,在一个寒夜,他躲过监工和官吏的眼睛,越过高山,逃入了匈奴。

    几经辗转,在匈奴忍受着无数人的白眼和鄙视,支撑着他坚持到现在的动力,就是复仇。

    向暴君和酷吏复仇,向廷尉复仇,向那个舍弃他的王氏复仇!

    哪怕衣襟左衽,被发为胡,背弃祖宗和圣人教诲,他也在所不辞。

    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这个汉室已经腐朽了。

    武夫当国,斯文扫地。

    小人盈野,朝堂内外,皆是衣冠禽兽。

    这样的国家,还不如彻底毁灭!

    更何况,韩旭自认为,自己如今遇到了明主。

    那位匈奴单于句犁湖,不仅仅崇尚和推崇中国文化、制度,而且心胸宽广,能用人、得人!

    且他身体里,还流淌着刘氏的血液,是一半的中国人。

    韩旭已经发誓,必定辅佐单于,强盛匈奴,未来,向这个暴君和他的国家讨还血债!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强忍着内心的愤恨和怒火,韩旭拜道:“陛下!若陛下愿与我主言和,那吾主保证,必不会有匹马南下,两国以大漠为界,永息兵革!”

    “就这些?”刘彻眉毛一挑。

    这匈奴人脑子有病?

    他们倒是可以南下,但问题是他们敢吗?

    丧家之犬,还敢龇牙?也不怕被人打成13?

    韩旭自然也知道,仅仅是这样,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他再次拜道:“除此之外,我主愿与陛下通商,以黄金、奴隶、牲畜,换陛下之布帛金属丝绸之物,互通有无!”

    “呦!”刘彻闻言,也有些兴趣。

    做生意挺好的!

    刘彻不拒绝与任何人交易。

    且,匈奴人的这个提议,蛮合刘彻心意的。

    想想看,匈奴人在前面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汉室只需要坐在后面加油呐喊助威,就可以将匈奴人的大部分战争所得,揣到自己的口袋里。

    就跟明朝时,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辛辛苦苦抢劫杀人,最终,美洲白银有超过七成流入了中国。

    想想也还蛮带感的。

    但问题是……………………(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节 使团(2)

    问题是为什么?

    汉室凭什么让匈奴人获得这样一个喘息之机?

    哦……

    刘彻想了起来,现在汉室也没有力气去找匈奴的麻烦了。

    这两年是休养生息,积蓄粮草,同时刷新内政的时间。

    匈奴人只要不来惹刘彻,刘彻也懒得去理。

    这样看来的话,匈奴人的这个提议,还可以。

    让他们给汉室当两年打手,做个开路先锋,为王前驱还不错。

    于是,刘彻点点头,道:“此事朕许了……”

    不过……

    俯视着那个匈奴使臣,刘彻挥手吩咐:“拖出去斩了!”

    “朕生平最恨汉奸国贼!”

    “诺!”那几位武士立刻重新上前,将韩旭架起来就往外面拖。

    “陛下!陛下!”韩旭此刻,终于开始真正的慌张起来,他还有大仇未报,壮志未酬,怎么可以现在就死?

    他大声喊道:“我是匈奴正使,陛下,斩了外臣,谁来与陛下联络匈奴?”

    刘彻充耳未闻,端坐在御座上,一动不动。

    汉匈两国的战和发展到今天,主动权,完全在汉室和刘彻之手。

    换而言之,匈奴使者,刘彻想杀就杀,想埋就埋,难不成,匈奴人还敢有意见不成?

    当年,出使匈奴的汉使,可是三个里就有一个死在匈奴的!

    再说了一个汉奸而已?算什么?

    匈奴人会为他伤心流泪?会为了一个汉奸而不顾乞和的政策?

    搞笑!

    这也是所有汉奸卖国贼的尴尬所在。

    他的同族,视他为敌人,恨不得将其凌迟。

    而他投靠的主子,其实也不怎么在乎他的想法和意图。

    不过是一条狗而已。

    汉奸混的再好,在他的主子面前,也只是一条高级的宠物犬罢了。

    主人或许会喜爱它的乖巧和伶俐,会丢骨头给它啃。

    但想要主人为了它而战?

    呵呵……

    真当人人都是爱狗人士啊!

    “几位副使,回国后,请告知贵主,朕这个人呢,心眼小,容不得沙子,下次再有汉奸,朕依旧照杀不误!”刘彻对着那几个已经被吓傻了的北匈奴使团成员说道。

    这几个家伙闻言,哪里敢反对,甚至有人心里面还窃喜不已。

    韩旭这么一死,但使命却依旧达成了,得利的自然就是他们。

    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人,深感愤恨和耻辱。

    但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在战场上,匈奴人连内裤都输掉了。

    现在,整个北匈奴,不仅仅青壮奇缺,就连牲畜也是奇缺。

    北匈奴必须立刻西征,从西方抓来奴隶,抢来财富和粮食,才能缓过这一口气。

    不然,到了明年,倘若没有得到足够补充,整个匈奴帝国都将土崩瓦解。

    要知道,在去年的燕蓟一战,匈奴失去的不仅仅是军队和牲畜。

    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土地。

    几乎整个幕南,都因为战败而不得不放弃。

    且渠且雕难那个混蛋,更是在匈奴人的背后插了一刀。

    河西之失,令匈奴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牧场,最重要的祭天场所,最重要的避风港。

    是以,与汉朝取得暂时的和平,对匈奴的存亡至关重要。

    而与汉朝贸易的成败,更关系着匈奴人能不能西征!

    原因很简单,自高阙之战,匈奴失去了阴山,燕蓟之战,又丢掉了幕南,且渠且雕难让祁连山、皋兰山、胭脂山,再非匈奴所有。

    就连浚稽山,也是摇摇欲坠。

    去年一年,匈奴丢掉了它三分之二的森林。

    这太关键了!

    没有了森林,匈奴人就找不到合格的箭矢材料和弓箭材料!

    在过去,匈奴的箭矢,有三分之一是阴山和阳山所出。

    另外一半,则是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胭脂山、皋兰山所出。

    如今,匈奴人剩下的浚稽山、狼居胥山、金山以及西域诸国所产的箭矢,只有它过去的三分之一不到。

    没有箭,还打什么?

    除此之外,这些富饶的森林的丢失,使得匈奴的弓箭、武器产量也遭受了重创。

    没有了这些森林里的野兽资源,匈奴人的武器来源备受拮据。

    现在,匈奴人每坏掉三张弓,只能得到一张弓的补充,每损失两把武器,才能得到一把武器。

    甚至这一把补充上来的,很可能是石制武器!

    没办法,匈奴人的采矿技术太low了。

    他们只能依靠露天矿脉,而这些矿脉基本上都在河西和幕南地区。

    浩瀚的蒙古高原,资源确实很丰富。

    但问题是再过两千年,也只是资源丰富而已。

    资源丰富,无法开采,如之奈何!

    所以,现在是匈奴人求着汉室,甚至可以说渴求着汉室能够同意贸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