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66章

我要做皇帝-第1266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是错不了的!

    货物交给田家承运,一定安全,绝对保险!

    于是,田家生意越做越大。

    在去年,田氏的船队,还只在长江内河之中转悠。

    今年,就已经深入到了大河两岸,甚至,明年就可以远渡大海。

    田氏作坊里出产的布帛和丝绸,也通过他们的船队,不断的卖到了各地。

    特别是在南越国,田氏布,甚至成了招牌。

    南越人现在买布,只要田氏布!

    其他人的布,都觉得有问题。

    以至于,像王氏和张氏等同样做布帛生意的商人,只好自称自己的也是田氏布,才能在南越国卖的动……

    此番,卓王孙一打招唿,田微立刻就丢下了自己的生意,带着子侄亲自来到长安。

    到了长安后,因为他的财产和资产全在南方。

    他本身只携带了不过数百金。

    但这个家伙脑子聪明,善于钻研,一听说长安九市的商铺可能要招标。

    立刻就去找到了自己过去的同学,靠着这个关系,田微见到了刘舍,然后又开始了忽悠他拿着自己给主爵都尉衙门的纳税凭证以及主爵都尉开的确认公文和訾产证明公文(这些东西,证明了他确实有过万万的訾产,而且一直有着良好的纳税记录,从不拖欠税款,准时交税)。

    然后,他就靠着这几张纸,从少府拿到了一张纸一张可以随时随地,从少府内库借贷总数不超过七千万钱的凭证,而且,利息低得可怕,不过十一而已!

    再然后,他转手将这张纸还给了少府,拿到了竞标长安九市商铺的入场券。

    换句话说,田微啥事情都没干。

    不过靠着一张嘴巴几张纸,就空着手,拿到了七千万贷款。

    而且,有消息灵通的人听说了,此事,甚至惊动了天子,这笔贷款是当今天子亲笔御批的!

    换言之,田微靠着一张嘴巴,几张纸,不仅仅拿到了总额七千万的巨额国家贷款,拿到了关东商贾梦寐以求的长安九市的入场券,他还可能得到了所有人宁愿倾尽所有家产,也想得到的天子的关注……

    这真真是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啊!

    你要知道,在现在的汉家商界,最牛逼的不是卓王孙和程郑婴这样的所谓首富,也不是现在躺着就可以赚钱的师氏。

    而是隐藏在这些巨富背后的天子!

    当今天子,在知晓内情的巨贾们心里,那是比祖师爷陶朱公还要厉害一万倍的角色!

    他努努嘴,师家就拿到了轨道的经营权,虽然在最开始,很多人觉得,师氏这次估计药丸,但最终,人人都惊呆了自己的眼睛。

    而在现在,若天子愿意再给出第二条轨道的特许经营权,整个天下的商人,都会愿意倾家荡产,不惜一切!

    但可惜……

    轨道,从此都是国营。

    民间资本,再难涉足了!

    也如临邛的程郑婴和卓王孙。

    一开始,这两个家伙在今上面前,献完女儿献家产。

    那褒斜道工程,就像一座泰山一样,让整个天下都感到窒息。

    无数人以为,卓氏和程郑氏,最终的结局,可能会非常惨淡。

    但,在现在,这两位不仅仅没有被工程拖垮。

    相反,家产跟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现在套了一层’皇亲国戚‘的虎皮。

    整个天下的商人,就属他们最威风了。

    在西南夷,他们是太上皇,是幕后的黑手。

    在蜀郡,他们是郡守的座上宾,郡中百姓追捧的大善人。

    即使是关中,他们的名声也很好。

    因为修了褒斜道的缘故,连平民百姓都不再认为,他们是为富不仁的奸商。

    甚至,就连法家的官僚,对这两位,也抱有敬意,认为他们虽然是商人,但却是义商,是仁商,是如同白圭辅佐李悝变法一般的好商人。

    这真是让无数商贾看的眼红无比!

    在这个世界上,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但唯独,买不到名声!

    而在汉室,名声可以决定很多东西,甚至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

    旁的不说,在故事里,在坊间流传的段子里,不就有着许多某某路遇盗贼,本以为必死,但在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后,那盗贼却立刻停手,将所有财富奉还,还将之一路护送到安全地域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商人们都知道,这是真的。

    这年头,劫剪和行剽的绿林好汉,都是很有职业操守的。

    只要不是穷凶恶极之徒,他们一般不会害人性命,而哪怕是穷凶恶极之人,在面对一个名声远播的义士、孝子时,肯定会手下留情,甚至不敢冒犯!

    而卓氏和程郑氏,这两个双手沾满了鲜血,称得上无恶不作的混蛋,却在如今,反而有了义商、君子商的称唿。

    这如何不让人嫉妒?

    而无论是师氏,还是卓氏、程郑氏,都是靠了当今天子才崛起,才有今日的。

    不然……

    他们早已经是冢中枯骨,死的连渣渣都不剩了。

    而现在,田氏成为了第四个得到了天子注意和关注的商贾。

    人人都知道,田家的崛起,已经是在眼前了。

    而田微的成功,也刺激了其他人。

    这些家伙一方面马上让人去家里取来自己的纳税凭证可惜,他们没有田微脑子活,没有吹牛逼,都是老老实实的纳税,甚至有人曾经想方设法的逃税。

    而在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个败笔。

    所以,他们纷纷开始活动起来。

    想法设法的去找主爵都尉衙门里的关系,总之就是要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补交往年的‘积欠’。

    但……

    第一口已经被田微喝掉了。

    其他人也都知道,天子几乎不大可能再关注自己这些跟风者了。

    但没有关系,最想要的得不到,退而求其次,拿到少府的质押贷款也不错。(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节 联盟(1)

    “以吾浅见,未来,吾辈与关中豪强,恐怕要打一场狠仗!”放下酒樽,卓王孙已是面带严肃。

    “关中豪强,以田氏、杨氏、无盐氏和兰陵氏为代表……”卓王孙侃侃而谈的介绍起来:“田氏,自高皇帝时迁关中以来,就以富庶甲天下……当年,朱家在日,尚且要敬田氏家主三分薄面!”

    田家的厉害,天下人人人都知道。

    而,财富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对田氏的敬畏也就越重。

    汉兴以来,关中地头蛇换了不止三五波。

    但田氏一直屹立不倒。

    这就是本事!

    这个家族能够躲过这么多年来一次次**,宫闱动乱,足以显现其厉害之处。

    要知道,从高帝至今,汉家政坛经了血雨腥风的头三十年。

    最初高帝有废后易储之心,宫廷有吕后和戚夫人之争。

    高皇帝驾崩,宣告这一场风波结束,开启了诸吕执政,刘氏诸侯王在吕后在位时,死的就剩下齐王、代王、楚王、吴王和淮南王。

    大臣之中,也是跟割韭菜一般,成片的灭亡。

    吕后去世,又是一个新时代。

    长安流血漂橹,大臣诸侯共诛诸吕,迎立代王。

    整个国家再次洗牌。

    太宗时,国家层面虽然相对稳定,但宫闱动乱从不止息。

    先有慎夫人受宠,与窦后相争,后有梁怀王得宠,觊觎储位。

    更有北平候罢相,黄龙改元,张释之上位等一系列洗牌。

    直至今上即位,关中动荡和洗牌,就一直持续不断。

    旁的不说,太宗时的那些关中豪强,乃至于天下知名的豪强,现在还有几家?

    宣曲任氏,已是昨日黄花,赫赫有名的关中李氏,更是冢中枯骨,当初对抗今上的那些列侯、贵族、甚至外戚、诸侯王,如今连骨头都烂掉了。

    先帝时,朝中有名的大臣,号称‘知己遍天下’的袁盎袁丝,现在在番禹数芋头。

    同样,先帝时威风八面,挂大将军印,有平定吴楚之乱功劳的魏其候窦婴,现在甚至连门都不能出。

    但田家在关中,在这么多风风雨雨和血雨腥风后,却一直屹立不倒。

    这个家族,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知道,田氏不是没有站错过队伍!

    但每一次,他都做出了及时的让人啧啧称奇的选择。

    譬如,当年,大臣诸侯诛诸吕时,本来田家是跪舔吕氏的。

    讲道理的话,似田氏这种附逆家族,在事后肯定要被拉清单!

    然而,田家神奇的没有被清算。

    无数人都瞠目结舌,不明所以,直到很久以后,才有人道出真相原来早在吕后上台之前,高皇帝还在位的时候,田氏曾经有恩于薄太后……

    真相是如此的让人匪夷所思。

    无数人都说田家运气好。

    但,在坐的所有人,没有人敢将此事归结到田家的运气上!

    一次,可以说是运气!

    但,每次都能找到救星,那就不是运气,而是实力了。

    田家在吕后时期,跟吕氏关系,太宗时,与薄氏交情不错,跟窦氏的窦长君和窦广国,也聊得来。

    哪怕是现在,田家也依然是馆陶太长公主的座上宾,义士外戚的朋友。

    南阳郡郡守张汤的发妻,更是田氏女!

    面对这样一个深耕关中数十年,与代外戚家族关系深厚,同时甚至可能跟天子有关系的家族,谁敢小瞧?

    更别提,田氏的财富,其实,并不比卓王孙和程郑婴少多少。

    也就是这几年,田氏的财富才开始缩水。

    但这个缩水,却不是因为经营不善或者陷入了衰退。

    而是天子的政策的影响两年前,平律正式布告天下,并且首先在关中执行。

    这可不是在做样子的。

    天子亲自监督,廷尉、内史、少府和执金吾共同行动。

    整个帝国的官僚系统全力运作,深入县乡,一亩地一亩地的丈量土地,在数以千计的考举士子和基层官员以及墨者的帮助下,朝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将整个关中的所有土地全部丈量、登记了一遍。

    然后,拿着这些数据,官府按图索骥,将所有关中地主豪强和商贾全部召集在一起,问他们:君等要行商,还是为地主?

    行商者,不可占有超限的土地。

    而地主不许经商!

    违者,其税赋以阶梯税赋计算。

    迫于无奈,一个个关中豪强大族开始肢解、拆分。

    经商的人被迫与耕作者分家。

    无数个地主和商贾的联合体被直接拆散。

    哪怕是田氏,也被严格执行了这个政策,其名下的数万亩土地,十几个庄园,不得不分散给了十几个子侄。

    然而,即使如此,田氏的财富,也依然不可轻视。

    保守估计,目前田氏主家一系,至少有五千万以上的五铢钱积蓄和数千金黄金的储备。

    另外其作坊、商铺加起来,价值起码数千万!

    而且,田氏虽然分崩离析,但毕竟时间还短,联系和羁绊很强。

    若田氏家主一声号令,那些旁支,拿到了土地和庄园的旁支,也必定会踊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