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73章

我要做皇帝-第117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面赤龙旗!

    原本匈奴是没有有颜色的大纛的,但,当军臣用从大宛和乌孙以及自己国内搜刮到的全部优良战马,用自己的最精锐的王庭宿卫骑士,组建起这支骑兵后,有一个汉朝降人告诉他:“大单于,汉朝是水德,所以汉朝皇帝以黑龙旗为彰!今单于欲胜汉朝,莫不用火德,火以克水,而火尚赤!”

    军臣听了,感觉非常有道理!

    现在的匈奴,确实需要战胜汉朝来维系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而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战胜汉朝,就是好办法!

    这赤龙旗,于是成为了军臣的大纛!

    军臣下令,将自己的王庭的所有大纛,全部改成红色!

    为的就是告诉汉朝人——哥不怕你这条黑龙,哥是红龙!

    这样,最起码在思想上和嘴炮上,战胜了汉朝,简直棒极了!

    而这支骑兵,则是军臣在行动上来战胜汉朝的依仗。

    它的骑手,全部是从王庭以及匈奴本部特别是左贤王和左谷蠡王的本部里抽调出来的精锐战士。

    人人都是在西征路上立下过功劳的勇士,甚至不乏能以一当十的勇士。

    而且忠诚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另外在体格和身高方面,这些人也是匈奴之冠!

    几乎人人都有差不多七尺高,这可是匈奴人中的高个子了——没办法,匈奴天生腿短,这也是游牧民的毛病,很多部族,身高普遍不足六尺七寸……

    不过如此一来,人数就成了致命伤。

    哪怕军臣不拘一格,从奴隶和战俘里挑选了两千多名绝对忠诚和驯服的奴才补充进去,也才堪堪五千人不到。

    除此之外,这些人的战马,也是五花八门。

    有大宛马,有乌孙马,也有匈奴马。

    而军臣当然也不可能一视同仁的按照能力给他们配备战马,王庭的勇士,当然骑的是最好的大宛宝马,本部的精锐,自然只能骑乌孙马,而奴隶们就只有匈奴马可以骑了。

    不过,除了这些缺点外,在军臣眼里,这支骑兵,已经是完美的化身了。

    也是他今次敢南下的保证!

    军臣相信,有了这支绝对忠诚和战力强大的骑兵在,即使遇到汉朝神骑集群,他也有一战之力——至不济,打不过了,还可以跑。

    这支骑兵的速度可是很快的,特别是短距离爆发,冠绝匈奴,甚至是世界。

    现在,军臣望着这些自己的精锐,得意洋洋的对着其他人道:“未来,本单于将会将他们全部武装成神骑,这样,我大匈奴就拥有了与汉朝争锋的本钱!”

    这也是这次军臣南侵的最大动力!

    因为军臣发现,假如不能从汉朝抢到足够多的铁匠的话,那么,他与匈奴的神骑,恐怕永远无法出现!

    开什么玩笑?一套不能用的重甲都要三千多人花半年来打磨……

    生产一百套,匈奴就得破产!

    唯有从汉朝抢掠到铁匠和其他工匠,匈奴方有翻身之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八十七节 上谷之战(1)

    但军臣永远也想不到,就在他意气风发的时候。

    一支空前庞大的舰队,已经靠近了泉州港,领头的是十五艘福船,船上满载着士兵和装备。

    这是汉室朝鲜舰队、安东舰队以及元海捕鲸舰队共同组成的运输船队。

    这支舰队在随后的一天时间内,就将护濊军的三个满编加强校尉部和两个别部司马以及来自朝鲜的一个骑都尉的兵力,送上了泉州的码头。

    超过五千名军人,从舰船上鱼贯而下的场面,震惊了泉州的所有居民。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盛况:

    上百艘巨舰,沿着港口和附近的海滩,次第靠岸,放下登陆用的梯子和木板。

    然后,一排排的汉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有序下船。

    登陆后的部队,立刻就开始整队,然后,集结成一个个作战单位。

    而在同时,大量的装备,从码头卸下来。

    弓弩剑戟,整整齐齐的码满了码头。

    无数的皮甲,被打包在一个个大箱子里。

    更有上千柄闪烁着寒光,属于汉军野战部队才可以装备的陌刀被抬下来。

    上百万发箭矢,在码头上堆成了一个个小山。

    韩安国从楼船上走下来,马靴踏上北国的土地,深深的吸了一口久违的中国空气,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的兴奋。

    在朝鲜辅佐了刘明五年后,他终于可以从朝鲜脱身而出。

    回首望了一眼身后那支庞大的舰队,韩安国在心里叹了口气。

    在过去,他从未想过,危险的海洋,竟然也可以成为人类的坦途。

    但他知道,从今以后,楼船舰队将改写历史。

    此番,安东和朝鲜甚至是在元海里捕鲸的捕鲸船以及民用的船舶,无论大小,都被安东都护府征用,由是组成了这样一支庞大无比的舰队。

    它一次就将超过五千人,从新化、朝鲜,运抵这三千里之外的幽燕大地。

    而时间,却仅仅只有七天而已!

    辽东和辽西的天堑,从此不复存在,士兵们再也不需要跋涉一个月,甚至更久!

    不止如此,韩安国还听说了,在齐鲁和江都,也有楼船舰队正在星夜赶来。

    “匈奴人完蛋了……”韩安国轻声叹道。

    匈奴当然会完蛋!

    因为在随后三天,大半个护濊军都将被楼船运来。

    同时,从安东和朝鲜起运的超过八十万石的粮食,也将运抵。

    齐鲁和江都的物资和人员,也会源源不断的运过来。

    匈奴人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与汉军的力量对比,将迅速改变。

    唯一可惜的是,护濊军的两个胸甲校尉的兵马都在长安,不可能跨越这么远的距离。

    若等到明年,匈奴人再来,已经完成了训练的那两个胸甲校尉到位,这一次,匈奴人恐怕底裤都得输掉!

    即使是如此,韩安国也觉得,匈奴人这次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

    亦石,自然是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海岸线发生的事情。

    此刻,他正得意洋洋的带着自己的骑兵,踏过了汉匈边境的天堑——造阳长城。

    望着这个燃烧的大地,亦石胸中骄傲无比。

    在过去数日,他的部队与汉军在此展开了激战,在付出了数千奴兵和上千名本部骑兵的生命后,亦石终于夺取了这个通向汉朝内陆的富饶世界的重要关卡。

    唯一可惜的是,汉朝人和楼烦人,什么也没有给他留下。

    战场上甚至找不到一具被遗落的尸体,长城内外的烽塞在汉军撤退前就已经被摧毁了。

    而山脚下的村庄里,所有水井都已经被石头堵死,匈奴人连取水,都要花费不少力气。

    好在汉朝人没有在井水中下毒,这让亦石和他的军队,勉强可以喝到水。

    但想吃东西,却不得不从后方运来。

    特别是食盐!

    亦石的军队,总共有将近三万骑兵和一万多奴兵。

    这么多人马,每天吃喝拉撒姑且不算,单单是吃掉的盐,就根本数不清楚!

    而很显然的一个道理就是——假如马吃不到盐,就会没有力气,而人没有盐分,就会手脚松软。

    这是连牲畜都懂的道理!

    草原上的野马和山陵里的山羊,不也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成群结队,冒着危险进入一些含盐的地方,啃吃沙土来获得盐分供养?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匈奴的食盐产量很少很少……

    尤其是在幕南,除了少数几个天然的盐池外,他们能获得盐的地方很少。

    而这几个盐池,显然无法供给整个草原的需求。

    所以,汉匈贸易中,历来交易量排名前三的物资中,必然有食盐。

    但问题是,自从汉朝新皇帝上台后,从汉朝得到食盐的数额就逐年下降。

    这就迫使匈奴不得不从幕北甚至是西域三十六国运盐。

    然而,这样做是极不经济,而且代价高昂的笨办法。

    一石盐从幕北运到幕南,起码需要两个月,若是从西域运来,少说也是三四个月。

    哪怕是用奴隶运输,匈奴也吃不消。

    更何况,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用奴隶来运盐。

    一般来说,匈奴人从幕北或者西域运盐,都是用牲畜驼运或者靠着迁徙的部族带过来。

    然而即使如此,代价也非常高昂。

    草原上一石食盐的价格,早就已经超过了两匹母马或者母牛!

    亦石这次南侵,带走了部族和附庸部族了几乎全部存货,但,到现在为止,这些存货基本上消耗干净了。

    军队的食盐和牲畜的盐水供应都开始紧张。

    在过去,这对匈奴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打进长城,攻破汉军的城市,那么,军队立刻就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盐、食物、财富甚至是奴隶。

    但现在……

    匈奴的斥候骑兵,在向前搜索了五十里后,也未见人烟。

    汉朝人似乎在战争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撤退。

    他们带走了所有他们可以带走的东西,带不走的,全部放火烧掉。

    “这些汉朝人!”亦石内心愤怒无比。

    打下长城,他却没有得到什么报酬,甚至连敌人的尸体也没见到。

    汉朝军队是在骑兵的掩护下,次第沿着直道撤退的,在撤退前,汉朝骑兵还发起了一次反攻来迷惑他。

    不过,没有关系!

    亦石现在自信心爆棚,他自信自己既然可以攻破长城,那就一定可以攻破长城身后的那个汉朝的郡城——沮阳!

    “只不过是把财产先寄存在汉朝人那里而已……”带着这样的想法,亦石就骑着马,带着自己的大纛与部族的骑兵,越过长城的关隘,进入到了上谷郡的腹地。

    因为亦石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还非常充足。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此刻,汉朝的援军,最多只有一些上谷附近的郡国郡兵赶来支援。

    汉朝的那些可怕的主力野战兵团,现在估计都还在路上在泥潭和泥泞里跋涉。

    想赶到此地,哪怕是距离最近的飞狐军,也至少需要二十天。

    扣掉他在长城上浪费的时间,汉朝的飞狐军赶到上谷郡,最少还需要十天。

    有这十天时间,足够他席卷整个上谷,甚至攻破郡城,然后再好整以暇的带上数之不尽的战利品,在汉朝人的眼皮子底下,交替撤退,撤出长城,将一片狼藉的国土,留给汉朝。

    ………………………………

    而在此刻,刚刚从造阳长城撤退到沮阳城附近的楼烦军主力,刚刚进入了宿营地,准备休息。

    赵蒙骑着战马,肩膀上吊着一根吊带,他的右手在造阳长城上被一支流矢射中,军医说起码需要休养半个月。

    但赵蒙却是嗤之以鼻,半个月?!

    黄花菜都凉了吧!

    所以,他根本懒得理军医的嘱托,带着伤病,依旧和一个正常人一样骑马,训练。

    这么点伤,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

    不过是疼痛而已,又不是断臂!

    曾经在草原上,有一次他即使摔断了腿,但也依旧得去放牧和打猎。

    不然就会饿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