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58章

我要做皇帝-第105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来,汉匈和平,两国合二为一,无分汉朝与匈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个君王一个天子的统治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赐给且之的财富,算是属于千金市马骨。

    只是,不知道若是军臣得知这个情况,会不会吐血?(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节 坏水

    军臣会不会吐血,没人知道。

    但且之却是欢天喜地的跪在地上,叩首道:“臣谨奉诏,臣与臣子孙,愿永为汉臣妾,永做陛下走狗……”

    这单于的王冠,总算戴到了自己头上。

    甭管,这个王冠到底有多大效力?究竟能得到多少部族承认?

    但仅仅是成为单于本身,这对且之来说,都等于圆梦了。

    这可是单于啊!

    真正的草原之主,引弓之民的王,统御万族的真正霸主!

    且之在他懂事起,就已经垂涎这个称呼了。

    今天,终于成为单于。

    他且之也就不枉活这一世了!

    至于这个单于之位是匈奴的死敌,与引弓之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截然相反的汉朝皇帝所册封,而不是真正靠自己的力量和军队,从军臣手里夺过来的。

    那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汉朝强盛,整个幕南都在传说着汉天子乃天神下凡,可号令山川,让日月移位,星辰倒转的真神。

    获天神之册封,在本质上来说,就足以拥有莫大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且之甚至已经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牧民,拖家带口,前来投效他的场景。

    但,在那之前,他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做!

    拿下龙城,占据冒顿大单于和老上大单于的安眠之地,从此正式拥有与军臣分庭抗礼的大义名分。

    当然,最好,还拿下祁连山和胭脂山,这样,就真的拥有了主动权!

    甚至可以吸引幕北部族都来投效!

    真正的坐实自己的单于名头!

    所以,且之匍匐在地上,拜道:“臣蒙陛下不弃,封为归义单于,统御草原,然,臣之祖陵,至今仍在稽粥氏伪单于之手,愿陛下发天兵,为臣收之,以正正统!”

    而这句话,他竟然是用的流利的汉话说出来的,连刘彻都不需要通过翻译。

    可见他过去这些天,肯定私底下无数次练习过这番话!

    刘彻望着他,嘴角溢出一丝微笑。

    这新的归义单于,看样子,并非蠢货,相反,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

    这从他想要龙城,从而树立威望就看得出来。

    他绝对不会甘坐傀儡!

    事实上,游牧民族的首领们,绝大多数,即使归顺中原王朝,也都会如且之这般积极为将来准备。

    要不要成全他呢?

    刘彻握了握左手拇指上的一个玉指环。

    讲道理的话,刘彻应该拒绝。

    但是……

    他眨巴了一下眼睛,满肚子的坏水都在沸腾。

    然后,他咧嘴一笑:“既然单于已经归义,那朕自当出王师以为单于正本清源,不过……”

    前面的时候,且之听的都要心花怒放了。

    但是,刘彻随即就话锋一转,道:“自古中国不用二名,单于当自更之!”

    这就是要逼着且之跟他的过去一刀两断,还要逼迫他彻底的接受汉文化和汉制度!

    且之听了,犹豫了一下,但也没有太过挣扎,就拜道:“诺!臣谨奉诏!”

    “臣旧名呼揭且之,今谨奏拜陛下,愿陛下赐臣汉姓汉名!”

    这没有好羞耻或者害臊的。

    在草原上,比这个事情还要夸张和可怕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当年冒顿单于破东胡,东胡部族的降者,几乎全部都被勒令匈奴化,统统取了匈奴主子的姓氏,然后加入匈奴部族的氏族。

    老上单于逐月氏,也是照本宣科。

    所以,对引弓之民来说,臣服强者后跟强者姓,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匈奴后期,其王族甚至彻底抛弃了挛鞮氏这个古老的姓氏,全部自称姓刘!

    刘彻负手笑道:“既然单于恳请,朕自不会吝啬!”

    “单于既为夏后氏之后,既用夏氏为姓,单于归义,明知大义,既用‘义’为名罢!”

    “诺!”且之,哦不,夏义单于立刻叩首。

    虽然,没有得到刘姓之赐,但夏姓也不错了。

    至少,可以跟自己的堂妹取得联系。

    刘彻却是微微一笑,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错!

    送走夏义,刘彻立刻对汲黯吩咐道:“行文安东,给朕诏鲜卑王及乌恒王入朝!”

    在草原部族之中,谁对匈奴人的仇恨值最高?

    答案当然是乌恒!

    历史上,霍去病麾下的乌恒骑兵,在占领了匈奴龙城后,将冒顿和老上棺椁,从地下挖出来,暴尸数日,挫骨扬灰。

    以至于匈奴单于闻讯吐血,发誓一定要复仇!

    从那以后数年之间,匈奴将火力对准乌恒,发起了狂猛的打击。

    但乌恒人打不过,立刻就大喊一声:霍去病爸爸。

    然后,汉骠骑将军就让匈奴人狼奔豕突。

    如今,刘彻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乌恒与匈奴之间的仇恨。

    让乌恒人去将冒顿和老上单于挫骨扬灰。

    顺便,还让且之再也无法独立于中国之外。

    只能死心塌地的给汉室当打手!

    而完美的是:在这一过程之中,汉家一点脏事也没做,一点污秽也没沾。

    都是且之和乌恒、鲜卑人干的。

    无论汉家还是刘彻,都是不赞同,但也不反对。

    如此一来,匈奴的仇恨和怨怼,就都在且之和乌恒、鲜卑身上。

    甚至很可能,军臣他的子孙,宁愿跪在汉朝面前,也不会去跟且之的子孙以及乌恒鲜卑祢和!

    这种一箭N雕的好事,刘彻自是非常愿意做的!

    “诺!”汲黯恭身而去。

    刘彻却是转身,吩咐左右道:“摆驾夏夫人行苑!”

    自匈奴嫁来的夏胭脂,这数年来,一直谨守着本分,相夫教子,游离于宫廷的争斗和争风吃醋之外,这让刘彻很喜欢。

    事实上,男人,尤其是强大的男人,喜欢的都是这种温婉恭顺,哪怕受了气也会吞进肚子里的女人。

    那种强势的,自以为自己占理,就要横行霸道,肆意妄为,不给个说法和安慰,就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她的女人,几乎很难得到男人的青睐。

    最多就是,她漂亮的时候,耐着性子哄哄。

    一旦岁月流转,韶华不再。

    那就呵呵了!

    这个道理,即使再过两千年,其实也是适应的。

    至于如今,如今这个宫廷之中,更是颠簸不变的真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节 绝望的匈奴人(1)

    遥远的古道上,匈奴使者呼衍哲哥与他的使团,在汉军的监视下,越过了长城,进入了长城之内。

    道路两侧,数不清的汉家百姓,聚集在两旁。

    一个个北地豪侠,虎视眈眈的远远眺望着他们。

    许多人都在心里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在路上搞点事情,甚至做掉这些匈奴使团?哪怕只是吓唬一下?

    汉匈数十年的外交史,虽然一般都是波澜不惊。

    但,有时候,却也会卷起滔天巨浪。

    尤其是两国关系恶劣的时候,使团成员经常会有性命之忧。

    当初,汉家名臣,贾谊贾长沙的好基友宋忠,就是在出使匈奴的路上,担心被匈奴人咔嚓掉了,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使命,奔逃而归。

    从此,这位当年贾谊的好友,传说智谋韬略,不逊色于贾长沙的未来新秀,不复出现在政坛上。

    时人批之曰:贾谊、宋忠,皆务华而丧其身,是绝其根本也!

    事实上,不止一个宋忠曾经放弃了使命,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汉匈漫长的交往史上,至少有数十位使团成员,死在了匈奴人的屠刀或者故意制造的危险之中。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对信奉了‘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的大复仇思想的北地豪杰来说,以直报怨,就是他们的座右铭。

    如今,汉家强盛,正好报当年使团的血仇!

    特别是游侠儿们,都是舔着嘴唇,跃跃欲试。

    对游侠来说,这些匈奴使团成员,就好比网游里的经验宝宝,别说杀一个,便是能当众吓唬一下他们,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也能瞬间刷出无尽的声望,使自己的名字天下传扬。

    所以,无数的游侠,都已经摩拳擦掌。

    从云中一直到长安,各地的游侠巨头和那些急于出名,想要搏出位的年轻游侠,都在翘首以待。

    呼衍哲哥自然是不清楚这些。

    他率领的使团,是历次以来,最小的一个使团。

    总共只有二十余人,基本上,都是单于庭的武士或者说死士。

    自从进入汉境以来,他呼衍哲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他们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寻机杀死且之那个叛徒,除匈奸于汉。

    当然,若有可能,倘若能够刺杀汉朝的神皇,那就更好了!

    不过,这个可能性,就连哲哥都知道,是零!

    回想着,不久前单于庭的变故,哲哥骑在马上,脸色凝重起来。

    月前,在单于庭,兰陀辛自裁,从死者数以百计。

    他的哥哥呼衍当屠闻讯,哭着赶回单于庭,给兰陀辛收尸。

    但却遭到了一次蓄谋已久的袭击。

    呼衍氏内部的那些不满他们兄弟的贵族,抓住呼衍当屠急于赶回单于庭,没有率领大批骑兵的机会,想要将他们兄弟置于死地。

    好在,关键时刻,左谷蠡王狐鹿涉的骑兵出现,才让他们兄弟捡回一条命。

    回到单于庭后,单于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结果却被人百般阻扰,甚至有贵族跳出来,说什么‘呼衍当屠辜负单于信任,丧师辱国,丢失高阙,获罪于先祖,不当继续为左大将!’

    还好单于依旧信任他哥哥,不然的话,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

    但即使如此,各方的攻仵也从不断绝。

    幕南诸部,群情汹汹。

    许多部族贵人,都将高阙战败的责任,推给他们兄弟。

    只有须卜氏站出来出说了几句公道话。

    但也仅仅是公道话。

    没有办法,他呼衍哲哥,为了自己的哥哥,只能肩负起出使汉朝,寻机刺杀且之,将功赎罪的任务。

    这才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但调查袭击者的事情,却也是不了了之。

    想到这里,哲哥就不由得满腹怨怼。

    “单于,太软弱了啊!”哲哥在心里想着:“若是老上单于在位,岂会让诸部族如此猖狂?”

    老上单于表面上性格温和,胸襟宽广,但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他决定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谁要反对他,谁就必死!

    而如今的军臣单于,则是表面上大权独揽,实则,诸部族一盘散沙。

    幕南的部族想着自己碗里的东西,幕北的部族,也只盯着自己的利益。

    匈奴再也没有老上单于时,单于一声令下,无分幕北幕南,都团结如一的精神。

    当然,这也跟军臣单于自己干的事情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