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医心不改 >

第60章

医心不改-第60章

小说: 医心不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姑娘只在西溪附近给人瞧过一些小病,这也是因为大家实在是穷得请不起城里的郎中,她哪有给贵人看病的把握,是谁和夫人说她医术好的啊?”尤氏壮着胆子问道。

    “有句话不是说吗,高手在民间,大少奶奶不用妄自菲薄,你家三姑娘的本事我家夫人是亲眼瞧见的,所以这回才派老身过来相请的。”周嬷嬷还是这么说。

    高手在民间,这话形容周嬷嬷自己倒贴切,夏百合心里嘀咕着,嘴上则问道:“你家夫人是几时发病的,之前可曾看过郎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章 是真病了

    周嬷嬷见夏百合开始关心病人了,心里挺满意,对夏百合笑得又亲切几分:“我家夫人平常身体是非常好的,偏偏几天前嗓子疼身上发烫,当时便请县里的郎中看了,说不要紧,是劳累过度上火了,我家夫人便信了,吃了几天败火的药,又吃了些水果,结果却闹起肚子,四五天来越来越重。”

    周嬷嬷说到后面就笑不起来了,面上带着忧虑,尤氏看了是更担心夏百合:“你家夫人病得严重,应该进名医赶快医治啊,我家三妹妹只是自己看过几本医书,她怎么比得上经验丰富的老郎中。”

    “县城能请的,我们是都请了,但就是止不住我们也没主意了,我家夫人于是想到了夏三姑娘,她说她信三姑娘会有办法的,当然要是夏三姑娘实在治不了,我们也不会怪你们的,毕竟那么多郎中都看不好不是吗?”周嬷嬷说得挺诚恳。

    尤氏心稍微放宽点,那么多郎中都无能为力,所以只要夏百合去看看说声治不了,她们就能回来了吧?

    夏百合又沉默下来,心里想的是闹肚子的各种原因,是败火药吃伤了,还是水果吃坏了,或者患者本身肠胃就有毛病?不过那天她见钱春烟,只是看出钱春烟药吃多燥热啊?要是爷爷在这里多好,一定能比她看出更多病人的隐疾的。

    马车驶进县城,再驶进一处宽广的大宅院外,周嬷嬷请尤氏和夏百合下马车换了两顶青呢小轿,由四个粗壮的仆妇抬着进了后宅,最后停在内院,又请尤氏和夏百合下轿。

    内院也很宽敞富贵,不远处还有带假山池塘的花园子,可尤氏才下轿左右扫了一眼,脸色就变了:“这儿根本不是县衙后宅,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大少奶奶去过县衙后宅?”周嬷嬷好奇了,她们这儿哪点不如官宅,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

    “昌隆县衙的我没去过,但我爹爹做过一任的知县,我在县衙后宅可是住过整整四年的。”所以一处院子的建筑风格,气质,底蕴,官威,史感等等能说明和说不清的,都告诉尤氏这里不是官宅。

    “还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厉害啊!”周嬷嬷感叹,这处宅院是她家姑娘最心爱的,没少投入心血的布置,来看过的人都称好,可还是瞒不过真正的大家闺秀。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能和衙门的人哄着我们过来!?”见周嬷嬷坦然承认尤氏更害怕了,这可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有恃无恐的!

    “我家姑娘也是县太爷的夫人,不过是不住官宅的,所以王班头才会出面,可不能算我们说假话,大少奶奶和三姑娘请放心,看了病保证把你们平安的送回去,这话绝对是真的。”站在自家的地上还被一眼就瞧出破绽,周嬷嬷也不用再瞒着了。

    那不就是一个外室吗?怎么能也称做夫人?以妾当妻可是足以丢官的罪名!要换了从前,尤氏一定会斥责昌隆知县,非要他头上官帽不保!可现在她只能安慰自己,外室也是女人,她们应该是安全的。

    夏百合倒是没看出私宅和官宅的不同,她又不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她和尤氏随着周嬷嬷往屋里走,留心闻的是药味……黄莲味最重,看来周嬷嬷说闹肚子是真的。

    “姑娘,夏三姑娘和夏家大少奶奶来了。”周嬷嬷进了厅里便朗声说道。

    厅堂和内室相隔的纱帘被两个小丫环给掀起,先出来的是三个胡子头发都白了的老者,然后才是一个憔悴的女人被两个大丫环给扶出来。

    尤氏先注意那三个老者,因为他们是男的,怎么好在内宅与妇人共居一室,不过细看他们三人最小的怕也六十出头了,她就没吱声没躲避,在古代,太小的和太老的都不用太注重男女之防的。

    夏百合注意力在那个走路都要人扶的女人身上,这才几天,这人怎么将自己折腾成这样了?

    “夏三姑娘,又见面了,还真让你说对了,我是真病了。”女人先苦笑着和夏百合招唿,声音也是有气无力的。

    夏百合皱皱眉:“我当初见你不过是姜糖大枣汤喝得不对,回去好好休息不要劳累上火,吃些寒凉的水果也行,怎么你现在会闹肚子闹倒脱水止不住甚至还出血过?钱姑娘?”

    以县太爷夫人名义请夏百合来看病的女子,正是之前到过西溪的人牙子钱春烟,比起之前浓壮艳抹妖妖娆娆的样子,倒是现在不施脂粉没精打采横不起来的模样,反而让人看了顺眼些。

    “夏三姑娘,你怎么知道我去西溪前,喝了姜糖大枣汤?”听到夏百合的话,钱春烟眼睛亮多了,她没说,周嬷嬷也不会说的,那要是夏百合是凭本事看出来的,此女的医术可不简单!

    “闻味闻出来的。”夏百合上一世没少亲自动手煮这种保健汤药,一闻就明白了。

    “这个汤不好吗?”钱春烟细问,她想明白自己怎么会被害成这样,可明明她身边的人都喝了,却只有她遭了罪。

    “现在是初秋的季节,北方夏天本来就比较凉快,何况是立秋了,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姜糖大枣汤中的生姜能驱风散寒,大枣,红糖有和中健胃的功效,在换季还下冷雨时喝些,对扶正祛邪,强身健体是有好处的。”

    所以夏百合上一世在队伍时,都会熬姜糖大枣汤给一个队上的战友喝,可以说她亲手熬的汤,能装一个池塘了,她怎么会不熟悉这味道。

    在此时的古代,夏百合对姜糖大枣汤的解释也让另三个老者点头,他们是不认识夏百合,不知这女子是哪位名医的高徒能得钱春烟如此看重,但他们的年纪都可以给夏百合当祖父了,自然不会人家一来便针对她,再者说了,女子给女子看病更方便,并不能因此就说钱春烟是不信任他们,认为这个姓夏的姑娘医术更胜过他们。

    “既然姜糖大枣汤如此好,那我怎么?”钱春烟看到三位老郎中都赞同夏百合说的,就更不明白了。

    “钱姑娘平常没少吃补药吧?”夏百合先说这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一章 熬药有序

    钱春烟生来便命不好,她亲爹娘重男轻女,女孩子生下来每天吃饭都让他们心疼,恨不能刚生下来就赶快卖掉换钱,钱春烟就是生下来没三天,便被一家没孩子的给抱走了。

    一开始她养父母对她还行,可等有了自己孩子后,她又成了多余的,又被卖给一家戏班子,而那家戏班子明的是唱戏的,其实里面的人做的是拐骗贩卖人口的生意,老实说要不是看钱春烟的养父母亲实在不把她当回事,一两个钱就能卖下来,他们还舍不得用钱买孩子呢!

    钱春烟是个机灵的,她不想再被卖来卖去,所以有意讨好戏班子里的人,加入他们成了他们中的骨干力量,再后来她运气更好救了周嬷嬷,在周嬷嬷的帮助下自己成了头头,最后甚至成了江北一带首屈一指的牙婆。

    活得这么不容易,当然得对自己更好一些了,再说女人谁不爱美,钱春烟要保持青春又舍得为自己花钱,她吃补药补品都十多年了,从没发觉吃坏了啊?

    “一,钱姑娘你的身体很好,说白了就是火力壮,姜糖大枣汤是壮火力来驱寒的,你并不合适喝它;二,姜糖大枣汤熬也不能随便熬,你喝的汤药材分量是多少?先放哪位后放哪位你可清楚?”夏百合看钱春烟不解,于是说得更明白些。

    第一点钱春烟完全听明白了,不就是说她火上加油吗?但第二点,她看向那三位老者的其中之一:“我喝的姜糖大枣汤,是在保仁堂买的。”

    被夏百合这么一说,再被钱春烟这么一看,保仁堂的老板兼大郎中黄斗量不得不出来了。

    “老夫黄斗量,乃保仁堂的郎中,我家的姜糖大枣汤每年都在卖,从没有过问题,分量上也没变过,至于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难道还有讲究不成?”黄斗量赞同夏百合说的姜糖大枣汤的功效,因为这间接证明他们卖姜糖大枣汤是对的,但要把错归他们身上,谁会受冤枉不分辩的!

    “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当然有讲究了,一般是先放大枣和红糖,等快熟时再放生姜,生姜温燥,煎得太久不说别的,辣味就会过浓,喝了嗓子能受得了?”夏百合才惊讶呢,老郎中还会不知道放药得有主次?

    “我当时喝了就觉得比从前在省城喝的辣一些。”钱春烟反应很快,她就说嘛,她之前也不是没喝过姜糖大枣汤,怎么偏这回成火上添油了?

    黄斗量不高兴的很:“钱姑娘,姜糖大枣汤里有姜自然是辣的,你以前喝的大概是多加了红糖掩盖辣味,但红糖加多也不好。”

    钱春烟看向另两个老者,那也是县城知名医馆的老郎中,他们医馆换季时也卖姜糖大枣汤,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他们来给她问诊可没说她是喝了姜糖大枣汤才火大的,不过他们现在也没给她看好病。

    “两位也认为黄郎中说得对?”钱春烟有气无力的问道。

    看她被病疼折磨得如此可怜,又想想夏百合为了治病救人毫不迟疑的说出姜糖大枣汤的熬制窍门,另两位郎中中最老的那位名叫施展的说话了:“老朽的同和堂熬制姜糖大枣汤,也是最后放生姜的。”

    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其实是医馆的不传之密,可夏百合已经说出来了,秘密不在是秘密,干脆凭良心说话吧。

    同和堂的这位老郎中施展,那可是县城最最有名的,他都不藏着掖着了,剩下的庆安堂的司马望也点头说道:“当初家父也说过,姜糖大枣汤熬制上马虎不得!”

    他们现在居然这么说!保仁堂的黄斗量可是气得慌了,难怪说同行是冤家,大家都一把年纪了,还是找着机会就踩低同行抬高自己啊!

    “我们保仁堂的姜糖大枣汤向来是如此熬制的,真要出事也不会只钱姑娘一人出事吧?”黄斗量只能咬住这一点。

    “说得是,真要出事断不会只我家姑娘一人有问题,”不知何时出去的周嬷嬷又掀帘子进来了,“老身刚才一听夏姑娘说起姜糖大枣汤,便派人去打听了,说来还真是的,最近喝了保仁堂熬制的姜糖大枣汤的,还有四人也是嗓子疼身上发热,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事与喝姜糖大枣汤有关,所以没找上保仁堂。”

    “怎么会?!”黄斗量是真吃惊,保仁堂又不是今年才熬制姜糖大枣汤的。

    “是啊,老身也觉得奇怪,保仁堂是老店了,于是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