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医心不改 >

第158章

医心不改-第158章

小说: 医心不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想找别的女人!?”卢清影狠狠抓紧曹向明的胳膊,这回手是一点都没抖,“你是我的,只有我才是天下第一才子的妻子,曹向明,你给我听好了,你是我自己选的夫君,那你的一辈子就只属于我一个人,谁也抢不走,你就是死也是我的!”

    “我是你的,是只属于你的……”曹向明柔声说道,他觉出卢清影的样子不太对,想着自己让人家委屈了三十多年,哪还敢再刺激她。

    “你当然是只属于我的,你看你头发都白了,哪个女人还能看上你……”卢清影痴痴的看着曹向明的头发,笑得又欢喜又遗憾,“你要是早点老了该多好。”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曹向明将妻子搂进怀里,他曾以为他这辈子最对得起的就是卢清影了,因为他在三妻四妾的古代给了她一夫一妻的进步生活,可他从没想过那一个一个找上门来的女人给了卢清影多大的伤害,三十年,她是怎么忍过来的?

    在大理寺曹家夫妻见面时,永安帝也下了圣旨,赐婚,简郡王和夏家三姑娘的,在皇帝的旨意里,夸了夏百合治病救人是仁心仁术,夸她品格好家教好,当然更好的人是简郡王,见义勇为奋不顾身,一表人材等等等等……

    夏百合跪着听太监宣旨时很忍耐没笑出声来,尤少君这位皇帝舅舅心真不是一般的偏,不过最后总结的那句天作之合她很喜欢。

    长宁公主和尤驸马是和传旨太监一起来的,借着圣旨来商量婚事,等夏家接了旨谢恩起身,尤氏就忙带着小姑过来给长宁公主和尤驸马请安,长宁公主是没等夏百合拜倒就扶起她:“好孩子,将来就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多礼的。”

    长宁公主的态度让夏家人很高兴,夏百合则还是恭恭敬敬给未来公婆见了礼:“长幼有序,礼不可废。”这不是大包子的妈妈,她那真正的婆婆可是给她换过尿布喂过奶的,真和亲妈一样熟不拘礼。

第二百五十八章 诸王典范

    长宁公主和尤驸马看着夏百合如此懂事重规矩,眼中是更加的满意了,他们夫妻向来是谨小慎微的人,也认为只有不恃宠而娇才是长久生存的自保之道,当然希望自家的儿媳妇也是个稳重踏实,能劝得了儿子的。

    夏百合这一试探心里也有底了,其实尤少君也早和她说过,他一世爹娘的为人如何,老实说不难相处,只要不越过他们的底线就行,这对夫妻都不是没事找事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是非人。

    长宁公主拉着夏百合的手,看她头发乌黑面似银盆,身材是骨肉匀称,心里更是喜欢,夏家的姑娘个个瞧模样就是能生养的,谁家娶了开枝散叶都不用愁的。

    长宁公主是先皇最小的嫡女,也是最小的孩子,和永安帝整整差了十一岁,这么细推敲,永安帝和长宁公主的亲娘可就是古代的高龄产妇了。

    古代女人怀孕生孩子的条件可不如现代,尤其是年纪大些的,永安帝的生母是先皇原配,又已经生下来一儿一女,她还冒险再生一个小的,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固宠。

    冒险固宠,可见那时候宫里有多危险,一个本来心里压力就大的高龄产妇,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吗?宫里的太医是很尽力了,而且负责人正是那位大傅老太医傅兆兴,才让皇后和公主母女平安的。

    不过长宁公主先天上还是有点不足,虽然太医说后来调养已经完全好了,生几个都没关系,但只要想到长宁公主是为了保护永安帝才出生的,当年的太后和永安帝可是舍不得让长宁公主生多了,所以给公主选驸马时选了没有传宗接代压力的尤家,而长宁公主头一胎就生了个男孩,更能跟尤家交代了。

    这些情况是尤少君跟夏百合说明的,永安帝为什么疼妹妹疼外甥,有人要借皇帝的手害简郡王,皇帝为什么会那么气,这就是主要原因。

    夏百合现在看长宁公主,也是看不出她有病,而且公主才四十出头,保养的很好,老实说现在怀孕再生一个都没问题,不过夏百合可不敢说这个。

    长宁公主和尤驸马去夏家会亲戚时,尤少君正在宫里,听永安帝训他:“在场那么多人,偏你往水里跳,你救人是好的,可你也要想想你爹娘,你舅舅,我们都一把年纪了,受得了惊吓吗?”

    “龙舅您知道,我是会水的,再说百花园是怎么地方,那是恭王舅的别园,我自小就在那里玩,那条小河不过三尺深,跳下去就到腰,只要不慌站着都能走上岸来,当然夏家三姑娘是吓坏了,我和夏家可有两门亲的,哪好意思不救。”尤少君陪笑又解释了一遍。

    “现在可是三重亲了,皇兄就别怪少君了,说起来这件事臣弟也有错,还请皇上责罚。”一边的恭王请罪道。

    恭王是永安帝的庶弟,长宁公主的庶兄,他生母倒是妃,可惜过世的早,小孩子没了倚靠,宫里伺候的人就不尽心,很是受了几年委屈,直到七岁那年,永安帝无意中碰到这个弟弟,当时还是太子的永安帝被父皇夸奖了心情正好,见到弟弟请安就亲手扶他起来。

    结果这一亲手扶,让永安帝发现这个弟弟穿的衣服袖子居然起毛边了,永安帝那时也就十来岁,可他是被父皇母后重点培养的,马上就觉察出不对,他也没张扬,把当时只是皇子的恭王带回母后宫里玩。

    永安帝的生母也不是简单的,没娘的小皇子被亏待,不是证明她这个嫡母不慈吗?要是哪天让皇上发现了,只怕她会被迁怒呢,所以恭王从此以后被养在了嫡母身边,待遇那是一日千里,真正享的是嫡皇子才有的一切。

    恭王逐渐长大,也明白嫡母嫡兄对他的好有多半是做给父皇和宫里上下看的,但他还是很感恩,因为要不是永安帝发现了他被亏待,他连能不能活到成年都难说,而他父皇,他在嫡母宫里给父皇请安时,父皇都没认出来他是老几!

    恭王母妃的娘家也没啥势力,他就立志做个贤王,他在这方面还真是有才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自己设计园林造型,在京城是出名的文人雅士。

    恭王最开始还是曹向明的粉丝,因为曹向明背出来的诗词的确更能惊艳几千年,不过等永安帝告诉恭王曹向明的为人后,偶像的光环就破灭了,恭王甚至还怀疑过曹向明如此言行不一,那他那些文章诗词是不是不是他写的?

    恭王还专门让人查过,可惜的是那些文章诗词的原作者是跨时空的存在,他根本查不出来,不过恭王性格比较偏执,他一旦认定曹向明不是好人,就是查不出证据他也不认为是自己冤枉了人,而是认为曹向明藏得太深,曹向明再后来每出一首惊才绝艳的文章诗词,恭王就对其是更厌恶几分。

    如今曹家的底全暴露了,恭王是有种果不其然的感慨,可没等他举杯庆祝呢,梁家人又借他的园子和曹家串通害人,恭王只能进宫请罪。

    “王弟请什么罪,你的那些园子每年不知道要租给多少人,你还能一个一个去查他们租园子做什么,是宴客还是害人?再说梁家是刑部侍郎,真要说失查,那也是李尚书和吏部加都察院的责任。”

    一个只好吟诗作对的闲散王爷,要是有一眼辨忠奸的本事,那皇帝才不放心的,永安帝知道这个弟弟因为小时候受过苦,被苛待过,才养成心疼钱财宁把园子出租也舍不得空着浪费的性子,这件事恭王哪有错。

    恭王和卫王一样,是很知进退的,是这一代的诸王典范,他见永安帝的确没迁怒他的意思,忙谢了恩,起身就对尤少君说:“少君,让你在百花园受惊了,做舅舅的实在过意不去,我把百花园送你当皇上赐婚的贺礼吧,虽然那地方不算好,但也算给你做媒了,你看好不好?”

    尤少君想了想摇头:“王舅,您那百花园老实说我看着花花草草的没意思,您真要送,不如把另一处东郊那新买的园子送我,好不好?”

第二百五十九章 订下婚期

    恭王是在意钱财,但对他认定的亲人向来是大方的,听自小疼到大的外甥开口,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你想要有什么关系,不过我那园子才买回来还没修整呢,里面除了土啥都没有,要不我给你整理好了再送你?”

    “别,别,我就是要那一堆土的,”尤少君忙摇手,“恭王舅,您整得花花草草假山小亭的,老实说我是一点意境都瞧不出来,我要您没动过手的园子,是想修个演武场啊!”

    “哈哈……”永安帝听得大笑,老实说恭王整得那几步一草几步一花,那石头堆得假山什么的,当皇帝的也看不出有多出神入化,只是当皇兄的不好意思说而已。

    恭王也不以为意,他自己整的自己看得高兴比啥都强,反正这个外甥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的,当年在他的园子里乱蹿,毁了他多少名花异草他都不生气。

    不但不生气,恭王还趁着永安帝开怀大笑给外甥讨更多的好处:“皇兄,要不是曹家害人,少君哪会去河里救人冒险的,曹家得补偿少君啊!”

    “说的对,曹向明为给他那大儿子赎罪,把家财全交了出来,包括他名下的那间镜子店,他还写了做镜子的方子,你们一定想不到镜子是由什么做的吧?”永安帝说着就从书案上拿了张纸,亲手递给恭王。

    “沙子?”恭王一看惊讶极了,“不会是假的吧?”

    “朕让人试过了,曹家的镜子店都是老匠人,可制造玻璃的原料他们也不知道,曹向明这点上脑子倒不笨,他说制法他是一直装在脑子里,连他妻儿都没告诉,结果现在倒是全交代了。”曹向明是觉得欠曹建章太多太多了,这人良心还有一点点,让没了两个儿子的永安帝升起点同情心。

    “姓曹的果然是小人一个,连妻儿都信不过都防备着,他妻子儿子跟着他可是倒了霉了。”恭王对曹向明绝对是粉转黑的典型,怎么看都能挑出错来。

    不过想想卢清影和曹秉辉,永安帝觉得自己弟弟说得是对的,他就收回那一点点同情心了:“虽然这做镜子的原料是很简单不值钱,但制造的方法却是一般人很难想到的,曹向明还是有才的,可惜这点才干不足以赎其罪过,少君,这家镜子店朕就给你了,算是曹家给你的补偿。”

    “给我?”尤少君首先想到的是夏百合需不需要,镜子这东西好说,无论是在谁手里,店都会继续开的,关键是玻璃还能造别的,比如说化学仪器,不过他的小珠主学中医,熬膏药用不着那些东西。

    “龙舅,您知道我不会做生意的。”尤少君觉得镜子店对他和她用处不大。

    “曹向明就会做生意了?朕问过了,他只是把原料按配方配好,然后就交给工匠不管了,买卖也是由管家的来负责,当然最初怎么做,是他在场指挥工匠的,不过那些工匠现在技术熟练都带徒弟了,朕也找了宫里的人按方子配原料,什么都不用你费心。”永安帝还是坚持道。

    恭王也在皇帝看不到的角度冲外甥使眼色,送镜子店可比送金银财宝更好,因为前者是能钱生钱的,你不要可就便宜别人了。

    意思是他接手镜子店只要收钱就好,反正配方在皇家手里,皇家随时能再开家镜子店,尤少君于是谢恩:“那龙舅我就不客气了,这玻璃方子我看着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