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悟道天龙(啃魂) >

第695章

悟道天龙(啃魂)-第695章

小说: 悟道天龙(啃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朝心想:“第一女配第一男,你们慢慢玩,我还是抱着我的小青好。”

轻轻抱一抱,霍青全身都发软发热。表面没什么定力,事实这只是针对秦朝而言。

霍青的柔情,明显不同于木婉清的霸道。但比起慕容阿碧的温柔,却又要霸道多了,也主动多了。

一天,霍青找王语嫣私下说了一会话,从此王语嫣再不敢小瞧霍青。

关键是霍青说了一句:“你和钟灵她娘一样很矛盾,既想给这男人生孩子,又想嫁给那男人。但你比钟灵她娘还矛盾,你不但想让他比你还左右为难,还想给你表哥生孩子。”

王语嫣沉默不语。

仔细一想,虽然觉得霍青没有想象中那般厉害,但也已经很厉害。虽然说,很多女人都想怀上秦朝的孩子,日想夜想,但对慕容复,有几个女人能想到呢?

怀疑秦朝能想到,这样便怪不得他要让给段誉,让给慕容复。只说是为了儿女着想,就有足够的理由,放弃他口中的江湖第一大美人。这绝不是开玩笑!开不得玩笑。

这同样表明,秦朝在吃醋。男人的醋劲未必比女人小,越喜欢越免不了。如果不喜欢,不重视,不在意,或许又是另一个结果。这不能说他胸襟太小,原因太复杂。

秦朝是可以想到,而且由此联想到辛双清、慕容阿碧、盈盈、李青萝她们那些女人现在的醋劲很可能一点都不比自己小,因此表面最没问题都还是在婚前再处理一下为妙。

毕竟女人在这方面最不讲道理,还是多讲一讲感情比较好。特别是行走江湖的女人,更习惯以拳头说话,于情之一字,性命都不顾,哪里还会在乎什么道理。

这晚当房中只剩下辛双清一个女人的时候,泪水顿时如泉涌,双手紧紧抱住了不放。秦朝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抽泣声不绝于耳。什么都不用说了,答案很明显。

夜深了,四周忽然亮起了很久不见的红烛,九九八十一根,每根都粗如儿臂,一尺三寸高。

秦朝望着正忙来忙去的辛双清,苦笑道:“你何不干脆连喜字一起贴上?”

辛双清鼻中轻轻哼了一声,道:“奴婢自知没资格配上喜字。主人不喜欢的话,奴婢现在就撤了。”神态说不出地娇媚。

秦朝岔开话题道:“白天你干嘛拒绝了左子穆的邀请?”

辛双清道:“左师兄成了司空虹的走狗,以为我不知道么?司空虹对主人一直怀恨在心,奴婢早知道,又怎会上她这当。再说做主人的奴婢比做皇后还好,他们能拿什么来收买我?”

秦朝回忆了一会,一本正经地问道:“双清还记得我们最初那约定吗?”

辛双清娇躯一颤,回答道:“奴婢死都不会忘。以前不怎么理解,现在理解了也做不到。”

略微犹豫了一下,问道:“主人会否因此而不再喜欢奴婢?”

秦朝不答反问道:“你可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

辛双清道:“主人的理想,可能不在这世界范围之内。”

秦朝微微点头,问道:“对破碎虚空,你怎么看?”

辛双清道:“主人曾说过,奴婢不很懂,但大概知道一些。”

秦朝郑重道:“好好想想。”飘然而去。

辛双清不由自主追出门外,连人影都没见着。虽然她武功今非昔比,但更厉害是毒功。正派武功虽然也进步很大,但怎么都比不上秦朝的进步,距离反而越拉越大,总是跟不上。

突然脑中似乎划过一道白光,瞬间明白了主人的良苦用心。

既然怎么都跟不上主人的脚步,那就只有更加珍惜最初那约定,才能将主人套牢。不然纵使现在能快活一时,等主人将来破碎虚空,肯定不会带着自己一起离开。

到底是什么约定?

有一半是处男的约定,另一半是石女的约定。合在一起,走在一起。可以有情,感情可以越来越深。可以有欲,**可以越来越大。但在一定时间内,都无法两全其美,只能二选一。

秦朝一早便料到今日这情况,叫辛双清一早便做出了选择。不选择,就不再是秦朝的奴婢,自然也跟不了他这么久。要选择,情与欲表面看很简单,最好当然选择情。

第三章双胞胎换了一双

辛双清早知主人是看在昔日的缘份上,却还是忍不住为了一时的快活,一直在透支那点缘份。若再这么透支下去,主人对自己越好缘份越淡,迟早有一天……

深想下去,身上直冒冷汗。

夜风一吹,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心生清凉,脑袋随之变清醒不少。

“主人,奴婢明白了!奴婢知错了。那约定最多不过三年,不到前几十年单身的十分之一,奴婢一定会坚守到底。”辛双清对着寂静的夜空大叫。

会不会吵着别人?

别人听见后会怎么想?辛双清想都没想,就想痛痛快快喊出来。原本可以在心中祈祷,悄悄地告诉主人,但那样根本表达不了此时异常火热的心情。

秦朝去了慕容阿碧的房外,发现她还没睡,一个人在跳舞。面对这情景,秦朝有束手无策之感。

平日里,慕容阿碧最不让人烦心,跟她在一起最舒心。可她温柔之极的表面下是一颗坚强之极的心,异常听话的表现不过是外在的行为,内在的思想其实极有主见。

最后,秦朝只是和她睡在一起,睡了一觉什么都没做。天亮后一起吃了个早餐,喝了两杯李嬷嬷提供的鲜奶。

每人一杯,是有难为李嬷嬷,但一个人喝实在不是滋味。

最近李嬷嬷很忙,对情报工作忽然兴趣浓厚起来。

玉朱找回来一对替身,替身玉朱跟李嬷嬷似乎天生合得来,关系既像好姐妹又像母女。替身玉朱名义上的亲生母亲还在,但因为早年卖了她们姐妹,感情变了味变不回去。

那一家在替身玉朱、玉紫的帮助下,从村里最穷变作镇里最富的一家,城里买新房,豪华马车配了一辆又一辆。车夫、马夫等仆人都已有上百,还人心不足,添了又添。

以前卖掉两个女儿,现在买回一大群年青漂亮的女仆。

学会了享受,学会了偷懒,洗脚都不用自己动手。

邻居和亲戚都羡慕和嫉妒得很,纷纷以那一家为榜样,卖女变得比嫁女还吃香。因生双胞胎机率太低,大都不过是姐妹同卖。

三姐妹以上,卖得更吃香。价格是涨了又涨。

那一家过去虽然不像乔峰那养父养母那么好,但也不坏,可惜败给了金钱。起初虽然对玉朱、玉紫姐妹有些愧疚,但后来从心底里认为,当年那行为无比正确,没有半点错。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若说有错,那是卖之前对玉朱、玉紫关爱太少,要不然现在收获很可能会大上许多。

李嬷嬷弥补了替身玉朱在母爱方面的缺乏。但替身玉朱已经不怎么相信母爱。或者说。母爱变了味。

原本患难见真情,一般越是贫穷之家越有人情味。但夏天的饭菜很容易变味。某些环境下,事情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越穷越没人情味。只闻铜臭味。

女儿给人家为奴为婢,换回自家的荣华富贵,在邻居、亲戚、朋友面前大肆炫耀,在奴仆面前嚣张霸道。

有钱是大爷。下人不是人。

一鞭又一鞭,鞭子上可以满是倒勾。

替身玉朱那些表兄弟,今天装穷装病向她讨要钱财。明天装弱讨要武功秘笈,后天在青楼、赌场玩疯了,半点愧疚都不见。暗底下还很不满,怪玉朱、玉紫姐妹无情、不孝、小气……

那一家姓王,替身玉朱、玉紫姐妹一直是姓玉,这能有什么不孝?

乔峰至少曾姓乔,越孝顺越不敢对养父养母表现太好。宁可一直背负不孝的骂名,也不敢因对乔三槐夫妇太好而将他们卷入江湖,最怕亲父萧远山报复。

表面要好太容易,表面不好太难做。

或许连乔峰自己都有觉得这是在杞人忧天,唯秦朝不这么觉得。看不看小说,秦朝都不这么觉得。不然便不用这么小心,熬到现在才结婚,越喜欢越不敢对霍青表现太好。

对木婉清那一身武功,一直是提升越多越不放心。

反过头来看,提升的越多,正说明她原来还是太弱。

再说玉朱。

真正的玉朱,婚礼都没参加又走了,看来醋经真不小!

西行又带走大批手下和宝物,显然是跟定了秦夕落。带走的越多,再次跟秦朝划清界线也越清,不然不用这么快找来那两位替身。

秦朝为了方便,给两位替身在名字中加了个‘小’字——替身玉朱改名玉小朱,替身玉紫改名玉小紫。

外人看,这两位替身跟真正的玉朱、玉紫几乎没什么区别。可见大理教坊司在玉朱、玉紫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现在这么用似乎很浪费?又似乎很花得来!

这么用替身,似乎更浪费?又似乎更花得来!

对她们这些出身大理教坊司的女间,秦朝不想再多想。

大理最怎么清平,真要没女间才怪,有女间正常。不用很奇怪,用了很正常。对自己要用,对秦夕落也要用。秦夕落不是原来的秦夕落,一次又一次身价暴增。

玉朱、玉紫不再是原来的玉朱、玉紫,更渴望自由,同时也更渴望获得更多武力和权力。但又希望更多凭自己的能力获取,而不是唾手可得,越来越依赖秦朝。

秦朝和秦夕落都很欣赏,也都很支持。玉朱、玉紫并没有迂腐到不欢迎任何外来支持,不然便不用又一次弄走那么多人手和宝物。秦朝这边是多了,那边是少了,补一补正好。

在琉球,苏轼当仁不让做了实际上的文官之首,陆续从大陆拉来一大批郁郁不得志的年青人。

大宋读书人太多,郁郁不得志的太多。

那些年青人能得苏轼的认可,学识、才智和人品最差不会差到哪里去,缺的主要是经验、城府和资历。他们不像苏轼那么大架子,大半都可以忍受屈居盈盈之下。

苏轼平时自认开明之极,这下却怎么都忍受不了。很清楚盈盈原来的身份很清楚,不过是个下贱的女奴。在内心深处,那是一根怎么都拔除不了的刺。

甚至于,对高太后和秦朝都怨言不小。

苏轼学秦朝,不当官,权力却远比当官还大,而且可以很自由自在。

经济上,钱生钱,不缺钱。

苏轼将琉球看作一块变法强国的实验田,顺便发泄一下对秦朝和高太后的怨气,不顾成败一口气提出十大方略:

第一、高薪养廉

大宋对官员相当优厚,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在物质上优待官员。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

地方州县官员,万户以上大县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苏轼在此基础上整整翻上一倍,反正花的是秦朝的钱,不心痛。

若说有痛,那是痛快。

有钱花,痛快花,就是痛快!

苏轼去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只留下五个:钱、米、田、房、职。

在秦朝看来,那就是工资、公粮、私田、公房和公款。

公款的数目变化最大,不好下定论。

另外四项可定下标准。合在一起,折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