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叫吕岳 >

第55章

我叫吕岳-第55章

小说: 我叫吕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悝你这竖子,竟然敢在朝堂上口出狂言。”“有辱斯文,我等怎么会和如此市井小人同堂。”······“臣等恳请陛下将其重责,以示天听。”

百官们众口齐说,不过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这整件事的中心:李悝。

李悝则是抱着自信的微笑,根本就不为自己刚刚的那番话感到担心。

“哦?大胆李悝你可知你刚刚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你是在说寡人治理的国家如今已经危在旦夕了么。”帝王也是惊疑的发出了疑问,紧接着对着李悝怒斥道。

“没错,正是危在旦夕,王上看得自然比我们这些臣子远得多了,如今朝堂紊乱,社会累卵,生灵涂炭,这些朝臣依旧吃喝享乐,着实妄为臣子。”李悝义正言辞的说道。

只是他的这番话却是将这大大小小的朝臣彻底得罪了个遍。

“呵,当真是一个胆大妄为的臣子啊,你可知你这一言将我这满殿的文武得罪了个遍,甚至包括我,这些官僚都是寡人一手监察过来的,你如此言语莫非是说寡人识人不明么?”这名帝王不怒反笑,端坐在高堂上,对着李悝打趣道。

“王上圣武仁德,只是被有心人蒙蔽了双眼罢了,更何况这满堂的文武,王上心里不也有数不是么,若是一次将其彻底诛除,这国家安定,社会安康又该如何治理,您所担心的不就是这个么。只是臣却在这里不得不向王上谏言,诸恶不出,国家难保安定,还请王上早下决断。”

李悝朝着这位帝王躬身行礼说道,若说在一开始他还持着玩乐的心态,如今却是完全融入了这个角色之中。

而且这位帝王绝对不是史册中所记载的那般中庸,反而还颇有些枭雄之风,只是可惜,最后死在了自己的臣子手中。

不过现在却是不同了,因为有他李悝在这里,这个不起眼的岳国说不得还有再起的机会。

“竖子安敢如此狂言。”太傅却是不能再忍了,如今的岳王已经被李悝说动,若是再说下去,他们这些朝臣说不得今日都别想走出这个大殿了,所以他选择了以雷霆手段诛杀李悝,唯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保证在岳国的地位。

只是他还是太过于小看李悝了,面对着这名太傅的雷霆一击,李悝只是面带微笑,而后那汹涌的法力犹如春风拂面一般,从李悝的身旁吹拂了过去。

看着这名太傅,李悝不由得在心底暗自嘀咕道:“不过一个小国便有了返虚级数的高手,当真是不能小觑天下人啊,只是很可惜,我比你更强。”

如此想着李悝的身上爆发出一阵强大的气息,将太傅彻底压倒,岳王的眼中更是异彩连连,闪烁着光芒,而后大手一挥,宫殿之外跑进来无数的军士,将这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员尽皆擒拿了下来。

第九十九章:法能治国(二)

“不,不,不可能的,你一个小小的左辅怎么会有这样的修为,定是他国派来的奸细,王上您切忌不可听他的一派胡言,臣对您的忠心一片赤诚,可鉴日月啊,王上。”

太傅在岳王唤人进来的一瞬间,顿时就失了心神,大喊大叫道,原本就因为李悝就动摇的心境,瞬间就大破了。

整个人瘫倒在朝堂之上,一个劲的抽搐,完全不似之前的桀骜模样。

“忠心赤城,可鉴日月嘛?张太傅,这样的话你还当真是说得出口啊。这是你和太宰这些年来的贪污记录,想我岳国百官竟然都与你有勾结,当真是让寡人心寒啊,全都给寡人拿下去,听候调查。”

“是,王上。”众侍卫齐齐竖戟,发出整齐的声音,而后这满堂的百官都被擒拿了下去。

李悝若有所思的看着高台之上的岳王,眼中出现了然的神色,这位帝王刚刚的动作看似是纠察百官,实际上却是将他们全都保护了下来。

以如今李悝的修为若是想要在这朝堂上大开杀戒,恐怕除了岳王本人,其他百官都制服不了他,因此才会出此下策。

更何况就算是岳王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拿下李悝,恰恰相反,若是他们二人就这样在王宫内展开大战,那么祸及的就自然是满堂的朝臣了。

故而这看似昏庸的决策,在李悝看来实在是十分高明的做法,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一位帝王又怎么没有在这诸国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导致了岳国的覆灭。

就算是有张太傅,刘太宰那样的害群之马,他也不应该会死在这样的废物手中,没错就是废物,在李悝看来,这整个岳国上下,除了岳王,其他人,都不值得他正眼相看。

“你究竟是何人,来我岳国究竟有什么企图,若是你不将你的来意说清楚,恐怕今日走不出这岳国的王宫了。”岳王端坐于王座之上,对着李悝说道,其帝王威势显露无疑。

李悝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而后开口道:“启禀王上,李悝不过是一个左辅,来这里也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并没有其他的心思,还望王上明察。”

李悝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岳王却不敢小视他,毕竟有着这样的修为,大可以选择其他的大国,何必来他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国呢,这其中若没有蹊跷,他定是不信的。

“先生如此修为,何必屈尊与我这弹丸之地,虽说下臣蒙昧,但寡人对于如今的天下还是有几分自己的见解的,如今齐楚两国独大,齐国更是人才济济,若是先生前往齐国,定然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先生若不将自己的来意说明清楚,寡人心中难安,也只能将先生请离岳国了。”

岳王的话说得十分直白,就算李悝有怎么样的大才,若是不能坦诚相见,他都不会轻易任用他的,这样的人实在是太过危险了,他根本就无法掌控住。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无法掌控的势力才是最为危险的。

“李悝所言非虚,若是真的要说为何不去那齐楚之地,该因实在是太过无趣了,人才济济又如何,悝去那里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还不如来这区区的弹丸之地,做那雪中送碳之人。更何况,那里局势复杂,说不得哪一天悝就被雪藏了,在这里才能真正的一展所长,更主要的是,在那两国与我的发展着实是太过不利了,起点太高,实在没什么挑战的兴趣。”

李悝说完之后怔怔的看着岳王,等待着他的决断。

而岳王在李悝说完这番话之后,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起点太高?没有挑战的兴趣?恐怕是哪位隐士高人的弟子,入世来修行,一展所长的吧,只不过这般心高气傲,真的好么?

对于这样的人物,以前也未曾没有过,人族发展至今,隐士高人无数,只是很多人都会选择当前发展最好的国家投身,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配得上自己的一身所学,如同李悝这般的着实是奇怪。

不过若真是这样,那自然是他岳国的幸运,李悝这般人物都是身怀大才的人物,能来岳国帮他自然是极好的,想到这里,岳王也是打定了主意,对其说道:

“既然如此,也不知先生所求何职,想要什么权力?”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的岳国如今千疮百孔,何不就此破釜沉舟一番,说不得还有浴火重生的机会。

至于那些百官,其中罪大恶极者,自然要处理,剩下的,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同时筛选人才,更替他们的位置。

当然了,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他们的表现,若是有所改善,未尝不是没有被赦免的机会。

“呵呵,正所谓无法不成国,如今岳国会如此,说到底还是在法律上存在缺陷,我便监管岳国法治,不知王上意下如何?”李悝彬彬有礼地说道,丝毫不见其桀骜之气。

对于拥有这样修为的人来说,着实是不易,至于掌管法治的职务也就是司寇一职,并不算太高的职务,要求也十分得礼,岳王开始有些期待李悝究竟会如何去做了。

“既然如此,那便许你司寇一职又如何,只是你对这百官该如何处置,寡人很想知道。”岳王也算是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戒心。

自己既然选择了用他,那自然不能对其把戒心显露的太过,只是该有的戒备自然不会少的,唯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岳国长存,保证李悝不去乱搞。

“这百官都与张太傅有瓜葛,不过其中有很多都是因为惧怕张太傅的权势而导致走上了这条道路,实在非是这些官员的真心,只是毕竟都收了贿赂,自然要惩戒一番,至于那些主犯,就抄家,然后斩首示众吧。不知王上认为如何?”

李悝十分谦恭的说道,这是他考虑了岳王的态度后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顺着帝王的想法而给出的答案。

岳王听到之后点了点头,而后让李悝放手去做了,同时在李悝走出大殿的一瞬间,四名穿着黑衣的暗卫出现,岳王对其吩咐道,盯紧李悝。

背对着宫殿的李悝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自顾自的朝着王宫外走去了。

第一百章:法能治国(三)

李悝担任了岳国的司寇之后就开始大型的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这一政策的推出极大的改变了岳国的现状,百姓渐渐开始恢复了对于国家的信任,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岳王端坐于王宫之中,看着下面传上来的呈报,面带笑容,暗叹自己果真走了一步好棋。

只是越是如此,他对于李悝就是越发的忌惮,无他,如此人物不论去往哪个国家都会得到重用,来到他的岳国,到底是为了什么?

同时那些被捉拿的百官被再次放出来后都兢兢业业的干起了实事,还怕再此重蹈张太傅的覆辙。

自从首恶被诛除后,整个岳国竟然焕发了新生,国力一时之间竟然成为了周边诸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

不过也因此,岳王也不由得动了一些小心思,开始大力的发展军事,图谋不小。

李悝则是完全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的进行着法治上的改革,分别推行了“定分止争”和“兴功惧暴”等法令。

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而兴功的最终目的自然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对此岳王更是十分高兴,因为岳国中的许多年轻人都踊跃参与军队,让他们岳国的军队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原本因为兵力不足而导致他的一腔热血无法实施,现如今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过这对君臣也不是一向这般和睦,李悝推出的新法律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不过作为东周的属国,岳王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条法令的实施。

周礼乃是天下共尊的礼仪,同时也是约束他们的另类法令,在如今法家还未彻底成型的今天,着实没有摒弃它的理由。

不过李悝也不气馁,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但是在他回返自己的府上后,将这一点给记录了下来。

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将每次法令“”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隐患记录下来。

这本笔记岳王也看过,当然了,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不过这也不排除,这其中有李悝授意的意思。

因为以李悝的修为,自己手底下的那这个暗卫想从李悝的家中带出什么,简直难比登天,但却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