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拳馆的三四代弟子鱼龙混杂,只要具有一定的练武天分,再缴纳足够的学费即可收录,且不说白胜这样的人是否应该受到清理,即便是应该清理,也无需他这样的人物出手。
就白胜这点功夫,曹正就足以对付了,杀鸡焉用牛刀?
至于赵楷所说的白胜如何如何厉害,能够以一套小红拳战胜南侠拳馆的展寿,又能以金针点穴,凭借内力制造地陷,定是夸大其词罢了。
他没有看见过白胜制造地陷的现场,那块地陷的区域位于御拳馆演武场的中心,早已经被填好了泥土,铺好了青砖。
众人刚刚商量妥当,正待动身之时,却有数百禁军快步走了过来,就在宋江等人的身边辟开一条通道,随即场中数人抬着白胜从通道走出,七嘴八舌地讨论去向。
“速速抬去太医局救治。”
“还是抬到太师府吧,看看蔡太师身边的高手能不能救得活。”
“找安道全不行么?”
在人们抬着白胜经过身边时,卢俊义仔细看了白胜一眼,只见他浑身的金甲已经变成了黑黢黢一副黑甲,如同在火中烧过的木炭一般,跟李逵很有一拼。
就忍不住叹息,轻声下了一句结论:“这真叫自作孽,不可活啊!”
装死的白胜听见了卢俊义这句讽刺,不禁暗暗好笑。
谁作孽还不知道呢,你带着燕青来到京城,可知你留在家里的老婆贾氏和管家李固正在啪啪啪?还特么有心情在这里讽刺老子?
除了白胜和狄烈的四大家将之外,没有人知道白胜这一番比武失败是故意装出来的。
除了上述几人和凌振之外,没有人知道这次火炮炸膛是白胜一手导演的。
身为火炮专家的凌振,当然知道火炮炸膛的原理,而眼下这一起火炮炸膛事件,正是他按照白胜的要求刻意制造出来的。
这一起事故的确炸死了十六个人,那十六个人都是白胜从开封府提出来的死囚犯,其中多是强奸妇女、残害儿童以及杀害生父淫辱生母之徒,死不足惜。
当然,白胜之所以导演了这些好戏,却不是要给宋江等人看的,白胜也不知道宋江和晁盖会在此时赶到现场观看他的“表演”。
白胜这一番表演,是做给京城中西夏一品堂的间谍们看的。
从狄烈和周成的讲述中可以得知,早在宋真宗时期,西夏一品堂的间谍们就已经扎根在京城,以致于西夏朝堂和军方向来对大宋的军政概况了若指掌。
到了赵佶登基的这个时代,这些间谍已经变成了土生土长的开封人,若想将他们从开封的老百姓中揪出来几乎不可能。
而且大宋的朝堂一向如同漏风的筛子,文武百官根本不懂保密原则,白胜深知他挂印先锋以及调动徐宁和凌振的事情不可能不被西夏得知。
既然如此,就做戏给这些间谍看看,让他们认为大宋的先锋官白胜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让他们认为大宋的火炮不过是只能炸死自己人的废物,此为骄敌之策。
正所谓卑而骄之!此为《孙子兵法》中孙子十三诡道之一,意思是指敌人卑视我方就骄纵他。骄敌可以使其放松警惕,在精神上解除对方的武装。
白胜虽然不懂兵法,但是根据后世影视作品的战争片想出来的法子却与孙子兵法不谋而合,难怪狄烈都为之赞叹。
第二天,京城有消息传播:西征先锋官白胜双手双脚俱已残废,凌振和徐宁因为执行军令不力遭到开革,离开了禁军。
第368章 身残志坚效诸葛
白胜残废了。
在此后的数日之中,白胜是以诸葛孔明的形象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的。
头戴纶巾,坐着将作监加急赶制出来的一只轮椅,轮椅推轮椅的是一名身着青衣的身材高挑的大美女,在两千五百名禁军的护卫下招摇过市。
轮椅是按照白胜的要求,赵佶亲自下旨命令将作监的能工巧匠赶制出来的。左扶手上插着一柄羽扇,右扶手上竖着一根铜棍,轮椅整体形状奇特,却很实用,可以用人从后面推,也可以用马在前面拉。
虽然白胜残了,但是必须身残志坚。
至少赵佶要求白胜必须做到身残志不残,否则他这个皇帝就很可能会残了。
如今赵佶已经回到了大内后宫,身为皇帝,总是躺在臣子的家里养病毕竟不妥,不论是何原因,传出去总是好说不好听。之所以之前没有回宫,是遵从了白胜这个医生的“医嘱”。
白胜当然不希望赵佶很快回宫,因为赵佶回宫就意味着林灵素也跟着回宫,自己和韦贤妃抢走方金芝的事情就会过早暴露。
虽说自己已经给韦贤妃面授机宜过,但是考虑到这种事时间越长就越不易追查,所以还是要给韦贤妃争取一段掩饰线索的时间才好。
皇帝回到了大内,白胜这个太医局的提举当然也可以自由进出大内皇宫,尤其因为手足俱残的缘故,他更可以获得与林灵素相同的待遇,可以随意进入皇帝的后宫。
一个胳膊腿都残了,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总不会给皇帝戴绿帽子吧?所以赵佶对他很放心。任凭他单独与韦贤妃谈天,任凭他与赵福金说地,一律听之任之。
赵佶的信念很坚定,只求白胜能够治好他的龙根,别的事情都可以暂时忍耐放任,等到雄风重振之时再过河拆桥不迟。
赵佶也曾劝阻白胜放弃西征,但是白胜依然坚持要去,理由还是为了亲手拿回那灵丹妙药印度神油,这个理由让赵佶无言以对,只能给他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期间朝中百官也曾提出过反对意见,说白胜都这样了,怎么能够带兵打仗?要不就换个先锋官,让白胜随着童枢密一起出征吧,有推荐张俊的,也有推荐展人龙的,众说纷纭。
然而白胜直接舌战群儒,说诸葛亮也是坐轮椅的,不是照样能逮谁灭谁?说到底打仗用的还是智慧。群儒直接哑口无言,不敢跟这个红极一时的残疾人争辩。
因为赵福金在发现他残废了以后每天以泪洗面,他很是不忍心看见她悲伤的样子,只好尽可能地回避她,为了顾全西征的大局,他不能告诉她其实他是全须全尾的。
所以他在后宫之时,大致总会逗留在韦贤妃的坤宁宫中,他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回避赵福金,更是为了防止林灵素前来问东问西,他最担心的是林灵素索性用迷魂符把韦贤妃迷了寻求真相。
事实上在他进宫之前林灵素已经来过了一次,韦贤妃按照他的叮嘱搪塞了过去。
但是随后的情形证明了他所料之准,林灵素的确又来过两次,当发现他长期泡在韦贤妃身边后才放弃了串门的想法。
如此一来他就等于是帮了赵佶一个大忙,令赵佶脑门上的绿色浅了许多。
然而韦贤妃就有些不开心了,因为白胜这样白天黑夜的盯着,她想解决一下生理需要都没法弄了。
她一度找来跟随扈三娘一起服侍白胜如厕的宫女,询问白胜那地方是否正常,宫女如实禀报说白胜的那东西完好无损。
于是她就暗示白胜,只要愿意,她就可以坐在轮椅上,以面对面的姿势让彼此之间品尝一下乐趣,但是白胜却坚决不同意。
白胜是时刻提防林灵素发难的,所以龙雀神刀始终不离轮椅,只要龙雀神刀不离轮椅,他就不可能跟韦贤妃乱搞男女关系,不论他想还是不想。
然后韦贤妃就郁闷了,每每腹诽白胜,你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么?
白胜知道这女人的饥渴,心说若是不给她解决一下,终有一日她会去找林灵素解渴。就说要不然你就让太监或宫女拿着特殊器具帮你解决呗,要不然用黄瓜也行。
白胜穿越到北宋已近半年,知道在这个时代里没有胡萝卜也没有长条形的茄子。
韦贤妃幽怨不已,说算了吧,姐姐白疼了你这个弟弟,连个太监都不如。
在这段时间里,白胜也曾悄悄翻阅了从林灵素那里偷来的另外三本书,分别是“庆历起居注”、“庆历时政记”和“庆历会要”果然有所发现。
这三本书都是档案性质的历史文献资料。
其中“起居注”记载着宋仁宗在庆历年间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甚至每天何时与哪个嫔妃啪啪啪以及干了多久都记载的非常明确。
“时政记”记载着宋仁宗在庆历年间颁布的所有圣旨,以及对百官奏折做出的重要批示。
而“会要”则是记录了宋仁宗在庆历年间早朝以及其他时间召集群臣议事的议题和决策。
这三本档案中,大多记载了一件事情,就是襄阳王造反之前,曾命手下第一高手神手大圣邓车和第一轻功高手花蝴蝶花冲纠集一群武林人物进入大内皇宫,盗走了宫中重宝数件。
被盗物品包括:《河图洛书》全集、《南华经》三十卷、玉马一只、游子弓一张、雁翎圈金甲一副。
看到这些白胜才明白,原来徐宁所谓的祖传宝甲竟然是大内失窃物品,却不知为何事情隔了六七十年就没人记得此事了。
想来或许是当时的宋仁宗并未把失窃物品清单通告出去,而在经历了几代皇帝之后,赵佶和以蔡京为首的官员们自然不会闲着没事、像林灵素一样去查阅庆历年间的档案,所以导致无人知晓此事。要不然徐宁断然无法留住这副铠甲。
知道了雁翎圈金甲的来历,白胜更是不爽,他只借了徐宁的铠甲一下午,晚上就脱了让潘金莲和阎婆惜清洗干净送还徐宁了,而徐宁在收回宝甲的时候那张脸上分明写着心疼和不高兴。
是你家的东西么,你就心疼?你就不高兴?
除了这雁翎圈金甲之外,档案中记载的玉马也引起了白胜的注意,这只丢失的玉马会不会是时迁偷了王黼又交给自己转送蔡京的那只?
世上不可能只有一匹马,也不可能只有一只玉马,人还有同名同姓的呢,何况是“玉马”二字?
所以他没有在这只玉马的猜想上多费时间,他关心的是林灵素看这些档案的目的何在。
林灵素是修真者,应该不会对铠甲和弓箭感兴趣,估计也不会对玉马有什么贪婪,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林灵素也是想要寻找《河图洛书》或者是《南华经》了。
白胜穿越过来时间已经不短了,又经常跟李清照、蔡京这种女词人和大文豪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对四书五经也了解了不少。他知道《南华经》其实就是《太平要术》。
这样说来樊瑞所得的《太平要术》应该就是庆历年间邓车和花冲从皇宫里偷出去的《南华经》。只不过当时邓车和花冲偷的就不全,而樊瑞得到的就更少了,邓车偷了三十卷,樊瑞只得了三卷。
所以他觉得林灵素想找《南华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林灵素想找《河图洛书》的可能,毕竟黄裳这种亦武亦修真的另类也是对《河图洛书》心向往之的。
那么,除了徐宁的宝甲之外,这些曾经被盗的失物都在哪里呢?
白胜至少还知道一样,那就是游子弓,游子弓应该在小李广花荣的手上,这是《水浒》原著中写的,如果原著与这个世界完全相符,那就不会有错。
关于这些失物的下落,档案中也是有一定的线索的。档案中记载的是,这些失物都被襄阳王藏在襄阳王府的冲霄楼里。
但是档案中同时也记载着,在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等人会同陷空岛五鼠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