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57章

汉风1276-第57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雷洪讲了床弩的制作过程:“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臂置与弓匣之内定型,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细密;春天治角,自然润泽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会纠结;秋天合拢诸材,白然紧密;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这是《考工记》上说的制弓法,千年来,不管弓还是弩,都要这么造才能用得久、射得远。”

楚风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海战的燃烧弹他还没死心,可以利用抛石机发射嘛,弩弓主要是弹性弓臂费了老鼻子事,抛石机是杠杆结构,生产容易,反正剪式船开得快,只有我打别人,没有别人打我。

实验结果再次让他失望了,用植物油、动物油纵火的尝试完全失败。

菜油闪点超过摄氏三百度,猪油超过二百四十度,用火柴把油点燃都很不容易,即使点燃,它们也不会流到哪儿烧到哪儿,因为闪点高的油脂需要“烛芯效应”,简单说,就是油本身不燃,加根棉纱什么的才能点燃。

想想古代的油灯吧,点燃后是不是只有灯芯燃烧,整盏油没动静?要用动植物油焚烧敌船,就得弄一大团棉纱沾满油,点燃了扔过去,敌人长矛一拨弄下海就没事了,达不到蔓延燃烧的效果。

不像汽油,闪点在零下五十度左右,用火一点就燃,还能浮在水上烧、在空气中烧,威力大得很。可惜琉球显然搞不到汽油,楚风没学过开采石油,更不懂石油提炼技术,石油化工是个专门的学科。

大厨子用菜油猪油炒菜,可以翻炒的时候让锅里冒火,试想若是汽油,他敢吗?火烧赤壁,都是整船柴草淋上油脂去烧,对付数量比自己多得多的鞑子水师,派人摇着火船往上冲显然是自杀行为。

绕了一大圈,还是得回到火炮的套路上,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再过二十年,鞑子朝廷会利用汉人工匠,造出世界历史上第一门火炮:“元大德二年”铜火铳。

楚风决定用青铜铸造火炮,铜的延展性好、不易炸膛、内膛耐火药腐蚀,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性能全面压倒铁质火炮,拿破仑战争和美国南北内战期间有上佳表现。

炮主要有两种造法,铸造、锻-镗造。

铸造,先做个泥模或者铁模,把红热的金属溶液浇铸进去就成。

缺点是浇铸炮内膛不光洁,炮弹必须做得比炮口直径小十分之一才能放得进去,炮弹和炮膛之间的游隙大,发射时推动炮弹前进的火药气体,从游隙泄露了,射击的威力、射程就小。而且铸造过程中形成疏松多孔的金属结构,容易炸膛,要么减小发射药量降低威力,要么增加炮管厚度使炮变得很重。

锻-镗造,先锻打出实心金属圆柱,再用镗床或者好一点的钻床在上面钻出个深圆洞作为炮膛。

锻打使金属晶粒细化,结构致密耐高压不炸膛;镗出的内膛光滑,炮弹只需要比内膛直径小四十分之一,游隙小,火药气体泄露少,炮弹就威力大、射程远。

现在的琉球,只有木工机床,传动多用丝绳皮带和铸铁齿轮,根本不可能加工金属部件。为了好炮,向金属机床发起冲锋!

从钻床镗床磨床龙门刨床牛头刨床,一直到水床上下床合欢床电动性爱床的原理,楚风都晓得。但知道原理不等于能造出来,美国还有中学生画了原子弹设计图呢,也没见胡子大叔们造出来再玩次911。

首先发展精密铸造。和翻砂倒模的浇铸不同,首先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制作模具,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在蜡模上重复涂料与撒砂工序,硬化并干燥,成为型壳;再将内部的蜡模溶化掉,这个步骤叫脱蜡,获得了型腔;放到窑里焙烧型壳,以获得足够的强度;浇注所需要的金属材料;脱壳后清除沙粒,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成品。为了增加铸成工件的强度,最后还得热处理调质。

渐开线齿轮、光杆、连杆旋转曲轴……各种稀奇古怪的零件按照楚风的要求被铸出,再用手工和磨床进行精加工,以高碳钢做出机床刀具,然后就在钢铁厂厂长冯火山、兵器厂厂长雷洪等人惊讶的目光中,被组合成了一b部部金属机床。

看到这些东西可以迅速的切削金属,轻轻松松把大块金属切、钻、刨成想要的模样,铁匠们几乎疯狂了,用水力锻锤已经是人们想象力的极限,而这些批量切削金属件的车床,简直比神仙变戏法还厉害!

但楚风非常失望,失望得想吐血。限于制造的技术条件,这些机床的零部件本身就不够精密,傻大粗黑误差严重超标,加工精度自然只能在厘米级,根本达不到镗钻火炮内膛的要求,还得一代代慢慢改进才行。

难道只能弄铸造炮了?怎么都不甘心!楚风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锻铸合一!

用钢制造一个圆筒,一端封闭,内部中心有一根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比圆筒短一截。如果把圆筒竖起来一刀剖开,截面呈“山”字型,只是中间那一竖比两边短,就是那根实心圆柱。

把融化的青铜浇进去,正好就是炮的形状,中间圆钢柱占去的体积,便是炮的内膛。趁着青铜红热,从圆钢筒开口处可以进行锻打使炮身致密,这样,就把浇铸和锻造结合在一起。

外面的钢筒造起来比较简单,它对应铸成炮的外表面,并不需要特别精密。中间的实心圆柱就不同了,它对应火炮内膛,必须光洁精密才行。

铸出钢型,锻打加工,车床上多次切削修正,在磨床上反复精细研磨,仔细修正,冯火山和雷洪两大高人携手,终于造出了这根可以用于造炮的钢棍。

第八十二章 史上第一门火炮

钢棍一端接到圆饼形钢锭的正中央,棍子塞进两头空的钢筒,用木块将它保持在圆筒中央位置,再把钢锭和钢筒接起来,剖面为“山”字型的结构完成了。

张驴儿拿着支长长的细毛刷子,将一些粉末刷到钢筒内部的各个面。那些粉末是碳粉和煅烧过的耐火高铝粘土,打得极细,薄薄的刷到钢筒内,起到隔离、润滑的作用,免得青铜炮和钢筒粘在一块。

钢筒被竖起来,固定到一台特制的水力锻锤下面。

炼铜炉垒在高处,沈炼指挥着几个工人,打开炼铜炉,红热的铜液沿着沟槽流出,从钢筒上端开口浇铸进去。钢筒内128厘米处有一个刻度,比钢柱高8厘米,沈炼看着铜液液面到了这个刻度,便挥下右手中小红旗,工人们关上铜炉,停止浇铸。

等待一段时间,当温度降低铜凝固后,从钢筒开口放进一个和开口大小相当的圆饼状钢锭,平平压在筒内青铜炮的尾部。

冯火山扳下机括启动锻锤,锻锤从空中落下,敲击在钢锭上,巨大的压力传递到青铜炮,比直接锻打受力更均匀。

不需要敲打太久,十多下就行了,取下钢锭,炮尾上有了个饭碗大的凸起——钢锭下侧有这么大个凹坑,锻打过程中红热而柔软的铜就被挤出了这么个形状。

在炮尾凸起处钻眼,拴上铁链子,再把铁链子拴到锻锤杆上,沈炼挥下左手的小绿旗,上游方向的人将水闸开大,河水从导流渠汹涌而下,充沛的动力传递到水车上,有工人扳下了机括,锻锤以千钧之力缓缓提起,将铸造好的青铜炮从钢筒中拔出来。

尽管有碳和高铝粘土粉末的润滑隔离,经过锻打的铜炮和钢筒之间的摩擦力仍然非常巨大,拔出时只听得让人牙酸的滋滋声。这样拔,对钢筒产生了一个拉伸力,产生非常微小的形变,正好与刚才锻打使钢筒略微缩短的形变互相抵消,保持了钢筒的形状不变,投入下一门炮的铸造。

拔出的炮身再用钻床在屁股上钻个眼,作为火门,炮身加工就结束了。

第一个炮身做好,楚风非常高兴,不过还别急着打炮,先做个实验看它会不会炸膛。

填上五斤炸药,再装上实心铸铁球炮弹,雷锁住点燃插在炮尾火门的引线,一溜烟的跑远。

远处一个小山坡上,大家都伏在地上,捂住了耳朵。

忽地惊天动地一声巨响,那铜炮好像被人抽了一鞭子,从地上弹起飞到空中两三丈高,又一头栽到泥地里。

良久,四周山谷仍然有炮声轰鸣的回音——这是史上第一门火炮的怒吼,身管武器,敲响了旧时代的丧钟,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游牧民族倚仗体力优势、马匹优势和特有生活方式,策马奔腾纵横驰骋,把农耕民族的辛苦所得抢掠一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力、社会组织结构和智力优势,将通过身管武器,全面的转化为军事优势。

身管武器,使一个未经任何训练的汉族农夫,能够轻而易举的杀死终身辛苦训练并全身覆盖盔甲的蒙古骑士……

楚风在炮声中想到了很多,他带着人们走上前查看,这炮是平放在地上的,炮弹打出来在地面上犁了老大一条沟槽,泥土翻卷着到处抛洒,炮弹打到土中两尺多深。

炮身斜斜的插在土中,几个力大的士兵上前拔出来,用抹布擦干泥土检查,“报告长官,炮声没有一点裂纹,仍旧光亮如新。”

好!楚风一拍手,这炮最多装药一斤,这次五斤药都没炸膛,以后投入使用是怎么也不会炸膛了。

铸炮用的的圆钢筒内径16厘米,长135厘米,钢柱直径8厘米,长120厘米。铸成的青铜炮长125厘米,口径8厘米,炮管厚4厘米,炮膛长120厘米,青铜比重约9,炮身重约172公斤,合宋制280多斤。

扎实的木料做成小炮车,左右各一个大轮子,炮身下面有铁质高低机,能调整火炮射角,至于左右方向,则推动整个炮车来调整。炮车重百斤,加上炮身总重不到四百斤,不管是马、牛还是骡子,一匹就能拉着长途行军,作战时两名士兵就能推着跑上几百米。

锻-镗造炮炮弹和炮管的游隙为四十分之一,铸造炮约在十分之一,琉球的锻铸合一炮当然还达不到镗造炮那么光滑的内壁,游隙介于两者之间,为二十分之一,八厘米口径,则炮弹直径为7。6厘米——这正好就是手榴弹的大小,将手榴弹拉火管改为引火信管,就能作为开花弹使用。

若发射实心铸铁球炮弹,7。6厘米直径的炮弹,按宋制正好重三斤,于是这种炮被称为三斤炮。

除了实心弹、开花弹,另有一种霰弹。直径7。6厘米,长12厘米的圆柱形薄铁皮筒子,内装数百枚铅珠。

可以试验各种炮弹的威力了。雷家父子三人加上两名徒弟,组成了一个五人炮组,把安上炮车的三斤炮拖到荒地里开始试验。

首先上场的是实心弹。雷洪把牛皮纸包着的一斤装炮用火药从箱子里拿出来,把火药从炮口塞进去,用推杆推到炮膛底部。

炮用火药减少了硝石的比例,爆炸不猛烈,而且火药颗粒比较大,燃烧就比细粒火药慢,用于打炮,炮弹就不是被一下子“炸”出炮膛,而是比较平缓均匀受力,给“推”出炮口的,这样就降低了炮身瞬间受力,延长了火炮寿命并保持了精度。

二儿子雷银住拿出一个圆溜溜的铸铁炮弹,从炮口塞进去,用推弹杆按两下,把它牢牢的按在火药包上面。

三儿子雷银住已经点燃了火盆,把一根长铁签子的前端烧红,等他爹把火炮射角调整好,就将铁签子从炮身后部的火门塞进去。

铁签子刺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