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帝谱-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这一会儿功夫,张毅已经整顿好了人马,并把这些人带到我的面前。
“禀报仪宾殿下,三千人马已经整顿好了,即刻就可以出发!”
目光在面前的这些骑兵身上扫过,发现这一个个都是面上刚毅,军容和气质都是相当好的。
心中对夜北军事才能再看高一眼,我便下令让这些人即刻出城,到城外一处去待机。
劫东夷粮道,我很大程度上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上官家的情报网络!
像这种大战,只知道一味的打打杀杀是没用的,在战术、战略以及情报上都要有所准备。
正所谓,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做不到了,但我借着情报的优势和三千精骑的机动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劫其粮道,乱其军心还是可以做的。
不从城中直接出发也是无奈之举,上官家有情报网络,难道东夷的人在溧阳就不会有自己的耳目么。
一旦让他们知道我们这边的动向,他们在防备上势必会做出更多的准备,这就会对我们一举建功造成很大影响。
不过,军战上的很多东西我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虽然之前参加过一些战役,多多少少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但更多的还要在实战中检验,以及向张毅请教。
等他们出城时,倩儿让人给我送来了一样东西——渊虹剑。
虽然战场上不能用出源气,而且主兵刃是长枪,但吹毛断发、锋利无比的渊虹剑带着防身也是好的。
这一幕倒是让我感慨颇多,因为舞尘的噬虹剑也是这样送给我的。
可惜古剑秋大师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交托他修复的剑暂时是拿不到了!
接触到上官家安排在溧阳的人后,我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就出城去和张毅、赵三、赵四他们会合。
见我过来,张毅马上对我说道:“殿下,探马来报,东夷十五万大军在溧阳五里梁子谷下寨,不日攻城!”
听到梁子谷这个地名,我心中顿时冒出喜意,因为上官家给我的请报上推测过,说东夷人极有可能在此地驻军。
“张都尉,在梁子谷以东的地形如何,依你之见,东夷的粮道又会设在何处?”
稍稍沉吟,张毅回答道:“七大封国都位于大秦以东,但在七大封国以东,还有很大的地盘被东夷控制着,这一带的地盘多是平地、丘陵!”
“不过,在梁子谷一带林木甚多,更有一条抄近的险路,叫折谷,地势险要,极易设伏!”
“东夷大军远行,粮草供应紧急,想来他们定会急不择路,直接从折谷中穿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批军粮补给应该已经送到军寨,但这只够支持三天不到,我们需要截住第二批!”
见张毅一口气说出来这么多,我心中更是欣喜,看来自己真是没看错人,这个张毅有大才。
“张都尉,我们兵分三路,你和赵四带人在折谷截击军粮,速速烧光,我带人挡住东夷大军的接应,赵三负责截杀败军,如何?”
我将计划提出来,张毅想了想,问道:“殿下,您有没有考虑过撤退的问题?”
“一旦烧粮成功,东夷必定会分出大军,拔出我们这个肉中刺,到时候我们便是孤军深入,而且人生地不熟!”
听他这样说,我心中也是生出寒意,我确实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看张毅这副样子,他心中绝对是有所对策了,不然他也不会同意分兵烧粮的做法。
“还请张都尉教我!”
在马背上对他拱拱手,我这般说道。
他倒是对我莫名其妙地笑了一下,说道:“殿下愿接受下属意见,不耻下问,属下佩服!”
听到这不像是恭维的话,我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在我不了解的事情上,我向来都没有自作聪明、刚愎自用的想法,这样做只会把自己害死……
“还请都尉教我!”
笑着点头,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样子,张毅说道:“殿下,想要保证我们的人退走时没有阻碍,说来也简单,只需要稍稍调动……”
听完他的计划,我真有了拍手叫好的冲动。
在作战上,张毅这家伙称得上是阴损了!
……
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焚粮
一番安排后,我们这三千人分成三支队伍,其他的都没有变化,就是烧粮的人马只由张毅带领,赵四被遣回溧阳了。
按照张毅的意思,在我们截粮时,要让溧阳城中的大军出动,给东夷造成压力,迫使他们不敢调转枪头过来打我们。
稍微约定时间后,我带领手下的一千精骑来到折谷和梁子谷之间等候。
待到运粮的队伍差不多到了,梁子谷方面一定会派出人马接应,我们就要给他们迎头痛击。
虽然护送粮草的人马绝对不少,但人手再多也难以护住粮草。
我们的目的只是烧粮,烧完就走,打机动战,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怎么可能斗得过我们的精骑。
在梁子谷到折谷必经之路的小丘陵上稍作休息,我们就等着折谷那边传来动静。
下马喝水时,一名背上负着一张大弓,年纪不过二十多岁的兵士到我面前来,说道:“殿下,我们在此处以逸待劳,怕是难以对夷兵造成太大的杀伤!”
“哦!”
听到他居然这样说,我心中大感疑惑,便问道:“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虽然依托丘陵地形占了地势之利,但我们只有一千人,面对来自东夷大军数倍的铁骑,怕是讨不了好!”
“东夷兵士的骑射不比我们这些人差太多,要是真的正面对上了,估计我们这边折损的更多!”
我现在手头上一共才一千人马,要是按他口中的折损更多来计算,我还是真是不敢想了。
考虑一下他的说法,发现确实是这么一会儿,正规军的战斗力和后勤队伍根本没法比,于是我准备向他询问一下。
之前商量对策时,张毅居然没有跟我说到这个问题,估计他是想让我自己解决吧!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对策?”
他犹豫一下,说道:“殿下,属下是土生土长的溧阳人,知道在往折谷那边有一片密林。”
“要是我们分出一半兵马事先埋伏在那里,等前军将夷兵引过来,就可以突然杀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发现这个计策确实有很高的可行性,我便准备接纳他的建议。
“你叫什么名字?”
被我一问,他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属下蒙厉。”
“好!蒙厉,我分五百精骑给你,由你带领他们前去埋伏,这件事你有信心做好么?”
可能是我这样说把他吓到了,他傻站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赶忙在我面前单膝跪下,朗声道:“属下定不负殿下所托!”
“好,待这一战建功,我回去在夜北将军面前为你请功。”
“多谢殿下。”
……
之后蒙厉就带走了五百精骑,到树林去埋伏了。
他们刚走没多久,就差不多到了粮队到达折谷的时间,我们这些人马上动起来。
很快,就从梁子谷那边杀奔过来数量在三千以上的铁骑,他们行进的速度相当快,直扑折谷过去。
“将士们,这一战能否建功,就看我们的截击是否得力!为了赵国百万百姓的安危,杀!”
一声喝下,这些军士的情绪跟着高涨起来,再跟着我从丘陵上朝下面的东夷铁骑冲杀下去。
“不要恋战,放箭阻击他们,减少伤亡!”
“喏!”
因为我们以逸待劳,等我们势如破竹地冲下去时,夷兵很明显措手不及,第一轮还击根本没有组织起来。
所有人完成一轮抛射后,夷兵最少折损三百人。
回撤时,我在马背上弯弓搭箭,看着夷兵冲在最前面打头,似乎是领袖的那一个,问我边上的军士。
“你们信不信我一箭把那人射死?”
因为首战未伤分毫就击杀三百有余的夷兵,他们也是挺轻松,离我最近的那人笑着回应道:“殿下,这距离绝对在三百步之上,射的箭都没有准头了,怕是殿下射不中!”
他说的是实话,一般平射的话,百步已经是保证有效杀伤的极限。
像这样的三百步,别说准头了,射到那人边上都做不到!
我要用的自然是可以超越一百步的抛射,不过,抛射的话,这样确实不好保证准头。
没有回应这人,我对其他人笑问道:“你们怎么想,都是和他一般么?”
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一齐对我点头,想法和之前那人是一样的。
“好,那我就射给你们看看!”
将长弓拉满,对着那小得像一个点的夷兵,准备放箭。
双目锁定那人的位置,手上感受着这张弓的劲力,耳朵则是细细地听着风声,捕捉射箭的最佳时机。
终于,在微风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时,我手中的箭抛射出去,一道黑影升空,到顶之后重重地栽下去。
“着!”
在我口中呼出的同时,一切就像我设计的一样,最前面的夷兵应声落马。
“哈哈……爽!”
看完我射箭,这些兵士似乎是呆住了,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完全没料到我真的射中了。
在我笑一声后,他们回过神来,齐声呼道:“殿下威武、殿下神射……”
对此,我只是笑笑,没有阻止他们的呼喊。
我这样做其实是故意卖弄,因为我需要威服众兵的资本,我要让这些人从心底里服我,愿意听从我的命令。
我在赵军中可是没有任何战功和威望的人,这样的我更多时候是可有可无的。
别看现在因为我是仪宾他们都听我的,一旦落入困境或是陷入其他的麻烦,指不定这些家伙就哗变了!
在我放箭之后,追逐我们的夷兵速度倒是慢下去不少,这种变化让我心中不由一喜。
看样子,冲在最前的蠢货是夷兵的高层人物,他一死,对夷兵士气的打击不小,速度自然慢了下来。
那家伙估计到死都不明白,我怎么可以在三百步开外射中他。
感受到微风已经变成我们这边的顺风向,我马山命令道:“全部掉头,两百步完成一轮抛射再继续诱敌深入!”
“喏!”
底气很足地回应一声,他们马上执行我的命令,调准马头,逆击夷兵。
像是失去了指挥,死了那人后,夷兵的反应相当慢,只知道傻冲,连我们逆击过去,都不准备抛射还击。
可惜,就算他们还击也没用,因为这时候的风是顺着我们这边的。
抛射到空中的羽箭受风影响最大,拉开两百步的距离,加上逆风,他们的抛射绝对碰不到我们。
第二轮射击后,有点军心涣散的夷兵被生生射死四百多人,就这样一下交手,他们差不多折损三成了!
“甩掉他们,到折谷小树林附近待机。”
情绪高涨的一行人往前冲,跑了一下子,果然看到一片足够隐藏下五百人的树林。
停马之后,我再度发令。
“弓箭准备,完成两轮抛射后,准备接白刃战!”
死了指挥者,夷兵还是不撤,只是速度慢了许多往我们这边来。
虽然被我们甩开了,但铁骑终究是铁骑,再慢也不会慢到什么地方去,一下子就又撵了上来。
“放箭!”
“放箭!”
两轮齐射,东夷骑兵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他们也到了小树林边上,准备对我们进行平射。
知道树林里的蒙厉会马上让人冲杀出来,我就没理会弯弓搭箭的夷兵,大喝道:“换长枪,随我杀!”
士气一旦高涨起来,军士们打起仗来也是个个不要命。
即便是面对着夷兵的弓箭射击,他们也像是没有看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