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

第61章

(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第61章

小说: (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91 章

  (九十一)
  李琅琊不自然地拨开端华的手。
  “那又如何。”他低声道。
  其实他还依旧很年轻。可鬓角华发是什么时候悄悄生出的?李琅琊鬓角那隐隐约约的几丝白发像是针一般刺痛了端华。他怔怔地看着李琅琊退后两步,扯着衣摆跪坐下来。
  “端华……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琅琊向他微笑,那双眼睛眼角依旧微微上翘,只不过此刻却是泪花闪烁。
  “我不想提。”
  “可我一定得知道。”
  也许是李琅琊神色中太过执着,尽管端华眉目间流露出极其痛楚的神色,可他还是开口了。他不想看见李琅琊那种纠结的神色。“我……”端华实在不愿意回顾那些不堪回首的战事,不是他害怕,而是那回忆对死者亡魂来说也是太过残忍,“我……”他嗫嚅道,终于撑不住半跪半坐到地上。
  “九郎……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他低沉道,声音断断续续,“你走了之后,灵宝那一战,你明白的,是败了……败了……这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是我们战术不当,不曾取胜,可是——可是——你没亲眼看过实在无法想象,我亲眼看着原本好好的阵型就被那一声逃命给喊得顷刻大乱,所有人都在想着逃命,什么都不管不顾,只知道逃跑……你不要误会,他们不是不忠于朝廷,可那样的时刻,他们除了逃命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李琅琊眼含悲戚,默默无言地听着。
  “所有人互相推搡,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到后方去阻挡——我太傻了,早该知道那什么用也没有,我亲眼看着多少人被自己人挤下黄河,兄弟们身上穿着铠甲,掉下河去就是必死无疑……”端华的嗓音哽住了,“我还瞧见——我还瞧见——”
  “……什么?”李琅琊的声音也微微颤抖。
  “颜兄在那头护着哥舒翰元帅拼死突围,我看见他手上的刀都是冲着自己兄弟去了——我知道,他也是没有办法,那是突围,队伍已经乱了,不那么做元帅就出不得重围,换了我我恐怕也会这么做,可是亲眼看着,那种感觉实在是……实在是……
  “我想走已经走不了了,崔乾祐带着人把我围在黄河边上,我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跳了河……”似乎没有看见李琅琊一下子变得僵硬的神色,端华自顾自地笑起来,笑声凄凉,“哈哈……哪知后来落得如此下场,还不如当时拔剑自刎落得干净,笑话!实在是笑话!”他的声音有些变调,“这真是所谓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你等等。”李琅琊一手掩住脸,嗓子有些哑,“等等。”
  那些旧日的记忆似乎又回来了。端华微微合起眼,脑海里画面一闪而过,却依旧清晰得近乎残忍。黄河河岸边堆积如山的尸首,浓重得连风亦无法吹散的血腥气在鼻尖缭绕不去。那些惨绝人寰的哭喊和呼叫依旧在记忆中回响不断。在燕军的多少晚上,他午夜梦回,多少次他一身冷汗惊醒气喘吁吁。那些深重的矛盾折磨他多久,比身体上层层叠叠的旧伤还让人痛楚难当。
  “也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什么,”端华苦涩地笑着,“我不但没死还有幸回到潼关,关前三条壕沟里全是尸体,颜兄说,队伍完全无法维持秩序,他们是互相踩踏着进了关的——可是进去了又有什么用处,第二日潼关还不是照样被人攻陷,后面的事情,”他看着李琅琊憔悴的脸,语气虽然仍旧无限凄恻,却渐渐变得平静,“你多少也知道了,火拔归仁骗得元帅出门,绑了元帅及我等去见崔乾祐,我们势单力薄有何办法……我说了,我和颜兄都不曾降——颜兄,他是真君子,甚至后来崔乾祐要杀他,他也丝毫不见动摇,可我那时候真是失望已极,崔乾祐和我早有过节,非要逼我降他不可,加上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颜兄去死……”他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似乎难以再说下去,“何况……崔乾祐给我看了你替皇帝起的诏书——”
  李琅琊难以置信地瞪着他,尽管早就有预感,可亲耳听到事实还是带给他过大的冲击。他扶住桌案,几乎要支持不住。
  “这样么……”他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没错……”端华低声道,“后来我就一直为他们征战,如今这话说来你可能不信,不过即使不信我也还是要说——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再见你一面,不然我众叛亲离又何必苟活到如今——”
  “我信……我都信……”
  “你不用安慰我。说来也是讽刺,我为官军将领,从来不曾打过胜仗,可到了那边,倒是捷报频传——”端华尖声地笑起来,那笑声教李琅琊不安,“这简直就是在告诉我,我其实做了件对的事情嘛,想想看当时我在教坊酒肆虚度多少青春年华,到后来总算也做了件对的事情,就是降敌!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
  “够了!”李琅琊忍无可忍地低声喊,“端华,你别再笑了!”端华语气中流露出来的强烈自我厌弃让李琅琊觉得心中一阵阵地发堵,可偏偏端华的降敌又是他最不能原谅的,所以他至今也无法坦率地去安慰他。
  不过这不要紧,尽管依旧有分歧,可是毕竟还是选择了原谅。
  “……后面的事情我不愿意再说了……”端华低头,“抱歉,九郎,你总得给我留下一些自尊,可是有句话我得告诉你,我从来不曾欺骗于你,从来都是一个念头支持着我在叛军中间苟且偷生——”
  李琅琊猛地探过身去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你不用再说了……”
  后面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八重雪和金吾卫的一干人等都亲眼见证了皇甫端华如何孤身一人城上独坐面对千军万马。那日洛阳城外残阳如血,风声如泣。被痛恨、思念和愧疚折磨得太久的皇甫端华,在与昔日头目交手之后,是怎样绝望地抱着必死的心想结束一切?只是人世红尘总是无法敌对天算,不,应该说是苍天垂怜,端华有幸未死,否则他们之间哪来今日谅解?
  有些事情,关于生死,是一辈子也不能再提的。
  端华没告诉李琅琊后来在燕军的征战岁月。尽管他在投靠燕军之后威名四起战功赫赫,所有唐军将领闻之色变,可是只有打过仗的人心中才清楚,声名哪能凭空而来?有一段时间,绵长的战争几乎没有尽头,心中怀着那一点点的希望又渺茫之极——他打起仗来几乎是不要命。死了也无妨。这便是他当时的念头。
  端华没有告诉李琅琊的还不止于八重雪见到他之后的事情。在带领崔乾祐大军入长安城之前,唐军与燕军曾遭遇,唐军将领死命抵抗。那时候是皇甫端华一马当先,手握长刀独闯千军,可是他没注意到深入敌军纵深太长,唐军守将眼见己方劣势,早就下了决心要与端华拼个你死我活,尽管周围的士兵已经散了开来,可端华□受了伤的战马却不够灵活,对方一刀劈来却来不及勒马退让,端华就那么为了躲闪而硬生生地摔下马去。
  对方亦跳下马来,千钧一发之间端华哪里来得及调整身姿站起再拼,他只能手肘撑地连滚带爬向后退去,对方已然接近疯狂,刀刀催命,要不是端华情急之下不顾一切躲闪,恐怕得毙命当场。好几次雪亮的刀锋就在他颈边擦过,眼看着最后一刀是怎么也躲不过去了,端华一瞬间合上了双眼。
  死在曾经是同僚的手中,恐怕也不算亏了。
  要不是紧要关头副将方聿赶到一戟挑过来,端华早就血溅当场。事后他跌跌撞撞地站起来才发觉燕军打了胜仗,而那之后,长安城之外再无任何门户要隘。端华满脸血迹,一身伤痕,所有的衣袍都在躲闪中被地面刮得破破烂烂,他喘着气,意识到自己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可他居然麻木得一丝感觉都没有。哪怕方聿对着他大吼将军你不要命了,他心绪也未曾有哪怕是一点点波动。他只是漠然地拨开方聿,一边低声感谢他救命之恩,一边抬手抹去了脸上的灰尘与血迹。被扯破的战袍在他肩膀后面,随着战场上血腥气浓重的风飘动着。
  他那时能看到的,仅仅是旧梦逝去之后的满目苍凉。
  “九郎……你……”
  李琅琊安静地微笑着,眼角隐隐有泪光闪烁。
  “我也不想说。”
  其实李琅琊知道,自己这么说是很任性的。在经历了如此浩劫之后,回忆往事不啻一种深重的痛楚,他方才逼着端华说出那些听者为之色变的往事,定然是伤及了端华。可他为了求得那一个真相,此刻已经顾不了许多。李琅琊是怀着些许私心的,既然经历了这么多的痛楚之后还是决定彼此谅解,那他们是不是可以释怀了?关于他自己的那些事情,他不想说,也不想端华继续追问下去。这对端华来说,隔着一层迷雾的那些事情,仍旧模糊不堪——这是折磨,可也是李琅琊的期待。
  他仍在希望,有一日端华可以真正理解他。就好比他们彼此谅解一般,他期许端华有一日可以真正理解他的想法,那些痛恨、相思和矛盾——绕了这么曲折的漫漫长路,李琅琊才突然发觉,他们体会到的感情,实质上是一般无二的。
  这是否表明他们之间仍有缘分与默契?
  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谅解突如其来,而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了一种倦怠。那与以前的倦怠不同,这是一种深重的、安心的倦怠,甚至是近乎甜蜜的。
  “端华……”
  李琅琊冲皇甫端华微笑着。年轻的丞相半坐起来,朝前跪行几步。皇甫端华很默契地伸开双手,两人交换着拥抱,李琅琊感觉对方微凉的鼻尖蹭在自己脸颊上,交合着温热的吐息在颈畔颊边缭绕不去。他的双手也在端华背后收紧。
  可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心头偶尔掠过的一两片阴云却依旧挥之不去。一旦彼此获得了谅解,对前路的担心也就越来越深重。
  可他们此刻谁都避免去想这些。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早就明白,所谓过去或者前路,再如何期许如何埋怨,都不过是镜花水月,想得,说得,却掌握不得。在岁月的洪流里,纵然是权倾天下翻云覆雨,抑或心比天高壮志凌云,在万丈青史滚滚红尘面前,都不过是滴水之于茫阔沧海。
  一片安谧得异常的气息中,伴着一声叹息,不知是有谁低低地开了口。
  “若是能一直如此下去就好了……”
  他们没瞧见,彼此的眼角都隐隐挂着泪。尽管比谁都更真切地体会到,所谓真情,是该有了事情一起分担的。可是,有些事情,他们永远也不忍心告诉彼此。
  “九郎……明日,就是除夕……”

  第 92 章

  (九十二)
  长安城正在试图从战事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若是单论如今的春节,竟然倒也不逊于原先。街上炮仗的声音随处可闻,炊烟中所带出的香气和暖气让人嗅着几乎要飘飘然,孩童嬉闹的声音忽远忽近,与街上悬挂着的一盏盏灯彼此呼应——是了,孩子总是什么都不懂的,自然也是先从战事的创伤中恢复。
  李琅琊端起了案边腾着热气的汤药一口喝掉,然后提笔,在展开的奏折上写着字,不时抬头望望撑开的窗外。尽管空气仍旧寒冷,但其中随风送来的微幽火药香气和食物的香气与雪气混合在一处,变成了一种带着微妙暖意的气息。李琅琊望着不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