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男得糊涂 >

第10章

男得糊涂-第10章

小说: 男得糊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是多么感性的一种动物,第一眼打动不了她的话,你得付出十数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她的青睐。
  有一出戏叫做《红梅记》,里面有一个宰相的妾李慧娘,当宰相和她踏青之时,路遇一秀才同游西湖,李慧娘见这秀才风流潇洒,明明知道宰相杀人不眨眼,却还是不能自已地赞叹一声“美哉少年!”由此可见,女人也爱美少年,这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要不然为啥小白脸有市场?
  我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他的想法,只好从最容易改变他的地方慢慢入手,带他去逛商场。看到质地很好的和颜色鲜艳一点的衣服都让他来试试。最开始他是坚拒,说是颜色太艳会否让人觉得太过轻浮。我只得骂他,难道你少年不轻浮,等白了头才学轻浮,只怕那时吓死的不是一个两个。其中口舌不必多言,只是让他全身上下换上合身且质地非常好的衣物时,他已经被镜子中的自己惊呆了。是啊,虽然头发还是支棱着,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修身的衣物让他看起来像半个青年才俊了,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了十岁,加上原来虚增的年月,合适的打扮让他年轻了二十岁。
  后面就不必细说了,他终于知道,适当的包装一定比没有包装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就像为什么超市里精装的商品比散装的贵了那么多,但送礼的就是吃这一套。视觉效果啊!换我来说,看光滑的苹果也比全是皱纹的橘子好看得多。
  生活之所以平实,是因为生活是现实的,它没有我们想像中那样美,也没有想像中那样差劲。可是男人对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的,把别人觉得很辛苦的生存方式用一种很轻松的态度来面对,再让自己活得十分享受。这就是男人们应该选择的态度。
生活中的糊涂
  活在世上,总有一些潜规则,在学会了这些潜规则之后,才可能做事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否则事事皆不能如意。
  人有先天聪明一说,这意思就是说你爹娘老子基因相当不错,生下你来三岁就会吟诗,五岁可骑射什么的,当然,这样的儿女谁不想多生几个?可是就平均智商来说,中等偏下的肯定比以上的多得多,否则,金字塔怎么能造得起来?没人对比怎么能看得出谁比谁更聪明?
  先天聪明只能说基础好,要能学成个什么样子,却要看后续状态,像前面说过的郭靖的事,那就是笨孩子慢慢调教也是可以成为大侠的,关键是掌握学习的技巧。
  先天不聪明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十几岁青年,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工作的同时还去上夜校,最终学会了不同一般的推销技巧,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凭自己的能力当上了业务经理,十九岁就当了总经理,二十二岁就自己创办工厂。这个人,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富豪李嘉诚。
  要说聪明,他肯定不算很聪明,但他善于总结经验,而且做生意靠的是诚信,李嘉诚总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如何能让顾客更方便更合理地使用他的产品而绞尽脑汁。且不说工作如何地辛苦,在如此紧张的生活中还要挤出时间来进行学习,通过仔细思考看到了某个行业在当时必将被另一行业淘汰,果断地进行转业,并由之拓宽了另一些赚钱的渠道,直到现在,李嘉诚走路都比年轻小伙子快,因为他知道,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决策,必然会比花费时间少的人看到得更多,做得也更多。如果当初他就精明得只为眼前利益而奔忙的话,那他也就是可以看见的一段前途,路也走不远了。
糊涂的学问
  糊涂二字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它实际上很难捉摸。因为内涵又不是这两个字能完全包涵得了的,它已渐成一种文化。很多人潜心研究,希望能有多大,我也不清楚它的用途有多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希望能学会它的人是越来越多的。到处都有关于糊涂的专著,买的人各个行业的都有。“糊涂”正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它作为一种“潜规则”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
  精神胜利
  人生有时还是糊涂一点为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竟然心安理得了,有时还生出一种满足感。后来我分析了这种“糊涂”,它并不是什么人生感悟,只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而已,人家阿Q先生在很多年前就运用得炉火纯青了。对糊涂二字并非真正理解,只不过是从字面上牵强附会,根本没有领会其精妙之处。其实,作为一种流行的人生哲学,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说清楚的。
  糊涂与清醒本在一念之间,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同,别人所认为的糊涂,你自己可能觉得清醒;你自己以为的糊涂,人家又说你清醒,亦真亦假。难得糊涂说的其实是一个聪明的人很难做得到视而不见装糊涂,对社会的一种反讽,幽默而又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改变不了现实,而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给自己一个宽松的没有压力的环境。所以有的时候也可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幸福不是展示给人看的,它只是一种自己的心理感觉。自己感觉幸福了,当然生活就觉得甜蜜。可是如何才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感觉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乐观的人总是觉得幸福是随处可见的,那么,精神胜利法其实就是随时要给自己一点暗示,表明事情还不是坏到无法接受的程度。而这种方法用得恰当的话,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美好。
  鲁迅笔下的阿Q,他在任何挫败的时候都能以虚幻的胜利感来安慰或欺骗自己。虽然这个人物非常可笑,而且他的人生也是很失败,但起码他能够善待自己,这一点我们可以学来自用,善待自己的人会善待生活,我们需要对自己好。
  孔子也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也是一个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一帆风顺的事除了在艺术中是很难在生活中体现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就是各有各的难事,但是精神重于物质,精神上的胜利当然大于物质上的胜利。因为精神上的胜利无处可买,或者说仅仅靠钱是买不来的。
  幸福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不是你钱越多、房子越大就越幸福。幸福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满足,是否快乐。满足的标准又因人而异。或许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应该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情。
  指鹿为马
  世上有很多糊涂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不过,糊涂人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只是明白程度差一些,如果认真加以学习,糊涂人可以变成明白人。当然从明白人再变成糊涂人这其实是另一种转变,就跟哲学上的螺旋型上升一个道理,此糊涂已非彼糊涂了。真正的糊涂人是可以理解的,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有的时候宽容地对人,也能宽容地对己。
  人真糊涂是本质问题,而装糊涂则关乎道德。装糊涂的目的多种多样,寻求自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指鹿为马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两千多年前,把握了实权的秦国宰相赵高一定要指着一头鹿说,这是马。空壳的皇帝秦二世说赵高看错了,赵高立马就让群臣回答。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认定,而是赵高为了证实大臣们都知道他的话比皇帝还要重要,而且是证明给皇帝看的,这个时候的回答可是生死攸关的哦。要是一个不慎,那就是掉脑袋的事。
  于是,一部分人只好当场装糊涂,硬说那只鹿是马才保住了性命,另一部分人呢,坚决不同意,后来当然招来杀身之祸。我想,那些指鹿为马的大臣虽说不太光彩,但出于无奈,并不难理解。看来在二千多年前糊涂哲学已被人奉为法宝,这当然是社会制度使然。想一想,在当时的封建专制的高压之下,人们的最基本的生存权难以保障,一句话惹了别人就会有杀身之祸,人们纷纷装糊涂以求自保,就不足为奇了。
  糊涂在关键时候可以保命,所以一定要学会这招,以便脱险。
  处世之本
  如今人们如此崇尚糊涂哲学,是为了在生活或者是职场中,走得更顺畅,怎么样才能学会这点,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人是经济动物,正所谓“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如果单纯地为了得利而不惜其他而专门糊涂,这不是本书提倡的事。
  贪官张二江曾著有一本书叫《下级学》,主要讲的是如何曲迎上级,讨好上级,以达到升职的目的。听说其中就有在上级面前装糊涂、装孙子的“独到见解”。张二江的书,从一个侧面道出某些地方的官场“潜规则”,在那里,升官不是看能力看素质,而是看谁擅长“糊涂哲学”,谁能够使上级领导更满意。
  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要是明明白白,清清白白,反而成了另类,不仅升不了官,就是想平平安安地干下去都有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提倡这样的糊涂,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想起来实在感到很可怕。看来,张二江是深谙郑板桥的心理,不过,他是克服了那种难得糊涂,是不但自找糊涂,还精于糊涂,不但精于糊涂,还推广糊涂。
  糊涂,作为处世之本,并不能为了某些利益而演变成另外的状态。这种糊涂,危害实在是大。
  小聪明大糊涂
  方仲永,是王安石老家的一小时天资极其优越的小孩子。五岁时就可以吟诗作赋,其父引以为奇,将之早早地推入了社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学习,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没有五岁时写的文章有灵气了,到二十岁时,跟普通的人没什么两样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看到一本小人书,说的是状元和乞丐的故事。一穷一富家各有两年纪差不多的小孩,算命的说这富家的是状元的命,而这穷人家的只能去当乞丐。这话对富人家来讲自是锦上添花,娇纵得不成样子,对穷人家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穷孩子却自已咬牙奋斗,最后成了个状元,富孩子最终沦为了乞丐。
  仲永这孩子就是我上文说的天生基因好,他爹可能以为这聪明就跟自来水似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似的,可他爹不明白一个道理,厚积薄发,都是要有些底子才能发挥的,就生下来的那点智慧,哪能经得起十几二十年的使劲挥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拿着这三分就以为可以得到十分,未必让救世主忙得七窍生烟也不能把好事全派给他。
  其实我想仲永后来未必是不聪明了,应该是长大了要考虑的事更多了,而这些事非一两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人的时间又是有限的,考虑这些琐事的时间一多,写出华美篇章的机会就少多了。
  世事如棋,能直接看到将来的人只有那些先知们,可先知们的生活似乎都比较的清苦,难道这是上天对他们洞晓了机密的惩罚?我时时做着发财梦,但现实却总是与之无缘,反之那些真中了大奖的却是无意中走运的,当然这样的比喻似乎与之没什么关系,好像我第一次听说那个蝴蝶效应也是一样的惊讶一样。或者我们换种方式理解,世界上的种种东西,总是有了各种因果关系的,奇迹不能次次都诞生在你家的。小小的聪明实在是大可不必太以为然了。
  糊涂,实在没有这么简单。
聪明的利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