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皇商 >

第6章

盛世皇商-第6章

小说: 盛世皇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奴婢告退。”



  “这么早就睡下了?“一个沉稳、浑厚的男中音在门口响起,福佑一个鱼打挺坐起来:“是谁?”



  “二弟,是我。”



  “是大哥啊!快请进!”福佑赶紧迎到门口,用新学来的礼节跟兄长见礼。



  豪格真的很喜欢弟弟的纯真,上下仔细打量,还自言自语地说:“不错,高大威猛,很有大将军气度。你比我还高一块呢,比我长的俊,很象额娘。”



  福佑给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挠挠光头,“兄长快请坐!”



  豪格待人很亲切,没有架子,福佑看着他那张酷似父汗的脸,心里说:“这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呀!”



  “您这是从哪儿来?”



  “宫外啊”



  “您怎么在宫外住呢?”福佑不明白了。



  “我成家了啊。”



  “哦,成家就可以不在宫里住了?”福佑似乎觉得有些盼望。



  “怎么?你想成家了?”豪格和弟弟开起了玩笑。



  福佑一下子涨红了脸:“兄长说什么呢”。



  “也该成家了,你看大哥都有儿子了。回头让阿玛给你物色一个好人家的女孩,成亲完事。”



  福佑给豪格说得心直跳,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和女孩联系起来过。豪格见弟弟红了脸,还逗他:“还以为你是和尚啊?还俗啦,你现在是阿哥,别说娶一个女人,娶五个也行!”



  “兄长可别吓唬弟弟了,我也知道还俗了要娶媳妇,有一个给我做饭吃就行了。”



  “嘿,你可真行,你是阿哥,将来建功立业了,怎么也能封个亲王、郡王、将军什么的,你媳妇那可就是福晋了,是宗室贵妇,你叫人家下厨?你比我小五岁,走时我八岁。你给抱走了,额娘就病重了。那会子阿玛和额娘感情很好,天天来劝,大家都劝,额娘才好多了。



  对了,大哥来呢,是有几件事嘱咐你,千万记住了,以免吃亏。第一,别招惹阿玛的女人,离得越远越好,阿玛的女人不少,都很年轻,千万别和她们打交道,缺少什么打发下人或见到父汗说,要是和他女人拉近乎可没有好果子吃;第二,离十四叔远一点,你出家多年,没有在宫里呆过,不知道这里多复杂,十四叔人小鬼大,把你卖了你还得帮他数钱呢。”



  “多谢兄长提醒,小弟知道了。”



  “你在少林寺呆了几年?”



  “十年,护寺棍僧。”



  “功夫一定了得!为兄改日一定要讨教讨教。”



  “兄长笑话小弟了,您是大将军,小弟无名之辈。”



  你也会是未来的大将军!好好干!天不早了,为兄该回去了,记住,少说话多做事,你好自为之!”



  虽然从血统上来说,福佑是很纯正的满人,但是他从小就离开家庭到寺院那个地方。寺院里的师兄、师弟几乎全是汉人,就是读的经书也是从梵文翻译成汉语的。可以说福佑是满人的血统,汉人的灵魂,他的思维习惯、传统观念都是汉人,骨子里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人。



  比方父汗在征服蒙古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之后,将其大福晋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贵妃。福佑很不明白,父汗为什么把仇人的女人纳进后宫,能跟你一个心过日子吗?再就是配偶的辈分,简直就是乱套,哪有当姑姑的给侄女当儿媳的?其实他就是受了孔孟之道的正统观念的影响,凡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而满人和蒙古人是最不讲究婚姻上的辈分,这和汉人千百年来的伦理纲常完全背道而驰。所以福佑嘴上不说心里也十分不屑,乱了辈分就等于是乱仑!好在他是从寺庙还俗的和尚,佛门讲修口,对这些看不惯的东西心里讨厌嘴上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否则父汗就会不高兴。如果触怒了父汗,有可能掉脑袋,有点犯不上。



  寺庙出家的十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就是离开寺庙,他的思想、他的行为还是僧人品质,比较纯真。不会和人争斗,也不会玩心眼背地里整人。倒是那些弟弟们经常利用他的淳朴、善良打趣他、戏弄他。对于兄弟们的恶作剧,他干脆也不去理会。兄弟姐妹之间不是被称为“手足”吗?应该相亲相爱的互相帮衬,怎么还能这样呢?算了,何必和他们计较呢?他没有兴趣和哪个兄弟拉帮结伙,也没兴趣参加他们的酒席家宴,更没兴趣和他们谈论女人,而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寝宫天天打坐念经、练武。没有菜种就修理宫里的几盆盆栽花卉,一直不闲着,当然也不惹事,倒也让皇太极省心。



  但是福估心中却始终有两件事,想要和父汗当面说,却迟迟找不到机会,无耐之下只好向随待的秦公公探问,何时能见到父汗,秦公公告诉他每天上午巳时大汗会在园子里和福晋散步,那个时候在路上等他就能见到了。



  福佑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一早便在父汗会经过的小路旁,静静的等着



  果然巳时将近的时候,远远的看到父汗与福晋缓步而来



  “福佑!”大汗很高兴看到单腿跪在面前的二阿哥,笑呵呵地把他扶起来:“这些日子还习惯吧?”



  “回父汗,福佑觉得好多了。”



  “那就好!你在庙里的生活是与世隔绝的,和宫里完全是两个世界,肯定是要适应一个阶段的。别着急,慢慢来。福晋,你看朕的这个儿子如何呀?”



  哲哲福晋笑了:“臣妾觉得很好,一表人才!大汗是不是该给二阿哥指婚了?大阿哥的孩子都好几岁了。”



  福佑红了脸:“儿臣尚还年幼,还不忙操办此事。”



  说到最后,声音几乎是细不可闻了。



  福晋哲哲用纨扇遮住了嘴:“大汗您看他高高大大的,竟是这般腼腆?”



  皇太极说:“也难怪,他出家这么多年,寺里规矩又多,很难适应这里。指婚的事福晋也替本汗留意一些,谁家有好姑娘可别错过了,一定要贤淑的,河东狮吼可不行,他已经吃了不少苦了,必须有个知疼知热的女人呵护他。



  “臣妾一定留意。大汗是否已经有些眉目了?”



  皇太极大有深意地笑了,没有说什么。



  皇太极问福佑:“你找父汗有事?”



  “儿臣实在不好意思打扰父汗、福晋,儿臣是想让父汗给儿臣一个差事做,不拘什么,只要不叫儿臣闲着。再就是儿臣想回隆云寺看看,实在太想师父他们了。”



  “第二件事先准了,福佑有情有意,到现在还想着主持师父和师兄师弟,是件好事,可以去。”皇太极回身向不远处的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侍卫招手:“赵永!你过来!”



  那侍卫忙跑步过来,向大汗抱拳:“大汗吩咐!”



  皇太极说:“打现在起,你就是二阿哥的贴身护卫了,明天你陪他去隆云寺。”



  “嗻!属下遵命!”



  “第二件,福佑你主动请缨要差事做,这很好,你的差事主要有两件:一是读书,二是习武。父汗知道你认了不少字了,能念佛经,还俗了,还得读世俗中的文章,要有学问,父汗要给你请一位饱学之士汉人师傅,一位能教给你满语的师傅,培养你增长学问,你脑子好使,父汗知道。另外,你还要将你的武功深研下去,形成你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位赵侍卫的轻功甚好,你要好好跟他学,待你们从隆云寺回来,就开始一起切磋武功。父汗希望你将来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



  “是,儿臣遵命!”
第七章 拜见新师
  福佑和赵侍卫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个人性格十分相近,都是那种温和、善良型的,虽是习武之人,却不蛮横,待人和气,连腼腆这一点都很象。赵侍卫比福佑大十岁,却是奴才地位。在给新主子三叩首之后,福佑涨红了脸扶起他:“你不要这样!我们做朋友好了。如果不是父汗去寺里找我,我还不是贫僧一个吗?”



  “那可不是一回事,您是龙子龙孙,天生的高贵,做和尚也是暂时的,您还不是大汗亲自接回宫里的?怎么没人接属下?以后赵永就是您的人,您尽管吩咐。”



  第二天,两个人穿了便装,骑马直奔隆云寺,一路上赵侍卫又向福佑介绍了一些宫里的情况,他并没有说谁是谁非,只告诉福佑谁和谁是什么辈分,位份如何。比方说十四叔多尔衮比大阿哥豪格小三岁,比主子大两岁,可别叫错了。他还告诉福佑哪位伯伯、叔叔是太祖的哪位妃嫔所生,哪位弟弟是当今大汗的侧福晋所生,福佑这才知道父汗现今有东、西、南、北、中五宫五位福晋,中宫嫡福晋哲哲(以后的皇后)和永福宫的侧福晋布木布泰(以后的庄妃)、麟芷宫的侧福晋海兰珠(以后的宸妃),这三位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四大贝勒之一寨桑一家。分别是寨桑的妹妹和两个女儿,是博尔济吉特氏一个家族的姑侄三人,是一种政治联姻。在这之前福佑看到父汗那个侧福晋才十六、七岁的样子,好像跟自己年龄不相上下,心里别扭极了。经赵侍卫这么一说,心里释然了不少。同时他也知道了宫里是个很复杂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已经回来了,有事正明长老和父汗的约定,怎么能不听师傅的?



  福佑二阿哥和侍卫赵永来到隆云寺,正明长老正在大殿上会客,那客人是一位福佑之前在隆云寺里从来都没见过的年轻和尚。正明长老看到了福佑进殿,笑着向福佑招手说:“来得正好,老衲估摸着你快来了。”



  福佑一步上前,跪在长老面前,磕了三个头,赵侍卫也跟着磕了三个头。



  正明长老已然七十五岁高龄,须发皆白,一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扶起福佑:“殿下,回宫这些时日过得可好?”



  “不好不好!师父,弟子不喜欢那个地方,您还是让弟子回来吧!”福佑都快哭了。



  “说哪里话来?你临走时师父是怎么跟你说的?”长老笑呵呵地把福佑拉到年轻和尚面前“来来来,认识一下,这位是甘霖大师,你的新师父。”



  福佑以为自己听错了,惊愕地看着正明长老,又把眼光落在甘霖大师身上。只见他身材细高,却不显瘦,生得清清爽爽,健健康康。他的脸色非常好,白里透红,那双眼睛不是一般地漂亮,大大的,很双的眼皮,炯炯有神。高鼻梁,薄嘴唇,浑身上下,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那衣服就象刚刚洗过。年龄和自己不相上下,最多也就二十岁。



  甘霖大师见福佑用惊愕的眼光看着自己,不禁哈哈大笑,“怎么,贫僧不可以做你的师父吗?”



  正明长老正色道:“慧空,还不拜见师父?”



  对于正明长老的话,福佑一向言听计从,不仅因为他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长老的为人和修炼的道行。他把这年轻和尚成称之为大师,想是这人十分了得。于是,福佑心平气和的跪了下来,向甘霖师父三叩首“弟子拜见师父。”



  甘霖师父笑咪咪地把福佑扶起来,未说一句谦词,只是注视了福佑片刻,点点头,平平静静地对福佑说:“你根基很好,与正明长老有些渊源,才在他这门里一段时间,其实你是为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