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皇商 >

第14章

盛世皇商-第14章

小说: 盛世皇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氏锦绣真的是个贤内助,对还俗的和尚丈夫一直照顾有加,帮助有加。知道他没钱也没权,还要受很多兄弟子侄的挤兑,就悄悄地把自己的嫁妆托人变卖了一些,资助丈夫做他要做的。



  她的父亲母亲在关外戍边,朝廷也没有什么优厚的待遇。夫妻俩就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在那里一边练兵一边种地,养活着八万守边将士。不但没有向朝廷要一文钱,还把那里的日子过得风风火火。摸索到很多的致富方法。在盛京,皇太极的国宴上都很少有猴头、木耳做菜肴,可是佟统领兵士的饭碗里不但经常有木耳、蘑菇出现,还有大块的肉和大碗的酒:蘑菇、木耳是兵士们上山采的,猪肉是兵士们自己养的猪,酒是山上的野果酿造的,全部来自大自然和兵士们的勤劳。他们开垦了上万亩的土地,种麦子种玉米种土豆种白菜,采摘榛子、松子、山梨、山丁子,用粒大饱满的黄豆磨豆浆做豆腐做黄酱。在锦绣十来岁的时候被叔叔带去过关外看望父母,一下子就喜欢上那个地方不想回来了。要不是有年老的爷爷奶奶,锦绣可能就留在关外了。



  在休整期间后期,福佑慢慢煞下心来做自己的差事了,虽然国家的粮库里有很多粮食,但是那些粮食并不是全部用在战场上的,还有一部分是赈灾所用。而且盛京的粮库可以存粮的地方不是很大,如果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些粮库里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福佑就用父汗给的银票收集了民间的很多余粮。就是大户人家用不了的粮食怕时间长了长虫、发霉、鼠咬,就卖给了穿着平民服装的福佑。



  这些粮食都被福佑放在离隆云寺不远的一个很大的山洞里,正明长老答应福佑会派寺里的武僧给看管这些粮食。



  押粮运草的“草”不是引火用的柴草,而是喂马的草料,军队的马匹不光是骑兵用的,还有拉车的马。



  马的草料不用买,皇太极统治下的地盘有很多固定的草料场,供应着朝廷用马的草料。马是草食性动物,除了吃青草、干草、麦秸等粗饲料以外,还得给它喂些精饲料,比方料豆、麦子、麦麸、玉米。此外,它们还比较喜欢吃马莲草、紫花苜蓿、水稗草、胡萝卜等。



  需要福佑准备的还有药品、冬衣等。佟氏福晋给福佑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打仗赶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还有新鲜蔬菜可吃。但是蔬菜不易储存,却容易腐烂。最好是准备大量的咸菜,盛京就是沈阳,在辽宁(奉天)境内,能种的蔬菜很多,可以腌成咸菜的有芥菜、萝卜、雪里蕻、芹菜、辣椒、豇豆角,甚至是茄子、土豆、青蒜、白菜、黄瓜等都可以腌成咸菜、晒成干菜。还有黄酱和酱菜都是佐餐的好东西。福佑的夫人佟锦绣做的黄酱好吃的没得说。她的祖上是辽东巨富,经商起家,商品里就有一道靓丽的商品“格格酱”。就是锦绣的祖母老统领夫人的原创。她在去世之前把格格酱的秘方给了孙女。



  福佑和父汗建议,最好在下次和明军开战以前,先从民间收购一些多余的粮食,粮行的、大户人家的、粮贩的、粮食产地的,有多少收多少。宁多勿缺。然后发动朝廷官员家眷给前方将士做冬衣,衣服不用多好看,暖和、舒适即可。再就是药品,受伤的将士如果伤口处理不当,很容易感染。象鱼腥草、蒲公英、蚕沙、竹茹、陈皮这类东西很容易找,能退烧还能消炎。



  皇太极很快地就采纳了福佑的建议,责成福佑专门负责采购粮食、药品,给官员家眷摊派冬衣的任务。



  佟氏锦绣只跟丈夫福佑参加过他的第一次上战场的战役,之后皇太极就不让她去了。原因很简单,佟氏太漂亮了,整天混在男性兵士中恐生不测。父汗不让去就不能硬去了,但是佟氏锦绣一点都不闲着。



  福佑更是闲不住的人,采买的事有赵永给他顶着,他就作为一个押粮运草的军需官跟在表哥阿尔丹身边。这个阿尔丹是福佑舅舅的儿子,是福佑母亲的亲弟弟。多年来一直担任押粮运草的艰苦差事。人很憨厚淳朴,也很喜欢福佑。前些日子受了点伤,皇太极就把福佑派在他身边帮忙,也是为了辅佐福佑。



  佟氏锦绣身边有两名贴身服侍的丫鬟,一个叫郑娇,另一个叫刘媚,她们是佟氏八岁的时候被买进府的,现在跟在佟氏身边已经十几年了。郑娇被多尔衮称之为俏丫鬟,的确是生得很娇俏,一张白皙的鹅蛋脸上,两只灵动的大眼睛。仔细端详,眉眼之间跟锦绣福晋很有些类似的地方。她和佟氏都没想到,主仆二人全部进了多尔衮的视野,应该说是成了多尔衮眼中的猎物。但是多尔衮觉得现在还不是下手的时候,她们能主动投怀送抱最好,动硬的却还不行。眼下只能是试探性往前挪步,不能给大汗发觉。虽然他已经和豪格的嫡福晋开始眉来眼去,还不敢保证佟锦绣也是豪格女人那般水性杨花。她跟永福宫庄妃的事还不明朗,谁敢在皇太极面前提起?



  “哎呦,侄儿媳妇这是忙什么呢?”多尔衮以叔公公的长辈面孔出现在新搬迁的抚远将军府后院。



  佟氏和身边的两个丫鬟赶紧给多尔衮行礼:“侄媳见过十四叔。”



  “免礼免礼,你这是忙什么呢?后院里放这些大缸做什么?”



  “这是侄媳给前线兵士做的黄酱还有腌的咸菜。”



  多尔衮立刻大笑不已:“堂堂统领府的大千金居然腌咸菜!哎呦太可笑了……”



  “十四叔,这是我们给前线的将士腌的。冬天里没有新鲜蔬菜,总不能让他们捧着饭碗一点下饭的东西都没有吧?”



  “行,我服了。你才嫁给福佑几个月啊就跟他一样地犯傻了?你下黄酱也好、黑酱也好,买了这么多的坛坛罐罐,谁给你银子啊?军费里没有这种开销吧?什么?自己垫的银子?你这个傻孩子……”



  说着站起身,朝佟氏凑过去。佟氏赶紧绕过一口大缸,对多尔衮说:“对不住了十四叔,侄儿媳妇在干活儿,不能陪您说话儿了,等您侄儿回来您再来吧?”



  “我是福佑他亲叔叔,能把你怎么样?这般躲着我!那个和尚有什么好?傻乎乎的。”



  佟锦绣正色地说:“我不那么认为。我的丈夫是天下第一的好丈夫,他不在府上,您来这里不合适,还是等他回来您再来串门吧。”



  “算了,说几句话何至于躲瘟神似的。我还是跟你的俏丫鬟聊聊天儿吧。”



  丫鬟郑娇一听撒腿就跑,上一次多尔衮跟幽魂似的突然出现在眼前,把郑娇的下巴都给捏青了,要不是郑娇拼命地反抗,恐怕就给他玷污了。所以郑娇怕多尔衮比怕鬼还厉害!



  “跑什么跑?你再跑还能跑出我的手心?不如给我当个暖床的丫鬟,以后服侍我高兴了,吃香喝辣绫罗绸缎任你挑。唉,跟福佑有关联的人都跟和尚一样没情趣,走了走了!”说罢打开折扇,扬长而去。哪里有一点运筹帷幄的孔明军师形象了?整个一个登徒子!



  从这天开始,多尔衮就经常找各种借口来和佟氏纠缠。佟氏被他烦得无可奈何,只好向皇太极告状。如果再隐忍下去,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



  皇太极当然十分了解多尔衮的性情。早有风言风语说他和豪格的嫡福晋安通款曲,可是没有证据不好随便处置了。



  皇太极非常赏识多尔衮的才干,小小年纪就一肚子谋略,很多场战役都有他出的鬼点子。佟氏来告状皇太极就不能视而不见了,对身边的侍卫说:“把十四爷找来。”



  少时多尔衮就来了,刚进屋皇太极就冲他拍了桌子:“天底下有你这样的叔公公吗?福佑不在府上你不知道吗?有没有点羞耻心?”



  “我说大汗八哥,您这是发的哪一路火儿啊?兄弟我就是看福佑不在家,看看侄儿媳妇家里有什么事能帮忙的。您说我这大白天的能做什么?”



  “闭嘴!我还不知道你的德行!告诉你,不许到福佑府上骚扰佟氏!不然我要你好瞧!丑话先搁在这儿,希望你好自为之!”



  多尔衮懒洋洋地说:“那好吧,我尽量少去。”



  “你还敢去?反了你了!来人给我打板子!”



  “别介、别介,打了板子屁股要疼很多天的,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告辞!”说罢赶紧溜之大吉。



  皇太极气得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



  之后的几天里多尔衮没有再来,佟氏和府上的下人们把下好的黄酱全部掏到小一点的坛子里,还有那些腌好的各种咸菜也都封好了。全部的黄酱和咸菜都放进了府上的菜窖里,锁好了窖门,留下几名有功夫的侍卫看家,就带着郑娇和刘媚回统领府了。她可惹不起多尔衮,诡计多端的,谁知道他肚子里有多少幺蛾子?



  期间多尔衮还真是来了两趟,还打伤了拦住他不让进内室的两名侍卫,结果佟锦绣果然不在府上,那就是去了统领府。这就没辙了,总不能到统领府当着统领大人的面儿调戏人家侄女吧?



  多尔衮在回去的路上狠狠地说:“让你躲!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早早晚晚也要给那个傻和尚戴一顶绿帽子!”
第十六章 再立新功
  天聪八年,福佑二十一岁。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山西大同一带,由于连年征战,粮草本就难以征调,在押运粮草途中还时常被土匪劫持。



  福佑作为押运粮草的军需官,抓匪治寇,保卫军需物资,自然是责无旁贷,于是和同僚们找了不少当地的老乡了解情况,这些老乡平日里也没少受这些土匪的气,见有官老爷要拿办这些歹人,自然是积极踊跃,把各中事情说的是那是无比详细。



  原来这股土匪人数并不多,都是此地各处的山民,功夫稀松平常,靠的都是偷袭,在大队过往途中的山路拐脚处埋伏,避过护卫军后,专捡未尾的车辆下手,由于山西是黄土高原,沟沟壑壑的,地形太复杂,他们又都是当地人,熟悉这里的地势,劫了粮车转眼就不见踪迹,所以很是难缠。



  经过全面的了解分析,福佑和同僚谋划了一个计策



  次日一早,福佑和功夫好的士兵伪装成车夫,押运最后的几辆粮车,故意放缓脚步,拉开与前队的距离,这么一缓一松,土匪眼见机会来了,果然上当,冲将出来,就在一处山沟中,展开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福佑一根铁棒舞得呼呼作响,那些本就不专业的土匪见状,各各吓的差点尿了裤子,手腕粗的黑铁大棒,要是磕上脑袋,准保是红花白脑洒上一地。



  然而福佑武艺何等高明,黑铁棒虽舞的声势骇人,却是并未下过一次杀手,只用些巧劲将这些蠢匪掀翻了事,最多也就是伤其手脚,失去战斗力而矣。



  没出盏茶功夫,众匪已是溃不成军,完全没有了适才冲杀出来时候气焰。其中一个土匪喽啰冲着匪首喊到:“大哥,撤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咱们碰上硬点子了”。



  那匪首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一声呼哨,众匪立刻鸟兽散去。



  福佑心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定要一举铲除这伙贼匪,往后才可保粮队不受袭扰,跟身边随行军士交待了几句,便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