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新秀 >

第1235章

官场新秀-第1235章

小说: 官场新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去就是想看看具体的情况,结果前呼后拥,什么也看不到,而地方干部的热情,作为领导,也不好太不训斥或者什么的,最后只能是无奈的返回。不过,也的确有太多干部,就是喜欢这种前呼后拥的感觉,如果遇到这种干部,你怠慢了那可也是非常的不好,官高一级压死人,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

公安处郑克普的主动去最艰苦的地方,却是让对抗的联盟变得更加的微不足道了,顿时的,有着几个人趁势下了台阶,剩下的几个人,也老老实实的服从了新的职务安排。()人员安置问题解决,伍远飞迅速的启动了第二步的计划,严格执法纪录好执法程序,打击灰色收入,清查各单位小金库,这一步的计划,却是显得更加的严厉,甚至,柳罡连省公安厅督察队都搬来了。

这一步计划,可是公安处改革计划中最为困难的一步,虽然表面看这似乎和改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他却是让公安人员合理配置的重要辅助手段。现在,公安机关是典型的头重脚轻,城里的警力严重过剩,大量的警察充斥机关,而基层警力非常的紧张,只能是靠协警补充。此时取消协警,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公安民警形成倒流。强行的安排这些人下去,那牵涉面太大,影响也太大,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些人主动下去。如同当初的黎通让教师下乡,要让人主动下去,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为什么愿意下去,那就是下面能够有着更大的实惠,一个月多几百元是一种实惠,可是,如果不能堵住县城公安机关的灰色收入,那几百元的刺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然而,要彻底堵住这些灰色收入地带,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等于是强行的剥夺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必然是一场硬仗,不过,这却又是不得不打的一次硬仗,重塑公安机关的形象,这些灰色收入,就必须要堵住。即使再困难,也必须堵住。为此,督察队的干警,几乎换成了清一色的年轻民警,这些几乎都是刚刚走出学校的民警最是热血,而且,挑选的也都是在城里没有背景的民警,只有这些人,才会真正的做到不留情。

而督察队最先督察出来的,不是其他人,而是督察队的一名副队长,副队长朱云贵指使督察队两名民警徇私,被检举到了伍远飞那里,立刻的,督察队队长下课,下放到了一个派出所担任普通民警。伍远飞也知道,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是,他没有选择,他能够做的,就是严厉执法,不徇私情,凡是和他有些关系的,他都亲自打了招呼,被人抓到,也就不要找他了,自己主动下去,找他也没有用。这第一个下课的督察队副队长朱云贵,也正是他提拔起来的,而且,还和他有点亲戚关系。但是,他并没有半点徇私,他很是赞同柳罡说的话,亲戚朋友,照顾一下可以,但是不能包庇,包庇就是溺爱,就是纵容,那未必是爱,而且,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一些惯坏了的孩子,你还怎么开展工作?你还如何的去让别人信服你?再说了,一个团队要有战斗力,那必须是优胜劣汰,让最优秀的队员进入,而淘汰掉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云贵的结果,无疑的起到了相当不错的震慑作用,不仅是在督察队,在公安局其他部门,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督察队,纪检组,都迅速的展开了工作,而且,分外的严厉和不留情,纪检组和督察队一样,此时也属于精兵强将,柳罡的思路,那就是用严格的记录,彻底的堵住公安处灰色收入的来源,抓住一个,查处一个,从而让收入完全置于阳光之下,让地方派出所的那些津贴优势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形成民警的倒流。

严厉的执法,无疑是有效果的,仅仅是第四天,又有五人被抓住,一人因为吃黑钱直接被逮捕,四人受到了纪录处分,不过,他们却并没有被发配下去,那些当干部的可以直接发分下去,普通干部却是不行,他不希望让地方干部有着一种被发配的感觉,四人没有发配下去,也没有太严重的处分,就是下岗学习一个月,这学习一个月的处分,下岗学习,只是发生活费,让这些人在经济上感受到痛,而且,学习虽然未必能够让这些人学到什么东西,不过,却是能够让这些人长个教训,再有,在学习上,则是专门找了几个非常迂腐却又坚持原则的老警察讲课,严格学习纪律。这一招,却是当初邻东乡党委书记,现在的亘南的县长游子炆整治那些干部的高招,从精神上折磨人,又不违反规定,而且,表面看似乎也不严厉,让谁也说不上什么不好来。

最初,几人听说仅仅是下岗学习一个月,还都松了一口气,学习的时间虽然不少,可加上可见休息也就八个小时,八点上课,四十分钟一节课,一上午就五节课,四节政治理论课,一节体育课,下午同样是五节课,两点上课,六点下课,不过,却是两节体育课,三节理论课,时间严格打表,上课时间不准上厕所,讲话,打电话接电话,抓住一次,补上一天课。迟到,早退之类的,那就更不说了。

可是,接下来,仅仅学习了一天,他们就感觉到了这惩罚的可怕,自由散漫惯了的他们,此时忽然的让他们像小学生一样的上课,这是何等的折磨,这远比那什么扣钱霸道的多了,第一天,四个人就违反了五次纪录,两个各自违反了一次纪录,还有一个民警违反三次纪录,仅仅只有一个民警平安的度过了第一天。而他们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不过,惩罚并不仅仅如此,他们还需要考试,考试不合格,还需要继续再学习一期,这一招,却是那位自愿给他们上课的退休老干部提出来的,这也被伍远飞采用了,这显然也是一个狠招,上课还仅仅约束这些人八个小时的时间,可是,这考试,却是会让这些人回家也不敢懈怠。

第二卷刑警大队长第二三三章关注

第二三三章关注

黎通的改革,却是比地区公安处的改革更加容易的多,各种政策出台不久,就有着一些干警主动报名下基层了,黎通便利的交通,多年来政策和资金向乡镇倾斜,乡镇与县城的差别,远没有其他地方那么大,尤其是,民众切身相关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让一些乡镇丝毫不亚于县城。()再有着几百元的工资差距,加上地方政府在购房等方面的补助,这顺利的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尤其是几所高中的所在地,更具有相当不错的吸引力。

亘南方面,一系列的措施,严格的监管,城内公安机关民警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工资的增长,带来的却是各种灰色收入的被取缔,收入反而大大的缩水,原本被不少人嗤之以鼻的两三百元津贴,也变得格外的珍贵起来,尤其是,那些家属原本就在乡镇的民警,开始了主动申请下乡,打开了人员倒流的阀门。

当然,这也和柳罡的财政政策分不开,地区财政处开始了打压地区机关的财政拨付,加强了财政监督,亘南的县委县政府,也积极的采取了配合的姿态,作为黎通的副县长,柳罡曾经的得力助手,他非常明白柳罡需要什么,希望他们怎么做,而县委书记石忠敏也采取了配合的态度,亘南的县域发展,也同样的开始往乡镇倾斜,而两人联手,干部的调配也变得容易起来,一些优秀的干部,纷纷被安排到了各乡镇的重要位置,一些不合格的干部,有问题的干部,该处理的处理,该降级的降级,该闲置的闲置,整个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而柳罡关注的重点,则是落在了清岚和安陵那边,朗镇涛在柳罡的支持下,变得益发的强势,奶牛养殖项目,在柳罡的指导下,大量的资金被用在了安陵的道路改造上,奶牛的养殖,主要是由政府负责公共设施和创造条件,具体的养殖资金,更多的是以贷款的方式解决,对于这一类的养殖项目,政府关键的是提供服务和保障,然后培训一批养殖户,扶持一批养殖企业,而不是政府全包干办一个养殖企业,那不现实,也管理不好,柳罡并没有办一个政府企业的打算,他一直认为,政府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必要的服务,然后就是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分清楚了政府的职责,才能确保项目的最终成功。()

不过,清岚这边,柳罡其实操心也不多,朗镇涛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执行者,柳罡只需要一个表示,他就严格的执行了下去,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执行者,各方面也都被他执行的很好,最为关键的是,朗镇涛和黎通达成了一个让柳罡也有些意外的协议,干部交换协议,这是一个地区组织部支持下的重要举措,两县交换三十个科级干部,十个正科级干部,二十个副科级干部,全是乡镇干部,包括乡长镇长和书记。

这样一项举措,无疑是让柳罡最为满意的,黎通现在的乡长镇长书记什么的,那虽然不说完全可靠,可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他也和黎通方面打了个招呼,选的,都是一些比较不错的干部。这些干部到达清岚,必然会带动一批人,从而的快速推动清岚的干部队伍建设。

倒是安陵那边,柳罡很是有些操心,他一直较为担心的拆迁安置问题,终究还是发生了,不过,这却也给了他强势插手安陵队伍建设的理由,宁学枰不比朗镇涛,宁学枰要圆滑的多,而且,微微的有着一些阳奉阴违,这无疑是让柳罡不完全放心的,因此,他在暗中也做了一些安排,拆迁问题,迅速的让他启动了自己的计划,他先是强势的拿下了一个副县长,一个属于宁学枰支持者的副县长,以及十多个相关的干部,亲自的坐镇安陵一个月,震慑安陵官场,同时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

宁学枰虽然心底很是着急,表面上,却是不得不表现出一种恭敬,只是在心里期盼着柳罡赶快离开,然而,他却是不知道,柳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柳罡坐镇安陵,表面是处理拆迁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广泛的和安陵的干部接触,安陵道亘南有七十多公里,比现在的黎通到亘南还远,而且,安陵是一个小县,因此,更加的不受关注,因此,安陵相对于其他县,地区方面的掌控,都要弱的多,更多的,就是依靠县长书记什么的,柳罡入驻安陵,那目的,却是大量的接触安陵的干部,了解安陵的干部,同时的,也让这些干部了解自己,增加自己在安陵的影响力,而不完全是听宁学枰一个人汇报工作。

“柳专员!”下午就准备回去了,最后的一次,柳罡又去了七峰峡水库淹没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自己遗漏的事情,刚刚下车走了几十米,前方忽然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许县长也在这里!”柳罡招呼了一声,那是安陵常务副县长许东前,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方势力的代表,安陵最大的势力不是县委书记宁学枰,也不是县长葛明坤,而是这位常务副县长,五十岁的许东前,也是最后的一届。说起这个许东前,柳罡印象倒是不错的,这是一个聪明人,一直让自己处在中立的位置,也不贪婪,工作也比较认真,在安陵,很有威望,只不过,这人有些太保守了一些,而这人,也是安陵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大的障碍,柳罡也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