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在巨龙脚底下 >

第17章

在巨龙脚底下-第17章

小说: 在巨龙脚底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海好奇地拿起一本《约翰&;#8226;克利斯朵夫》上部翻看着,开始还有些漫不经心,然而看着,看着,分散出去的心神迅速被召回。看完五六页后,他合上书,心中已决定买下《约翰&;#8226;克利斯朵夫》。

  付钱时,德海却发现自己除了伙食费,只有七元余钱了。他父亲七星每月会给他一百五十元,以当时物价,兰西一中普通寄宿生每月伙食大概为一百二十元,七星虽然在乡镇挣钱艰辛,但知道儿子们毕竟在城里读书,每月会给三十元零用钱,有时要买衣服鞋会另外再给一些。

  以七星的意思,他给德海两兄弟的钱是用来坐车、买水果、买文具和学习资料的。林海差不多就是这样做的。而德海出去从不坐车,也不买学习资料,他甚至都嫌学校发的试卷及资料太多,根本不愿再去买试卷汇编之类的。他除了有时买些水果吃之外,其余的钱都用于买书了,有时连七星给的买衣服的钱也买书了。然而相对于他对书的需求程度,他拥有的零钱实在太少。而父亲七星是不支持买“闲书”看的,因而德海从未因买小说名著向父亲开口要过钱,而且他也深知家中经济状况惨淡。

  于是,德海在高中时期积攒的一百多本中外名著只有三分之一是正版的,另有三分之一是旧书店淘来的,还有三分之一是盗版的。以至后来回想起来,他感到自己被迫支持盗版是高中时的第二件遗憾之事。

  虽然只有七块余钱,他仍然很想买《约翰&;#8226;克利斯朵夫》。想了想,他从另一个装着班费的口袋掏出十三块钱付给了书店老板。他此时买的《约翰&;#8226;克利斯朵夫》是盗版的,上下两部共二十块钱。接过老板用塑料袋装好的书时,德海愧疚地想着:“只好暂且请罗曼&;#8226;罗兰先生原谅了!我现在实在买不起您的正版书,待我日后挣钱了,一定重新买过!”

  德海回到寝室后,过了一会,林海也回来了,看见德海在看书,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开口向德海借《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史记》。德海看了看他弟弟,一边给他找那三本书,一边笑着说:“哟!你也关心起文学来啦?”

  不料,林海高声叫道:“谁关心你那鬼文学!是我语文老师说高考要考课外名言名句,文言文要考《史记》,要我们有空多背些唐诗宋词,多看《史记》。我跟你讲,我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凡是高考不考的,一律不看!”

  德海的笑容刹那间消失了。在书堆中找到那三本书后,无言地递给林海。

  过了一会,他想起在自己逛过的兰西城大大小小的书店中《考试一本通》、《难题解析》之类学习资料及试卷汇编占了其书店所有书籍的一半以上,学生及家长大多时候买的书也都是学习资料和试卷汇编。而在兰西城很多可以租书看的小店中经常被租的书是武侠、魔幻、言情、*等类书籍。这一切令德海时常感到中国现在是一个纯文学被挤压的时代。

  而德海这时期为了排解苦闷与寂寞,开始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文学作品看得多了,除了帮德海排解苦闷与寂寞外,还助于他修身养德、陶冶情操,使他对社会、对人的认识也深刻了许多。

  德海本来想下个月把挪用的班费还上,然而到下个月时,每去逛一次书店,又发现有自己很想买的书。这样一来,他非但没有把班费还上,反而再次挪用了五元。

  为了怕班主任什么时候突然查帐而说不清楚,德海便在此后几次接过班主任收到违纪同学的罚款当中,总共少登记了十八元。这样“擦干屁股”后,德海有时甚至想那挪用的十八元班费就此不还了:“反正班上好人少,歹人多,这些班费也是罚那些歹人的钱,就算那些歹人送些钱给我买书吧!反正我没挪用班费去上网或赌博什么的。”

  然而这样想定后,心中却时常不安:“没错,你没挪用班费去干坏事,但有些官员贪污受贿后并没去吃喝嫖赌,而用于供子女上大学或盖别墅住,也算不上做坏事。……没错,班上好人是少,也就是你认为的‘人民’少,你觉得班费要用于‘人民’才好,于是你就想代表‘人民’用些班费。但是,你买小说名著又不是买给班上所有人看的,而是你一个人的私物。就算你说班费要用于好人,但是你一个人不能代表班上所有好人!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知道这种事是无法代表的!”

  之后他想起班主任让他一个人记账又管钱,而且从不过问,上次艺术节前问班费数目也只是担心班费过少而不够买羽毛球拍。

  班主任对自己真的很信任啊!德海想。你这样做,对得起班主任对你的信任与欣赏之情吗?不错,你一个人又记账又管钱,你挪用个十几块钱是没人知道的。但是,记得有人说过:越是在无人监察的情况下做事,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高尚与否。所以无论有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就应当怎么做!

  再说,班费应当用于整个班集体,不管怎么样,班上所有人才算一个集体,而且你自己也说过,在那些双差生没违反纪律时就不排斥他们,说话要算数,就要做到!小子,别因为缺钱买小说名著,就给自己找“代表人民”用班费的理由!如果这样做,那你的小说名著就白读了!以后也不用读了!你自己也知道,读书首先就要明理知行啊!……

  最后,德海决定自己以后只记账,班费则交给生活委员管,省得自己以后又因很想买什么名著而忍不住挪用班费。

  这天中午放学后,德海便匆匆走回寝室。过了好一阵,林海回来了,德海立即向他借十八元钱,理由是买书买昏了头,弄得这个月伙食费不够了,并说下个月爸妈给了钱,马上就还。林海听了,一边掏钱,一边仿佛他是哥哥一般把德海训说了一番:“干得不错啊,你!真的不错!买小说看,买得要饿肚子了!佩服!佩服!怪不得你成绩会下降!……“

  德海此时有求于他弟弟,自然不能反驳什么。

  下午上课之前,德海和生活委员熊阳核对过账目后,便把班费移交给她。移交完之后,德海心中陡然如释重负,望着窗外长舒一口气,接着他想到: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自己无论做官还是干别的要管财务的职务,都要砍断会使自己容易犯错误的桥梁,让自己处于有人监督与制约的状况中。

  
  
  二十九

  几年后,德海每每想到和他一起住了两年的郭斌时,总会想起郭老师为找郭斌翻爬铁门的情形。

  郭斌差不多可以说是个脚踏黑白两道的人。他一方面结交德海林海这类好学生,一方面也结交小混混般的学生,而且是跨校结交。平常白天有时会有混混学生来找郭斌聊天或借钱或一起出去玩。有一段时间,三更半夜都有兰西一中或二中或三中的混混学生来找郭斌,或借路费离家出走,或叫郭斌帮助安排一个睡觉的地方。

  郭斌其实很不愿意借钱或帮忙安排住宿,他自己用钱也厉害,根本没钱借给他们,而且他也知道借钱给他们,不知何时会还,但郭斌经常在他们面前打肿脸充胖子、讲哥们义气,所以郭斌总或多或少会借给他们。然而,他每每借完又后悔自己充胖子。无钱用时,郭斌只好向别人借钱用,有时会借德海两兄弟的,但一有钱就会还。然而郭斌有时借了其他初中同学的钱,因为别人没还他的钱,他也半年甚至永远不还那些初中同学的钱。不过一旦如此,他也有自知之明,不会再向那初中同学借第二次,而初中同学看日子久了,想了想,也就算了,就当那几十块钱是用作买断郭斌对他的借款权。

  一个星期三的中午,德海吃过饭后回到寝室,走到门口,正要掏钥匙开门,却见门是虚掩着的。他想可能是郭斌先回了寝室,便顺手推开房门,可一脚刚踏进房间,鼻孔中就扑进一股呛人的烟味,同时见小房间内烟雾缭绕,几乎看不清房间的物品。

  德海以为房间内烧着什么东西了,便赶紧打开窗户,待空气流通了一些,烟雾渐渐消散了,他便查看起来是否有东西烧着了,却发现自己床上睡着陌生人,再看林海、郭斌床上也睡着几个陌生人,而地上则到处是瓜子壳、烟头、臭鞋及食品包装袋等。

  德海顿时感到气愤不已。他冷冷地走出房间,带上门,走到楼房外站着等郭斌回来。

  过了十来分钟,郭斌回来了,看见德海直直站着,嬉笑着说:“卢德海同志,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发什么呆啊?”德海站着一动不动,冷冷地说:“那几个人是你带来的吧?你自己去看看寝室成什么样子了!”

  郭斌一听,不再笑了,赶紧跑向房间去了。德海不想进房间看着郭斌和他那几个破朋友,便去自己班男生宿舍坐了半个多小时。

  德海再次走回寝室时,郭斌已在扫地了,并说那几个人已睡醒,走了。德海这时气已消了大半,没说什么,便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可刚掀开被子,一股臭味就气势汹汹地杀进鼻子。德海顿时气得冲郭斌发火:“你闻闻我的被子多臭!我最讨厌别人睡我的被子!而你带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没有洗脚,没有脱袜子就睡在我被子里!不是看你爸的面子,我真要骂你三天三夜!”

  郭斌顿时陪着笑脸说:“德哥你消消气,莫骂,莫骂!我也不想这样!”顿了一下又说:“我的被子也臭得很!我也没想到这几个家伙这样王八蛋!你看看,我放在床下的半箱伊利牛奶也被他们喝得差不多了!我今天早晨七点四十多在教室上早读时,这几个三中的家伙来找我,再三说是昨晚一夜没睡,要到我们房间睡一上午,我没办法,就从教室请假出来,给他们开了门,再回去上课。哪知道房间被他们弄成这个样子,睡觉也不洗脚!”

  德海不想再说什么。幸而今天天气晴朗,他便赶紧抱着被子去晒。郭斌扫好地后,也抱着被子去晒。德海晒好自己的后,把林海的也抱去晒。林海没有回来,大概吃过午饭,直接去教室了。晒着被子时,德海突然想到其实理科普通班也有好多双差生,他们没有选读文科,是因为他们父母觉得选读文科将来比读理科难找工作。

  这个星期天晚上七点半多时,德海正在寝室看书,门忽地被推开了,抬头见是郭老师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另一个秋水中学的老师。德海立即站了起来,喊了一声“郭老师”。

  郭老师亲切地说:“德海,在看书啊?”顿了一下说:“这位是我们秋水中学的曹水华老师,以前见过吗?”德海叫了一声“曹老师好”,笑笑说:“见过的,只是以前不知曹老师姓名。”

  郭老师坐下后,随意地问林海到哪去了。德海说,可能在什么小餐馆看电视。接着,郭老师跟德海及曹老师随意聊了一阵。德海感觉郭老师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并且想起郭老师平时除开家长会外,从未晚上来过学校。

  这时,郭老师突然说:“德海,有空跟我去找郭斌吗?”德海吃了一惊,同时蓦地想到刚才郭老师只问了林海,却一直没问自己的儿子郭斌到哪里去了。

  德海立即说:“有空啊!我现在看的是课外书,以后看也可以。”停了一下,不解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