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

第30章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第30章

小说: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先生:我怎么跟你谈,你这是捕风捉影嘛。现在弄得满城风雨的,我怎么在单位工作啊?如果我要真……哪怕有一点点越格的地方呢……
  王女士: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现在就是铁了心了要跟我离婚,你已经不可救药,我今天不跟你谈了。主持人,我走了,我难为你们了,请原谅。
  王女士的走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当我们冲上楼去寻找她的时候,看到她一个人正坐在演播室外的长椅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身体不停地抽搐着,与刚才那个又泼水又拍桌子的她相比,显得那样无助与弱小。当她从演播室里流着泪走出来的那一刻,赵川的眼神充满了怜惜。第六表情:同情。
  主持人:我想啊,您是不是觉得现在在家里压力很大?
  任先生:跟您说实在的,她在这儿肯定也是顾及到影响,才收敛得多了。您说我这么一个老实人,我要是,要走到这一步的话,您就可以想象了。有些事简直是难以启齿,在这个场合我确实也不愿意说太多。总之,我现在是铁定心了,我看我们夫妻的缘分也就到这儿了,再想挽回,我真没有这个耐心了。
  “鬼”,信则有,不信则无。有的人说看到过鬼,但又总不拿不出证据。又有的人说在电影里有道士,可以专门杀死鬼,即便鬼真的被道士杀死了,那么最终不还是没有鬼吗?所以,捉不捉鬼?鬼最后是否存在?有时候,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圈子中,如果较真儿的话,有很多“鬼”可言,因为“鬼”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生活中,我的一个秘密被别人广为言传,我可以认为这个“鬼”就是我的闺中密友,因为只有她知道我的秘密;工作中,我的一个小小错误被领导知道,并被夸大其辞,我可以认为这个“鬼”就是我周围的某些同事,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接触到我的工作;婚姻中,另一半整天三更半夜不回家,我可以认为这个“鬼”就是除了我之外他接触到的某一个女人,因为那么晚还不回家的理由就是陪其他女人去花天酒地了。所以说,“鬼”是无处不在的,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对待这个“鬼”。
  初次接触刘女士的时候,她已经被人看成一个勾引别人老公的“鬼”,并被人捉拿了半年之久。在这半年中,她遭遇了太多的“捉鬼”利器,如单位里的风言风语,如夜半三更的电话骚扰,如被泼水、被谩骂、被鄙视,但她都侥幸存活了下来。但是,就是再厉害,甚至修行几千年的“鬼”,我想也受不了这般折腾,更何况她是不是“鬼”还不确定呢?而那个捉鬼人却一口咬定这个“鬼”就是她,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只要能够把“鬼”彻底收复,只要老公能够回头是岸,这场捉鬼计就算大功告成了。可事实怎么样呢?在一场既有硝烟、又有流血的战争中,捉鬼人使用浑身解术,去单位大闹,去咖啡馆捉奸,甚至在我们的节目中也大打出手,只要能够让“鬼”知难而退,甚至把“鬼”彻底打死,不管什么手段她都会尝试。可是,让捉鬼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在她轰轰烈烈的婚姻保卫战中,她却亲手把自己的婚姻推到了悬崖边上。因为这个“鬼”是不存在的,她为了表现自己的捉鬼能力,着实地搬了回石头狠狠地砸了自己的脚。
  其实,“鬼”是无处不在的,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对待这个“鬼”。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一再地怀疑这个,怀疑那个,那么你的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在遭遇不幸的时候,如果你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觉得别人在搞破坏,那么这个“鬼”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某种程度上,“鬼”其实完全是人们自己创下的产物。另外,即便这个“鬼”在你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如果你不采用上面那个捉鬼人的极端手段,而采用另外一种迂回战术,我想这个“鬼”最终还是不存在的。
  做什么工作都会累,那么作为捉鬼人,在没有“鬼”的情况下,我想就不要给自己平地生“鬼”了吧!       
  前段时间北京流传着一个“鬼”故事,一个大男人在深更半夜等公共汽车回家,左等不来,右等还不来。半个小时后,夜色中缓缓驶来了一个庞然大物,他等的车终于来了。车还没停稳,他就窜上了开着门的公共汽车。这时他发现,车上没有一个乘客,他便怡然自得地坐了下来。可车在加速的时候,他感到有点不对劲,仔细看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这车里既没有售票员,也没有司机。他大惊失色,再看车门,还是开着的。他便一个箭步冲到门口,逃下车去。车缓缓地从他身边开过,惊魂未定的他,在车尾见到了两个推车的人影,其中一个还对他喊道:“哥们儿,顺路帮着推一段吧!”原来推车的是司机和售票员!
  误会法是每个讲故事的人常用的技巧,然而生活里又有太多因误会而产生的矛盾,夫妻间更是如此。其实误会终有解开的一天,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总是把误会怪到第三人的身上,就像“捉鬼计”中的王女士一样,恰恰应了那句老话———“活见鬼”。       
  编导:曹雪丽
  演播室
  “你是不是有病啊!”,张涛突然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狠狠地骂道,他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手机在口袋里拼命地震动,整整两个小时几乎没有间断。这种震动好像是强有力的电磁波电击在他的右腿上,使他整条腿都感到麻木了。他心烦意乱,魂不守舍,根本无法安心与客户交谈,客户说什么他只能是频繁点头,并强弩笑容。从客户猜疑的眼神和含糊的话语里,他感到这次的项目又要泡汤了。
  自从和妻子离婚后,张涛没有过上一天安静的日子,前妻刘云对自己连绵不断的精神骚扰就像是一颗颗炸弹,随时都会在自己身边爆炸。打电话辱骂张涛是她的家常便饭,什么“臭不要脸的”、“骗子”、“王八蛋”,骂人的话数不胜数,而且不分时间、场合。每天进到办公室张涛就会听到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不用接也知道是刘云的咒骂声在“问候”他;每个深夜,家里的电话总会莫名其妙地骤响,常常将他从睡梦中惊醒,当然,不用接他也知道是刘云用她独特的咒骂声向他道“晚安”了。如果他不接固定电话,手机自然会响起来。而且刘云绝对是一个固执的人,她会耐心地一直等到你接听,听完她的咒骂才肯罢休。如果关机或者是没有及时接听,刘云便会很快出现在他的面前,来一顿标准的泼妇骂街,不管你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大街上,不管你的身边是同事领导,还是客户陌生人,张涛越尴尬她会越觉得过瘾。
  即使是坐在我们的演播室里,张涛提起自己的前妻刘云对他的这种手机骚扰,仍然觉得不可理喻。
  张涛:她把我都折腾糊涂了,一天到晚这样,我也受不了啊。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您前妻刘女士的时候,她也说您爱面子,那今天为什么还能够来这儿,把自己的事儿全跟大家伙说了?
  张涛:对,我说说心里就痛快点,我就是抱着一种试探的心理吧!但我内心还是……希望能帮我个忙吧?也就算是……
  前妻对他的骚扰让张涛感到窒息,回忆起这半年的生活,他情绪十分激动,浑身发抖,语无伦次。
  主持人:我觉得张先生可以平静一下,我们的现场有两位观察员,一位是刘律师,另一位是金大妈。我特别想问刘律师,像张先生前妻的这种行为,张先生有没有起诉的依据呀?
  刘律师:张先生具备起诉的依据,刘女士的行为已构成了侵权。
  主持人:侵犯什么权?
  刘律师:侵犯公民的一个生活安宁权,侵犯公民的正常生活不受骚扰的一个权利。
  主持人:如果张先生要胜诉的话,会怎么样?
  刘律师:根据这个法律规定,她需要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些民事责任。
  金大妈:刚才通过张先生说这些吧,我感觉他还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虽然出现了这种问题吧,自己还是能比较正确地来对待,这很好。这种事情如果诉诸法律,我认为双方都是败诉的。因为你们毕竟曾经是夫妻啊,那么诉诸法律的结果呢,你所得到的东西就是一张纸,这张纸并不能解决张先生和他的前妻的这种精神上的痛苦。
  张涛:我就希望减轻骚扰,别折腾我了,说实在的,我求求她了。
  主持人:实际上您的前妻也在我们这个现场,我不知道我一会儿请上她来之后,您的情绪能不能稳定一些,平静一些,因为咱们今天坐在圆桌前谈这个事嘛……
  张涛:我爸说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事实上张涛在刚才走进演播室的时候,有些犹豫,因为他看到前妻刘云就坐在离他不远的沙发上,不时地用恶狠狠的眼光看着他,他紧张得想跑。如果不是编导劝他再试试,并且说已经做好了刘云的思想工作,恐怕张涛真是不敢靠近她。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请出张先生的前妻刘女士。来,有请,请坐。记者采访您的时候您承认电话是您打的?
  刘云:对,我不否认。
  刘女士显得理直气壮。
  刘云:他在我们离婚之前就有了情人了,他欺骗我,就是他跟那个姚小姐。
  主持人:您就是这口气咽不下去?
  刘云:对,我咽不下这口气,我觉得他完全是在欺骗我,他把我蒙在鼓里边,莫名奇妙地就把我抛弃了。
  主持人:刘女士所陈述的是离婚之前,张先生就跟姚小姐有不正常的关系,对吧?
  刘云:对!
  主持人:如果他和姚小姐有过这种密切接触的话,在法律上刘女士有没有权利通过这种方式告张先生?
  刘律师:现在刘女士和张先生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即使是张先生在结婚之前有过情人,有过第三者,那么刘女士现在这个方式也是不正确的,不合法的,是违法的。
  主持人:您没有考虑过要承担法律责任?
  刘云:没有,我就想到给他搞臭,今天我来到这里就为了叫所有人都知道,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人,是不是个伪君子。
  主持人:张先生可不可以开诚布公地跟咱们说说,这个事儿到底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
  张涛:纯属胡说八道,客户的关系是正常的工作关系,我们俩之间有什么密切接触?说感情上的问题,我都不敢想!
  刘云:那你也不至于每天晚上都不回家吧?
  张涛:你看见了吗?
  刘云:我做好饭你也不吃,你说在外边已经吃过了!
  张涛:你只是疑心太大,该找心理医生了,瞎琢磨什么呢?一天到晚的!
  主持人:两位当时离婚,是法院判离的,还是民事调解离的?
  刘云:民事调解离的。
  主持人:协议离婚的时候也没什么争议是吧?
  张涛:没有,她也签字了,同意了。
  主持人:那个时候您为什么签那个字?       
  刘云:我想既然经常吵架嘛,感情有距离了,那么咱们既然有结合就有分散,就好分呗,别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不是夫妻咱们也可以成为朋友是不是?当时我不知道有那个第三者,有第三者我绝对不会那么痛快地签那个字的。
  又一次提到小姚。离婚前,刘云是不知道有小姚这个人的。所以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