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浒心语 >

第4章

水浒心语-第4章

小说: 水浒心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对我说过这番话不久,就申请到边境抗辽前线去了,后来战死沙场,为江山社稷尽了一个军人的职责。看来,我要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恐怕也得走父亲这条路了。陕西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正在镇守边庭,他是我父亲的老领导,曾捎话说让我有事找他。讲到这里,我觉得大家可能会对“老种经略相公”这个词有些陌生或不理解,顺便解释一下:“经略”是官名。我们宋朝在边疆的州府设置“经略安抚使”,简称“经略”,是朝廷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属于军队的武职官员,地位和知府、知州相等,甚至权利还略大于地方官。“相公”是我们那时对知府以上高级官员的称呼,估计后面别人在自己的心语里还会提到“相公”这个词,您记下了,这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种”是姓,在我们那个时代,种世衡和他的子孙先后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我说的“老种经略”是指种世衡的后代种谔,还有个镇守渭州府的“小种经略”,是种谔的儿子种师道。

  回到家里才知道,高俅这个狗东西,还真的和我拧上了,竟派殿帅府的士兵小张和小李来监视我的行动,他俩已经暗地里把高俅的话报告给我了。有句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高俅这个小人硬是把他和我父亲的仇算在我的身上,没差找茬,给我小鞋穿,和我过不去,看起来我在京城的禁军里已经呆不下去了。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策,边境虽然条件艰苦些,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单纯,容易相处,况且还有孤单的老母亲需要我照顾呢?

  七、我使了个“金蝉脱壳”计

  通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坚定了非走不可的决心。面对一只恶狼,我不想成为任凭宰割的绵羊。幸好高俅百密一疏,他不知道小张和小李都是我的老部下,和我的感情很深,不会真正监视我的。我决定不显山不露水,静悄悄地走,来个神不知鬼不觉,也不至于连累小张和小李,他们当兵的不容易。因此,我笑着对他俩说:谢谢你俩对我的忠诚!不就是点名晚到了一点吗,这不是什么大事情,说不定高太尉明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再说了,我还会再找找其他领导帮我讲讲情呢,你们就放心吧!晚饭以后,我先把小张叫过来吩咐说:我前几天生病,在酸枣门外的岳庙许下了香愿,明天早上想要去烧头一炷香。你今晚先去叫庙主按三牲的规格作好准备,明天早点开门等我。你就不用往回跑了,住在庙里,晚上自由活动,放松放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天早早在庙门口等我。然后,我趁着夜深人静,悄悄地把外出需用的行李打包,把路上需要的花销钱准备充足。等天快亮时,我再把小李喊起来说:你拿上三百块钱,现在到岳庙里叫上小张,然后一同去早市上买牛猪羊三牲;再到庙里煮熟。我买些纸和香烛,随后就到。你俩一定要想办法,让我烧上头一炷香。打发走小李后,我就叫醒母亲,扶她上马,带上行李,趁天色朦胧,出西华门,择路望延安府而去。

  对待高俅这样的小人上司,咱惹不起躲得起!

  参考《水浒传》: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驴子是人?还是人是驴子
《水浒传》边缘人物的内心独语系列之三

  王四(九纹龙史进家庄客):  (1)    

  驴子是人?还是人是驴子

  驴子为吃而劳作,受人骗而拉磨;人为欲望而奔波,心甘情愿去打拼。驴子是人,抑或人是驴子?我到死都没有搞清楚!千百年来人人都是这样,一辈子辛辛苦苦;为“名”所累;为“钱”所困,为“色”所害;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一、家庭环境与出身对于一个人的后天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在《水浒传》中,我王四的身份仅仅是九纹龙史进家的一个庄客。家庭出身,属于佃农或雇农的阶层,用句通俗的话说,就叫做“打工族”。因为自家没有田地,只能靠租种东家史太公家的土地为生,平时除耕种田地,管理收获庄稼,上缴税租外,还得听从东家的临时工作安排,负责史家庄园的安全保卫和替东家当差跑腿等具体事务。因此咱和前面出现的洪太尉、王教头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物。

  民间有一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遗传因素很重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唯血统论”。皇帝的儿子就是当然的皇帝坯子,官员的儿子就是当然的官员坯子,商人的儿子就是当然的经商坯子,农民的儿子就是当然的种地坯子,雇农的儿子就是当然的打工坯子,这是标准的“宿命论”。二是说后天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家庭环境,对于今后的前程影响很大。人生长在环境优越的家庭里,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接受优良的教育,这为他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大后进入社会,又能得到家人和亲友的帮助,很容易就能出人头地,走向成功,所谓“朝里有人好做官”。而出身低微的人,整天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日子,生存环境恶劣,不可能接受良好教育。幼年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等长大后,整日与贩夫走卒为伍,疲于为生计奔波,四周亲朋既无金钱资助,有无权势相帮,他就很难出人头地,最终只能是“泯然众人矣”。这是标准的“环境成长论”!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分析得有些太绝对,我也承认有些绝对,不是还有句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吗?官宦富豪之家出败家子,贫困潦倒之家出英才俊杰的事情屡见不鲜。但那都是个案,有典型性而没有普遍性。一个人要是没有过人的天赋,只有中等的智商和能力,家庭环境与出身对于他来说可能就相当重要,甚至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像我和东家的儿子史进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俩年龄相差无几,但就人生的起点来说,我俩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差距很大。史进是史太公的儿子,出身高贵,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是贵公子一个;而我的父亲是史家的庄客,我是打工族的后代,长大后只能步父亲的后尘,继续做庄客。小时候,我一直弄不懂:为何史太公能为儿子挣下一所大庄院,而我的父亲却不能给我留下什么?当时,我对于那座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有二三百株大柳树的庄院印象特深:

  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青缕如烟,四下里绿阴似染。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仆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二、我的特长缘于父亲的遗传

  我曾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尽管出身卑微,但我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我坚信自己绝不会是碌碌无为之辈,因为我有区别于常人的两大特长:一是脑子灵活,能言善辩,社交能力强,很会来事儿,能讨得东家的欢心。因此,史家庄的人都叫我“赛伯当”。这个“伯当”是不是指隋唐时的英雄好汉王伯当,我没有进行过认真考证,只知道那是一种褒义,但心里总觉得不如叫做“赛诸葛”听着舒服,感觉气派。二是我的酒量特大。由于那时制酒的蒸馏技术还没有问世,或者问世了还没有推广开。因此,当时绝对没有后世的高浓度白酒!加上那时的酒全部属于纯粮发酵制作,当时农业科技不发达,粮食产量普遍很低,为节省粮食,人们在勾兑酒时就故意把度数调得很低。因此,那时人们饮用的酒大约相当于后世的啤酒,酒精度数大概在10度左右。所以,在当时能喝个三五碗酒很正常。我则属于那种喝酒七碗八碗不醉的人。

  先说关于特长的话题。谁都应该承认:智商和天赋是一个人特长发展的先天条件,还应该承认,每个人特长的发展是有先天差别,具有不均衡性的。我家虽然连续几代为史家做庄客,但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庄客,而是庄客中的文化人,很得东家的赏识。经过祖上历代的文化积淀,到我父亲时,已经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才能。他老人家当时任史家的帐房先生,算帐时擅长两只手同时打两把算盘进行运算,且几乎没有误差。这种一心二用的绝活,很多人是学不来的!

  父亲还有两个强项:一是装“粮斗”。“斗”和“升”是一种口大底小的装粮食的量具,也是一种容量单位,东家每年放租收租时用。从换算公式上讲:1斗=10升;1升=3斤。父亲能让装进粮斗里的麦子,一律直立着或平躺着或斜靠着。据说,因为麦粒各种立姿所占的空间不同,每斗麦子的实际容量相差近一“升”,也就是相差近三斤;仅此一项,每年收租时,我父亲就能为史家敛进许多的不义之财!我父亲的第二个强项是记忆力超人。每年帮东家放租收租时,他老人家一边欢快地忙活着,一边嘴里念唱:王富贵借小米一斗二升;李小二借小麦六升;史老歪还高粱米二斗三升……。但当时在场的人只听到他念唱,却从未见过他动笔记账。到了夜深人静时,父亲才坐在帐房里,凭借着记忆,把白天的账目一一补记出来,且从未出现过一笔差错。据说有一次,史太公想考验我父亲一下,悄悄从原始账本上撕去了整整五页账目,而我父亲当时没有发现。年终结帐时,账目自然是算不平衡的。父亲站起来在房间里转着圈踱步,踱到第七圈半的时候,猛然坐回帐桌前,提起笔来“刷刷”补写了五页流水账,然后把总账算拢了。史太公非常吃惊地作过对比,我父亲补写得账目和撕去得账目,在人名、时间、数目,甚至排列顺序上,竟一毫不差!

  应该说,在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擅于交际方面,我是秉承了家族的优秀基因的。读者可能不相信,我出生时的第一声不是啼哭,而是说:妈妈,您辛苦了!从而让妈妈和接生婆大大地吃了一惊!

  三、创业起步阶段

  待我长到九岁时,父亲便送我进了私塾,原因是东家的独生公子史进要读书了。东家史太公很注重对儿子的培养教育,史进长到六岁时,便请来老师办起了私塾,我比史进大三岁,在一起玩得很投机,便做为史进的陪读,也跟着进了私塾 ,开始读些《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

  但史进是个花花公子,并不是读书的料;而我也不想像父亲那样整天埋头于帐房,做个老实巴交的管帐先生。我的理想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靠个人奋斗,积累财富,有朝一日自己也做东家,拥有一座象史家一样的庄园和许多庄客!但由于我的出身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的“打拼”之路便显得异常的崎岖和艰难。我的做法是:教史进装病耍赖,哄瞒先生,旷课逃学,然后带他上山捉鸟,下河捕鱼;斗个蛐蛐,赌几个小钱;我还用高粱秸秆做成蝈蝈笼,然后在山坡上捉几只草绿色或咖啡色的蝈蝈装进去喂养。阳光下,那些大肚子蝈蝈振动翅儿,“吱吱哟哟”吟唱得很欢,逗引得史进伸长脖子,瞪圆双眼,傻傻地看。从此,史进整天跟在俺身后屁颠屁颠地转,史太公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想不到他的宝贝儿子早把读书学习的事情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