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做人做事会用人 >

第2章

做人做事会用人-第2章

小说: 做人做事会用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企业老板权威的树立关键还是要靠其领导能力和用人的技巧。在决策前多听取意见,意见基本一致时,再定下决策。
在某些时候,为了避免决策错误,作为一个老板,少作决策也是一个极好的法子。有的管理学家甚至这样说:“一个单位总是需要老板匆忙地去作决策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好单位。”如果这样的话,老板会整天处在一种压力下工作,不断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某些优秀的老板只对某几个重要的事务才亲自决定。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为一艘大轮船的话,老板的任务应该是把握方向,不是一个人把握方向,而是和决策班子一起把握方向。 



□ 你的下属需要你的信任


用人不疑是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然这个“不疑”是建立在自己择用人才之前的判定、考核基础上。不用则罢,既用之则信任之。领导只有充分信任部属,大胆放手让其工作,才能使下属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说,一旦决定某人担任某一方面的负责人后,信任即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手段,其作用是强大的。
试想一下,使用别人,又怀疑他、对他不放心,是一种什么局面;试想一下,在你的公司里,如果下属得不到你起码的信任,其精神状态、工作干劲会怎样。假如你的公司职员情绪欠佳、精神沉郁、怨懑丛生,上下级关系怎么能融洽?这种彼此生疑生怨的状况,常是导致企业瘫痪的主要原因。
信任你的下属,实际上也是对下属的爱护和支持。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特别是对于担当生产、销售、试验、拓展、探索者角色的下属而言,容易受人非议、蒙受一些流言蜚语的攻击,那些敢于直谏领导错误,提建议、意见的,那些工作勤勉努力犯了错误并努力改正的,领导的信任是其最后的精神支柱,柱倒而屋倾,在此种状态下,领导者切不可轻易动摇对他们的信任。
企业老板对下属信任的同时,对下属一定要坦诚。如果出现变故及不利因素,有话要说到当面,不要在背后议论下属的短处,对下属的误解应及时消除,以免积累成真,积重难返。有了错误要指出来,是帮助式的而不是非难指责式的,相信你的下属不是傻子,好意歹意心中自明。总之,与下属经常保持思想交流非常重要。
说到信任问题,其实它是两个彼此相处的人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要素。两个陌生的人在一起,彼此防范,没有什么信任。而一旦人们通过某种渠道互相认识熟悉后,彼此渴望的就是一种信任。
互相看不惯的人很难有信任可言,嫌隙的存在是关系恶化的起端,离自己越近越亲的人,你应该给他越多的信任。对朋友应该推心置腹。在一个企业里,副经理、部门经理之于总经理,一般职员之于部门主管,可称为手足或臂膀,理应得到很多的信任。如果你不给他们或给他们的信任不够多,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也是这样,夫妻关系应该说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你不给对方最多的、最大限度的信任,家庭生活也不会和睦。
要谨慎对待各方面的反映,不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因下属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无端怀疑。而且在信任的程度上,也应该是离自己最近的最亲的,给他们以更多的信任,更广泛的更高质量的信任,因为他们非常需要,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 欣赏别人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欣赏。欣赏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
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欣赏我们的代理人。
欣赏能给人以信心,能让对方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爱情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就是因为两个人互相欣赏对方,欣赏对方的优点,甚至欣赏对方的缺点。在爱人眼里,对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个人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可以想象他是何等兴奋,所以心中有爱情的人对待生活总是积极、乐观的,充满自信的。许多大企业家告诉我们,他们在提升一个人之前,喜欢了解有关这个人妻子的有关情况,他们感兴趣的当然不是她的长相、她的贤惠,而主要在于她是否对丈夫有一种信任感。如果一个妻子认可其丈夫并给他一种和丈夫在一起是愉快的感觉,那么,每当丈夫回家时,都能在她的臂弯中得到一种自信和激励,第二天,他就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
欣赏能使对方感到满足,使对方兴奋,而且会有一种做得更好以讨对方欢心的心理。如果一个员工得到经理的欣赏,他肯定会尽力表现得更好;如果一个小孩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他的表现会令人大吃一惊。有一个小孩总因喜欢在家具上刻画而遭惩罚,心理学家为他买来雕刻工具,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如何设计,还赞赏他:“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雕得都好。”一天,小孩使任何一个人大吃一惊:没任何人要求他,他把自己房间打扫一新,当问他为什么时,他回答:“我想你会喜欢的。”
欣赏别人也得懂得一些技巧。首先要尽量去欣赏别人一些他自己不很自信或不被众人所知的优点。如果一个国家级运动员和你第一次见面,你表示欣赏他的运动成绩,除了让他一笑以外,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如果你表示欣赏他的风度和气质,他会非常高兴。
欣赏别人也不能无中生有,对方根本没有的优点甚至是缺点,而你还大加赞赏,他会怀疑你是否在讽刺他,要么会认为你这人是个善于说假话、奉承拍马的人。
另外,单独对待每个人总能让人有种被欣赏的感觉。当你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向你介绍了他的三个孩子后,你不是点头微笑而是走过去一一握手并问好,他们马上会对你产生好感。 



□ 不即不离,亲疏有度


书上常说,恋人必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魅力永恒。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倒是一个“相对真理”。在领导艺术中也应遵循这一点,特别是与下属相处时,更应记住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若距离太远,“可望而不可即”,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神圣得不可接近”,似乎也没人买账。
“与群众打成一片”也是许多人在标榜自己工作成绩时格外卖弄的一点。但是,是不是距离越近越好!NO!“群众”的某些特点其实也是每一个人的一些固有习性,使你不得不把距离拉开。
首先,人都有这样一种“惯性”,即“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你要是对他近乎些,久而久之,他便会由最初夸赞这位领导没有架子,工作作风好开始,进而和你称兄道弟,不分里外、上下、轻重,说不定将自己的意愿与你的指挥作一平衡,最后可能就骑到你的脖子上。比如我所认识的一位服务部的经理小陈就是与手下人打得过于火热,后来每一次分配工作,手下人竟然都要跟他讨价还价一番,搞得小陈自己相当被动。
其次,人都有“宰熟”的心理。生人或接触有限的人,因为摸不清底细,便不敢轻举妄动。没有了距离,大家相当熟络,从生活习性到特长爱好,了如指掌。根据你的喜好投你所好也好,知道你的弱点采取相应对策也罢,你每行一步都在别人的掌握中,甚至你刚“一翘屁股别人便知你拉什么屎”。如此,你是领导,还是被监控的对象甚至被利用的傀儡?
再者,对大多数人来讲,“威严”是制造出来的,人和人能差到哪去?为什么一人必须听从另一人的指挥,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头衔,这头衔便是对距离的一种丈量。人的威严从哪里来,是天生的帝王之相还是靠自身的人格、气魄、气质?大半是用拉开距离来制造。走得太近,看得太清,便容易被看轻。
所谓距离有以下几种:
一种为心理距离,即在内心保持这种意识。你所做的一切,密切联系群众也好,与群众打成一片也好,只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你的工作,巩固你的地位,维护你的权威。而不是真的你好、我好,大家忘乎所以。
另一种为实际接触距离,由接触的远近、频次来表现。离得太近,接触太频繁,都是实际接触距离不当。在与下属的相处中,绝不能让他们觉得与你交往可以无所顾忌。
领导者可以一直以“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形象出现。这样下属可以比较自由地向其反映各种情绪,也可以流露一些情况,还可以在非正式的场合称呼随便点。但是,绝不允许他们没上下级观念,也不允许他们太过放肆。得让下属清楚,领导永远是领导,无论领导多么和蔼可亲、多么平易近人,他也是为了更方便地开展各种工作、实施各项措施。领导艺术的高明、巧妙,只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他是一位领导的事实。让下属感觉到这一点,既利于自己决策的平稳展开,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领导者个人深入群众、深得人心,同时又有工作魄力、有业务能力的良好形象。从而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这是领导者前进之路上最有效果的稳打稳扎战术之一。 



□ 不纠缠小过失


对于一个几乎把自己射死,又曾经保护和追随自己政敌的人,你敢用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则大胆地使用了这样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正是齐桓公能够忍住个人的恩怨,不拘小节,大胆重用人才,才使他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
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原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相互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箭射伤公子小白。争夺的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要杀我,当初就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意外的是,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自己都没有想到。
齐国统治山东半岛一带,从整个中国来看,只不过是东边的一个小国。如何使这个小国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这是管仲日夜思索的问题。
他决心要先整顿“法制”,谋求中央集权的强国富民政策。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必须实行以法为基准、赏罚分明的政治,以达成严格的君民统治。而富足民生,拉拢人心更是成为明君之大道。此外,还需同时致力于远播威名于四海的工作。这些思想不只是小国思想,也是称霸天下的统治思想。
齐国与鲁国相邻,由于国界绵延相连,武力冲突不断。齐桓公五年,齐国打败鲁国,鲁国只得割让自己一块土地求和。鲁王与将军曹沫一起前往齐国谈和。议谈中,曹沫突然站起来举起短剑抵在齐桓公胸前,以必死的眼光逼视着桓公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