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第九次崛起 >

第16章

第九次崛起-第16章

小说: 第九次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内乱、满清亲王反叛等重大的能引起内部崩溃的事件。
  清帝国是一个集大成者。从内部来看,清帝国集合了中国历代大一统帝国的成功之处;从外部看,清帝国也是处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矛盾最好的时期,显然,这是因为满族人本身就是一个既有游牧又有山林特色的民族,而且早在入关之前满族人实际上就已经成为儒家文化的一员,在东北时期满族人接受了大量汉人的文化,并且也重用汉人。
  清帝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相对解决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根本难题:一个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入侵问题,一个就是缓和了国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两大基本矛盾。因此,清帝国在平定三藩和准格尔之后就走向了繁荣昌盛。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帝国对全国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测绘,得到了一幅达到近代水平的全国地图,也就是有名的《皇舆全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帝国统一新疆后又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测绘,并把它补充进《皇舆全图》,也就是《乾隆内府舆图》,包括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这两个地图就成了中国近现代国家版图的主要参考。不过,这两次测绘之所以精确,是因为使用了西方的人员和技术。
  清帝国的繁盛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来,那就是人口,也正是在康乾盛世的时候,奠定了中国的人口基数——人口从1亿猛增到3亿多,到民国时期已经达到4亿。一个拥有三四亿人口的大国,这在农耕文明中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帝国从来没拥有过这么多的人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2)
人口在今天看来是个沉重的压力,但是在农耕时期,拥有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实力,因为这可以为国家提供诸多好处: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多,也就是说国家拥有深厚的基础;农业基础深厚,人口多,也就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了良好的支撑;有了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巨大的市场,因此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都有广阔的前景;有了广大的人口和繁荣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意味着有广阔的税收财源,甚至军队作战也有了取之不尽的兵源。在那个仍然依靠军队规模取胜的年代,康熙之所以能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格尔,都是因为他拥有雄厚的资源和财政收入。
  满清解决北方问题的方法也是姻亲,但不是送一两个女人,而是实行大规模的通婚,或者说是用血脉融合的办法基本解决了北方蒙古的威胁,努尔哈赤的四个妻子都是蒙古人。满清皇族与东蒙古各部的姻亲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满清皇帝的血液中有一大半都是蒙古血统,孝庄更是差不多成了满清和东蒙古的共主。这种民族血脉融合的办法其实比汉族的和亲政策和唐朝的以胡制胡政策更高一级,因为从血脉上进行融合,实际上也就是进行了真正的民族融合,所谓的民族融合实际上也就是全族通婚,最后根本就分不出民族了,两股血液完全融合了。
  满清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就非常注重与蒙古的关系,清皇室与蒙古博尔济吉特家族保持了上百年的姻亲关系。明崇祯九年(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族、49个领主汇聚于盛京,尊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成为满人、蒙人的共主,满人也就是在此时改国号为清的。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三汗也在清建立初期就与清保持和睦关系,后来也归纳入清帝国版图。
  因此,东蒙古始终与清帝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有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察哈尔王趁火打劫之事,而东蒙古其他各部在康熙后方空虚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异动。
  在西藏地区,满清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仅仅派一个驻藏大臣,至于西藏事务基本上仍是藏人自己管理,藏人仍然在这里过着农奴制和政教合一的生活。
  在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对那里的少数民族就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办法,即征讨、诏安、抚慰等政策几管齐下,在这里进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实际上也只是流于形式。由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势力微弱,因此,清帝国对此地也并不怎么用心,只是在这一地区始终保持强大的驻军,实际上是在用军事威势压制当地的民族情绪,西南地区因为满清的这种综合手段倒也达到了平衡,因此始终没有闹出什么民族大事。
  经常听到有人将中国在近现代的落后挨打归罪于满清的统治,其实这不过是狭隘的、发泄式的替罪羊理论,清帝国对明帝国的继承就像是汉帝国对秦帝国及唐帝国对隋帝国的继承,是连续而非中断的,将中国漫长的发展史落幕一刻的悲剧归咎于倒霉的最后一个王朝显然是出于狭隘心理。
  国外在研究明清交替这段历史的时候,将全球气候因素考虑了进去,认为气候变冷是明帝国走向崩溃的诱因。17世纪中叶太阳黑子的活动减少,全球气候变冷,这导致中国中原地区冰霜期延长,农业因此蒙受巨大损失,饥荒流行,因此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最终走向了*。与此同时,明帝国在财政上也漏洞百出,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更倾向于掠夺,而不是支持农业,比如,水利建设严重不足,河道淤积,灌溉不利,农耕文明的特点这时又一次明显表现出来:农业陷入危机自然就导致社会的全面危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3)
国外的研究往往有根有据,让人打心眼里佩服,而看看国内成千上万的论文,也许只能偶尔发现一两篇勉强算得上精品的文章,所以,我更喜欢看国外的研究资料,对国内的资料经常只是看一眼摘要,都不用看内容,就知道他想说什么。当然,不能就此崇洋媚外地说国外一切都是好的,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当然也有它的局限,就像世界研究玛雅文化,自然能研究出玛雅人本身看不到的问题,但也总有外界永远也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性了解。
  比较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大一统时期,就会发现,清帝国实际上比唐帝国还要强盛。从版图上,清帝国比蒙元帝国要小,但蒙元帝国有特殊性,如果去掉蒙元帝国,那么清帝国就是版图最大的时期;繁荣程度上,清帝国的经济繁盛和发达程度并不比唐帝国时差;在和谐指数上,清帝国的民众生活大多数时间里都算是祥和;在文化方面,清帝国也有它的灿烂(尽管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是倒退的)。
  现在很多人纠缠于满清的辫子问题,认为满清强制留辫子是削弱儒家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没落的象征,那么,如果不客气地问一句,现在人剪发,把头发弄得五颜六色又怎么算呢?要知道,现在的头式可都是西方式的,如果按照中国的古训,那么应该回到明朝,大家都留起长长的头发,再插上个簪子什么的。不要说这是现代化,你科学技术可以现代化,你完全可以插着簪子玩电脑,那为什么不恢复到明朝的状态中呢?留辫子和剪平头都是违反了古训,留辫子就遭到世人憎恨,剪平头就没事,似乎就有点分不清事理了,给人的结论就是,做满清的奴才不行,做西方人的奴才光荣,这样再推导下去,就会得出谁是当代霸主就服从谁这个结论。不久前又出现了穿汉服的事,其实这很可笑——你满身来自西方的东西,穿上汉服难道就回归汉帝国了吗?
  其实,关键问题就在于满清是强迫汉人接受剃头令,而剪平头是自愿的,没有强迫,穿汉服只不过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建立自信,既想表现民族主义,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只好找了个能代表汉人的东西贴在自己身上,结果很可笑——真正的民族主义并不在于辫子、汉服这些东西,而在于真正属于自我的东西,当我穿上一件我自己设计的衣服的时候,全世界跟着东施效颦的时候,这才是民族主义,而不是不伦不类的汉服。
  不过是一个梳辫子的明朝
  尽管清帝国也和盛唐一样,是一个满汉混合帝国,但在本质上它其实更像是一个明帝国的继续,因为它继承了明帝国的许多主要政策。
  晚清曾国藩和他的幕僚曾有过一番关于帝国命运的谈话,在《能静居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发生于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1867年7月21日)这一段谈话,虽然不长,但足以让人思考。
  曾国藩对幕僚赵烈文说:“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衣。’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国藩说:“然则当南迁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4)
赵烈文说:“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曾国藩说:“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赵烈文说:“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这段对话中,曾国藩可谓忧国忧心,赵烈文则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帝国将倾的根本所在。
  很多人到现在还总是用洋人的话来给自己脸上贴金,比如,洋人说,中国在1800年的时候经济总量就占世界的30%,是一个经济大块头,比今天的美国占据的分量还大,是这么回事吗?怎么不说当时中国有多少人口,4亿人口,每个人一两银子就是4亿两银子,这比当时绝大多数国家的全部财富都多,再算算中国当时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再比较一下现在美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结果是什么?1800年时中国经济总量是占当时的30%,但当时的中国人有今天美国人这样的生活吗?中国人总喜欢翻洋人的垃圾桶,然后从里面找出个什么东西,再拿这种垃圾数据给自己贴金,岂不知道这样的数据和李约瑟拿欧洲古代和中国古代做比较是一样的事,都是对中国的一种侮辱——洋人的这种数据实际上是一种嘲讽:1800年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的普通民众却生活得并不怎么样。
  清帝国虽然很繁盛,但民间却并不富裕,从财政收入这个角度就能看出清帝国的子民生活富裕程度如何。前面说过,宋帝国最高时年财政收入为16000万贯,以1两白银相当于1贯铜钱计算,相当于16000两白银,宋帝国通常财政收入为8000万—10000万贯,而清帝国顺治七年(1650年),财政收入是1485万两白银,咸丰时期(约1850年前后),财政收入是3000万—4000万两,也就是说,通常清帝国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在宋帝国收入的1/10 —1/5之间,最高时也仅相当于宋最高时的1/4,而清帝国人口数在康乾时期已经达到2亿—3亿这一数倍于北宋帝国时期的人口数,比南宋更高,从这儿就能看出大清帝国的子民与宋帝国时期的子民相比谁更幸福些。
  实际上,如果按平均财富算,1800年时中国的生活水平并不比世界主要国家的生活水平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