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逆商 >

第27章

逆商-第27章

小说: 逆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家。
  四十年前,美国发展领先的武器有两样,其一是黄金,其二便是舌头;八十年代美国的第一战略武器是美元,第二战略武器是电脑,第三战略武器便是演讲。发达国家的昨天和今天便是我们的明天,明天之行备于今日。李老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一肚子学问倒不出来,不善表达。第一次倒不出来,人家承认你是饺子;第二次道不出来,人家还承认你是饺子;第三次别人便怀疑你是片儿汤了。”
  第十二章 用语言筑就灵魂大厦的人(3)
  我们就是那些遍身棘刺的仙人掌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先要提高老师的素质;要提高老师的素质,就要提高校领导的素质。李老决心在社区里开办家长学校和老年学校,颇有趣味的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如同那仙人掌,扎在泥土中,又肥又厚,又不漂亮,浑身长满硬刺,你们就是我们肩上的谢爪兰,艳丽而夺目。党中央和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人就如同火车头、第一节车厢,五六十岁的人是第二节车厢,你们是第三、第四节车厢,这样的话孩子们就是未尾的几节车厢。如果我们这些老家伙和党中央领路领对了,那后边的人很容易便成功了,如果我们走错了路,成了周作人,孩子们不也很可能成了汉奸,哈哈……”
  不是演讲家的人,作了3600多次演讲。
  不是作家的人,编著了100多种图书。
  不是书法家的人,写了两万多幅条幅。
  不是诗人的人,写了两千多首诗。
  这里映射着什么,蕴含着什么?事如人之所为,有所为则进,无所为则退,进则为“大家”,退则为“尘俗”,此人之道也。李老将自己的一生划分为三个一万天,第一个一万天大约在二十六七岁之前,是汲取、蕴育的阶段;第二个一万天大约是到五十五岁左右,是释放光与热,泽爱生命的阶段;第三个一万天大约到八十岁左右,李老要著成四本书,将毕生的体悟与所得献给当代的青年人。一本书写一百位亲身接触过的真正的名人;一本书写一百处壮美的景观;一本书写一百种悟人、醒人、启人的艺术。
  “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久向阳开!”只待李老耄耋之年,壮志愁,恩泽至,展明朝,更辉煌!
  逆商链接:李燕杰——以生命的底蕴提升你的逆商何谓厚积薄发?何谓厚德载物?哪个又叫龙马精神?尽在李老!
  在这里我只谈及了李老辉煌、深邃、雅致的一面,但在他75年的人生历程中,没有年少时工、农、商、学、兵的那段经历的跌宕,便没有他晚年的这份多姿;没有他夕日边访名家的阅历,便没有他今日的这份绮丽!
  李老以他毕生的经历告戒我们:只有先在逆境中仰观苍穹,伏察品类,而后才能游目骋怀,驾凌云,书壮志!
  第十二章 从清华园到商海驰骋(1)
  访北京跨世纪成功成才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渊他曾上吊轻生,吞食硫酸,也曾执教清华,激昂文字;他曾纵横商海,业绩斐然;也曾演讲主持,爱心四溢。火遍神州的女子形象设计、婷美内衣、美福乐减肥茶与英姿带,在人们的眼中似乎只与女性和儿童有关,而有谁又会想到,这些产品也曾与一位风度翩翩,茫茫商海,他讲过课,作过编辑、主持人、总经理以及跨国公司亚洲批发商会的秘书长。
  在无尽的爱中成长1946年出生的周士渊自幼就备受家人的溺爱。
  读书时代,周士渊一直是顺风顺水,并于高中毕业当年一气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分配时,在很多毕业生及教授被下放到农场改造的时代背景下,周士渊幸运地被分配到学校里的汽车厂总装车间做了一名光荣的工人。
  或许是太顺了,这样的成长经历同时为他埋下了心理脆弱的隐患。一件小小的突发性事件,竟然改变了周士渊的一生。
  一天,组里的一位领导对他说:“小周,我们‘五月筹备小组’正筹备游行,你和不和我们一起去?”他不假思索地顺嘴回答:“你是我的老上级,你叫我去我就去!”正好,旁边一位女同志无意中说了一句:“小周,你怎么吹吹拍拍的。”说者虽无意,听者可有心,周士渊平时最讨厌吹捧的人,加上他的本意也并非如此,年轻的他便与女同志争执起来,事后也是闷闷不乐。
  一波刚来,一波又起。那件事过后,周士渊突然莫名其妙地觉得肚子难受,便怀疑自己是患了肝炎;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便怀疑自己大脑神经衰弱;看书突然看不进去,便怀疑自己大脑有问题;政治学习时发言吞吞吐吐,就怀疑思想不上进。接下来便是每日的自责,骂自己业务不行,思想不行,身体不好……学生时代名列前茅的他,怎能容忍自己这副样子,对这唐突而又陌生的社会感到茫然无措。心的逃避,心的消极,心的自责终于导致心的毁灭。
  就在1971年的一天夜里,周士渊在床上辗转难眠,在精神的极度自虐中,他选择了死亡,当时他只有25岁,他留下一张纸条:我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我无法挣扎,我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培养,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三次上吊,撞过墙,吞过沙子,见自己还是死不了,便索性又抓起一瓶试液,也不知里面是什么,便喝了下去,事后才知道那是一瓶98%的浓硫酸,这极至的悲绝,彻骨的自虐最终使他昏了过去。尽管后来大家及时发现,他还是被切除了十分之七的胃,气管也被切开了,食道呈黑色粉沫状,全部溃烂。不仅外表血肉模糊、伤痕累累,许多内脏器官也被严重破坏。
  但是,大家无尽的爱使周士渊重新获得了新生。昏迷数日之后,周士渊微微地睁开了双眼,他所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主治医生齐国英大夫对他说的:“小周,大家都说你很坚强!”周士渊惊异于自己的耳朵,心想:自己是自杀的人,怎么可能坚强,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说过。校里的同事来了;院里的医生、护士来了;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大家没有半句埋怨,默默地爱护他,鼓励他,陪伴他。心的醒觉让他顿悟生命的可贵!
  正当周士渊弥流之际,一位美丽善良的回族姑娘走进了他的视线。在生命的底谷中,有了这份爱的支撑,使周士渊对生活信心百倍,也陪伴着年轻的周士渊渡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
  虽然,周士渊在无尽的爱中疗伤,但住院两三年,胃切了十分之七,到以后仍然全休了四五年才逐渐愈合。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他也只能断断续续地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他除了清华大学教学外,还从事治理黄河的课题研究工作。这十年,正是事业的黄金时期,他却只能在病痛中挨过,在挨过后奋起直追。
  还记得当98%的浓硫酸几乎置于他于九死一生境地时,许多人认为周士渊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会变成残废;即便不残废一生,也肯定是个药罐子。这时,一位老同学来信鼓励他: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将来依旧是一张白纸,可以重新写,重新画。于是,周士渊有了一个想法,对自己的这段经历要有所总结,有所感悟,然后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去鼓舞他人。但他毕竟学了这么多年的工科,对文学写作知之甚少,这让他很为难。
  一天清晨,周士渊照例来到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边晨练,一位老奶奶悄然走到他身边,看他做着各种晨练的动作,便请周士渊教他,周士渊当然非常热情。后来才有人告诉周士渊:“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她可是朱自清的夫人。”后来,每天清晨,这一老一少都在这里晨练。当老人了解到周士渊的情况后,便告诉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至今仍旧烙印在周士渊的心中。随后的日子,周士渊一有空儿,便去与朱奶奶促膝谈心,老人的鼓励也坚定了他弃工从文的决心。
  那时,正值清华大学70周年的校庆征文,周士渊就顺便把自己与朱奶奶邂逅相遇以及老人激励自己的故事写成文章投了稿,没想到竟获得了一等奖,同时还在《浙江青年文学》上发表了。这对于在文学方面懵懂渴求的周士渊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第十二章 从清华园到商海驰骋(2)
  从此,他开始弃工从文,调到了校长办公室,担任《清华校友录》杂志的编辑、记者、遍访清华名流人士,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仅如此,周士渊还坚持去北京大学文学系旁听了整整五年中文、哲学、社会学等多种文科课程,未名湖畔五个寒暑如一日,从未间断。
  也许只有在生命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人才最懂得生命的可贵,才最明了拼搏进取的真谛。1990年他毅然离开了陪伴他近三十年人生旅途的清华园,转身跳入了茫茫商海!
  在中央电视台做系列讲座1990年,周士渊与自己伙伴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东方健美研究中心,为了将一种经他实验过认为行之有效的健康方法有效地推广,他主动来到中央电视台《卫生与健康》栏目,做系列健康讲座。是他首先通过中央电视台将脚部按摩健康法介绍给了大家,为中国足部按摩推波助澜。1992年,中国录音录像出版社专门为他推出了一系列足部按摩法的录像带,把这一方法以产品的形式推出,来顺应市场的要求。若干年后,周士渊在街头走着,突然听到有人说:“这不是在电视上做讲座的周老师吗?”
  推出国内首家女子形象设计中心的灵感来自路边小报一次,周士渊在火车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份报纸,拿过来一看,立刻便被其中的一条消息所吸引,这条报道介绍了新加坡的一位美容师在马路上为行人根据自身特点而设计美容方式的消息。周士渊心想:女性不仅追求健康,更希望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新加坡的美容师既然可以在马路上找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于是,他便把这种根据女性身体特征而进行美容的方法定名为女子形象设计。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运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子形象设计一时间火遍京城,《北京晚报》经济版头条对其进行大篇幅报道——“形象设计在北京悄然出现”,紧接着北京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妇女》等媒体纷纷予以报导。尽管市场已经渐渐打开,周士渊却仍然一如既往地四处奔走,义务演讲、演示。因为他的心中总是在想:我要把更多的美与健康回报给社会,如果没有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呵护我,我早已含泪九泉!
  在跨国集团公司打工,打开北京女子化妆品市场1994年南方一家从事化妆品的跨国公司注意到了这位清华园里闯出来的人,见他在健康、美容方面做出了如此大的成绩,便主动聘用周士渊,希望他能将北京的化妆品市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这家跨国公司的聘请,是源于社会对于周士渊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又来自他点滴间的汲取,执着的前行与那份回报的博爱之心!因为有那份爱的推动,在短短几年间,周士渊就由一名普通的职员,成为了该公司北京地区商会会长,进而又升迁为亚洲批发商会秘书长,并且连任三届,这是何等的成绩与辉煌。
  用他自己的话说:“风也过,雨也过,有过泪,有过错!”成绩的背后,是厚积薄发的释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