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天唐 >

第67章

天唐-第67章

小说: 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及此,杨玉环突然想起张瑄在给她的密函中透露出的一个惊天秘密来,不由暗暗叹息了一声:看来那小冤家所说的不是虚假了……荣王也真是天大的胆子,梅妃纵然被打入冷宫,但在名义上也还是皇帝的妃子,他竟敢与梅妃暗中勾搭成欢,一旦暴露,可是万劫不复的大祸事。

但杨贵妃突然转念又想起那小冤家对待自己的大胆调戏,以及自己对那小冤家的几分暧昧,脸色不禁大红。

见杨玉环竟然就这样出神地望着自己,一言不发,梅妃垂首心里暗暗咒骂,但表面上却是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梅妃,本宫有几句私房话想要单独跟你说一说——你们,先退下吧。”杨玉环扫了跪在梅妃身后的十几个宫女,摆了摆手。

张氏等人不敢怠慢,赶紧起身退下。只是临退走之前,张氏暗暗给梅妃使了一个眼色,暗示她要竭力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破坏了荣王的大计。

待众人退下,杨玉环轻轻笑了笑,“梅妃,看来这些年你在上阳东宫过得还不错,这倒是让本宫有些意外。前些日子,本宫跟陛下说了,看看抽个时机,就把你接出冷宫去,咱们姐妹一起侍候陛下……当年那些恩恩怨怨,就一笔勾销了吧。”

梅妃心头一跳,几乎是下意识地夺口而出,“多谢贵妃娘娘惦记着,臣妾在这上阳东宫安逸着呢,不愿意挪动地方……”

杨玉环听了梅妃这话,意味深长地笑了。

“你还不愿意走了?呵呵本宫惦记倒也不打紧,可是陛下最近惦记着你呐。好了,本宫这就回去跟陛下说,明日便下诏赦免你出上阳东宫,恢复梅妃的名号吧。”

说完,杨玉环转身就走,只留下面色瞬间变得惨白的梅妃怔怔地站在那里,半响才麻木地躬身喊了一声,“恭送贵妃娘娘”

杨玉环心里轻声一叹:梅妃,本宫对你已经仁尽义至,也给了你一个从头再来的机会。但是你若是还是把握不住,还要往绝路上走,那也就怪不得本宫了。

……

……

对于梅妃的处置,张瑄在密函中给出了杨玉环两个选择。

其一:侧面暗示梅妃,她已经知晓了梅妃跟荣王的奸情,从而迫使梅妃传讯荣王,引蛇出洞,让荣王继续往张瑄布置的陷阱里跳。此为上策。

其二:让皇帝赦免梅妃,恢复梅妃的名号并安排皇帝宠幸梅妃……以这么一种曲线方式,同样迫使荣王更加铤而走险。此为下策。

张瑄明知杨玉环心太软,直接向梅妃下手的事儿,她肯定做不出来,于是就给出了这上述“上下两策”。前者的效果会立竿见影,而后者则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万一荣王“忍辱负重”,甘心抛弃梅妃,那么这个计划也就废了一半。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108章鸿门宴(1)求月票

第108章鸿门宴(1)求月票

大家看看榜单,几票就上去了,真的拜求月票啊,老鱼继续码字,期待一点动力。

——————————————————————————

第108章鸿门宴(1)

待杨贵妃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上阳东宫,梅妃才脸色苍白地慢慢瘫倒在了冰冷的殿面上。

张氏带着几个宫女匆匆从后殿奔出,见梅妃此状,不由惊呼了一声,“娘娘”

几个宫女七手八脚地将梅妃抬到了床榻上,好半天梅妃才慢慢回过神来,但眸光中闪烁着无尽的恨意和明显的恐惧不安,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娘娘”张氏低低呼道。

梅妃缓缓抬头望着张氏,幽幽一叹道,“奴家就说这几日心惊肉跳感觉不安,原来真的是祸从天降了……可恨这狐狸精,至今也不肯放过奴家”

“速速派人去荣王府通报李琬,就说皇帝要赦免了奴家,要奴家出上阳东宫归兴庆宫,随时侍候皇帝”梅妃嘴角浮起一丝近乎疯狂的冷笑道,“不想一晃多年,皇帝竟然还想着奴家这残花败柳”

“通报荣王,且看荣王如何安置奴家。告诉他,要是晚了、奴家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奴家上辈子造下了无尽的孽障,这辈子托生在这宫里还债来了呀——快去”

梅妃突然厉声喝道,旋即歇斯底里地放声恸哭起来。

张氏脸色一变,立即起身向殿外行去。

……

……

张府。

张瑄独自一人站在府门口,静静地凝望着皇城的方向。家仆张力带着另外几个下人老老实实地侍候在一侧,心里其实搞不清楚自家公子爷为什么从午后开始便默然站在府门口,似是在等什么人,但却一直没有人来。

张瑄此刻在张府拥有着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张府老夫人柳氏和大公子张焕、二公子张宁。因此张瑄不言,下人没有一个敢问。

达达

张力等人侍候在那里多时早已有些昏昏欲睡,突然耳中传来清晰的马蹄奔腾声,精神一振,赶紧凝目望去。

只见一骑从皇城方向飞驰而至。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目光凛凛向前迈出了一步。

一个二十出头的宫中小太监纵马走到近前,在一溜烟尘中翻身下马,向着张瑄拱手笑道,“张大人,还记得咱家否?”

张瑄朗声一笑,“张公公,下官等候公公多时了——请进府中说话”

此人正是杨贵妃身边的亲信太监张德福。

张德福哈哈一笑,“有劳张大人,请”

府中下人婢女见张瑄与一个宫中太监携手并肩走了进来,亲热无比,吃了一惊,却远远地躲开了去。

两人直入客厅,分宾主坐定后,张瑄也没有继续客套,直接问道,“张公公,娘娘那里……”

张德福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来递了过去,轻轻道,“张大人,娘娘有密函一封,嘱咐咱家当面面交大人,请大人过目。”

张瑄接过信函,向张德福歉意地笑了笑,然后就拆开信函开始看了起来。看完杨贵妃的亲笔信函,张瑄心底暗暗叹息:杨玉环果然是选择了他所给出的下策。如此一来,事情操作的难度就显然加大了不少,而且也增加了一些变数。

但此刻,张瑄也无可奈何。杨玉环天生就是这种性情,说好听点是面慈心软,说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张瑄心里明白,如果他不给出第二个选择,说不准杨玉环就不会配合他的行动。

在张瑄的谋划中,杨玉环的行动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如果杨玉环不配合,他的后续计划很难展开。

好在虽为“下策”,却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张瑄心念电闪,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犹自面带微笑沉静自若。

沉吟了一下,张瑄起身向张德福笑了笑,“公公,烦劳稍待片刻,待下官给娘娘写封回函”

“张大人请便。”

张瑄笑着走去,却是向张力使了一个眼色。张力会心一笑,待张瑄的身影消失在客厅中,便上前去端着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厚礼——十两金叶子送了过去,恭谨笑道,“张公公,这是我家公子爷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张德福一怔,旋即哈哈一笑,也没有客气,就笑纳了。张瑄跟杨贵妃关系密切,通传信息者多为张德福,这些日子来张德福也没少拿张瑄的好处,早已见怪不怪安之若素了。

不多时,张瑄便匆匆回转笑着将一封信函交给了张德福,“张公公,烦劳当面交给娘娘拆阅”

张德福点了点头,“好了,咱家办事,张大人且放心就是。咱家一定会把信函亲自交到娘娘手上。”

“如此,多谢公公了。”张瑄拱手道。

“咱家与张大人往来多时,这些事不需客套张大人请留步,咱家告辞回宫”

张德福急匆匆向外走,张瑄也不能不送到了门口。

张德福翻身上马,一溜烟消失在张瑄的视野中。而张瑄身后则传来萧十三郎低沉的声音,“兄弟,事干重大,这小太监信得过还是信不过?要不要某……”

张瑄回头来深深地凝望着萧十三郎,长身一揖,压低声音道,“再次烦劳兄长跟过去,看看中间会不会出岔子万一……”

张瑄的清冷的目光闪烁了一下。

萧十三郎淡然一笑,身影一闪便飞腾而去,而半空中方才传来他飘渺的声音:兄弟且安心等候,某家去去就来

黄昏日暮时分,原本清朗的天际突然乌云密布,旋即就狂风呼啸,黑压压的云团压了过来,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

张瑄默然站在院中,抬头仰望着昏暗的天际,任凭寒风吹拂乱了他的发髻。

“乌云压城城欲摧啊……”张瑄轻轻一叹。

他转过头去,向前望去,张力顶风从前院匆匆奔行而至,跑到跟前喘息道,“三公子,太子殿下派人传信,殿下要驾临府上……”

“哦?这就要来了吗?”张瑄沉默片刻,淡淡一下,在风中挥了挥手,“好了,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说完,张瑄大踏步走回卧房去。

崔颖正在带着如烟如玉以及她的两个陪嫁侍女一起收拾屋里,见张瑄进来,不由转头笑着迎了上来,“夫君,看这天气,似是要变天要下雪了呀”

张瑄默然点头,“嗯,要下雪了。”

说到这里,张瑄突然一把抓起崔颖的柔滑粉嫩的小手来,深深凝望着她。

两人虽然名为夫妻,但实则并未真正圆房。这些日子同居一个屋檐下,耳鬓厮磨之间也免不了肌肤相亲,但张瑄一直都很尊重她,像现在这般当着几个侍女的面这样,还真是第一次。

崔颖俏脸绯红,幽深似水的眼眸中滚动着无尽的红霞。

“颖儿”张瑄压低声音道,“我想让你暂时住到玉真观去”

崔颖吃了一惊,猛然抬头望着张瑄,讶然道,“夫君,这是为何?妾早就说过,妾既然已经嫁进了张家,便就是张家的媳妇,不会……”

张瑄苦笑道,“颖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是想让你暂时去玉真殿下那里小住几天,过一段时间,多则一二月、少则大半个月,我便亲自过去接你回来”

崔颖脸色一变,突然“反客为主”,主动反握着张瑄的手,颤声道,“夫君……妾绝不离开”

张瑄向如烟和如玉两个小丫头扫了一眼,这两个小丫头知趣地带着崔颖的两个陪嫁侍女出门去,为张瑄和崔颖关紧了门。

“颖儿……有些事情,我不能跟你细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让你回玉真观暂住,也不过是为了预防万一……”张瑄压低声音轻轻道,“不仅是你,我娘、两位兄长等一干内眷,我也已经安排好他们即刻便去城外的农庄暂住时日。”

“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我身边有萧家兄长,他会护得我周全……颖儿,你此去玉真观,也把李家嫂嫂带过去。”

“颖儿,没有后顾之忧,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安全。”张瑄轻轻将崔颖拥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轻柔的后背,柔声道,“过了节,我再去接娘子过门来,还娘子一个轰轰烈烈的婚礼”

“好了,就这样定了。”张瑄陡然松开崔颖,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大声道,“如烟如玉,帮本官更衣”

……

……

太子李亨的仪仗队伍很是低调地出了东宫,急速直奔城南的张府。

张家中门洞开,但门口却只有张瑄一人迎接。府中空荡荡地,往日往来不绝的下人婢女此刻都不见了踪迹。

“臣张瑄,拜见太子殿下”

李亨心情凌乱,也顾不上这些细节,他下了车辇,见张瑄迎接在门口,便匆匆走了过来,压低声音道,“子瞻,本宫有事跟你商议。”

说完,不管合适不合适,就挽起张瑄的胳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