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家族战争 >

第18章

家族战争-第18章

小说: 家族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权结构,他宣布罗纳德享有认股权并增加了其在公司所占有的股份,这就冲淡了其他家庭成员所拥有的股权,包括格洛丽亚。但是格洛丽亚却看到了她的这次离婚所带来的潜在价值。   

  意料之中的,这次继承权之战还牵扯进了家庭中的另外一名成员……大女儿琳达。琳达在公司并没有什么正式的职位,进入这次冲突之后,她选择站在父亲和罗纳德一边。也就在这一年,赫伯特和罗纳德因为一笔房地产业务闹翻了,也许这本来就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在性格方面,赫伯特和罗纳德实在是大相径庭。哈夫特一家的混战对公司的生意造成了严重影响,王冠书店由于没有战略性目标方向,生意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2001年,公司再次被迫申请破产,并最终淡出了市场。此前赫伯特曾卖掉手中的股份给公司制造过一次短暂的复兴,但始终于事无补。 衰败和陨落   

  家族和企业的迅速衰落,使得许多家族成员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他们迫切地想要兑现自己手中的筹码,得到钱后便快速地从企业中退出。罗伯特、琳达和格洛丽亚在1997年共卖出4100万美元的股份,而赫伯特随即在12个月内以同样的方式卖掉手中资产,兑现了2000万美元。罗纳德也离开了,虽然分红较少但是却保留了家族房地产的控制权。   

  赫伯特没有放弃商业,他的最后一项事业尝试是在网上开展药店业务,但儿子罗伯特也开展了类似的业务,他很快被卷入了儿子报复性的竞争当中。这是父子之间在商场中的最后一次较量,其结果是两家公司在世纪之交,同时被互联网泡沫所造成的急速经济紧缩击垮。最终,赫伯特像一个心有不甘的帝王,在2004年与世长辞。 点评   

  哈夫特家族的案例再次阐明了狂妄自大的愚蠢:作为创始人的父母,不能把自己对于梦想的追求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我们可能会说只有最自私的父亲才会如此热衷于破坏自己儿子的前程,但是这样的谴责是肤浅的。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当父子年龄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危险的局面。当儿子准备接手权利时,父亲没有移交的准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并不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那种感觉,而在于他们对于那种感觉的回应。特别是对于男性,这是一个深层次的话题,因为很多男性坚强的外表下掩藏的其实是脆弱的自尊。对于那些取得巨大权力、财富和成功的人们来说,让他们公然怀疑自己的力量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在局外人看来,这又显得难以置信。而且,男性总是觉得财富和自身的价值并不稳定,过去的成就不值得一提,眼前的事情或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才最重要。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就像一只欲壑难填的怪兽不断地吞噬着自己,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变成了威胁。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只有寻求心理治疗,否则现实将会无情地揭露一切,而那时也许已经铸成大错,为时晚矣。   

  这个案例得出的更加实际的结论是:在一个结构完整的企业中,权力和资产必须配以睿智的大脑、敏锐的洞察力和开诚布公的交流,这样才能施行全面综合的决策。哈夫特案例显示,他们在抗拒私利横行方面是多么的失败,商业上的巨大成就在一夜之间就可以烟消云散,这是多么让人瞠目结舌啊!然而对于这一切,家族成员却毫不在乎。    

  伊盖姆酒庄……轻视的危险   

  家族血缘   

  追溯以往,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家族企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故事就是关于这样一个家族,该家族从1593年起就开始生产一种甜酒,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来自法国波尔多的苏特恩白葡萄酒,他们的品牌享誉全球……伊盖姆酒庄。         

←虹←桥←书←吧←。  

第44节:傲慢充斥的家庭(6)         

  苏特恩白葡萄酒选用晚收获的熟透了的葡萄做原料,达到了〃高贵腐化〃的级别。不幸的是,高贵的腐化也侵蚀到了家族里面。可能你会认为拥有全世界最受青睐的酿酒厂,会使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备感自豪并希望能坚持下去,然而在家族企业创立三个世纪以后,家族领导的偏执姿态引起了家族分裂。在本案例中,企业分裂的原因主要是家族成员的集体不满,家族企业的领袖过于忽视他的那些股东同伴了,使得他们对家族的忠诚受到了极限考验,最终导致每个人都想脱离家族事务。    

  律·沙律斯家族进入伊盖姆酒庄应该是在1785年,当时律·沙律斯家族的路易斯·阿麦迪娶了伊盖姆家族的约瑟芬……原酿酒厂创始人的直系后裔。法国这个地区的酿酒工艺举世闻名,在当时的贵族家庭里,每一代人中有一位家庭成员将接受家族的认证,世袭家族财产,并继承祖传的酿酒传统。在律·沙律斯家族中有一个很独断的规定,那就是对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即使他们是企业的共有人,家族酿酒厂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20世纪下半叶,掌管伊盖姆酒庄的家族划分成三个集团,其中最大的集团是汉格洛特分支。这个集团由家庭成员中的多数人组成,但他们只掌握了企业很少一部分股份,他们中的部分人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企业的大部分股权由律·沙律斯家族的另外两支掌握:长子尤金,膝下无嗣,继承了公司最大的一笔股份,达47%;弟弟亚历山大是叔叔波特兰选定的继承人,也是公司的管理人,但是只占有9%的股份。随着伊盖姆酒庄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波尔多葡萄酒庄园之一,亚历山大也继承了伯爵的头衔。此时,家族中三个分支之间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如果无人去阻止其内部的溃败,那便意味着律·沙律斯这个历经数个世纪的家族将一步一步走向分裂。 高贵的腐败   

  在此案例中,导火线是由伯爵点燃的。几乎从一开始,他高贵的皇家头衔就让他有别于其他人。除了不遗余力地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他有空时还会去照顾一下自己和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从来都没有送给过他们一瓶自己家闻名于世的产品。亲戚们认为伯爵太过高傲,对他们过于轻慢,因而内心升腾起嫉妒和愤恨。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因此一件小事也能掀起轩然大波。举个例子,一些没有参与到企业中的股东,本就对自己所得的分红感到委屈万分了,当他们听到有人要拿一大笔钱在庄园内修建新的豪华浴室时,可以想象他们的愤怒程度。    

  1992年,伯爵采取了一些行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将来传位给自己的长子波特兰作准备。他的行为招来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击,其他一些持股人,包括伯爵的女儿和另一个儿子(他们均未涉足家族企业)都决定退出,将他们手中的股票抛售。伯爵低估了家族中的情感力量,他的计划严重失算了。是他有意选择不去考虑家族里其他人(包括他的子女)的想法,还是因为他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而分散了注意力?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他发现自己正面临一个严重问题,他的哥哥尤金正打算卖掉自己手里的部分股份,这一举动标志着律·沙律斯家族,这个世界闻名的庄园崩溃的开始,但是伯爵仍然不肯放弃权力。 伯爵出局   

  这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成功的家族企业家,LVMH奢侈品王国的主席伯纳德·阿尔诺粉墨登场了。庄园看起来就像一块肥肉,只要施以利诱,那些备感冷落的外围持股人很容易就会将手中的股权变卖出去。对于从未从他们所继承的股份中获得过什么回报的持股人来说,能从中发一笔横财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是获得回报的时候了。1996年11月,阿尔诺和伊盖姆酒庄的股东们签署了一份协议,收购了他们手中55%的股权。如此一来,LVMH已持有多数股份,似乎可以从伯爵手中夺取大权了。   

  伯爵很克制地表达了他那贵族式的愤慨,他声称阿尔诺会毁了庄园的声誉,并发起了两波维权行动:一是无果而终的漫漫三十个月的法律诉讼,二是利用公共关系进行攻击。他试图将自己描绘成英勇的大卫,无畏地与巨人作斗争,而那些观察家们也许会将LVMH描绘成恐怖的资本家怪物,给予自己些许支持。但和传说恰恰相反,伯爵未能制服巨人,反而自己受伤,孤立地被遗弃在了战场上。律·沙律斯家族的其他成员已经完全站在了伯爵的对立面,有人认为伯爵和阿尔诺之间的战事,只不过是他既想要保存自己脸面,又想要确保自己退出的时候能尽可能地获得最有利的经济条件的计策而已。          

。▲虹▲QIAO书吧▲  

第45节:傲慢充斥的家庭(7)         

  1999年,伯爵终于作出了让步。他和他的儿子波特兰达成协议,卖掉了手中9%的股份,据说他们获得了优于其他家族成员的价格。但是伯爵还没有出局,他达成了一项协议,凭此协议即使他的哥哥仍然持有数目可观的股份,但是只有他……亚历山大,才可以在公司董事会中保留董事一席。   

  2004年,在70岁生日接近之际,伯爵被公司以年满退休年龄的名义温和地请出局,因为董事会已经强制地将退休年龄从75岁降到了70岁,于是伯爵与律·沙律斯家族的最后一点联系就此被割断了。之后,一个享有盛名的非家族成员被委任为新的继承人,接管了酒庄。离别之际,伯爵带着酸涩的表情说,家族成员包藏着〃极端的嫉妒心理〃。对于一个有着四百年历史的传统的结束,这不是最好的注解。 点评   

  相比起我们在之前两个案例中所看到的,这是一个更加经典的与傲慢有关的故事。这位领袖人物,就像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科利奥兰纳斯一样刚愎自用,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说。他是一名地道的贵族,并参与到了这项最古老和最具有贵族气息的商业活动……葡萄酒的酿造当中。有人认为这个家族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古老的积淀,对此我们颇有同感。但是危险之处就在于,它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使人对繁琐的日常事务疏于打理,比如家族成员期望从所有权中获得回报这样的事情被他们忽视了。其实不管身处何位,规则、权利和义务都不该被忽略。    

  君主政体的危险就在于王者的至高无上,某些制度是产生贵族家庭中疏漏的根源,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如此偏颇。一个老练的家族企业主知道如何以高高在上的特权去让别人来敬畏自己,他们同时也知道这有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之中,而这将置他们于真相的大门之外。   

  在律·沙律斯家族的案例中,伯爵身上有一种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无视周围人的想法和感受,甚至连家族成员也不顾,将自己陷于孤立境地。假设事情的发展不是如此,那么会有什么不同的结局呢?可能会有人鼓起勇气站出来告诫他忽视和无视他人感受的危险性,但即使这样,结果仍不确定。一些强大的领袖致力于个人梦想的实现,他们不愿接受现实,只想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谱写历史。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机制,将领导者置于权力监督之下,避免让他们拥有无限的权力。 雷石东家族……领导者的铁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