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从零到亿万 >

第43章

从零到亿万-第43章

小说: 从零到亿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得出口权。

    同时,这些厂家的产品也可向国内出售。以中国市场之广大,可以想见在中国仅加工厂这一项,就会发展成巨大的事业。

    和田一夫念及此,喜不自禁地算开了帐:比如中国去年(1990年)销售了6亿辆自行车,这就是说,就是车锁也至少出售了6亿把,几乎是天文数字!

    何况自行车的附件很多,诸如网篮等,如果要销售,卖掉几亿个也不成问题。

    如此推而广之,只要刻意创新,就能向中国民众提供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市场无限广大!

    和田一夫制定的八佰伴下一个5年规划目标为一兆日元,该计划执行至1997年3月。现有了上海的购物中心和加工场等项目,营业额的指标一定会顺利完成!

    展望他的中国计划,和田一夫信心百倍,准备在这广袤的国土上大显身手!
第22章 成败赛特 睥睨寰宇新世纪
    1992年,和田一夫与赛特合作经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大型商场。赛特以其国际一流水准的硬软件使八佰伴一夜之间扬名京城,通过传媒迅速散播到全国。然而,两年后,和田一夫无奈地承认在赛特的失败,全线撤出北京。1995年,目前世界最大级别的综合商厦新世纪在上海浦东开业,第一天的客流量逾100万人,相当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的日客流量。它将成为21世纪中国时代的新象征。

    和田一夫说

    许多人有抱负、计划也周详,可是他的信心在别人干扰下无法保持坚定,结果恶运就追着他纠缠不休,甚至一生都没好运,不能成功地实现理想。

    1992年,和田一夫二访北京城。这一次,他的公文包里放着一项宏伟计划:在到1997年的5年间,在中国开设1000家超级市场。到2000年,开设1500家。以此联结起一条超市万里长城。

    自从1990年首次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和田一夫已经果断地在上海、深圳、东莞、无锡等地大举投资。尤其是1991年,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签署协议书,在浦东建造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

    但和田一夫深知,要让八佰伴商号迅速为全中国人所知晓和接受,捷径就是在作为首都的北京扬起八佰伴的大旗。

    通过京城的传媒提高其知名度,然后再辐射向全国,大展身手。

    确实,八佰伴这个横跨16个国家的大型综尸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威名赫赫。但在中国人心目中,八佰伴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日文符号,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此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京城寻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且要保证一炮窜红,让八佰伴的名字家喻户晓。

    能够满足和田一夫要求的这个合作伙伴,一时半载还真不好找哩。

    也许是注定有一段缘,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的赛特购物中心,刚刚竣工。和田一夫与之情投意合,一拍即合。赛特集团总经理杨壮生宣称:“我们必须与国际商业接轨,接受现代化的商业文明,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请外方来管理。”

    按照和田一夫的意向,八佰伴希望能对赛特投资,甚至超过50%的出资额,取得经营权。

    中国政府允许外资对饭店业、制造业等进行投资,但是不允许对流通零售业投资。

    无奈之下,和田一夫只能与赛特采取合作方式。双方商定:赛特请八佰伴来管理,并租用八佰伴的商号,赛特支付八佰伴管理费及商号使用费。

    这个先天不足的合作方式,为日后八佰伴失败地撤出赛特埋下了祸根。此是后话。

    无论如何,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商场赛特购物中心,在双方的努力下终于开业。

    一夜之间,“赛特”、“八佰伴”传遍了偌大的京城,通过传媒迅速散播至全国各地。

    和田一夫深明这“赛特”的分量,其战略意义价值无量。

    因此,和田一夫在开张之际,说过一句如雷贯耳的话:“八佰伴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哪一家都可以失败,唯独赛特只准成功!”

    仅仅只过了两年,1994年的最后一个冬夜,八佰伴的巨型商徽从赛特大门上方沉重落地,和田一夫在北京的一切努力宣告结束,包括投资兴建大型物流中心的计划也告流产,全线撤出北京。

    端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皇天辜负有心人。

    和田一夫在那一刻不知是否还记得他那一句豪言壮语。

    不管怎样,赛特让中国人确确实实地开了眼界,尝了洋荤,第一次认识到购物原来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80%是外国商品,况且开架率是90%,中国顾客可以在闲庭信步之间领略到世界的时尚风情。商品的归类和放置都有严格的规制,绝不凌乱,绝无不适。12部自动滚梯和货区内1。1米的人行通道,给人舒畅怡然的感受。

    在管理机制上,和田一夫展示了世界潮流的商场管理的硬软件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所售商品全部使用条型码管理,商场内75台收银机,由POS电脑系统统辖,每天营业结束后打出全天营业记录只需一刻钟。可以使用9种信用卡结算。商场物流和商流分开,所有进货、运输、保管由调配中心执掌。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岗中轮训完全程序化。

    确实,和田一夫为赛特披上了世界潮流风尚的华丽外衣,也安置了一颗国际先进管理的心脏。从外到内,从物质到精神,无不给中国的消费者一个意外的惊奇。

    就连日本的流通专家也评价说:“赛特很日本!”

    然而八佰伴的烦恼与开业俱来。首当其冲的是一些顾客的“第三只手”。

    有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两年来,赛特共擒获窃贼600多名,几乎平均每天都有。现场抓获的最高日纪录是10多名——这还不包括众多的“漏网之鱼”。最高一天丢失货物8万余元。

    这“梁上君子”何许人也?

    可以说,被捉的小偷职业涉及“工农兵学商”,既有“黄发”,也有“垂髫”,文化程度从文盲、小学直至研究生毕业、高级知识分子。

    有一个外地到京出差的经理,眼瞅四邻没有服务人员,穿上架上一件标价3000多元的皮大衣,大摇大摆地走向大门,被当场抓住。而他的兜里装有3万多元现款。

    万不得已,只好把皮鞋陈列由整双改为单只,小商品用细线串起来。如此这般的“倒行逆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法遏制商品丢失的“潮流”。

    八佰伴和赛特的分歧和磨擦马上迸出火花。

    中方首先提出希望八佰伴正视现实,增加人员和减少开架。

    和田一夫按照其全世界开店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据理力争:以赛特的规模,500人足矣,90%的开架率不能再低。

    经过反反复复的争议,和田一夫终于走出其“教条主义”,将人员扩大到1300人。

    即使人员扩充了1。6倍,但其员工与营业面积的比率还是比国营商业单位低得多。

    加上赛特的开架率在京城首屈一指,因此,就算增加了1。6倍这样“庞大”的“消防队伍”,于失窃率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确实,和田一夫的许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正在改革开放、迈向国际化才刚刚起步的中国国情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比如,凡有退货者,日方人员一律予以满足,甚至自掏腰包先垫上。那些真真正正当了一回上帝的顾客反而觉得好歹逮着个“好说话的”,于是乎,买了件衣服穿个三五天,然后再鸡蛋里面挑骨头,去退货。

    到赛特去免费穿名牌成了京城的一大时尚。

    再比如,赛特的厕所豪华气派,免费开放。但不久就发现一些设施不是被损坏就是不翼而飞。就算能容忍损坏和失窃,也断不能容忍因此而造成的厕所内的污水横流。不得已,尽管违悖本愿,只能被迫收费。

    再比如,条型码管理是国际通用的。尤其是超市,无条型码无以为超市,这在国际上是“一加一”的常识。可国内商品大多不印制条型码,便只好一张张地重新贴上。

    再比如,开通9种信用卡结算,本是为了方便顾客。可下午五六点钟后顾客持卡购物,商场电脑却无法与开户银行复核数额,因为银行已经下班,今商场顾客两尴尬。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另外,内部管理从高层、中层到普通职员也都彼此有许多的不适应。

    在分配上,中国职员习惯于每月发奖金,但八佰伴的规矩更侧重于年底分红;中国职员更注重实绩,因而无法接受员工奖金的10%用于奖励不管销售多少、只看鞠躬度够不够的服务规范化。

    中层部门经理开业时有10位,都很有经验也很有敬业精神,可就是因为觉得“浑身劲儿不知往哪儿使”而先后走了7位。

    无可否认,和田一夫的管理是十分先进的,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又是十分现实的。在这一点上,和田一夫几乎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和田一夫在全世界开店的丰富经验在这里触礁,一切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

    无怪乎和田一夫的得力干将、日方总经理黑杉政博离任后感慨:“我每天都被烦恼所困扰。”

    接替黑杉政博职务的彦坂尚信同样长吁短叹:“我在中国的工作时间比日本短得多,但心累!”

    和田一夫与赛特选择的合作方式,不能不说是决策的失误,成为“烦恼”、“困扰”、“心累”这一切的根源。

    商业管理主要是商品经营管理,经营商品就需要大量流动资金。而这个合作方式,八佰伴不投入一分钱,作为赛特,怎么可能将自己的钱让和田一夫随意支配?况且商业是一个利润与风险都很大的行业,一着不慎就很容易招致满盘皆输。更何况,合作方式决定了八佰伴在管理中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所以,赛特怎会甘愿俯首称臣,让出所有经营权呢?

    应该说,双方的合作都满寄厚望,都很有诚意,很有敬业精神。但天不遂人愿。

    和田一夫一个比较明显的失误在于市场定位。

    和田一夫给赛特的市场定位是“京城最高档商场”,赶国际潮流,卖世界名牌。

    以赛特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商品和一流的服务而言,这样的定位并不过分、但它过高估计了中国人现时的生活观念和实际购买力。

    赛特里有一个意大利著名“皇族店”的库奇牌专卖店,只呆了几个月便急流勇退,临走时留下一个评价:“中国还不具备国际水准的高档消费层。”

    错误的定位使赛特一亮相便如在云端,海市蜃楼般绚丽炫目而不可捉摸。

    1993年,赛特购物中心开业第一年亏损2700万元。八佰伴组织的货源积压600万元。1。6亿元的贷款一分未还。沉重的“包袱”迫使赛特集团忍痛动大手术:1994年4月开始,由原来日方任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改为中方任总经理,日方任副总经理。

    日方人员成为配角,关键环节逐渐由中方完全控制。日方成了“巡边员”。

    事已至此,明智的和田一夫长痛不如短痛,果断下令:撤退!

    1994年,和田一夫在北京还有一个大计划,就是投资兴建大型物流中心。因与赛特的姻缘只维系两年便生离异,伤心之余,亦告放弃,全线撤出北京城。

    赛特的“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