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宝鉴 >

第240章

宝鉴-第240章

小说: 宝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打听才知道,敢情以前四合院是不让买卖的,从去年开始才允许私人交易。所以很多房产中介公司手上都没有房源。

    昨天谢轩跑周立洪那喝茶的时候提起了这事儿,周老板一听,就说起他有个老朋友准备移民澳洲儿子那里,想把手上的院子处理掉,并且将地址和电话都给了谢轩。

    “多大的院子?”秦风买房子的心思倒是很迫切,住在酒店里感觉不接地气儿。秦风不是很习惯。

    “听说以前是个王爷府,前后三进院子,面积可不小。”

    谢轩拿出了自己那随身小本子,看了一眼说道:“算上前后两个花园的面积,一共有一千二百多个平方,风哥,是不是大了点啊?”

    谢轩也没去看过那院子,不过他们《真玉坊》一共才两百多平方,就分为楼上楼下了。那四合院要比这大出好几倍,谢轩刚听到的时候就感觉太大了。

    “一千两百多平方?卖多少钱啊?”秦风一听愣住了,他没想到谢轩找到的这座四合院那么大。

    谢轩开口说道:“听说要两百万左右的,不过那老头急着出国,价格还能商量……”

    “两百万?一平方还划不到两千块钱?”秦风一拍大腿,站起身说道:“轩子,别废话,开车给我走……”

    虽然按照此时京城的房价。两千一平方都算贵的了,不过秦风很看好四合院的升值空间。那院子如果是在紫禁城的周围,就是三百万秦风都愿意买下来。

    …

    “风哥,地址是在什刹海那边啊,怎么往这跑?”

    开车出了潘家园后,谢轩发现,秦风所要去的地方。并不是那座四合院地处的位置。

    “先去把老苗接上,那院子让他谈价格去。”秦风说道:“反正老苗现在也没事,买下来咱们住一起。”

    早在前段时间秦风说起四合院的时候,苗六指就说自己有意也买一套,因为他现在住着的很快就要被拆迁了。

    谢轩点了点头。说道:“也是,老头和老头有共同语言,苗老头去谈,说不定就能便宜多点呢。”

    到了苗六指那将事情一说,苗六指当即答应了下来,三人上了车后,秦风让苗六指给那四合院的主人打了个电话,约好了一个小时后在四合院相见。

    开车来到什刹海附近的四合院区之后,秦风连声赞道:“好地方,这才是真正的京城中心位置啊。”

    什刹海是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

    景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到新街口北大街,总面积146。7公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

    而秦风要买的四合院,也就坐落在那六海水系之中,这里的四合院可不同于苗六指所住的地方,到处都是青砖红瓦、气派非凡。

    来到那座四合院门前,秦风搭眼一瞧,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用的是广亮大门,这规格虽然不如王府,可也不算低了。”

    在清朝的时候,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住所,均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的住所称王府。

    至于那些不是凤子龙孙的达官显贵,尽管有封爵,或有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头衔,他们的住所也不能称“府”,只能称“宅”或“第”。

    有了这些划分,府邸的规格也不相同,单单是一个大门,就分出了好多种,王爷住的大门叫做王府大门,大臣住的就要稍次一等,被称之为广亮大门。

    稍次一点的还有一半官宦所住的金柱大门,至于蛮子门和如意门,则是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商户们住的。

    最差的当数墙垣式门,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苗六指现在所住的四合院,就是这种门脸。

    现在秦风等人所看到的,就是仅次于王府大门的广亮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一间房的位置。

    广亮大门虽不及王府大门显赫气派,但也有较高的台基,门口比较宽大敞亮,门扉开在门厅的中柱之间,从外面看上去气派非凡。(未完待续。。)

    ps:  ps: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百七十九章 四合院(中)】………

    “风哥,那门匾上写的是什么字啊?”

    或许是年久失修,门匾上字体显得有些模糊,谢轩抬头看了半天,也没认出那几个字是什么。

    “马宅……”秦风抬头看了一眼,说道:“轩子,在不是什么王爷的宅子,而是一家姓马的人住的。”

    前文曾经说过,在清朝的时候,除了王府才能用“府”字,其余的王公大臣只能用宅和第来称呼自己的家。

    这个门匾是用青砖雕磨而成,呈长方形,横嵌于门楼的门楣之上,使门楼顿生灵美之感。

    虽然是青砖门匾,但制作却极为讲究,门匾四周雕有纹饰边框,砖框磨琢得极光滑极细腻,给人一种朴素大方之感。

    框内由青方砖拼合组成,上面雕琢着“马xx宅”四个字,只是中间两个字实在是看不清楚了,依稀只能辨认出“马宅”二字。

    按照古时的规矩,这户人家应该就是姓马,而且多年以来,都没有换过住户。

    “几位,这是做什么?”

    应该是听到了门外的声音,沉重厚实的大门被从里面拉开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从门里走了出来。

    老人个头在一米七左右,身材消瘦,穿着一身长袍文化衫,虽然是在冬天也不显得很臃肿,倒是有股子仙风道骨的味道。

    “请问您是马老先生吗?”

    秦风上前一步,说道:“我姓秦,是潘家园周老爷子的朋友,他说您有套宅子想出手,介绍我过来谈谈的……”

    “哦?你就是小秦啊?老周给我来过电话了。”

    马跃天看了一眼秦风,并没有往里面让人。而是看着苗六指说道:“小秦,不知道这位老人家是谁啊?”

    说老实话,这套宅子是马跃天家中的祖宅,他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对四合院的感情很深,所以马跃天虽然有意出售这套院子。却是要卖给真正想居住在这里的人。

    开始接到周立洪电话听其说秦风是个年轻人的时候,马跃天只是为了给老朋友面子,才答应让秦风上门的,其实心底早就将秦风给剔除出去了。

    不过见到跟随秦风来的还有位老人,马跃天却是改变了主意,有个老人看着,年轻人不至于将四合院毁坏的太厉害。

    “马老先生,这是我家长辈……”

    听到马跃天的话后,秦风心中一动。说道:“苗老原本住的也是四合院,只不过哪里快要拆迁了,他老人家住惯了这种地方,所以这才想着再买一套……”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过短短的几分钟,但秦风能从对方眼中看出他对这套四合院的不舍,多少也能猜出几分马跃天的心思。

    “要拆迁了?是在景山那边吧?”

    马跃天是国家书法协会的会员,本人从事民俗研究的,对京城大大小小四合院的分布。是了如指掌。

    “对,就是在景山后面那一块……“秦风点了点头。说道:”马老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啊。”

    “现在国家搞建设,到处都要拆,唉,眼不见为净吧。”

    马跃天摇了摇头,将身体让了出来,说道:“几位请进去看看吧。如果真是这位老先生住进来,这院子卖给你们也无妨……”

    秦风和苗六指对视了一眼,跟在马跃天身后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是一间门房,一般的大宅门都是有门房存在的,像是有人拜访。都要通过门房传递。

    过了门房就是前院了,前院不是很大,中间有个小小的花园,左右各有一间房,这个却是佣人居住的地方,在花园后面,则是一个垂花门和走廊。

    虽然垂花门和走廊的颜色都有些褪去了,但上面很干净,显然主人平时经常打扫,穿过垂花门后,中院就出现在了眼前。

    作为四合院的主体,中院无疑是最大的,不但左右两边各有四进厢房之外,中间的花园更是仿造江南园林建制的。

    上面走廊下面溪流,中间还有假山流水,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即使是在这寒冬腊月,也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有山有水,格调雅致,好地方,好地方啊!”

    看到中院的布置后,苗六指忍不住开口称赞了起来,对站在一旁的马跃天说道:“马老弟,如此绝佳的居所,你为何会想要出手呢?”

    “老哥,这事情就说来话长了,外面天寒,咱们进屋去说。”马跃天摇了摇头,将几人让进了中院的正厢房。

    为了不改变老宅子的结构,像这种位处风景区的四合院是不供暖气的,所以厢房里还烧着北方的炉子,粗粗的烟囱从门口玻璃上伸了出去,由于密封的不错,温度倒是还行。

    “老哥,这后院有四间厢房,原来有个马廊,现在被改成了车库,您还要去看看吗?”

    坐下之后,马跃天对苗六指介绍了下后院,显然他将苗六指当成了主事的人,秦风也乐得如此,坐在一旁四处看了起来。

    “这字写的还行,风骨稍微差了点。”

    秦风发现,在这正厢房里挂满了书法,而厢房一侧还摆着一张长案,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整个厢房内,都充斥着一股子墨香味道。

    在长案上有一张写好的字,以秦风的目光看来,这人的字比起齐老爷子就差的远了,字体虽然飘逸洒脱,但却是欠缺了几分力道。

    当然,这话秦风只是在肚子里腹诽下,如果要是当面说出来,恐怕别说买宅子了,那老头都能直接将他们给赶出去。

    “马老弟,你这宅子的规格,在清朝的时候只比王府稍差一些。”

    苗六指忽然摇了摇头,改变了自己的话,说道:“不对,这宅子比恭王府自然不如,但比一些郡王府,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后院的建制我知道,不用再看了……”

    对这座四合院,苗六指是打心眼里满意的,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如果能在这里安享晚年,那算是得了善终了。

    “老哥好眼力,我们家这宅子当年不知道有多少王公贵族想买,当时都没卖,到了我现在,唉,真是愧对先人啊……”

    听到苗六指的话后,马跃天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了起来,在古代的时候,卖祖宅那绝对是败家子的行为,怕是到九泉之下,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的。

    看着马跃天,苗六指忽然眉头一展,开口说道:“马老弟,我多问一句,您祖上是马心贻吧?姓马之人,我观也只有这位,才能置办得如此家业……”

    苗六指所说的马心贻是鲁省人。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27岁中进士,层官拜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清同治九年(1870年)7月26日那天,马心贻遇刺身亡,皇上亲赐祭文、碑文,特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袭,谥端敏。

    马心贻被刺事件疑点众多,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