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83章

大唐一品-第83章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恍惚之间出现在刘文静眼前。失败啊!失败!

“来人,刘文静不听军令,妄自出兵,导致大败,先压下去,待回到京师后,交由陛下发落。”好半响,病榻上的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声音冷漠无情,敲击在众将的心上,打的众人心中连连颤抖。

“多谢秦王殿下。”刘文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战败是要寻找一个罪魁祸首的。这次战败,刘文静无疑就是一个罪魁祸首,不但是他违抗军令,妄自出战,最为重要的是,他战败了,而且是大败,折损了数万人马。这些可是关中的命根子啊!这五六万人马的折损,导致关中兵力空虚。只剩下防守京畿的十余万人马,还是不能轻动,免的被王世充所趁。

“窦轨,你领三万大军驻守高墌城,若是对方进攻,你就后退至泾州一线,但是一定要将对方挡在关中之外,待赵国公来再做计较。令宁州刺史胡演死守宁州,孤看那薛举胜了我们之后,就会进攻宁州。宁州不容有失,否则关中门户洞开。”李世民声音中充斥着不甘与怨愤。他清楚地知道,这次回朝之后,虽然不会遭受李渊的训斥,但是若是想再与薛举一战,以报今日之仇的愿望恐怕是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关中已经没有多少的力量可以供自己折腾了。整个朝廷乃至整个朝廷,都不会相信自己能战胜薛举,如此只能动用名声和战绩都在自己之上的卢照辞,才能稳住关中的局势,稳定关中人心。可是这又怪谁呢?怪刘文静,李世民心中自己知道,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己自作自受的。

“末将领命。”窦轨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唐俭,后日,我们回京。”李世民挥了挥手,黯然说道。

可是实际上,李世民他们第二天下午,就领着本部亲兵离开了高墌城,无他,他们不敢面对高墌城外的数万大军,或者可以说是数万颗人头。薛举在击败刘文静的大军之后,收拢战场上的尸首后,又将数万俘虏尽数诛杀,将脑袋砍了下来,堆成了数个京观,放在高墌城外。以威慑大军。李世民见状怒火攻心,当场就晕倒在地,而窦轨等人却都是紧闭城门,不敢再出战。整个唐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若非有高墌城防守着,恐怕这三万唐军早就四下溃散而去。这样一来,李世民更是不敢再这里待了,赶紧在数百人的护卫下,朝长安而去。

高墌城离关中不过数百里路程,快马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能赶到长安。李世民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而高墌城下的京观更是耸人听闻,关中一时间听到“西秦”二字,就吓的面如土色,那薛举、薛仁杲父子二人更是被妖魔化,传闻此二人身高数丈,生的血盆大口,吸一口气,就能吸下数万人马,呼一口气,就能吹死数万人马。一时间,薛氏父子闻名关中,能止小孩夜哭。连带着长安城内的官员都被吓的胆战心惊,整日都是愁眉苦脸,一股黑压压的乌云笼罩在长安的上空,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就在时候,前隋义宁天子病逝的消息也不过在传扬了几天之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也只能一些有心人的注意而已,其他的人都时刻担心这薛举大军的到来。

东宫之争第五十七回再战浅水原(一)

明天就要上架了,诸位书友给我留点月票啊!虽然前面有两位大神,但是不想争前两位,最好能进前十,这一切就靠诸位,狼崽在此拜谢了!



立在长安的城楼之上,卢照辞淡淡的望着远处缓缓而来的黑线,那是李世民所统领的大军,随着中军大纛逐渐出现在眼前,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恐怕李世民也没有想到,局面会是这个模样,十万大军折损了数万人马,弄的关中震动,就是连李渊都吓的胆战心惊,迫不及待的将自己从终南山招了回来,坐镇京师。

“卢照辞!”李世民面色苍白,骑在飒露紫上,望着敌楼上那伟岸的身影,一眼就看出那正是卢照辞,不由的想起当初卢照辞写给自己的信来,可惜了,当时自己没有听他的,否则也不会弄成如今这副模样。虽然刘文静顶了自己的过错,但是李世民自己心里明白,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走吧!下去见见我家的二舅子,秦王殿下。”卢照辞不否认他是一个奸诈之徒,为了卢氏,为了自己,也不知道算计了多少人,这个狡狐之称也确实是名至实归,但是却不会像李世民一样,为了算计自己人,居然一口气搭进了六七万人马,若非长安城中,还是十数万大军,恐怕李渊连迁都的心思都有了。

“见过秦王殿下。”卢照辞领着卢照英和李靖二人,下了城墙,立在城门之下,朝李世民拱了拱手道。

“李卫,扶孤下马。”李世民坐在马上看了三人一眼,方对服侍在身边的李卫说道。那李卫不敢怠慢,赶紧将李世民扶了下来。

“大将军,世民无能,累及三军。”李世民认真的看着这个可以成为敌人的家伙,面容俊朗,略带着一丝英气,双目却似深潭,却是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是这个家伙,开创了李唐的江山,可以说李世民的秦王之位不是李渊赐予的,而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赐予的。本来两人可以成为朋友的,可惜的是,阴差阳错之间,两人成了仇敌。就在自己即将成为太子之时,就是此人一道小计,自己就成了秦王。也是这个年轻人,为了保住大唐根基,不计前嫌,写信告诉自己,以大局为重,可惜的是,自己还是没有听他的,弄的如今丧师辱国,六七万人马就被自己丢在浅水原,还被薛举摆成了京观,成为人生中的一大耻辱。

卢照辞惊讶的望着眼前的这个年轻英俊的李世民,到底有一代明主的风范,居然能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虽然没有点明此事是为了刘文静而起,但是也自称是无能而累及三军,如此胸怀倒很是难得,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人武将跟随其左右,征战天下,也确实有过人之处。哎,若非中间有个侯君集,也许这个时候,两人必定是个好朋友吧!一想到这里,卢照辞脸上顿时现出一丝柔和来。拍着李世民的肩膀,淡淡的说道:“你身体不适,还是早些回府内休息的好。至于高墌城,你放心,虽然被薛举所夺,但是却没有什么大碍了。薛举病死了。薛仁杲要回去继位,恐怕有段时间不会东进了。”

果然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后,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忽然说道:“大将军,若是下次陛下让大将军出征的话,还请带上世民。”

“秦王殿下说笑了。”卢照辞闻言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哈哈大笑道:“不过看秦王殿下还能保存如此斗志,下官就放心许多了。快进宫吧!陛下已经等候许久了。”

李世民闻言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刚才他试着放下姿态,好交好卢照辞,自愿充做部将,却被卢照辞婉拒了,这也是卢照辞首次在他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态度来。想想如此人物却不为自己所用,简直是一生的不幸,但是一生之中,有此敌人,那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李世民紧紧的握住拳头,在李卫的服侍下,勉强上了飒露紫,跟随大军缓缓进了长安城。待过了老远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回首望了望城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收卢照辞为己用。

“秦王殿下果真是胸怀宽广,不同凡响啊!”卢照辞身后的李靖不由的叹了一口气道。

“若是没有三两三,岂能上梁山。秦王殿下若是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会有那么多的人支持他吗?”卢照辞不满的说道:“可惜了,他知道的太晚了。六七万大军就这样葬送在这些人手中,而唯一的原因的就是这个刘文静。为了一个区区开国功臣,就差点将李唐都葬送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佩服这些人的大胆,还是佩服这些人的手段高明。”

“无论是怎样,都涉及到太子之位,这种事情,我们还是不要掺杂其中的好。”李靖皱了皱眉头,摇了摇头道。

“药兄以为你能躲的干净吗?”卢照辞笑问道。

“那自然是躲不掉,但是靖的上头有大将军顶着,靖又有何怕的呢?”李靖不由的哈哈大笑道。卢照辞隐隐为外军将领之首,不光是他李靖等人,就是屈突通等将也隐隐聚集在卢照辞左右,前不久,李渊册封屈突通为秦王府长史,但是被屈突通拒绝了。他情愿做一个有职无权的中书令,连兵部尚书的位置都没要。他可是看的清楚,自己年纪大了,又是降将,李渊是不可能信任自己的,也不会放自己出去领兵,但是又不愿意掺杂到东宫与秦王的斗争中去,干脆去做个中书令。中书令清贵华重,但是若是不加尚书衔,那就没有多大的实权。这屈突通连兵部尚书的位置都不要了,情愿做一个清贵高官,以避开双方的争斗,而把卢照辞这个不但清贵而且还有实权的家伙挡在前面。

“你们如此信任我大兄,难道就不怕我大兄将你们都给卖掉了吗?”一边的卢照英忽然问道。

“你家大兄狡如狐,你以为他会做亏本的买卖吗?”李靖淡淡的说道。听的一边的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东宫之争第五十七回再战浅水原(二)

太极殿内,李渊满面阴云,冷冷的扫着大殿上众人一眼,最后又落在裴寂身上,眉头不由的轻轻的抖动了一下。那裴寂看的分明,见状面色一变,双眼在众臣之中搜索了片刻在,最后落在卢照辞身上,双眼一亮。赶紧出班说道:

“陛下,赵国公乃是国之栋梁,人称狡狐,不如听听他是怎么看的?”

“嗯!”李渊点了点头,道:“照辞,你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薛举兵势虽大,但是却无后力可言。”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道:“更为重要的是那薛举听说已经病了,而且并的很重。他的儿子薛仁杲虽然勇猛无比,堪比西楚霸王项羽,但是此人性情暴躁,与薛举麾下的大将关系不好。若是薛举死后,此人继位,对于我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将士齐心,泰山可移,但是上下不齐心,就算是有再多的兵马也没有关系,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他若是要侵犯我关中,也是有来无回。更何况,在他的后面还有一个李轨,陛下只要厚结李轨,使他牵制薛举,让他不得南下,我军趁机西征,不但能够保我关中,还能击败薛举,夺取西凉等地。”

卢照辞的话顿时在大殿里引来一阵阵叫好之声。李世民却是满脸的苦涩,要早知道这样能行的通的话,就不应该还巢了,弄不好还能败中取胜,这下好了,好处都让他得了。

“父皇,卢将军言之有理,儿臣以为,可以调遣关中兵马共计五万人,与高墌城的残余兵力,组成一支大军,共八万人,交给左翊卫大将军统领,再次迎击薛举。伺机夺取西凉。”李建成面带笑容,赶紧奏道。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裴寂也出列道:“不过,出兵虽然重要,但是前线将士因为战败之事军心动荡,臣以为,先斩刘文静,以安前线将士之心,使其安心进攻薛举。”

斩刘文静?太极殿内众人面色一变。这刘文静可不是一般的大臣,他是跟随李渊起兵,虽然一直负责后勤工作,为大军筹集粮草,很少参赞军务,但是不可否认他也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为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因为一次失败,就将他诛杀,是不是也太过残忍了一点。

“父皇,刘文静不过是一次兵败而已,但是为我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