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华尔街之死 >

第7章

华尔街之死-第7章

小说: 华尔街之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留下更多。因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不同,佣金不公开。

  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下面的把戏也就好懂了。一旦交易师弄清楚了IBM债券的去向和持有者的心态,他甚至无需费力就可以让债券(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财富”)流动起来。例如,他可以要求推销员去劝说Y保险公司,说IBM公司的债券价格比X养老基金当初买入时已经有所上升。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则无需理会。于是交易员可以借此机会从X基金处购入该笔债券再销售给Y保险公司,又赚了一个1/8点。至于X基金,因为在如此短的时间显然能够小有获利,当然也很满意。

  只要交易双方对债券的真实价值一无所知,这场游戏总可以演下去。交易厅里的那些人也许学历不高,但在洞察人类的无知方面,他们个个都是博士。在任何一个市场里,就如同在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中一样,总会有一个傻瓜。精明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在市场中某人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他自己很可能就是那个傻瓜。

  尽管小弗雷德&;#8226;施维德的《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这本书讲的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后的故事,而迈克尔&;#8226;刘易斯的《说谎者扑克牌》描摹的是1989年股市再一次大崩盘前的场景。但两本书的作者在经历了华尔街的喧嚣与迷乱之后,却不约而同得把华尔街界定为一个“谎言的集散地”和“愚妄者的自毙所”。 

  在他们看来,最能够反映华尔街真实面貌的是这样一个在美国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是的,每当牛市的时候,人们都会被华尔街这条清澈的河所吸引,人们总是怀着“无畏的希望”跳进了这条看起来承载着无限希望的自由之河。每当熊市的时候,人们看到自己最终的结局不过是走向墓地时,心中的恐慌、迷乱。

  正如同1929年是贪婪的股票投机者无限制得用“不知道在哪里的游艇”来欺骗无知的客户导致了华尔街的崩盘,而1989年又是贪婪的债券交易商无休止得和无知的客户玩“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导致了华尔街的衰退,这一次2008年的次贷危机背后我们看到的还是贪婪的金融机构和无知的客户之间的相互绞杀。

  在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8226;克鲁格曼的新书《克鲁格曼的预言》中,作者曾经细致分析了非理性投资者的七个陋习是怎样形成了这个让世界完全无效的市场。

  1。只关注短期利益

  在该会议上,有一部分人试图探讨有关长期问题,即关于美国企业未来5年可能达到什么样的收益增长问题。但这类问题很快因为学术性太强而被搁置到了一旁。

  2。贪婪成性

  很多人一直在谈论他们在大调整之前如何预期一个最终价格的形成以及他们如何计划把市场价格在高位再支撑一段时间的体会。这些做法也许是对的,但如果你真的相信股价是被高估了,你又怎么自信能够正确判断价格不可避免地下跌的时间?企图得到那些不可能的额外收益的人可能会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3。轻信愚言

  一些货币投资经理声称亚洲市场已经超卖,投资者应该在市场开始转变后再买进,就如另一些人宣称美国市场被高估了,可他们总是要等到市场开始走弱时再卖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如果对你而言,市场的转变非常明显,那对其他人而言不也是很明显的吗?不言而喻的是,他们似乎都相信这一策略是安全的。因为他们认为总会有其他人极为愚钝,要等到真的太晚时才能注意到转变的开始。

  4.羊群效应

  你曾经可能认为投资团体有兴趣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比方说有人认为美国濒于严重的通胀,或者日本已经为一个高速的经济复苏做好了准备,又或者欧洲货币联盟将会失败,而这些观点对传统的观点形成强有力的挑战。但事实并非如此:少数胆怯的持有不同观点者常常会被大多数人奚落。显然,投资团体希望强化传统观点而不是对传统观点提出挑战。

  5.过分教条

  当我听到投资团体谴责日本公司不具竞争力、管理不善和无力关注决定性因素时,我十分震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可能所有日本公司都是这样的。能够仅以80日元对1美元进行出口的人必须至少有点“变魔术”的本事。数年以来,大量资深作家的书籍和文章不正是把日本的管理方法作为研究的经典对象吗?事实上,它们从未真的那么出色,但它们的水平也肯定比现在的口碑要好。

  6。追随潮流

  我参加该会议本希望听到一些关于“新经济范式”的讨论,这一范式断言科技和全球化意味着所有旧的规则都已经被否定了;此前6年来没有通胀的增长将会无限期的持续下去;我们正处在一个为期2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的开端等等。

  7。运作他人资金

  就像我说的,如果与会的那些人非常聪明的话,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呢?我猜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是雇员,而不是资金所有者;他们仅仅是在试图为自己赚钱,或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有长远的计划。

  
  克鲁格曼所说的资本市场非理性七大陋习,并不只是存在于这次的华尔街房地产泡沫事件,也存在于2001年的IT泡沫事件;并不只是存在于1989年的垃圾债券泡沫事件,也存在于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并不只是存在于1720年发生在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也存在于1637年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为什么,在短短的几百年内,全世界范围内能够发生如此多由相同原因决定,又由不同事件诱发的资产价格泡沫化事件呢?相信谁都无法否认这就是人类本性使然。

  在一个特定大环境大背景下,人类的理性集体失效,这绝对不是一种几率很低的非常见现象,而是一种几率非常高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史上,关于人类理性集体失效的最典型案例之一就是由秦末最著名的导演兼艺术表演家赵高同志一手策划的“指鹿为马”事件!

  秦始皇同志死后,赵高同志在拉拢了李斯同志之后准备篡位谋权。尽管高同志学历不算很高,但斯同志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道篡位的必然结果就是遭到群臣的攻击。高同志在斯同志的帮助下,假传圣旨让扶苏自杀身亡以后,发现民间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抗议之声。高同志知道,如果这种声音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被抚平,那么极有可能在自己由后台走向前台的过程中,被一些“忠臣逆子”给暗杀掉。

  高同志在斯同志的帮助下,已经成功让智商几乎为零的秦始皇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高同志成功得让自己成为了可以垂帘听政的摄政王。但高同志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幕后摄政,还希望跑到前台来涉政。

  但高同志也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如果贸然由后台跑到前台,自己很可能遭到秦朝的达官贵人的抗议与冲击。为了试验一下,到底谁会反对自己,于是拉来了一只鹿到了朝廷,当着群臣的面,对傀儡皇帝胡亥说:“光荣而伟大的陛下呀!这是小人历经千辛万苦,从民间找来的一匹良马!陛下得到这匹良马之后,就可以国泰民安,万世太平呀!”

  在那个忽悠不是犯罪,吹牛不要上税的年代,高同志能说出如此有水平马屁语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但胡亥同志再怎么智商为零,还是能看出鹿与马的分别,于是对高同志说:“高爱卿呀!你拉来的明明是一只鹿,不是一只马呀!我没听说咱们的首席科学家说,秦朝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可以赶上了让马的基因突变,长出鹿的样子来呀!如果,咱们秦国的科技水平真达到了这种程度,估计咱们的始皇帝也不需要每次发动那么人去攻打六国,只需要用咱们的鹿变马技术,把其他国家的男人都变成泥巴就够了!”

  高同志,毕竟是高同志,那绝对是身经百战呀,脸皮厚的几乎可以一个人撑起一片长城!高同志没有理会胡亥皇帝的挖苦,而是像一个优秀导演那样观看下面一群臣子的反应,发现下面的人有些人立刻闻弦歌知雅意,立刻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得说到:“好马!真是一匹好马!真是一匹举世无双的好马!真是一匹好到了不能再好的举世无双好马……”有些人却是低着头,脸红得就像猴子屁股一样,啥子也不敢说。有一些却在那嘀嘀咕咕,似乎在嘲笑这匹长得像鹿,听着像马的新鲜动物。有些却高声说道:“皇上英明!这的确是鹿,不是马!谁把这匹鹿当成是马,谁就是智商有问题的傻瓜!”

  后来,就如我们在历史书中看到的那样:把鹿念成马的得到了提拔,脸红的像猴子屁股的保住了乌纱,嘀嘀咕咕说不清楚话的回到了老家,知道会把鹿念成马就是傻瓜的遭到了暗杀!

  由此可见,华尔街之所以注定要崩盘,不是因为房地产容易包庇泡沫、也不是因为IT容易制造泡沫、也不是因为垃圾债券容易吸附泡沫,而是因为华尔街有一帮经过高等教育,随时能把“鹿”的基因突变为“马”的金融天才!只要这些金融天才,不愿意抑制自己本性中的“贪婪”,他们总有办法找到其他人的无知,那么贪婪驱逐理智,无知诱发盲从的资本价格泡沫化事件发生就是一种必然!

  换句话说,只要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身贪婪与无知的弱点,那么要指望华尔街有一天能彻底干净与健康起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美国政府要一直接受所谓的“自由市场”的教条,不去采取有力措施去改变华尔街“贪婪者的通行证和无知者的墓志铭”这种怪现状,在不远将来华尔街再爆发一次更猛烈的金融海啸是绝对可以预期的。

引言:美国病人不在血癌中爆发,就在血癌中死亡
华尔街冬天已经到了,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华尔街的春天能不能再来?如果能的话,到底什么时候来?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乐观主义者认为华尔街萧条与繁荣的交替,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样,是一种正常的循环与交替。因此,华尔街要找回过去的辉煌与光荣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而悲观主义者认为,华尔街这次金融海啸是陈旧和破落的美国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几百年内在矛盾的又一次集中性爆发,而且这次爆发得更彻底,更凶猛。因此,华尔街要想从这次金融海啸中走出来,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付出更长时间的等待。

  到现在为止,华尔街作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时间已经接近百年。在这接近百年历程中,华尔街至少经过了大大小小不下十次的金融危机冲击,但华尔街最终都能在这些冲击中安然无恙,这的确不能不算做是世界金融史上的一大奇迹。但乐观主义者仅仅因为这一点,就认定华尔街是“天定的世界金融中心”,不管遇到再大的风浪,华尔街都能够涉险过关,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样的论断就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就好比一个病人,第一次他患了严重的骨癌。那个时候他因为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