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洪战辉: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

第11章

洪战辉: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第11章

小说: 洪战辉: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刚刚进入高中不久的一个星期天,那个周末我没有回家,一个从家中返校的同乡告诉我:“你的弟弟不上学了,也不知道去了哪个地方,听说是出去打工了。”听了这个消息,我一下子蒙了。“怎么,弟弟不上学了?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你知道他去了哪个地方了吗?”我把一连串的疑问抛向了那个同学。
  同学告诉我,由于害怕花钱,弟弟离开了学校,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了,家里人都很着急,害怕我担心,没敢告诉我。
  “天啊!这么小的年纪,也不知道弟弟怎么想的!”整个晚自习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自己也在猜测着各种答案。不论怎样,我必须把他找回来。我自己有过打工的经历,这么小的年龄,出外打工肯定是没有人愿意要的。我了解弟弟的性格,如果不找到工作,他宁肯在外边饿着也不会回来的。
  第二天一早,我把家里的情况给老师讲了,向他请了两天假,决定找回弟弟,让他回到学校去。
  在东夏亭镇中学,弟弟的班主任老师向我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一个星期前,不知道为什么,一向很爱学习的弟弟突然旷课了一天,老师很疑惑,以为我们家里出现了什么事情。可是弟弟的同学把缘由告诉了老师。弟弟觉得家里面穷,如果弟兄两个都上学,开支就会很大,明年妹妹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面负担就更大了。不如自己出外挣钱,让哥哥和妹妹好好上学。对于我家的情况,弟弟的老师很是同情,尽管他对学习成绩很好的弟弟过早辍学有点惋惜,可是却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做按手印的特困生(2)
回到了家里面,爸爸的病情依旧,除了干活,就是流泪。望着空荡荡的家,我明白了弟弟的选择。爸爸也知道弟弟已经辍学了,他没有去反对弟弟的做法,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太多关于生活和家庭前途的思考了。
  弟弟走的时候,只带走了一身衣服和自己平时在学校省吃俭用攒下的十几块钱。从弟弟的一个同学那里,我得知了弟弟可能要去扶沟县一个砖瓦厂打工的消息。
  扶沟县位于西华县的西北部,距离西华县城有70公里,属于河南许昌管辖。第二天,我搭车找到了那家位于一个偏僻乡村的砖瓦厂,机器的轰鸣声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头最矮的工人。
  “这是弟弟吗?这就是我要找的弟弟吗?”见到弟弟的一瞬间,我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光着膀子、赤着脚,拉着板车运送砖坯的人就是弟弟。他黑了,满是泥泞的脸上滚满了汗珠。
  “弟弟,你怎么在这里,跟我回去!”我大声叫喊着,弟弟也看见了我,迟疑了一下,把手中的平板车交给了另外的一个工友,走了过来。
  刚刚几个星期没有见面,弟弟明显瘦了,在秋阳的照射下,他的后背已经成了古铜色,他的裤脚挽着,小腿上沾满了泥巴。
  “哥哥,我不回去,咱爸有病,咱妹也该上学了,前几年都是你操心,现在我长大了,也懂事了。你已经上高中了,再过几年,如果能考上大学,咱家的苦日子就算熬到头了。我才上初一,离上大学还早,再说还要花费很多的钱,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我不上学不亏事。”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弟弟跟我说。
  我没有想到弟弟会懂这么多的道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从来没有关心过弟弟,没有问过他的学习,没有操心过他的身体,很长时间以来,我对弟弟都很粗心,可他却在那个瞬间让我明白了:弟弟长大了,弟弟懂事了,弟弟知道承担责任了。
  我给他讲了我的打算,劝弟弟回去上学,可是他死活不同意。没有办法,我只好跟他说,等到撑不下来的时候,就回家。
  临走的时候,在弟弟住的简陋的工棚里面,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工人告诉我,当初弟弟来的时候,砖瓦厂的老板看他年纪小,不同意要他,可弟弟硬是不走,死磨了老板一上午,没有办法,老板才收留他。
  穷人家的孩子会更早地明白责任的含义。弟弟,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呀,为了一天四块钱的工钱,宁愿不上学,宁愿跑到离家一百多里地的地方干力气活!也许这种事情放到其他的家庭里,绝不会发生,可是我们的家穷啊。
  我走了,离开弟弟打工的那个砖瓦厂,一个人走了。临走的时候,我没有强行地要求弟弟回去,因为弟弟已经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尊心。
  回到了学校后,弟弟打工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弟弟为了这个家,宁愿放弃自己的学业,我比他还大,是他的哥哥,更应该学会自理、自立。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我决定尝试着重操初中时候的旧业,做起了在校园内卖笔芯的生意。没有想到,我的“笔芯”生意,最后竟然“垄断”了整个西华县城中学圆珠笔芯的销售。
  我卖笔芯有点“投机取巧”,我在批发市场看到一种笔芯比别的都粗、都长,但批发价却比别的便宜很多。它的塑料壁做得很厚,笔芯里面装的油其实很少。
  中学生用笔芯,一般只看外表,谁会注意里面装的油多油少?我就大量批发回这种笔芯,然后到各个班级去推销。可是这种笔芯看上去很好看,其实用不了多久,这样就给同学增加了负担。尽管这种负担很小,可是我觉得心里难受,高中的很多同学都是从农村考上的,大多数的家庭都不富裕,我不能贪这点小便宜,我就想一定要做点什么,补偿这些同学。
  我在推销笔芯的时候,能记住每个班里买我笔芯的同学名字。有一天,我批发了一些质量好的笔芯,到各个班级去,找到那些曾经买过我笔芯的同学,免费发给他们,并给他们讲明了我这样做的原因。当时一支笔芯外边的商店里面卖两毛钱,因为我没有房租等增加成本的开支,我卖一元钱7支,这次换笔芯,尽管我没有赚到钱,但是却赢得了信誉。
  

不做按手印的特困生(3)
因为我的笔芯卖得确实便宜,又讲诚信,同学们都喜欢买我的笔芯。曾在一个班里创造出一次卖出700支的纪录,县城文具店的笔芯,基本上都卖不动了。
  我特别相信同学,由于这个特点,自己卖笔芯也比别人要轻松,卖了一段时间之后,我采取了一种“撒手不管”的措施,在每个教室内的讲桌抽屉里放上一个纸盒,纸盒内定期放一些笔芯,如果谁需要笔芯,就自己到课桌内取,然后把钱放进纸盒中。一般每隔一周,我就去各个教室看一看,把钱取走,如果笔芯少了,就往里面再放一些。
  当时,同学们都会用两种笔芯,一种是带“耳朵”的,配合带弹簧的笔杆使用;一种是不带“耳朵”的,笔杆不带弹簧。我批发得时候,带“耳朵”的笔芯批发得便宜,为了让同学们都使用带“耳朵”的笔芯,我在推销的时候,就把带“耳朵”的笔芯降价,并奉送笔杆,把不带“耳朵”的笔芯提价,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全校的同学都使用了带“耳朵”的笔芯,很多同学还买我的笔芯带回家,让弟弟妹妹使用。
  每个学校都有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我了解贫困带给我们的痛苦,也知道缺钱花的滋味。我私下打听每个班级的贫困学生名单,他们买笔芯的时候,我就不收他们的钱。久而久之,他们就帮助我卖笔芯,我把笔芯直接交给他们,他们就会帮我把钱收回来。后来,我就把利润分给他们一部分,并把卖笔芯的生意扩大到整个西华县城的中学。
  经营了一段时间笔芯之后,靠着我建立起来的“经营网络”,我又扩大了经营,卖起了书籍资料和英语磁带。
  做校园生意的时候,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学生的需求,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
  记得在学校里面卖书夹,我到每个班级推销的时候,就会对同学们讲清楚,我们该用多少个书夹,并结合我的经验,讲些使用书夹的体会。
  当时学校外边的商店里,一元钱卖6个书夹,我帮助同学们规划好以后,觉得我们的一些试卷比较多,可以用12个书夹,我就在班级里面给同学们讲,我的书夹按盒卖,一盒12个,不零卖,一盒一块钱。同学们看到了实惠,纷纷买我批发来的书夹。
  卖书夹时我这样为同学们考虑,卖书的时候也是如此,我都是先批发几套同学们需要的书,然后到各个班级传阅,如果你需要哪本,就在纸上写上名字,汇总好以后,我才去批发。这样既考虑了同学们的需求,也避免了进书的盲目性。
  也许是长期处在困境中,我练就了一种本领,对于市场需求,反应非常迅速,看到学校里停了电,我会迅速地批来蜡烛在学校里卖,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
  由于在校园内做生意,很多同学都认识我,靠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我很快成了“名人”,但当别人问起我的家庭情况,我总是避而不答。
  这些秘密不可能始终隐瞒,我穿着朴素、吃饭俭省,还有一个妹妹经常来学校找我,同学和老师还是从这些情况猜测出我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上高中不久,学校把我定为了特困生,每个月给我发50元的特困学生补贴。
  就是这笔补贴,改变了我对生活的一些看法。那次领特困学生补贴时,需要每个领补助的同学上台签字,就是这次,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发誓以后绝不再要不是自己亲手挣来的钱。
  那天,我去学校一个老师那里领特困学生补贴,发补贴的老师把50块钱往桌子上一扔,当我拿起50块钱往门外走时,那个老师朝着我大喊:“回来,按个手印才能走!”
  这是我第一次按手印,从小看电视就知道,按手印都是被逼无奈的举动。所以在我的心目中,按手印和卖身契差不多。按了那个红红的手印,我感觉按出的是我的全部尊严,按出了我的耻辱烙印。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好好地活着,为什么别人可以不领这个钱?我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去养活自己和全家。我发誓,就是今后当叫花子也不领这个钱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做按手印的特困生(4)
这个特困生每月50元的补贴,我只领过那一次。为了养活妹妹,为了凑书费、学费,课余一有时间,我就做生意,卖笔芯、卖磁带、卖教辅资料。许多老师不了解内情,对我有着很深的误解,都觉得这个学生整天不好好上课,一天到晚就想着赚钱。
  在一次推销的过程中,有个老师可能对我小小年纪就满脑子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我毫不留情地赶出了那个教室:“你是来读书的还是来当小贩的?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你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辩解是没有用处的,所以我也没有辩解,强忍住眼中的泪水,收拾东西走了出去。
  有一次,我到同年级的另一个班推销一本书,那个班的老师当着我的面对同学说:“这个学生投机取巧,知道进价多低吗?大家都别买!”然后直接把我撵了出来。还说我:“你父母是干什么吃的,让你来卖书挣钱!”我当时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没有让它流出来。
  那时,我的脾气很犟,心里想:“不让我卖我非卖,还让你这个班人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