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人盗墓史 >

第14章

中国人盗墓史-第14章

小说: 中国人盗墓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招救国”傻皇帝——明朝皇帝朱由校(2)
内忧不断:天启元年,白莲教在山东揭竿而起,奢崇明、安邦彦在西南起义;再后的天启七年,山东有徐鸿儒起义,陕西有王二起义。
  外患更烦:早在万历十六年(1586年),远在东北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统一了女真建州各部,女真人不断与明军在东北争地盘。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定国号“金”,为与十二世纪时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大金国”区别,史称“后金”。努尔哈赤起用这个国号,其用意其实相当明显——在复兴当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
  到朱由校当皇帝时,后金势力已十分强大。天启元年后金迁都辽阳、天启五年复迁沈阳(盛京)。此时的后金不可一世,欲与朱姓争抢天下,辽东局势万分严峻。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又登上台湾岛,台湾失去。
  内忧、外患算是人祸,当时又发生了可怕的天灾:南京地震、皇宫失火、京城发大水、江北、山东发生旱灾、蝗灾——大明王朝危机重重。
  ● 臣僚献出挽救大明江山的“秘招”
  面对天灾人祸,内外危机,明显问题在朝廷,但朱由校的一班臣僚们却迷信地认为,这是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的“王气”受到了外势干扰,其中最大危主莫过于后金——女真人的余孽在作怪。
  于是,这班人给朱由校出了一个挽救大明王朝江山的“绝秘招术”——后金的祖坟在大房山,那就“拆毁山陵,割断地脉”,把女真人的王气泄掉,不愁后金不败。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或者说歪点子。
  金与后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地域上看,他们都是长期生活在今朝鲜与东北之间的女真人,但其族源异常复杂,一般分为*真与生女真。12世纪初,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一些部落后,于1115年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
  大金国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不轻,与它给中原人造成的灾难一样,不可低估。金国兵力强盛,后来突入中原,把赵匡胤开创的大宋给灭了,再后来企图统一中国未遂,与南宋形成对峙,划界而治。一直到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进攻下,金国才告灭亡。
  到了元末明初,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属建州女真,这支女真成为后来统一中原的满族的祖先。
  金国共传九帝,历120年。金帝陵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的云峰山,有名有号的陵寝共有17座。
  所以,这么讲来,明朝廷认为完颜部的陵寝就是后金的祖坟,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没有错。但问题是,此时距大金国灭亡已近400年,女真的部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金认这个老祖宗么?怎么也沾不上啊。
  ● 金陵的风水格局是帝陵经典
  虽然金国只是统治半个中国的“百年王朝”,但其所营建的帝王陵,在中国皇家陵寝文化中,却写有颇为辉煌的一页,特别是陵寝的风水格局,堪称经典。
  朱元璋在营建南京孝陵前,曾派了智谋和尚和后来策划燕王朱棣篡位的姚广孝等人前去金陵考察。皇家陵寝,一般都是后朝仿前朝,因为明朝之前的元朝是“秘葬制”,没有帝王陵规制可作参照,而宋陵又遭盗掘,因此金帝王陵就成了很好的范本。
  云峰山布列九条山梁,似龙奔腾而下,故又称“九龙山”。。 最好的txt下载网

“秘招救国”傻皇帝——明朝皇帝朱由校(3)
从所谓堪舆(风水)术来说,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前后左右都要有天然屏障,前面至少要有两座“山”,即“朝山”“案山”,左右还应出现“护砂”。所谓“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则是皇帝放办公桌“案几”的场所;从位置上来说,“案”近而“朝”远。
  九龙山的九条山梁由高到低,依次顺势展开,中峰正前方是高耸的山壁,近处则是一处中间低平、两边凸起的山岗;东侧有连绵不断的山头,西侧则分布着多个小山包。当时主峰下,泉水环流,终年不息;层“林”叠嶂,紫气缭绕。
  九山龙的山形地貌正好符合这些风水要义:远方高耸的山壁是“朝山”,近处低平的山丘则是“案山”,左右连绵的山岗无疑就是天然“护砂”了,即所谓“左青龙”“右*”。所以,过去的风水先生一直认为,金帝王陵所在的九龙山是风水宝地中的经典之作,300年后也能保女真好运,兴旺发达。
  但大金国的祖先们,如金太祖阿骨打、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等,早先并不是下葬在九龙山,而是葬在了远在东北的上京,埋在宫城的西南(护国林之东),即“阿城陵区”。
  按照中国古代一般的风水原理,祖坟是祥瑞之地,是不能随便迁移的,否则泄了气脉坏了风水,麻烦就大了。金国的先人死后怎么能跑到北京?这是因为,大金国出了位能人——极具政治野心的海陵王完颜亮,“九龙山”这块风水宝地就是他选定的。
  海陵王为什么要祖宗死后“进京”?学术界有这样的观点,海陵王迁祖陵,实际是一着政治棋。他在杀死金熙宗完颜亶(dàn)后,野心膨胀,竟然想灭掉南宋,统治整个中国,迁祖陵到北京,与迁都北京一样,也是他决心的体现。
  另外一个原因是,海陵王是靠非正常手段当了皇帝的,属于“乱臣贼子”一族,迁陵也是背离政治对手的好办法,可以打击对手的信心。
  ● 海陵王嗜杀好色
  完颜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以好战好色出名的暴虐荒淫之君。其父亲宗干为金太祖的庶子,就是民间所谓小娘养的。太祖死后传位弟弟完颜晟,史称金太宗。太宗死后,传位于侄子、太祖嫡孙完颜亶,即金闵宗(后改为熙宗)。
  完颜亶的父亲早逝,依女真的风俗,其母再嫁给小叔子、完颜亮的父亲宗干。因为有这一层“兄弟”关系,完颜亮与完颜亶是一块儿长大的。所以,在完颜亶当了皇帝后,完颜亮起了谋逆之心,也想当皇帝,于是处处培植阿里出虎这样的亲信。
  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阿里出虎宫中当值,完颜亮秘密潜入宫中计划对金闵宗下手。阿里出虎等人砍杀完颜亶未死,完颜亮赶到后用剑亲自刺死了挣扎中的完颜亶,顺利夺取了皇位,史称海陵王。当上皇帝后,野心勃勃的海陵王首先迁都燕京,后迁都汴京。
  从政绩上来说,海陵王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海陵王十分看好中原地区先进而又成熟的封建制度,于是进行政治改革。可以说没有海陵王就没有后来金国稳固雄霸中原的大好局面,或许早被南宋政权给灭了。
  但与历代篡位的帝王一样,海陵王的缺点与他的优点一样大,嗜杀成性就是一点。当了皇帝不久,海陵王就将与他意见不和、反对他的皇室宗亲杀掉了100多口。虽然政治改革推进了,但后宫隐患也埋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秘招救国”傻皇帝——明朝皇帝朱由校(4)
与金国名将金兀术一样,海陵王也是南宋政权的老对手。他在18岁被封了“奉国上将军”后,父亲宗干就送他到金军统帅金兀术的帐下,有意历练儿子。凭着显赫的战绩,海陵王先后晋升为骠骑上将军、龙虎卫上将军。
  天下君王没有不好色的,海陵王的性器官似乎也异常好动,有“淫遍天下女色”的恶名。
  有一次看他上了他叔母,竟然把叔父弄死了,收叔母为妃。所以《金史·海陵本纪》(卷五)称,“(海陵)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暇他论。至于屠灭宗族,剪刈(yì)忠良,妇姑姊妹尽入嫔御。方以三十二总管之兵图一天下,卒之戾(lì)气感召,身由恶终,使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
  ● 神鹿显灵,海陵王选定九龙山
  千里迢迢把祖先的棺椁迁葬到北京,海陵王此举,在中国帝王陵史上是罕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皇家“搬冢运动”。在迁陵过程中,海陵王亲自前往大房山视察。棺椁到京后,海陵王也学着古代帝王的样子,出外打猎,用亲手射杀到的獐子祭献祖宗。
  九龙山也是佛、道信徒们眼里的圣地,这里早就建有一座寺庙——名叫龙城寺。由于龙城寺所在位置正是“龙头”,因此海陵王下令拆毁寺庙,将开国之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金太宗完颜晟的和陵(后改称恭陵)营建在此处。
  贞元三年(1155年),大房山陵区正式破土动工。海陵王又亲自督工,命工人昼夜赶凿山体,有不少人怠工还挨了海陵王的鞭子。
  三个月后,睿、和二陵率先建成。此后金闵宗完颜亶的思陵、金世宗完颜雍的兴陵等二十多座有号没号的帝王陵陆续建成,北京城外形成了一片新兴帝王陵区。
  为什么海陵王会看中这地方?据说,当年海陵王到九龙山一代狩猎,行至山下的大红谷时发现了一头鹿,就跟着追。但追着追着,鹿却不见了,闪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发着金光的寺庙。海陵王觉得奇怪,便走进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现了,恍恍惚惚间,海陵王竟然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几位逝去的先祖坐在香案上。
  海陵王诧异之余觉得这是祖宗显灵,是大金国都城迁出阿城,定都燕京(北京),平定中原的吉祥征兆。就这样,海陵王将远在黑龙江的祖陵于公元1155年,随都城一并迁到了北京,陵区中心择在显灵之处的九龙山龙城寺。
  金陵陵址卜定的第二个版本没有上述那么玄乎。
  南宋张棣著有《金虏图经》一书,书中附录二《山陵记》记载,金陵陵址是风水大师相出来的。书中称,“虏人都上京,本无山陵。祖宗以来,止卜葬于护国林之东,仪制极草创。迨亮徙燕,始有置陵意,遂禽司天台卜地于燕山之四周。”
  可以看出,海陵王在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命令堪舆师找了一年,才找到龙城寺所在的这块风水宝地。所谓海陵王看到金太祖坐在香案上,应该是后世的附会之说。
  ● 蒙古人最先破坏过金陵
  需要说明的是,海陵王苦心营建的陵区,自己死后却未能享用,而是被赶出了这块风水宝地。未等明朝皇帝动手,金朝皇帝先扒开了他的陵,没有在自己选定的风水宝地上做完来生美梦,这份遗憾也是古今少有。
  正隆六年(1161年)与宋军战败,海陵王在败逃途中被不满的部将杀死,终年40岁。当了13年的皇帝海陵王,尸体被运回来后,也以帝王之礼葬在九龙山陵区内。

“秘招救国”傻皇帝——明朝皇帝朱由校(5)
金太祖的孙子完颜雍当了皇帝(金世宗)后,对海陵王就不客气了。他先将海陵王贬为“殇王”,再贬为“海陵郡王”,最后降为“庶人”。完颜雍听信谏言,掘出海陵王葬在大房山的尸骨,乱葬于陵区外40里的荒野里。一代帝王到底墓在哪儿,至今也没人知道,被荒草掩埋了。
  海陵王选定的陵区,连自己的尸骨都被掘了出来。可以想见,这风水宝地一说,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到金国灭亡时,情况就更惨了,蒙古人首先先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