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 >

第62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第62章

小说: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轮流作战,是取得援越防空作战胜利的战略措施。轮流作战,是一种好的作战形式,在援越抗美的防空作战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中共中央军委根据越南战场美国空军力量强大、空袭北越的长期性与激烈性,以及中国援越高炮队反空袭作战的艰苦性和紧张性等特点,决定采取轮流作战,援越高炮部队一般在越作战的时间为7个月左右,极少数部队一年左右。在3年零8个月的援越防空作战中,先后有9批高炮部队轮流入越作战,使中国援越高炮部队,始终保证齐装满员,体力充沛,有充裕、旺盛的作战生力军。援越抗美作战胜利的经验证明,轮流作战是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与美军空袭的激烈战斗中,部队虽有伤亡,但士气高昂,连续取得反空袭防空作战的胜利。在援越抗美中,国内的高炮部队绝大多数轮流到越南去参加反空袭防空作战,使部队受到现代战争环境的考验和锻炼,掌握了美军的战略战术、空袭武器的性能和特点,积累了与美国空军作战和反空袭斗争的经验,等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防空部队的反空袭作战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防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第七,发挥群众智慧,仗越打越漂亮。援越防空作战中空袭与反空袭、轰炸与反轰炸的斗争十分激烈。美军倚仗其空中优势和现代化装备,空袭和轰炸中不断变换手法和使用最先进的轰炸技术,规模越来越大,战争局势紧张激烈。援越高炮部队大多数指战员在战前没有反空袭作战经验,干部战士的新成分比例很大,武器装备落后,性能差,火力弱。在越南战场上,既要反侦察,又要反轰炸;既要打小仗,又要打大仗;既有晴天打,又有雨天战;既有白天打,又有夜间打。反空袭斗争的情况瞬息万变,往往在分秒之间就是一场酣战,战机稍纵即逝。越南北方地处亚热带,作战地区大部是山区,气象复杂,天气炎热,作战条件非常艰苦。入越防空部队发扬人民解放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光荣传统,依靠广大指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学习现代战争知识,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军事技术,深入探讨与美机斗和恶劣环境斗的特点与规律,及时总结作战经验,在斗争中不断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与难点。从而在反空袭防空战中,仗越打越精,越打越巧,越打越漂亮,创造了用劣势装备对付优势装备美国空军的许多光辉的战例,取得辉煌的战绩,探索了多种多样战法,总结了一系列反空袭作战的经验与战术。如:解决防“百舌鸟”导弹攻击炮瞄雷达和钢珠弹对炮阵地人员杀伤的问题。
  “百舌鸟”导弹是美国空军在1966年3月开始使用的一种专门用于攻击高炮炮瞄雷达的十分先进的空对地导弹。导弹依靠炮瞄雷达波束寻找目标,靠导弹片和气浪摧毁器材和杀伤人员。“百舌鸟”导弹命中精高度,破坏力大,对援越部队的炮瞄雷达威胁很大,部队急需对付它的办法。中央军委炮兵立即组成工作组,深入援越防空部队,一起研究这种导弹攻击的原理与特点,很快研究出对付“百舌鸟”导弹的3种办法:一是改进了雷达天线与机体联接方法,二是改进雷达操纵手发现敌机发射后导弹的操作方法,三是改进了雷达工事的构筑,和炮瞄雷达“早开机、近升压、快捕、稳跟、快打”的一整套反、防“百舌鸟”导弹的战术和技术,使美机无法瞄准,发射的导弹难以跟踪目标,有效地防范了“百舌鸟”导弹对高炮阵地的攻击。只能循脉冲波飞行的“鸟”成为“盲蝇”,纷纷坠地爆炸,大大降低了“百舌鸟”的命中率,雷达较少受到损失。美国后来承认:北越不久就找到了“怎样对付‘百舌鸟’导弹的手段”,“减少了‘百舌鸟’导弹以前……所造成的威胁”。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援越抗美(8)
在越南战场上,美空军对高炮阵地广泛使用钢珠弹,对人员杀伤较大。对此,军委炮兵领导机关与有关部门和作战部队通力协作,在较短的时间即研究出了对付钢珠弹的有效办法。如采用尼龙避弹衣、围裙式火炮防盾板和宫灯式火炮掩体等措施,有效地防避与减轻了钢珠弹对人员的杀伤作用。
    三、援老抗美
  老挝是一个长期遭受外强侵略的国家。老挝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1954年7月关于印度###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与会国承认老挝王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日内瓦会议后,法国殖民主义者撤出老挝。美帝国主义趁虚而入,在印度###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特种战争,镇压老挝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面对美国的侵略,老挝人民在老挝人民党和爱国战线的领导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抗美救国,逐步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但在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训练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困难。为了长期坚持抗美救国斗争,并夺取最后胜利,老挝人民党和爱国军民请求中国给予军事、物资援助,并帮助修建公路。
  老挝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为了支持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保卫中国的安全,应老挝人民党和老挝国王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从物资上和军事上给予大力支援。从1959年起,在向老挝爱国部队提供大量武器装备援助和帮助训练其军事技术人员的同时,还于1962年至1978年派出工程、地面警卫、防空和后勤部队及民工大队,共11万余人,无偿地为老挝修筑高标准公路800余公里。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为老挝人民取得抗美救国斗争的胜利和发展老挝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帮助修建公路。老挝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也没有铁路。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乡村路。应老挝人民党和政府请求,自1962年至1978年,中国无偿地为老挝修筑了7条沥青路面公路。
  修筑丰帕公路。这条公路由丰沙时至帕卡,由云南省派出的技术考察团负责勘察设计,由昆明军区和铁道兵各组织1个工程大队,共4300余人,另有1个民工大队,共同担负筑路施工任务。施工于1962年2月开始,于1963年3月15日,全线竣工。公路全长81公里,有桥涵209座。老挝首相将这条公路命名为“老中友谊路”。
  修筑孟赛分别至波亭、孟夸、孟洪的三条公路。这3条公路由中国交通部第2公路勘察设计院负责勘察设计。担负筑路施工任务的有援越筑路的第5支队、云南省第1民工总队及部分后勤部队。他们于1968年9月下旬开始动工。经过3年多艰苦奋战,于1972年3月,3条公路全部完成,全长293公里,从而使老挝北部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修通北线和孟北线公路。这两条公路以老挝发展地方经济,开展抗美救国斗争有重要作用。由贵州、山西、云南3省交通局负责勘察设计。中国援老筑路指挥部率4个工程大队和云南省民工总队,共同担负施工任务。于1971年10月动工。经过2年多的紧张施工,到1973年底,孟北线和北线公路同时竣工。孟北线全长公里,有桥梁14座,涵洞191个;北线全长公里,有桥梁21座,涵洞373个。
  修筑新东线公路。该线由纳双至孟献,长度约为300公里,要反复跨越高山峡谷,工程特别艰巨。1973年7月7日,工程兵和昆明军区在北京共同召开援老筑路工作会议。会议由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查玉升主持。会议总结交流了以往援老筑路经验,研究了援建新东线的具体部署。该线的勘测设计任务由贵州省交通局承担。中国先后动用了6个工程大队施工,5年完成任务。新东线公路于1978年3月胜利竣工,全长公里,桥梁32座,涵洞904个。其中楠乌河大桥9孔256米,是中国援老修建的桥梁中最长的一座。新东线交付使用后,老挝政府将其命名为“老中友谊一号公路”。老挝公共工程和交通运输部部长萨南在交接仪式上说:“中国援建的‘老中友谊一号公路’是中国筑路干部和工人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英勇精神的历史标志,它将永远树立在这块英雄的老挝土地上。”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了援老筑路的全部工程。从1962年2月到1978年5月的16年中,中国先后派出18个工程大队,3个民工大队,直接施工力量7万人,投入主要施工机械2250多台,总计为老挝修建公路公里,桥梁131座,涵洞2677个,铺设沥青路面485万多平方米。平均每公里的造价为当时中国人民币31万余元。
  防空作战。为了保障筑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老挝人民党的要求和中老双方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69年3月至1973年11月,先后派出第705大队和第302、第303、第304支队,担负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
  1968年,老挝人民接连取得的巨大胜利,引起了美国和万象当局的极度恐慌和不安。美国和万象当局不断派出飞机对中国筑路部队进行空中袭扰,平均每月达100多批,400~500架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5大队奉命于1969年3月进入老挝,担负对空掩护任务。至年底,该大队防空作战共8次,击落敌机3架,击伤5架。此后,第102、第302、第303、第304支队,先后入老防空作战。在4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援老高射炮兵部队万余人,对空作战共95次,击落敌机35架,击伤24架,有效地保障了中国筑路部队和民工大队的安全。
  

二、援越抗美(9)
为了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民族牺牲。无论是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还是在10年###时期,中国人民节衣缩食,尽量满足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需要,援老部队在艰苦的施工和对空作战中,顽强奋战,许多人员负伤致残,有269人牺牲,其中210人长眠在老挝孟塞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园里。
  援老部队还利用施工和作战间隙,为老挝盖小学校舍32所,修便道40公里、便桥130座,挖水井100多口,修水渠5万余米,助民劳动3万多人次,修理车、船和机械1万多台件,出动运输车2500多台次,治病26万人次,某部副政治指导员杨金堂带领战士在老挝抗洪救灾中牺牲。
  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为老挝人民所做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1974年10月10日,老挝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部参谋部写信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信中说:“中国人民的援助,是在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援助。”老挝人民革命党代表团在老挝的烈士陵园向中国烈士献花圈时表示,“对于中国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子孙后代将永远铭记在心。”1978年3月17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苏发努冯签署了《关于表彰中国工程队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授予中国筑路工程队指挥部一级自由勋章,第725、726、727、732、733、734大队及7个分队一级劳动勋章,17个单位和2名个人二级劳动勋章,黄小毛烈士等3人一级英雄勋章,另外207位烈士二级英雄勋章。政府总理凯山·丰威汉签发了给中国筑路工程队2498位立功人员的奖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本章导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