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玄明 >

第24章

玄明-第24章

小说: 玄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叔也是稀里糊涂啊,我还当你知道是什么事呢。既然这样那我说大表哥你就赶紧的,有事说事,省的我们这些人在这干耗着。”

  耀阳看了众人一眼,虽说这些人都是一个村的乡亲,可是毕竟有些人不是太熟悉,于是难免要寒暄几句。只见他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又冲众人抱了抱拳说道:“各位乡亲,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耀阳是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客套的话,那么既然这样咱们今个就有什么说什么,谁也别掖着藏着的是不。今天我之所以把大家召集来,哪肯定是有事要和大家商量商量,至于这个事么,我觉得对于大家来讲应该是个好事情,可是呢这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因此还要大家表个态拿个主意才行。”他的话还没等说完,只见钱利铭一摆手,“我说大表哥,你吊我们胃口干嘛?赶紧有什么就说什么罢,你们大家说是不是?”

  钱利铭说完这话,坐着的这几人均点头。耀阳见状笑了笑,“我这还不是没说完么,怎么就你性子急?其实吧我今个召集大家来不为别的,想必你们这一段时间也看到了,我这铁铺的生意自从诚龙老弟来了之后哪是一天比一天红火,做出的铁器、铁锭简直就是供不应求。我想那么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多建它几个铁炉来进行生产呢,一来我们可以多赚一些钱,二来呢铁铺也需要劳力,需要雇工捎带着也可以解决一下村里人的吃饭问题不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众人点头,唯独钱利铭眼珠转了几圈之后才问,“我说大表哥,你要扩大生产你就扩呗,你找我们商量什么?么不是要拉我们也入伙不成么?”

  “正是如此,我这表弟说的对,我今天之所以找大家来,就是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想让你们也入个股。为什么呢,要说这其实也是很简单,我一个人哪能有那么多的钱来建新的铁铺呢,可是你说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把铁铺扩大吧,又恐怕将来再没这样的机会。因此,我才决定多找几个股东入伙,大家合力再新建一个更大的铁铺,借这个机会来赚他一笔,不知你们几位意下如何啊?”

  郝根那几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一个懂经商的,但是眼见耀阳和钱利铭这段时间没少赚自然也是心里痒痒的,巴不得也能这样捞上一笔,现如今见耀阳主动要让他们也入股自是愿意,可是一来这些人没有多少钱,二来呢也还有些疑虑,担心把钱赔进去,因此一时还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谁都没说话,都想看看钱利铭这个“老油子”是什么态度。

  钱利铭听完耀阳的话,吃了一惊,因为他万没有想到耀阳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其实要说这钱利铭早就有这个心思,只是没有找到个合适的机会将这话说与耀阳听罢了。现如今耀阳居然说了这样一番话出来,不正中他的下怀么。于是这钱利铭赶紧道:“大表哥,你说这可是真的?真的要让我们都入股么?不知道你要我们怎么个入法啊?不妨说来听听。”

  耀阳正色道:“自是真的,么不是你还怀疑我会骗你们不成么?你把我耀阳当成什么人了?亏你还是我的亲戚,居然能说出这话,看我不让我弟妹撕了你的嘴。”

  众人听罢笑了一阵,耀阳又接着道:“具体怎么个入法么,我看就叫诚龙老弟来跟你们说吧,他有文化,说的更明白些。”说罢他示意李诚龙来说。

  李诚龙见状先是站起来给众人施了一礼,然后才道:“各位乡亲,蒙耀大哥的信任和众位的抬爱,我李诚龙就勉为其难,来将这入股的事说说。要是说得对呢,众位就点点头,要是说得不对呢,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毕竟这是大家的事,我们也作不了主,还需要一起商量不是。”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郝根也跟着道:“诚龙,你就说说看吧,要是行的话,我相信咱们这些乡亲也会同意的,因为这毕竟也算是一件造福大家的好事么。”

  “那好,既然众位乡亲都想听听那我就说说看。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这既然是新建铁铺,哪现如今的这个院子肯定是不够用了,既然院子不够用那怎么办?只能再进一步扩建。这扩建院子就碰到一个问题,也就是占地的问题。现在这铁铺的局势我想你们大家也都看到了,要扩建肯定得占用这东西南这三面的耕地。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院子的东面应该是你张大叔家的,这西面和南面应该是郝根叔和你李叔家的地吧?怎么个占法,依我的意思,你们就拿这占的地折价入股,用市面的地价,折成银子算作股份。你们要是还觉得不够也可以拿银子再入一部分,多少不限。这样扩建铁铺的土地问题就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资金的问题。我们开厂子搞生产一是需要设备,二是需要技术,三是需要原料,四是需要流动资金,也就是可活动的现钱。其实这四项总的算起来都是钱对不对?设备是花钱建的,技术是花钱买的,原料是花钱买的。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如果新建一个较大的铁炉,再加上相应的配套设备的话估么怎么的也得个一万二三千两银子。那么我们上那去弄这么些钱呢?我想就用集资的办法,也就是大家入股筹钱的办法。耀大哥已经和我说过了,他使使劲能挤个四千两左右,我呢手里也有个四五百两,大家再凑一凑,我想弄个万八千两的问题应该不大,尤其我们这还有个财神爷,也就是钱大老板,想必让他掏个四五千两的问题也应该不大吧?这样一来,再加上我和裴庆、金庆峰三人的冶铁技术,我想我们的铁炉不就建起来了么。至于销路呢哪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的铁比别人的好,那我们就一定不愁买不出去,充其量也就是个运输的问题。你们说是不?”

  众人虽然有些词汇听不大懂,可是大意算是听明白了,频频的点头。李诚龙看了看众人喝了口茶接着又说:“既然是入股,那么我想就随便入,入多少不限,既可以用现钱入,也可以用实物和冶铁技术来折合成银子入。然后看一下总共筹集了多少钱,每一两银子算一股,再根据每个人入的多少划分相应的股份。比如说我们总共筹集了一万五千两的银子,你钱老板自己就入了五千两,那么你这五千两就是五千股股份,到时候我们写成书面的文书契约,这个契约你既可以自己持有,也可以转让给其他人。不过你转让股份的时候,我们今天这些和你一起入股的人有权优先购买。这就叫优先购买权,也是为了防止股份外流的一种手段。那么分红的时候呢,我还是打个比方。比如我们今年赚了一万二千两银子,刨去所有的费用,还剩一万两,那么用这一万两银子除以这一万五千股的股份,得出的就是每一股应该分到多少两银子的利润,再用这每一股的利润乘以你五千股股份,得出的就是你应该得到的分红。我想这么样来分配大家应该也没有什么意见吧,公平合理。”

  “接下来,我在说说我们这个铁铺的管理。既然我们大家都入了股,那你们就都是我们这个铁铺的股东,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这个铁铺的一切与经营有关的事情就都需要大家一起来研究和决定。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入的多的和入的少的应该区别开,也就是要按照我们入股时银子的多少来区别我们在这个铁铺中说话的分量。虽说如此,可是并不是说我投的银子多我就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其他人全不同意我的意见的话,同样不算数。也就是说我们要实行一个表决制度,依我的意思,我们的表决制度应该是八成的股东都同意才算通过。这样既可以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也能够防止个别大股东搞“一言堂”,避免经营上的失误。以上我说这些要是大家同意的话呢,我想我们就把这些都写成文书,然后大家签个字画个押,就算是我们这个新铁铺成立的契约。要是大家不同意呢,我们再研究研究,如何?”说罢这李诚龙坐下喝了口茶,用询问的眼神望着众人。

  众人听罢他这番话虽说觉得很新奇,但也是挑不出什么破绽。也的确,因为这李诚龙所说的这些不就是当代的公司制的企业么,只不过是他把这套东西拿来当成他自己的说给了这些明朝人而已。这些人中除了钱利铭是个商人外,其他的都是务农的,也都没有经商的经验不说,还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因此他们全看钱利铭的态度。

  这钱利铭是个精明的商人,他见李诚龙的这番话将合伙经营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还滴水不漏,心中不禁也暗挑大拇指“真是个人才也。”虽说如此,可是他也还是觉得应该再问问李诚龙究竟打算要用技术入多少股的好,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想到这他缓缓地道:“嗯,我觉得诚龙老弟说得不错,这个入股合作的方法也可行,不过我还想问一问,既然你诚龙老弟打算用你的冶铁配方和手艺入股,那你究竟打算折合成多少银子来入呢?要是折合的太多的话那我们这些掏现钱的可就吃亏啦,你说是不?”

  李诚龙就知道肯定会有人这么问,他早就做好了回答的准备,现在听钱利铭这么一说,他笑了笑道:“钱老板,你问这话不无道理。其实这技术入股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在很多行业里都有对吧。那么我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是懂冶铁的,要是我在这个铁铺里没有发言权的话,那么恐怕我们的冶炼和经营就会出问题。因此我觉得我们这三个人应该在这个铁铺里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虽说如此可是这也不是说我们要多少利润,加上我们的几百两银子,我们的先进的冶炼技术折成两成怎么样?不算多吧?况且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没有展现给大家呢,如果都拿出来的话,我想两成应该也是少的吧。你们看呢?”

  要说李诚龙说得这些也的确实事实,他们这些人如今已没有一个再怀疑他们的能力,因此虽说觉得李诚龙的这个要求有些高,但是还是有些不情愿的接受了。因为他们也知道,一旦这个铁铺失去了李诚龙等人的帮助那是没有什么发展的前途的。

  既然钱利铭表示同意,耀阳也没意见,郝根和几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更是没的说,因此一致通过李诚龙的意见。就这样,几个人经过研究,决定在福安村“耀家铁铺”的原址上扩大生产规模,由李诚龙等人负责建立一个新型的大规模的冶铁炉进行冶炼生产。这个新的铁铺在李诚龙的提议下就叫做“福安耀氏铁厂”,冶铁炉也打算采用现代的“冲天炉”进行连续的冶炼生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 造船(2)
一切均按照李诚龙的预想在发展着,福安耀氏铁厂的筹建已经步入轨道,几个股东签署了有关合作的文书,分配了股份,其中耀阳和钱利铭二人各投入了四千两银子,各得到了百分之三十四的股份;李诚龙、裴庆、金庆峰三人用冶炼技术和几百两银子入股,总共得到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剩余的股份被郝根等几人用土地和少量的银子买断。铁厂的主管依然是耀阳,技术负责人是李诚龙,至于销售就由钱利铭来负责。所有的有关决策的大事,都由全体股东开会研究,共同讨论决定。这俨然就是一个现代公司制企业在明朝的翻版。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李诚龙舒了一口气,感觉他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