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656章

朱门风流-第656章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人善用战象,张越此前就曾经听张辅提过,这会儿乍然得知这个消息,他心中一惊,随即就冲那护卫军士点了点头坐了回去,却仍然是高高挂了帘子。他能坐得住。旁边的史安陈镛却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一个探出身子往外头死命张望,另一个则是忧心忡忡地问道:“还没到交州府就突然出现战象,莫非那里已经给叛军占了?”

张越却摇了摇头说:“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交州府尚在,叛逆才会迫不及待地在前方迎敌,若是能大败我军,交州府指日可下。这些贼兵,心志倒是不小!”

从南宁府出发时,张辅派来的几个家将特意由他带着去见了安远侯柳升,备办了画狮蒙马,张越又建议柳升在前队布置了精锐的马队和火器营,专为防止战象冲阵,想不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就在前方喊杀震天火器声阵阵的时候,后头一辆马车在他旁边停下,一个小厮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踩着泥泞积水的路面匆匆跑上了前。

“张大人,李大人请您过去叙话。”

一听这话,张越立刻下了车。此时天上仍下着雨,他推拒了旁边随从的雨伞,大步走上前去。到了车前,他就看到里头的李庆已经坐起了身,一见着他就开口说:“这些年朝中一直在改进火器,但贼兵却不知道,此番既然出了战象,必然是瞅准了这些天绵绵细雨,火器容易受潮。此番必定是大胜,但请张大人派人转告大帅,这会儿先解交州府之围最是要紧,穷寇莫追,不要重蹈荣昌伯覆辙!”

这话说得固然没错,但张越可以肯定,倘若原话转告,哪怕是凭着自己和柳升的交情,也必定会被啐得灰头土脸。毕竟,谁愿意和荣昌伯陈智这么个兵败身亡的家伙相提并论?于是,他安慰了李庆两句。又让车厢里头的小厮服侍李庆躺下休息。待转身回来时,他却对一个家将低声吩咐道:“到前队去看看那边战况如何,如果势如破竹,就转告大帅,先解交州府之围,城中文武百姓自会感恩戴德。穷寇莫追,来日方长。”

那家丁也是跟着张辅数次征战交址的,此时立刻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就上马疾驰而去。张越站在那里,听着前方的战象嘶鸣火枪怒响,听着那些厮杀呐喊,浑然不觉头上的雨越来越大。直到脑袋上多了一把伞,他这才惊醒过来,一回头看却是史安,不禁微微一笑。

“听那动静,前方应当是赢了!”

中原历朝历代用兵都喜夸大,动辄号称八十万一百万,而交人虽然一个接一个自号为王,但这夸大的风气比他邻近的天朝上国更盛。昔日安南胡氏父子弑主自立,曾号称水陆七百万,军民二百万拦洮江拒张辅大军,而这一次围困交州府的也同样是打着号称百万大军的旗号。然而,这浩浩荡荡齐尊陈氏的百万大军,却在最初的战象队溃退之后统统一哄而散。

“这就是一群跳梁小丑,荣昌伯陈智居然会败在这些人手底下?”

进城的时候,在一众兵将护卫下缓缓前行的柳升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左右人却谁也没接话茬。谁都知道,永乐皇帝朱棣对于败军之将素来处置极严,丘福战败身死之后夺爵举家迁徙海南,而北征之中因小仗战败而下狱死的勋贵也有好几个,若是换在那时候,陈智自个死了也就罢了,恐怕还得连累到家人。但如今朱瞻基在位,结局如何却难说得很。

然而,大军一进城,虽则是尚书陈洽率人迎接,但头里的张越首先注意到的却是那些武人。发现其中没一个自个认识的,他仍是本能地心中一沉。果然,陈洽和众人厮见礼毕之后,脸色立刻就惨淡了下来。

“亏得是方都督及时带兵回来,张大帅的长公子又帮忙收拢了败兵,交州府这才得以支撑到援兵过来。都是下官无能,没法劝谏荣昌伯不要冒进。张大帅重伤之后,下官还不得不常常搅扰……”

陈洽后头说的那些话,张越再也没心思听,只是长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如今总兵府并未有悲讯传来,二伯父张攸仍在。直到有人轻轻在他背上推了一把,他这才回过神。

“你先去总兵府吧,我回头换过衣裳就带人去瞧瞧。”

看着同样如释重负的柳升,张越便拱了拱手,随即带着自己那几个随从匆匆出了队伍上马疾驰离去。他这么一走,此次南征大军中的人自然不会意外,而陈洽以下的交址官员则是有些莫名。直到得知张越和总兵张攸的关系,一群人方才嗡嗡议论了起来。

交州府原是安南东都,本就是四面城墙高立,达官显贵无数。虽则一场打仗打下来再也不见昔日光景,但原本是高官府邸的总兵府仍是保留得还算完好。如今,这里虽仍是高门大院,但却再也没有往日众将云集的景象。匆匆在门前下马的张越见门前迎候的一个张府家丁疾步上前磕头,他就一把将人扯了起来,一路往里头走一路询问,待得知何太医言说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他立刻丢下了人,竟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了里间。

直到迈进了屋子,他才看到张超正趴在张攸榻前仿佛是睡着了,一旁的椅子上,父亲张倬仿佛正在案前写着什么。蹑手蹑脚到了床边,发现张攸仍然睡得安稳,他就没有出声,一扭头就看见张倬站起身来,冲他摆了摆手,他便跟着父亲出了门去。

“你二伯父不顾自个的情形,吩咐了你大哥去收束败兵,所以交州府总算是没从里头闹将起来,否则哪怕贼兵攻势不盛,也未必能保全。你二伯父喃喃对我说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若不是他看到这些年各州县少有叛逆,因而掉以轻心,也不会有今日的因果……不过他毕竟不是兵败,他之前最危险的时候就连遗折也让我按照他的口述拟好,还吩咐我让你回头润色润色。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就在你大哥赶回来的时候,他的情况总算有好转……”

看到张越欣喜地连连点头,张倬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提方水心那件微不足道的事。那是二房的家事,轮不到他们父子去管。

第十六卷 挽狂澜 第014章 张越探病,老臣苦心

尽管总兵府还有个重伤的二伯父。但张越毕竟来此是为了公务。因此,在安远侯柳升以及随军文武探望过之后,张越就再也顾不上这一头,全副精神代替正病着的李庆料理军务。

他出仕之后不多久就在兵部,先后历武库司和职方司,又和其余文官不同,真正上阵经历过战事,各种事务都曾经经过手。然而,第三次北征和其后的北巡他毕竟都只是随行,如今李庆虽交了权,他晚上常常带上史安陈镛两人过府请教,白天便是在总兵府前头的大堂中参赞,从早到晚几乎连一点空闲功夫也没有。

交州府虽为昔日安南东都,但步骑五万全部进驻却实在容不下,因此,在交州府所辖慈廉福安两州都驻扎了兵马,此外便是肃清往北的众多道路。这一天,柳升张越等几个人站在总兵府正堂的沙盘前,眼睛全都看着交州府往北的那些路途,谈论的就是这畅通二字。

“入交阯的路一共有三条。一是从广东走海路,汉伏波将军以来都是从廉州乌雷山一带发船。北风顺利两日可达海东府。而若是沿海岸而行,乌雷山至海东府大约也就是八日左右。而海东府可以方便地转运白藤海口、安阳海口、涂山海口、多渔海口,军粮还可用内河航船抵达交州,为保海路运粮,海东府一线得多加留心。我来之前已经下令广东布政司,趁北风大作的时候就从那里发船运粮,如今海东府已报有四船军粮运到,大约有四千石。但是,海上终究是有风险,再加上贼兵蓄谋已久,后续兵马还得继续开入。如此,云南和广西至交阯的陆路道路也必定要确保畅通。”

张越一番解释之后,其余人自是无话,柳升也点点头说:“派出去的探子刚刚送回讯息来,交州府所辖各州县的官员总算得力,不但在贼兵攻袭下未有多大折损,当初造的战船还有不少能用的,如此再加上水军,就可保万无一失。说起来,当初也是未曾料到这儿会突然大变,都是荣昌伯……要是能等到此次下洋的神威舰回来,东边沿岸一带就全在宝船巡弋范围之内,贼势就算再大,也不敢在海路上做什么文章!”

撂下这话,他就下令道:“回头各自整饬兵马,城内败兵再好好整编……唔,他们守城有功。之前荣昌伯战败是荣昌伯的事,和他们无干,不妨好好鼓舞一阵。半月之内兵马整顿完军粮补给充足,立刻进兵。争取平定了南方,然后回交州府好好过个年!”

众将轰然应诺,柳升却把张越留了下来,皱着眉头地问道:“外头兵将有传言,说李庆从南宁府出发之后就是病歪歪的,其实是不愿意随军再前征,你天天往那里去,可察觉出了什么?他当初是兵部尚书,可后来却被打发到了南京窝着,若真是有什么怨尤之心,那这次皇上可就是点错人了!”

张越闻言顿时大凛,心底却是了然。李庆当初在当兵部尚书时就是一等一严苛的人,哪怕是在面对五军都督府的实权勋贵时都是秉公无私,因此他一调南京,也不知道有多少勋贵武臣额手称庆。如今他又出山随军参赞,别人瞧着他病弱,自然就生出了可欺的心思来。

“侯爷,李尚书是多年积劳成疾。此前一路辛劳再加上水土不服,所以才病了,如今是实在力不从心,这才把不少事务交托给了我,但之前却已经提过此次一定会随军。军中上下的那些议论都是无稽之谈。其实如今交州府病倒的人还少么?黄老尚书的状况很不好,方都督只是勉强带病办事,交阯布政司六个参议参政病倒了两个,陈洽尚书也是天天服药以防万一。再说,尽管如今时近冬月,可上下军官们哪个不是严防染上瘴疠?”

所谓瘴疠,也就是此地最最流行的疟疾。自汉以来,征伐此地最怕的就是这个,毕竟,交阯地处热带气候极其炎热,蚊虫自然是极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爆发大流行。柳升当初也有家将吃过这苦头,闻言立时色变,旋即又叹了一口气。

“既如此,横竖总兵府还有个太医,既然来了就别放过,让他好好给咱们这里的一堆病人瞧瞧,无论是李庆还是黄福,你去看看黄福吧……对了,让你大哥张超趁着如今北边路途顺畅,护送你二伯父尽快回去,还有你爹。这交阯不是个好地方,若有个万一就不好了!”

从永乐年打下交阯之后,这里就成了贬谪官员的最佳去处,远胜于唐宋的岭南和海南。张越的大伯父张信也曾经在这里蹲了数年。在此任官者,除了要严防当地土官和民众叛乱,还要防范神出鬼没的毒虫毒蛇,再然后就是水土不服和瘴疠肆虐……总而言之,十个来上任的官员,能有一半熬到赦免回朝就已经不错了,这还是黄福一心安抚劝慰的结果。

这位曾经被无数谪官视为再生父母的老尚书如今却是自己病倒在床。然而,即便他已经几日不能起身理事,在他简单的官廨门外,眼下却还是挤着一大帮子人。这其中并没有身着绫罗绸缎的官员,不是身穿短衫的本地交人,就是不入流的官吏,此外还有皂隶杂役马夫等等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人,手中无不是拿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小李哥,我家阿妈听说黄老尚书病了,特意让我送的这一篮鸡蛋来,这是自己家养的鸡,是咱们家一片心意!”

“是啊是啊,要不是黄老尚书,我家孩子也没法子去参加会试,如今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