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村庄叫做陈家村,原本有两百余户人家,但在大业八年先后被两支乱匪抢掠殆尽,成为一座荒村
这两年,随着各地势力不再像从前那样抢掠杀戮,开始懂得放水养鱼,一些逃到异乡的村民陆续返回,山村又渐渐有了一点生机,目前已经恢复到五十户人家
但这几天,村子旁却驻扎了一支唐军,巨大的营盘使小小的村庄相形见拙,这座营盘里驻扎有一万唐军,由李孝恭手下大将毛文利率领
隋军斥候已经摸到了一座山岗上,他们居高临下,可以清晰地窥视到唐军大营,赵旅帅在细细清点帐篷,估算营盘面积,从这些细节上,就能大致推断出这支唐军的规模
夜幕降临,二十名隋军斥候借着夜色的掩护,迅离开山岗,他们分兵两路,几名斥候回去禀报,而赵旅帅继续率其余弟兄监视住这支唐军的动向
隋军的主力大营位于管城县以南约八十里处,就在两天前,大将牛进达奉秦琼之命率一万军从东郡赶来和李靖军汇合,加上管城县有数千降军,使李靖手下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余人
不过又分去三千军镇守虎牢关,以及部分军队防御管城、荥阳等县,目前隋军大营内的兵力有四万人
李靖全权负责东线作战,他将东线战役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夺取并巩固虎牢关,稳住后防
一直到杨元庆率隋军主力渡河,将李世民逼离洛阳,李靖才率军南下,开始他的第二步战略
中军大帐内,李靖正和罗士信、王君廓、牛进达、程咬金等诸将商议军情,大帐内摆放着一架沙盘
李靖用木杆指着尉迟县西北角,对众将道:“刚刚接到斥候禀报,在这座叫三龙岗的盆地内,发现了一支万余唐军的大营,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支唐军,相距不足五十里,各位有什么看法?”
众人沉默片刻,王君廓道:“长史,末将以为这支唐军隐藏很深,或许它是要抄我们后路,攻打管城县,截断我们的粮草供应”
李靖见罗士信欲言又止,便笑问道:“罗将军有什么想法?”
罗士信笑了笑道:“可能是我想得有点阴暗了,我觉得这是唐军的分兵之计”
“罗将军请继续说下去”
罗士信接过木杆,指向许昌县,“唐军主力位于许昌县,距我们约六十里,他们没有必要再分兵一万去尉氏县,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只有他们一半,如果我们再分兵一万去对付尉氏县唐军,那么我们主营兵力只有三万,那对方主营兵力就是七万,优势加明显,所以我认为这是唐军是分兵之计”
李靖点点头,又问牛进达和程咬金,“两位将军的想法呢?”
牛进达为人比较沉默,并且很有主见,虽然罗士信说得很有道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末将认为唐军在尉氏县驻兵一万,是为了牵制我们南下,一旦我们主力南下许昌和唐军主力对峙,这一万尉氏县唐军就会绕到我们身后,不仅截断粮道,还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我们就很被动了”
牛进达话刚说完,程咬金便扯开嗓门嚷道:“商量半天也没有行动,聚在这里净放屁,既然发现了,那就去打呗四万对一万,打它娘的屁滚尿流”
程咬金虽然话糙,但理不糙,不过他破锣般的嗓子和尖刻的话语激起了众人的恼怒,一起向他怒目而视
李靖只觉一阵头大,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每次商议军务,总管都把这家伙打发出去,他那张臭嘴实在是在惹人恨了
“这个程将军,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看透敌军的用意,贸然去打,那大营怎么办?敌军主力离我们并不远,这很可能是他们调虎离山之计,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程咬金呵呵一笑,“我只是提建议,长史觉得不妥,不采纳就是了”
这时,王君廓沉声道:“长史不必烦恼,卑职只要三千骑兵,便可击溃尉氏县唐军,若无法取胜,卑职提头来见”
罗士信也傲然请令,“长史,我也只要三千骑兵,愿立下军令状”
李靖看了一眼两人,笑道:“罗将军虎牢关已立下功劳,这一战就交给王将军”
他又对王君廓道:“就依将军之言,我给你三千精锐骑兵,若战胜不了尉氏县唐军,我也不要你人头,我记你大败一次”
王君廓抱拳道:“末将遵令”
半个时辰后,王君廓点齐三千精锐隋军骑兵,如狂风般冲出营门,向尉氏县方向疾奔而去
唐军主力大营位于许昌县北,距离隋军大营约六十里,李孝恭率八万襄阳唐军出兵已近二十天
对于李孝恭而言,他的这次北上中原也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巩固淮安和汝南二郡,将两郡官吏换成唐官,确保唐朝对两郡的控制
第二步才是北上颍川郡,力争占领颍川郡,这也是朝廷交给他的底线,兵进中原,占领颍川郡以南
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他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大半颍川郡,正稳步向北推进,如果能击败隋军,他们还可以占领荥阳郡,兵抵黄河南岸
当然,李孝恭也知道他将遭遇隋军的强硬反击,如果他稍稍大意,他连颍川郡都不保
下午,李孝恭正在自己的大帐中给圣上写一份军情奏疏,这也是圣上交给他的任务,每三天就要写一份,李孝恭只有作战部署权,而没有战略决策权
包括李世民也没有战略决策权,重大战略决策都必须向皇帝李渊汇报,像李世民停止攻打洛阳,西撤弘农郡的决策,就必须得到李渊的同意才能实行
在这一点上,隋军就明显占有优势,杨元庆亲自指挥整场战役,他就能根据形势变化迅作出一些战略决定
李孝恭正是执笔沉思之时,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王爷,屈突老将军有要事求见”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三十五章激战尉氏
更新时间:201311620:54:41本章字数:4642
屈突通救下赵王李玄霸向东突围后,一路南下,找到了李孝恭部,李玄霸因伤势较重,被送回长安调养,而屈突通则在李孝恭的再三挽留下留在了颍川郡.)
屈突通是一个老持稳重之人,他很清楚唐军中山头林立,除了秦王和太子两大势力外,还有很多小势力,比如李元吉派、李孝恭派、李神通派以及柴绍派
尽管李孝恭是支持秦王李世民,但并不意味着李孝恭就是听从李世民的指挥,所以屈突通很谨慎,一般李孝恭的军务会议他都不会参与
不过今天屈突通有些紧张,他发现在战略上,唐军已经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他再也忍不住了
“卑职参见殿下”
屈突通进帐向李孝恭行一礼,李孝恭连忙起身回礼,“不敢受老将军之礼,老将军请坐”
屈突通坐了下来,忧心忡忡道:“殿下,隋军的部署对我们不利啊”
李孝恭吃了一惊,“老将军此话怎讲?”
“殿下,现在局势很明显,隋唐两军以虎牢关为界,进行东西两个战场的大战,现在的趋势已经看出来,谁能做到两军互相支援,谁就能取得战略主动,而隋军已经先发制人了”
屈突通走到沙盘前,拾起木杆指着襄城郡道:“现在襄城郡是整个战役的关键,杨元庆已经意识在先,命徐世绩部两万人抢先进入襄城郡,徐世绩部就成为联系东西两部隋军的纽带,这样一来,杨元庆在西,徐世绩在中,李靖在东,整条战线就活了起来”
说到这里,屈突通叹了口气,“相对而言,东西两支唐军却是各自为阵没有联系,在战略上处于劣势,殿下,我很忧心啊”
李孝恭脸色有些发白,其实他也意识到了一点不对,只是他的意识并不明晰,屈突通这一说,他一下子明白了他意识到了他们的不利局面
重要是让出了颍川郡,隋军就可以长驱南下,对汝南和淮安两郡形成巨大威胁这一系列的后果他不得不考虑
不仅如此,还有就是他无权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必须报圣上批准后才能执行)李孝恭无奈地叹了口气,“老将军的建议我很欣赏,只是不太现实”
屈突通一怔,他有些明白过来,又劝道:“殿下,无非是官员任免之类,殿下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击败隋军,颍川郡还是属于唐朝这些事情再从容安排也不迟”
“老将军,不光是这个问题,做出这样重大战略调整,我必须要禀报圣上,还秦王那边也要禀报圣上,双方都得到圣上的批准,才能移师襄城郡我不能擅自而为”
“可是这样会贻误战机,殿下,会误大事的”屈突通有些焦急起来
李孝恭很无奈,“如果我擅自做主,胜了还好交代可如果败了,我真的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请老将军理解我的苦衷”
屈突通长长叹了口气,“唐朝还是王朝,就变得如此老迈僵化,何以争天下?”
他心中万分沮丧,站起身感叹而去
李孝恭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他心中也感觉沉甸甸的,连屈突通这样的老臣都不看好前景,这一仗该怎么打?
尉氏县陈家村,一队唐军斥候疾奔而至,来到唐军大营前高声禀报,“有紧急军情,要禀报毛将军”
军营大门开启,几名斥候飞奔进了大营,向中军大帐跑去,率领这一万唐军的大将叫毛文利,蜀郡人,父亲也是将军,他曾任简阳郡都尉,在李孝恭南取巴蜀后,毛文利便一直跟随左右,算得上是李孝恭的心腹爱将
毛文利年约四十岁,中等身材,长着一双狡黠的眼睛,是一名老成精的兵油子,当然,带兵经验也很丰富,不过蜀地数十年无战事,战争经验并不多,毛文利只参加一场围攻江陵郡的战役
这次进军中原,毛文利着实有点担忧,他也知道隋军精锐,作战犀利,而他的军队大多是蜀兵,虽然训练很好,军容整齐,装备也很精良,但缺乏作战经验,尤其对面惨烈的杀戮,他们能都支撑得住,毛文利心中没有一点把握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禀报毛将军,斥候有紧急情报”
“说发生了什么事?”
“斥候发现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隋军骑兵正向我们这边奔来,离我们只有二十五里”
毛文利心中一惊,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临了,他立刻喝令道:“命令全军整备,出山外迎战”
盆地里摆不开战场,一万唐军出了三龙岗,背靠山岗,摆开了阵型,他们刚刚摆出阵型,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排小黑点在平原尽头出现了
随着对方越来越近,这排黑点也越来越宽,足有数千人,声势浩大,但度渐渐放慢,在距唐军三里外停了下来,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击
唐军一万人包括八千步兵和两千骑兵,李孝恭考虑到蜀兵不善骑射,所以在蜀军中也搭配部分陇右骑兵,这一万唐军中,两千骑兵便是来自陇右
而八千步兵中又有三千弓弩手和三千长矛兵,另外两千为刀盾兵,他们阵型排列得相当整齐,两翼各有一千骑兵护卫,正面是三千弓弩手,弩在前弓在后,再后面是三千长矛手,最后压阵是两千刀盾手,
三里外,尘土渐渐归地,使人的视野变得清晰起来,出现了一支同样阵容强大的隋军,只有三千人,但人人身材魁梧,盔明甲亮,长矛锐利,一匹匹战马矫健如龙,每一名骑兵都是一个善战的勇士,他们汇集在一起,便凝铸成一道钢铁般的锋线,无坚不摧
王君廓手执青龙偃月刀,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唐军,从阵型看,这支唐军训练有素,阵容整齐,但他们身上却缺乏一种杀气,就仿佛一组雕像,又像一把没有淬过水的宝剑,外表虽打造精致,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