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大雅将情报在桌案上摊开,竟然是秦王的亲笔手令,只有一句话:‘唐军已出发督促李密尽快出兵’
温大雅咬了一下嘴唇,立刻站起身道:“准备马车,我要去见魏王”……
这几天,李密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微妙变化,就在三天前,邴元真的家奴揭发有人向邴元真行贿了几千两黄金,这令李密大为震怒,立刻追问邴元真
尽管邴元真矢口否认此事但家奴意外被杀,却使李密相信了邴元真受贿,因为此人一直便是极贪贿赂,如果说他没有受贿,那才是奇怪之事
而且李密很快猜到,居然行贿三千两黄金这种大手笔只能是某个势力所为,会是谁是隋还是唐?
从行贿时间和邴元真的表现,不难猜出,这三千两黄金,只能是唐朝所贿,所以邴元真才极力劝自己结盟
不过李密也并没有处罚邴元真,邴元真在西魏势力很深,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况下,轻易处罚他会引起西魏分裂,李密投鼠忌器,他便把这件事压在心中,但他对邴元真已经不是很信任了
也正是这个缘故,邴元真对温大雅避而不见,李密对唐魏之间的同盟也变得不那么热切了
地图前,李密凝视着江都,他已经渐渐接受了房玄藻的建议,转战东南,迁都江都,在东南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让他想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趁隋唐争夺中原的机会,他则埋头在东南发展,一旦隋唐在中原打得两败俱伤,无力东顾,那三国鼎立之势便形成了
虽然李密已决定把实力转到东南,但要他完全放弃中原,他也心有不甘,这多是一种感情的牵念
从瓦岗时代开始,他们便是以中原为活动之地,而且他的军队大多都是中原人,让他的军队放弃中原迁移去东南,这也会遭到将士们巨大的抵制
李密心中十分为难,他不知该怎么破局?使他的手下痛快地答应南迁
就在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王爷,唐朝特使紧急求见”
李密眉头微微一皱,他当然知道温大雅还在陈留,也很清楚温大雅这时候来找他做什么?一定是唐军出兵,他来催促自己出兵相助
虽然李密极不情愿出兵为唐朝卖命,但唐朝的物资现在还没有运到,他也不能完全拒绝,还是得继续敷衍
“请他进来”
片刻,温大雅是侍卫的引领下匆匆走了进来,进门便深施一礼,“下官参见魏王殿下”
“温使君不必多礼,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李密关切地问:“这几天,温使君在陈留过得如何,馆驿可有照顾不周?”
“多谢殿下关心,馆驿照顾得很好”
“这些天我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顾及使君,怠慢使君了”
“哪里哪里殿下的厚待,下官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几句,温大雅便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他欠身道:“我刚接到朝廷快信,我朝秦王殿下已率十万大军出兵洛阳,按照我们双方约定,魏军也应派兵援助,不知殿下准备几时派兵?准备派多少军队,下官需要向朝廷禀报,不殿下能否告之下官?”
温大雅虽然有点难以开口,但事关大局他还是很坦率地说了出来,没有一点含糊
李密没有说话,半晌,他笑了笑,“既然双方有盟约我肯定会按照盟约的要求来做,我李密也是有信义之人,请温使君不用担心”
“那魏王准备几时派兵?派多少军队?”温大雅依旧不舍地追问
李密的脸色略略一沉,心中不悦,哪有像这样逼问自己的就算是李渊也不能,但李密还是压制住了心中的不快,淡淡道:“我刚刚已经说了,我会依照盟约来安排,难道温使君没听懂吗?”
话已经说到这一步,温大雅便问不下去了,也不能再问李密还是用这种含糊其辞来应对他,令他心中颇为沮丧,他只得站起身,无可奈何道:“好希望殿下能够尽快出兵,双方共击隋郑”……
温大雅告辞走了李密坐在书房内闭目不语,不多时,有侍卫禀报,“房相国来了”
李密连忙吩咐,“请他进来”
很快,房玄藻快步走进了李密官房“王爷找我吗?”
李密此时对房玄藻非常信任,尤其房玄藻劝他取东南,让他看到了一线光明相反,邴元真为了贪贿而出卖自己,让他看清楚了孰为忠,孰为奸
李密微微笑道:“刚才温大雅又来找我了”
“卑职在门口遇到他了,他可是来催促王爷出兵?”
“正是”
李密叹了口气,“他催得很急让我很难办啊”
房玄藻沉吟片刻问:“殿下能确定吗?不想放弃中原”
李密点点头,“我顾虑太多至少在短期内,我不想放弃中原”
“如果殿下暂时不想放弃中原,那和唐朝的盟约就不能轻易违背,不过可以变通”
李密就是想知道用什么变通的办法来对付唐朝,他心中大喜,连忙问:“什么变通的办法,请相国教我”
房玄藻意味深长地笑道:“殿下可以出兵,三万或者五万,但不用去攻打洛阳,而是去东郡,黄河北岸不是有一支隋军吗?殿下就去对付那一支隋军,这不就是替唐军分解压力吗?”
李密捋须笑了起来,他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但他怕弄巧成拙,他出兵不多,军队无心恋战,军队反而被隋军歼灭了
他把这个担忧告诉了房玄藻,房玄藻摇摇头道:“卑职今天其实也是为这件事而来,卑职一直在思考此事,我听说殿下和杨元庆从前关系不错,甚至连殿下进瓦岗寨也和杨元庆有关,可有此事?”
李密点了点头,“确有此事,其实我和杨元庆父亲杨玄感的关系好,和他祖父杨素也有深交”
“那卑职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和隋朝结盟?”
李密一怔,这个问题有点突然,让他一时难以回答,他沉思片刻道:“或许是因为张须陀之事他恨我入骨”
房玄藻笑了起来,“卑职觉得殿下有点钻牛角尖了,杨元庆若真是那样眦睚必报的人,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他说要杀殿下为师报仇,我倒觉得他其实只是在做个姿态,给秦琼、罗士信他们看,或者是在提醒隋军,张须陀是他师傅,这对他获得隋军支持有利,如果他真是一心报仇,那么在河内郡时,他为什么不杀送上门去的邴元真?”
一句话提醒了李密,确实如此,邴元真还反复告诫自己要注意杨元庆复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初他出使去河内郡,杨元庆怎么不杀他?很明显,邴元真是为了三千两黄金才这样说
难道杨元庆真的只是做做样子?
房玄藻又劝道:“殿下,明和李渊结盟,暗和杨元庆交好,游刃于两大势力之间,同时向东南扩张,这才是当年孙吴之策”
李密缓缓点头,这句话说得在情在理,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过,事关重大,他还须再考虑一下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十一章秘密协议
更新时间:201311620:54:27本章字数:4723
河阳县军营,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军纪肃整刚刚结束,杨元庆下了狠心,深挖十五名军官喝酒事件,他始终认为十五名军队能随意出军营,这里面的水一定不浅
果然,在士兵们的不断举报之下,竟从三万河内驻军中挖掘出两大帮派,一个高鸡泊派,一个豆子岗派,牵涉上千人,十五名军官都是高鸡泊派人,正是轮到他们帮派中人当值,才使这十五名军官能够从容离开大营去喝酒
这个调查结果令杨元庆极为震怒,为两个帮派为首的十六人全部处斩,其余一千三百余人全部清洗出军队,发配回原籍
而徐世绩身为主将,管束下属不力,被责打一百军棍,免去河内军主将之职,由李靖出任河内军主将,徐世绩降为副将
这场军队中的黑恶势力清洗,足足进行了十天才告以结束,通过这次整肃,挖去军队中腐烂的肌肉,使军纪焕然一,那种普遍存在士兵中的骄慢之气也一洗而空,军容振奋,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这时,唐军全线攻占弘农郡的消息也随之传来,军营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这是一种大战来临前严肃
这天清晨,杨元庆带着十几名将领和数百士兵来到了黄河边,在宽阔的河面上,一支由五百余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缓缓驶来,这是从太原过来的船队,运来了两万军队和大量军械物资和攻城辎重
船队延绵近百里一眼望不见尽头,气势壮观浩荡,为首的百余艘运兵大船已经停泊在岸边
一队队士兵从船中下来,在岸上迅列队,为首两员大将,主将是胖三郎杨巍,副将是绰号‘小关羽‘的花刀将王君廓
在天下十猛的排名中隋军大将苏定方、王君廓和杨巍都榜上无名,但如果把排名拉长到十六位,苏定方和王君廓都能榜上有名而唐将屈突通和段志玄也可以上榜
而在十猛将外,还是四奇将,这是四名与众不同的大将一个是隋将拼命三郎杨巍,中原唯一一个骑骆驼作战的大将,他的骆驼也能咬人咬马,令人防不胜防;一个是夏将妖刀宋金刚,一把飞刀神出鬼没,极为厉害;还一个西梁老将来护儿,一身水上功夫天下无双;再一个便是隋将肉飞仙沈光,轻功高绝
杨巍和王君廓上前单膝跪下,向杨元庆行一礼道:“卑职杨巍、王君廓参见总管”
杨元庆连忙上前将两人扶起,呵呵笑道:“两位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杨巍苦笑道:“其实也不辛苦,就是在船上闷得慌,不如一路骑马前来,可以游山玩水”
杨元庆拍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既然你喜欢游山玩水等天下统一了,我封你为林邑安抚使,去南方林邑游逛,等你逛半年回来,你就会变得又黑又瘦,估计连你娘子都不认识了”
杨巍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总管,我可不想去什么林邑,据说那里的蚂蝗比蛇还大,你可别真让我去”
杨巍滑稽的模样使众人都笑了起来,杨元庆又走到一处高处,对众将士高声道:“各位兄弟一路辛苦了,现在大家回营休息一天,明天正式开始训练,希望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大家都能立功受赏”
两万将士异口同声大喊:“愿为总管效力”
声音整齐划一,高亢嘹亮,直冲云霄,使杨元庆微微一怔,他回头看了一眼杨巍,杨巍挠挠头,指了指王君廓,“这可不是我的想法,是王将军的训练”
王君廓连忙行礼,“是卑职在船上闲来无事,教将士们喊喊军令,有点唐突,请总管见谅”
杨元庆微微一笑,“这倒无妨,大家都辛苦了,带弟兄们回大营后面的物资我自会安排人搬运,你们就别管了”
他又对李靖道:“李长史,带他们回营”
“遵命”
李靖答应一声,带着杨巍、王君廓的军队向河阳县大营而去
杨元庆又走回码头,继续注视着一艘艘货船靠岸,就在这时,从东面一队骑兵斥候疾奔而至
斥候奔至杨元庆面前,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启禀总管,我们在东面黄河边俘获一艘小船,小船上有一名文士,他说有事找总管,让我们把这封信交给总管”
为首斥候将一封信交给了杨元庆,信封上一个字没有,他从信封内抽出信看了看,眉头微微一皱,问道:“此人在哪里?”
“就在东面五里外,被弟兄们看守着”
“带他到河阳县军衙来见我”
杨庆也无心再视察货船,他翻身上马,向河阳县城疾奔而去,不多时,他先回了军衙,来到了官房
半个时辰后,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斥候在门口禀报,“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