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50章

天下枭雄-第450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哨庄丁,不准任何靠近。

这座西凤山庄是独孤家族的产业,但也只是独孤家族众多庄园中的一座,就在这座占地两万亩的庄园内却隐藏着一支万人的秘密军队,这支军队是由独孤家族十座庄园的家奴庄丁汇集而成,一共是一万两千余人,而掌管这支军队的主将却不是独孤族人,而是李渊之女李秀宁。

李秀宁是李渊第三女,今年二十一岁,长得谈不上美貌,浓眉大眼,有几分男人相,但人很贤惠,六年前嫁给柴绍为妻,夫妻感情深厚,育有二子,柴哲威和柴令武,李渊起兵后,便封她为平阳郡主。

李秀宁虽是女子,但弓马娴熟,颇有决断之力,李渊在起兵前夕命人将柴绍召回太原,李秀宁便留在关中负责联系关陇世家,她当机立断,派人去京城把母亲、大嫂和族人都接到庄园,又派人去长安和洛阳,把所有跟随父亲起兵大将的家眷也一并接到庄园,一一妥善安置,无一遗漏。

她的果断作风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令独孤震颇为赞赏,便命令族人将关中的独孤家丁全部交给她统帅,李秀宁不辞辛劳,训练这支军队,使这支军队渐渐地具有了战斗力。

这天傍晚,训练一天的李秀宁回到庄园住处,刚到门口,一名丫鬟道:“主母,二老爷来了!”

李秀宁走进客堂,只见二叔李神通正背着手来回踱步,李神通也和李秀宁一样留在西凤山庄训练士兵,他负责后勤以及对外联络,这次他出门十天,刚刚回来。

“二叔,有消息吗?”李秀宁笑问道。

“有好消息!”

李神通转过身笑眯眯道:“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们的军队已经到河东,正在围攻河东城,另一个好消息是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叛贼都愿意归附唐公,助唐公取关中。”

李秀宁大喜过望,她尤其关心第二条好消息,这三支叛军聚集在渭河南岸的周至县和始平县一带,离他们很近,她一直就想把这三支叛军收为自己部下,李秀宁连忙问道:“李仲文等人联合起来有多少军队?”

“有七万人,不过大多是乌合之众,我看过,装备简陋,也没有什么训练,就是靠兵多吓唬人。”

李神通虽然说服了这些乱贼,但对他们并没有抱多大信心,但李秀宁却不这样想,她可以率领八万人助父亲一臂之力,早平关中。

“二叔,能不能请他们来山庄,我想和他们具体谈一谈双方联合之事。”

“好吧!我去找他们,最快两天后回来。”

。。。。。。。。

李渊的大军攻下河东城,却没有急于过河,而是率领十几万军队调头向东而去,并广为宣传,大军去攻打洛阳。

但李世民却不在大军之中,就在李渊攻下河东城时,他则率领一万精兵从龙门渡口过了黄河,进入关中冯翊郡,他命柴绍率领一万大军沿岸缓行,他自己则扮作商人,带着尉迟恭及三百名亲卫,向蒲津关方向而去。

船舱内,尉迟恭忧心忡忡问:“公子,这样冒险行吗?”

李世民身着白色锦袍,头戴公子金冠,手执一把羽扇,相貌英俊,风流倜傥,他微微摇扇笑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何时可为,何时不可为,要因人而异,我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我很透彻地了解了杨玄敬此人,他是杨慎长子,曾经官拜仪同,却没有任何建树,在杨府庸庸碌碌度过大半辈子,但此人却拥有十八房妻妾,可见其好色,而且他喜欢蓄积铜钱,总用等铜钱快烂掉才命家人拿去买物品,所以有个外号叫‘杨烂钱’,足见其贪财吝啬,大业八年杨玄感出任东平郡太守,在梁山养兵,就是这个杨玄敬负责,结果张须陀跨境剿匪,他却吓得丢下军队独自逃命,使他的军队被张须陀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足见其胆小无能,如此好色、贪财、胆小无能之人,我有何惧他?”

尉迟恭见李世民将杨玄敬研究得如此透彻,心中对他十分佩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话用在公子身上简直太正确了,他又奇怪地问:“既然杨玄敬如此无能,杨玄感为何还要用他镇守东线,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难道杨玄感手下真的无人可用了吗?”

“非也!”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杨玄感之所以重用杨玄敬,是和杨玄敬的家族地位有关,杨玄敬是杨慎之子,而杨慎在家族分裂危机中,支持杨玄感稳住了家主之位,出于感激,杨玄感把杨家财权交给了杨慎,后来杨慎病重,这个财权又转给了儿子杨玄敬,正是因为这样,杨玄敬成为了杨氏家族的第二号人物,在家族中影响力极大,杨玄感不得不重用他,如果论才能,杨玄奖、杨巍以及谢映登都是不错的大将,能带兵打仗,都比杨玄敬强得多,不过杨玄感确实不该让他做潼关大帅,可以让他做相国,可以掌财权、吏权,就是不能掌兵权。”

说到这里,李世民叹了口气,这却是为杨玄感而叹,他怎么也想不通,杨玄感怎么会有杨元庆这样的儿子?

。。。。。。。。。

—://。。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五十章白衣渡江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18本章字数:5422

杨玄感在蒲津关、潼关和广通仓一线部署了三万精兵,由杨玄敬统帅,杨岭被意外杖毙,杨玄感也知应该调回杨玄敬,不能再让他掌军权,但杨玄感顾虑太多,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蒲津关外部署了两万大军,这里既可以防御敌军从蒲津关渡河,又可以防御北下之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杨玄敬的行军元帅大帐便设在蒲津关,李渊大军东去河内郡,使一直紧绷心弦的守军们都放松下来。

杨玄敬在三天前知道了儿子杨岭被杨玄感打死的消息,尽管杨玄感向他道歉,只是失手,尽管杨玄感愿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但这都无法挽回儿子的性命。

杨玄敬将自己关在大帐内哭了一天,恨了一夜,剩下的时间他便在考虑自己的要求,他要宫妃,这是他多年的夙愿,要黄金珍宝、要土地、要美宅,他还想在皇宫里住一个月,还有权力,他要王爵,还要尚书左仆射。

他已经将失子的悲痛化作对女人、钱财和权力的**。

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大将军,有买卖上门。”

这是杨玄敬的特殊用语,意味着有财货上门,本来杨玄敬谁也不见,但儿子去世的消息已经过去三天,他失子之痛也淡去很多。

“进来!”

两名亲兵抬着一只檀木箱子走进,看得出箱子颇为沉重,财货颇多,仅箱子本身就价值不菲。

亲兵将箱子放在桌上,打开来,里面珠光宝气,黄金闪烁。照得杨玄敬眼睛都花了,他慢慢走上前。二十几块沉甸甸的黄金皆有三四斤重。镶满宝石的匕首,各种宝石、首饰更是让他眼花缭乱,他眼中流露出贪婪之色。

一名亲兵上前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杨玄敬眼睛眯了起来。想做官,这还不简单吗?

“让他们进来!”

很快。士兵们将主仆二人领了进来,仆人长得身材雄壮,膀大腰圆。按照规矩。他只能站在帐门口。

而主人也就十七八岁,锦袍金冠,相貌英俊潇洒,手执一把羽扇,长得一表人材,这样的品貌连杨玄感也立刻喜欢了。

他们都被严格搜身。身上没有任何武器,年轻男子上前深施一礼。“参见杨大将军!”

“你叫什么名字?”杨玄敬的语气很柔和,满脸笑容。

年轻男子恭恭敬敬道:“在下姓李,单名一个‘窦’,祖籍河北赵郡。”

“赵郡李氏,那可是七望之一啊!”

“家祖只是李氏家族破落子弟,北朝时去武川镇戍边,家父后来在太原经商,逐渐发达。”

杨玄敬点了点头,原来是商人之子,有钱无权无地位,这也难怪,听说对方是商人之子,杨玄敬的语气便多了几分傲慢。

“你想做什么官?”

“是家父想做官,小人具体也不知,家父在箱子里放了一封信,大将军没看见吗?”

“信?”杨玄敬一愣,他打开箱子,找了一遍,却没有看见什么信。

“信在哪里?”杨玄敬眉头紧皱问道。

“我想起来了!”

年轻男子拍拍额头,一脸恍然大悟,歉然道:“我把信藏在箱壁上,不太好找,我取给大将军。”

年轻男子走上前,手在箱壁上摸索,真找出一条裂缝,不料变故突然发生,年轻男子一把抓起箱子里镶满宝石的匕首,刀鞘抽脱,他手上出现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冷光一闪,雪亮的匕首抵住了杨玄敬脖子,腰间长剑被拔出,扔到一边。

“不准动,动一下就杀死你!”

杨玄敬呆住了,帐内几名亲兵大吼一声扑上,李世民却向后拖了杨玄敬几步,“叫他们把兵器放下!”

脖子上尖利的刺痛使杨玄敬醒悟过来,他颤声大喊:“别乱来!放下刀。”

几名亲兵停住脚步,只得慢慢将刀放下,这时,帐门口的尉迟恭身形快如闪电,他从地上拾起一把刀,数刀挥过,惨叫声响起,几名亲兵皆尸首分离,一颗人头骨碌碌滚到杨玄敬脚下,吓得杨玄敬腿都发抖了。

“你是。。。。何人?”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

年轻男子微微笑道:“我姓李,名世民,其实我十岁时你还见过。”

杨玄敬心惊胆战,问道:“你要做什么?”

“很简单,投降我们,我保你高官厚禄,一生富贵,若你不肯,我用你人头去报功。”

杨玄敬只觉得匪夷所思,就这么闯进大帐将自己俘虏了吗?可眼前一切又是那么真实,此时帐门口挤满了数百名杨玄敬的亲卫,手执战刀恶狠狠和尉迟恭对峙,可谁也不敢上前。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兵分开众人挤进来,高声禀报,“大将军,北方来了一支军队,约万余人,已经到我们两里之外。”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杨玄敬,我再给你最后一个机会,让你的士兵投降,向我们效力,我保举你为国公,给你富贵,否则,明年今天就是你的忌日,你选择吧!”

杨玄敬想起自己儿子无辜被杀,心中的恨意一下子涌了上来,他长长叹息一声,“是杨玄感不仁,非我不义,我愿意投降唐公。”

李世民大喜,“你即刻下令!”

“传我的命令,三军放下武器,向唐公之军投降。”

。。。。。。。。

随着杨玄敬投降李世民,关中的东大门打开,李渊立刻回军,十五万大军从潼关进入关中,占领广通仓,向长安挺进,与此同时,扶风郡窦氏兄弟反守为攻,率军大举向郿县进攻,杨玄奖和杨巍率五万军与窦抗大军作战,却被李渊之女李秀宁率八万义军从后面袭击,杨玄感军大败,杨玄奖和杨巍率残军败退到始平县。

关中大乱。各世家大族纷纷组织武装占领县城,迎接李渊入关中。短短三天内。渭南、新丰、高陵、富平、三原、华原、云阳、泾阳、同官、上宜、鄠县、蓝田以及冯翊郡各县纷纷起事响应,改换了门庭,关中各大豪门士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杀死杨玄感任命的杨氏子弟,举旗迎接李渊入关。关陇贵族子弟群情激奋,纷纷赶去辕门投效,和杨玄感入关中时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长安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只剩下杨玄感亲率五万军固守城池。

杨玄感已经绝望了。杨玄敬的投降令他寒透了心,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谁也不见,书房内没有点灯,一片黑暗。只有杨玄感一人孤独地坐在窗前,怀抱一口宝剑。这是他父亲杨素留给他的剑,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握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