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47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247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装上雷达后,反潜能力绝对大大增强,因为雷达也能扫描地表形状,以提高轰炸精度,在海上同样能够扫描海中的潜艇。
    华东级战列舰,绝对是此时中华民国的尖端军事技术的结晶,建造华东级战列舰,同样能够对中华民国的各方面技术进行提高。
    ————
    今天出门办事,进展不错,不过还未了结。加上打扫卫生用掉不少时间,所以第二更晚了点。。。。(未完待续。。)

第260章:大生产、大扩军
    六千字大章!求下月票啥的。。。。
    ————
    在俄国,滂沱般的秋雨渐渐停止了,扫过白俄罗斯,突入乌克兰的中国西北国防军加快了掠夺俄国人口的速度。
    在中国,也进入了秋收时节。
    这一年的秋收,北方大量种植玉米,饲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历年最高,牲畜存栏量也增长到了民国建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肉牛、奶牛存栏增长速度比较快,不过牛的繁殖速度比较慢,所以中华民国的牛肉还未取代其他肉类成为主流。
    同时华北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
    西部地区的棉花种植产业还未形成,因此棉花种植还是以华北地区为主力。
    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更是大幅度增长,整个东北有近60%的耕地被用于大豆种植,此时的中华民国底气十足,不缺的就是农用土地了。
    南方地区的养殖业规模同样出现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迅速提高。
    而水稻种植方面的面积则减少了,但因为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化肥的使用,大米产量还是很高的。
    唯一有所改变的就是南方开始使用耕耘机、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大量的水田被整改成平坦的地势,大型农业继续开始在南方开始进入推广阶段,小型农业机械则推广得比较全面了。
    中华民国的粮仓则南移了,变成了湄公河三角洲。那里成为此时中华民国大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在湄公河三角洲,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正在全面建设这个大型商品粮基地,那里才是真正的大型水稻生产农机推广最快的地区。
    湄公河三角洲。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区域,肥沃的突然,平坦的冲积平原,还有适宜水稻生长的环境。
    在那里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农改,农改的工程量很小,大型水稻农机在这里随便搞搞农改就能上阵。
    此时后世的柬埔寨、越南南部这块湄公河三角洲已直接纳入中华民国版图,成为中华民国产粮最高的一个省份。
    这里的水稻能种植三季。不过财团将大部分水田种植三季稻,小部分种植两季稻,两季稻保证了大米质量。财团正在全面修建自动化极高的灌溉系统。同时在这里还配备了许多飞机,以用于施肥。
    此时这里也迎来了丰收,巨大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卷过成片的稻田,喷出一道如金色泉流般的谷子。
    货柜车被后的集装箱装满后。立即开往火车站。火车站的吊车将集装箱吊到一边,和其他集装箱叠在一起。
    接着汽车开到一边,吊装了一个空箱之后,立即又开往那忙碌的田野。
    呜……
    一声汽笛响起,火车到站了。
    集装箱快速的吊到货车上,当火车装上一节节的集装箱之后,货车在轰鸣的机械声中开往西贡。
    那里也就是后世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
    西贡是湄公河的入海口,这里被称之为‘东方巴黎’。当然这是法国人的称呼习惯,中国并不用东方巴黎来称呼这里。
    货车到达西贡后。集装箱被一个个的吊了下来,直接放在货柜车后面,接着货柜车开往西贡的碾米厂。
    西贡碾米厂规模极大,而且设备非常先进。
    从清理,到碾米,都是大型化的设施,生产成本因为大型化而被摊薄了。碾米厂的工人忙碌的将集装箱吊下来,然后送入碾米厂内。
    经过清理、砻谷之后,稻谷被进碾米机械中碾磨。
    碾米厂的碾米方式与后世中国那种比较暴力的碾米方式不同,这里的碾米设备采取与水车砻谷一样的碾米方式,只不过把动力从水力变成了电力。
    这种碾米方式虽然速度不够快,但是加工出的大米口感极好,大米最有营养的就是那层薄薄的胚乳,这层胚乳在后世的大米上是看不到的,而从西贡碾米厂加工出来的大米却带着那层胚乳,而种皮则被剥离。
    这些细致加工的大米是供应国内市场的,加工出来之后,经过烘干等后续处理之后,便立即装车运往港口,一部分米糠被送入碾米厂边上的榨油厂房,将里面的大米油榨出,还有一部分直接运往港口装船,运往全国各地的养殖场当饲料。
    谷壳则被送到厂房的锅炉房烧锅炉,在后世,很多大米加工厂都不要这些谷壳,都是让人拖去丢了。
    结果竟然有人靠卖谷壳拿去烧锅炉,赚了上百万。
    三季稻运入西贡碾米厂之后,直接被暴力加工,那机器的加工速度那叫一个快,噼里啪啦之后大米如下雨一般被加工出来。
    接着将米糠中的胚乳、种皮筛出来,直接装袋加工成精饲料。
    米糠有的送去榨油,有的送去当猪饲料。大米的脂肪主要集中在米糠之中,所以这东西能养猪。
    用米糠喂出来的猪,绝对是最正宗的猪肉,是能闻到肉香的那种猪肉。
    而那些三季稻大米,一部分用于出口,出口不了则运回国内,同样也当猪饲料处理了。
    没错,就是猪饲料。
    此时中华民国搞出杂交水稻,人口又还不到五亿,而且还有庞大的大米生产基地,人是吃不了这么多大米的,加上机械化生产的大米的生产成本十分低廉,因此可以当成猪饲料。
    吃米长大的猪,营养价值那是非常高的。
    营养价值并不是看表面的蛋白质什么的,还要看‘气’的含量,西方人对于土鸡为什么那么补的解释,归结于某种微量元素。而在蛋白质等方面和饲料机没什么差别,由此得出,两者营养价值相差不大的结论。实际上完全就是谬论。
    吃过土鸡的都知道,那东西确实补。吃饲料鸡则完全没什么感觉,这就是巨大的差距。
    在中国人眼中,营养价值并不是看蛋白质高低,而是看是否能补气之类的,这种东西设备是测不到的,只有吃到肚子里才感觉得到。
    养殖场的家畜不断催生。看起来营养价值差不多,实际上差得远了。
    财团有专门喂猪吃大米、米糠的养殖场,并且完全不用什么催生手法。蛋白粉都很少喂。
    同时这些猪不是躲在猪圈里的,还把猪放养到山上,让猪运动、吃新鲜的杂食,养出的猪尽管长得不那么快。但是肉质却是极好。而且猪骨头之类的部位也补得很。
    财团打出了‘原生态猪肉’的品牌,并且搞专卖,走的是中档猪肉路线,低收入群体如果肯花钱的话,也能时常吃上一顿,价格方面也不是高到让低收入群体无法接受。
    同时财团还搞高档猪肉,那种高档猪肉就不一样了,不仅吃大米。还吃草药,就像是人吃补品一样。这已经是药膳的行列了,猪肉能大补元气,这种猪肉价格比较贵,中等收入群体肯花钱也能吃上。当然,那是喂价格比较低一些的草药的猪肉。
    价格最高的,是那种喂养名贵草药的猪肉,喝的水都是牛奶、山泉水什么的,猪圈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给这些猪放音乐听,这种猪肉的价格则是非常贵,而实际上这种猪肉只是搞个噱头,营养比那些吃普通草药长大的猪肉高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肉质上会选一些肉质比较好的猪种。
    这就是财团从那些高收入群体口袋里掏钱的方式,东西确实是高档的,但是噱头的东西比较多。
    但是富人喜欢的就是噱头,很多时候他们吃的不只是营养,而是吃档次。
    没听过一句话吗?
    不要最好的,只要最贵的!
    这些猪肉主要在专卖店销售,卖得非常火爆,那些富豪吃肉都认准这些‘贵族猪’,那些猪的成长,相比其他同类确实像贵族。
    这种奢侈品是消耗品,实际上是最好赚钱的。因为这东西是不断消耗的,不像那些名贵服装、皮包、手表那样是耐用品,买一个回去几年,甚至是一二十年都不再买了。
    中华民国的水稻生产基地并不止中南省一地,越南、暹罗也是中华民国的水稻生产基地。
    只不过不在版图之内。
    但是暹罗的水稻产量极为恐怖,因为暹罗的土地太适合机械化水稻种植了,整个暹罗几乎都是平原地带,而且大部分的耕地都能用于水稻生产。
    经过中华民国的圈地之后,在暹罗已形成了五千万亩的机械化水稻生产,并且面积还在增加。
    财团在暹罗大规模的兼并土地,而且兼并手法有些粗暴,在暹罗政府的配合下,大量暹罗农民破产,地主也纷纷低价卖出土地。
    破产的农民可以成为工人,中华民国在暹罗的投资还是很大的,毕竟此时中国有大量的剩余资本。
    铁路、公路、矿山、电力、商品房、农业,这是中国资本在暹罗的投资对象,但是暹罗只有900万人口,这点人根本就不够建设的劳动力所需。
    因此中华民国向暹罗大量移民,移民到暹罗的中国百姓,从事的都是一些高生产力职业。
    例如开农机、开工程车,搞运输、当技工、管理层等等,而暹罗人大多只能到工地上去从事体力劳动。
    暹罗的民族工业则遭到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全面围剿。
    暹罗的房地产价格和中国是一样的,结果造成中国移民买这些房子毫无压力,但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暹罗人的工钱却比中华民国的工钱低得多,这导致他们必须累死累活的才能买上一套房子。
    大量农业人口破产失业,只能进入城市。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怎么样,为此形成了一些贫民窟。
    这些贫民窟的暹罗人,都是好吃懒做的类型,或者是一些困难群体。在中华民国有社会保障体系,自然不可能出现什么贫民窟,在暹罗就没人管了。
    财团计划在暹罗形成一个高达2亿亩的水稻生产基地。其面积已经赶上中国的中南省的水稻种植面积。
    大部分都种植三季稻的话,最终年产水稻可以高达2亿吨,这远高于后世泰国的3000万吨。
    后世泰国的水稻产量低,主要原因就是泰国农民日子太好过了,每户生产水稻的农户,平均拥有75亩土地。加上泰国又没有杂交水稻,也不怎么种三季稻。更没有太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水稻生产也不是那么精耕细作。
    尽管中华民国的机械化水稻生产也不算精耕细作,但在使用化肥和杂交水稻的情况下。亩产400公斤是很轻松的,要知道杂交水稻的亩产最高是达到了700公斤了。
    此时的暹罗就是一个傀儡国家,中华民国控制了暹罗的军队、警察、政治,因此中华民国在暹罗发展经济不是首先考虑让暹罗有多大的gdp什么的。
    而是首先考虑。暹罗的经济体该如何为中华民国服务。
    中华民国要的就是粮食。即可大量出口、援助,又可运回国当猪饲料,尽管猪的饲料转换率比牛来得高,但是吃了好饲料的猪肉营养,实际上是比牛肉来得高的。因为猪是杂食动物,什么都能吃。牛不是杂食动物,专门吃草的。
    中华民国有了这些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